1. 軸承內外圈,游隙,怎麼確定用幾號鋼球
在選擇鋼球規格時,我們關注的是鋼球的具體規值,而非單純討論鋼球的大小。通過公式游隙值=外溝直徑(或偏差)-內溝直徑(或偏差)-2倍鋼球直徑(或規值),可以推導出鋼球規值的具體計算方法。這種計算方式幫助我們精確確定所需鋼球規格,確保軸承運行穩定性和延長使用壽命。
通常,軸承的游隙是由製造商根據具體應用需求設定的,它涉及到外溝直徑、內溝直徑以及鋼球直徑(或規值)之間的精確匹配。這個過程需要仔細測量和計算,以確保鋼球的尺寸能夠適應軸承設計要求。
具體來說,鋼球規值的計算公式為鋼球規值=外溝偏差-內溝偏差-游隙值+(原始游隙)。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根據軸承的具體參數,得出需要的鋼球規值。這一步驟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軸承的性能和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應用場景可能需要不同的游隙值,因此選擇合適的鋼球規值至關重要。在實際操作中,工程師需要根據具體應用需求,如載荷大小、工作溫度和速度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鋼球規格。
總之,確定鋼球規格是確保軸承性能的關鍵步驟。通過精確計算和選擇合適的鋼球規值,可以有效提高軸承的運行效率和使用壽命。
2. 滾動軸承間隙如何計算
軸承游隙的計算公式
(1):
配合的影響
1、
軸承內圈與鋼質實心軸:△j
=
△dy
*
d/h
2、
軸承內圈與鋼質空心軸:△j
=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軸承外圈與鋼質實體外殼:△A
=
△Dy
*
H/D
4、
軸承外圈與鋼質薄壁外殼:△A
=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軸承外圈與灰鑄鐵外殼:△A
=
△Dy
*
[F(D)
–
0.15
]
6、
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外殼:△A
=
△Dy
*
[F(D)
–
0.25
]
注:
△j
--
內圈滾道擋邊直徑的擴張量(um)。
△dy
—
軸頸有效過盈量(um)。
d
--
軸承內徑公稱尺寸(mm)。
h
--
內圈滾道擋邊直徑(mm)。
B
--
軸承寬度(mm)。
d1
--
空心軸內徑(mm)。
△A
--
外圈滾道擋邊直徑的收縮量(mm)。
△Dy
--
外殼孔直徑實際有效過盈量(um)。
H
--
外圈滾道擋邊直徑(mm)。
D
--
軸承外圈和外殼孔的公稱直徑(mm)。
F
--
軸承座外殼外徑(mm)。
(2):
溫度的影響
△T
=
Гb
*
[De
*
(
T0
–
Ta
)
–
di
*
(
Ti
–
Ta)]
其中
Гb
為線膨脹系數,軸承鋼為11.7
*10-6
mm/mm/
0C
De
為軸承外圈滾道直徑,di
為軸承內圈滾道直徑。
Ta
為環境溫度。
T0
為軸承外圈溫度,Ti
軸承內圈溫度。
四、軸向游隙與徑向游隙的關系:
Ua
=
[4(fe
+
fi
–
1)
*
Dw
*
Ur
–
Ur2
]
1/2
因徑向游隙Ur很小、故Ur2
很小,忽略不記。
故
Ua
=
2
*
[(fe
+
fi
–1)
*
Dw
*
Ur
]
1/2
其中
fe
為外圈溝曲率系數,fi
為內圈溝曲率系數,Dw
為鋼球直徑。
3. 請把深溝球軸承軸向游戲的公式告訴我,謝謝
Gr = De - di - 2Dw Gr : 深溝球軸承徑向游隙 De:外圈的滾道直徑(cm)di:內圈滾道直徑(cm)
Dw: 鋼球直徑(cm)
望採納 ,不懂可繼續問我
4. 軸承游隙如何計算---[請教]
游隙=外圈滾道直徑尺寸-內圈滾道直徑尺寸-2滾動體直徑尺寸
所謂滾動軸承的游隙,是將一個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徑向或軸向的最
大活動量。沿徑向的最大活動量叫徑向游隙,沿軸向的最大活動量叫軸向游
隙。一般來說,徑向游隙越大,軸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軸承所處
的狀態,游隙可分為下列三種:
1.原始游隙:軸承安裝前自由狀態時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製造廠加工、裝配所確定的。
2.安裝游隙:也叫配合游隙,是軸承與軸及軸承座安裝完畢而尚未工作時
的游隙。由於過盈安裝,或使內圈增大,或使外圈縮小,或二者兼而有之,
均使安裝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3.工作游隙:軸承在工作狀態時的游隙,工作時內圈溫升最大,熱膨脹最
大,使軸承游隙減小;同時,由於負荷的作用,滾動體與滾道接觸處產生彈
性變形,使軸承游隙增大。軸承工作游隙比安裝游隙大還是小,取決於這兩
種因素的綜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