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節水灌溉
節水灌溉制度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內進行最優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向根層貯水的轉化效率和光合產物向經濟產量轉化的效率。在水源充足時採用適時、適量的節水灌溉;在水源供水不足的情況下採取非充分灌溉、調虧灌溉、低定額灌溉等,限制對作物的水分供應,一般可節水30%~40%,而對產量無明顯影響。制定節水高效灌溉制度一般不需要增加很多投入,只是根據作物生長發育的規律,對灌溉水進行時間上的優化分配,農民易於掌握,是一種投入少、效果顯著的管理節水措施。
節水灌溉制度可分為充分供水條件下的節水灌溉制度和供水不足條件下的節水灌溉制度。充分灌溉是指水源供水充足,能夠全部滿足作物的需水要求,此時的節水灌溉制度應是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及氣象、作物生長發育狀況和土壤墒情等對農作物進行適時、適量的灌溉,使其在生長期內不產生水分脅迫情況下獲得作物高產的灌水量與灌水時間的合理分配,並且不產生地面徑流和深層滲漏,既要確保獲得最高產量,又應具有較高的水分生產率。供水不足條件下的節水灌溉制度是在水源不足或水量有限條件下,把有限的水量在作物間或作物生育期內進行最優分配,確保各種作物水分敏感期的用水,減少對水分非敏感期的供水,此時所尋求的不是單產最高,而是全灌區總產值最大。
⑵ 降解地膜可以種有機水稻嗎
降解地膜可以種植水稻,湖北十堰早在1994年就用地膜種植水稻,降解地膜是人們為了消除白色污染而研發的新型地膜。目前在國內種植有機水稻已經大范圍運用這項技術。國內從事降解地膜種植水稻的工廠並不多,陸地降解和在水中降解,條件不同,需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我們吉林白城洮北區東風鄉眾人喜米業合作社用的江蘇永亞薄膜有限公司生產的降解地膜,優點多,費用少。
⑶ 水稻節水灌溉措施有哪幾種
水稻灌溉水的來源是江、河、水庫和池塘,灌溉水必須通過溝渠輸出才能到達田間,溝渠的長短距離以及溝渠建設材料對水分損失有一定影響,如採用水泥U型管形成渠道輸水,渠內無縫隙漏水則省水明顯,特別是土壤滲漏量大的地區,U型管水泥渠道比土渠道節水更顯著。進入稻田的水分,主要去向有三條:一是經稻根、莖、葉蒸騰到空氣中;二是稻棵間的蒸發;三是土壤的垂直滲漏。這三條途徑都有節水的可能,通過調節土壤水分合理供給,能有效地減少水稻的無效蒸騰、棵間蒸發及田間滲漏量,從而達到節水栽培的目的。
⑷ (一)農業節水灌溉工程技術類型與特徵
節水灌溉工程是實現節水灌溉的基礎,我國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就開始了節水灌溉工程技術的試驗、研究和推廣,經過40 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在節水灌溉規劃、設計、施工等方面日趨完善,出台了如《節水灌溉技術規范》、《噴灌工程設計規范》、《微灌工程設計規范》等,為正確實施節水灌溉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節水灌溉設備的開發和生產己形成一定的規模,在數量上基本能滿足我國發展節水灌溉的需求。節水灌溉工程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1.渠道防滲工程技術
渠道是大多數灌區的主要輸水手段。渠道輸水灌溉關鍵是做好渠道防滲。渠道防滲灌溉技術採用混凝土護面、漿砌石襯砌、塑料薄膜等多種方法進行防滲處理,減少從水源到田間輸水損失,提高渠道輸水效率。土渠輸水的滲漏損失一般為20%~40%,使水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與土渠相比,渠道防滲可降低滲漏損失60%~90%(海生,2003),渠道防滲技術的關鍵是確定適宜的防滲材料和合理的斷面結構形式。
渠道防滲技術可減少輸水渠道渠床的透水或者建立不易透水的防護層面來減少滲漏,使渠道輸水損失降低到5%~10%。這種技術是應用最早最廣泛的節水技術之一,是目前大中型灌區較理想的輸水灌溉技術,其斷面形式有矩形、梯形和U形。使用的材料由漿砌石、預制板發展到混凝土現澆。這種灌溉技術的渠系水利用系數可達到70%~80%,利用地形的高差,把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但是渠道防滲只減少了在輸水過程的水量損失,要進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還需要做田面節水工程。
2.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
低壓管道輸水灌溉簡稱為管灌,是利用機泵抽取河水,通過泵提供的較低壓力經過塑料或混凝土等管道代替土渠輸水把水直接輸送到田間溝、畦灌溉農田,再接末級輸水軟管來灌溉作物,以減少水在輸送過程中的滲漏和蒸發損失。不接軟管的管灌稱為不完全管道系統,接軟管的稱為完全管道系統。後者節水效果比前者更好,但是灌水比較麻煩。低壓管道輸水技術對水的利用率可達95%,另外,還能有效提高輸水速度。低壓管道輸水技術在我國北方井灌區已經普及,但大型自流灌區尚處於試點階段。
3.噴灌工程技術
噴灌技術即噴水灌溉技術,這種灌溉技術是利用水泵或水源的天然落差加壓,通過管道、噴頭將有壓力的水噴射到空中,均勻的散布到田間,對作物進行灌溉。噴灌技術是大面積機械化解決大田作物節水灌溉的主要形式。在噴灌機械中,平移(包括中心支軸)式全自動噴灌機、軟管卷盤式自動噴灌機及人工移管式噴灌機是世界上應用的三種主要機型。噴灌是一種機械化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幾乎適用於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樹等,對地形、土壤等條件適應性強,興建在起伏不平、土壤透水性較強的地塊經濟效益最好。與地面灌溉相比,噴灌除灌溉主功能外,還可以噴灑農葯和肥料,創造與改善田間小氣候,調節空氣、土壤及作物的溫度、濕度,可用於農作物防霜凍和乾熱風。大田作物噴灌一般可節水30%~50%,增產10%~30%(海生,2003)。噴灌也分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動式,移動式投資最少,但是澆地管理麻煩。在一個區域內種植多種農作物使用噴灌灌水並不合適,而且噴灌受風力和空氣濕度影響較大,對設計要求還比較高,其設備投資大,耗能高,同時大型設備構造較為復雜,操作及維修技術要求高,操作運行管理人員須經專門培訓。
4.微灌工程技術
微灌是一種新型的用水灌溉技術,包括滴灌、微噴灌、湧泉灌和地下滲灌,是現代化、精細高效的節水灌溉技術,具有省水、節能、適應性強等特點,灌水同時可兼施肥,灌溉效率能夠達到90%以上(朱麗,2002)。微灌已由果樹、蔬菜等少數經濟作物向行播大田作物發展。
微灌技術是根據植物的需水要求,通過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灌水器,將植物生長中所需的水分和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准確地直接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相對於地面灌和噴灌而言,微灌屬局部灌溉、精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最高,約比地面灌節水50%~60%、增產20%~30%(潘雲明、張永峰,2005),比噴灌省水15%~20%。但微灌的工程投資也高,在國外被稱之為昂貴的灌水技術(楊少俊,1998),另外此技術也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為了支撐高投入,微灌一般只用於水果、蔬菜、花卉等產值高、收益高的經濟作物。嚴格地說,微灌不太適合大田糧食作物。
5.覆膜灌工程技術
覆膜灌包括膜上灌和膜下灌。膜上灌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礎上,把以往的地膜旁側灌水改為膜上灌水,水沿放苗孔和地膜旁側入滲對作物進行灌溉。通過調整膜畦首尾的滲水孔數及孔的大小,來調整畦首尾的灌水量,可獲得較常規地面灌水方法相對較高的灌水均勻度。膜下灌是在地膜下用滴灌供水灌溉,比膜上灌更省水。覆膜灌操作簡便,便於控制灌水量,可大幅度減少土壤的深層滲漏和蒸發損失,因此能顯著提高水的利用率。覆膜灌適用於實行地膜種植的中耕作物,與常規溝灌玉米、棉花相比,可省水60%~80%,並有明顯增產效果。
6.地面灌溉工程實用技術
小畦灌。畦灌是耕地經平整後,利用畦埂將田塊劃分成小塊進行灌溉。小畦灌灌水方法為「長畦改短畦,寬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畦灌灌水技術。小畦灌灌水技術的要點是確定合理的畦長、畦寬和畦單寬流量。畦田寬度,自流灌區為23m,機井提灌區以1~2m為宜。地面坡度1/400~1/1000 時(侯菊平,2002),單寬流量為2~4.51m3/s;畦長,自流灌區以30~50m為宜,最長不超過80m,機井和高揚程提水灌區以30m左右為宜。畦埂高度為0.2~0.3m,底寬0.4m左右,地頭埂和路邊埂可適當加寬加厚。
小塊灌。在北方應用塊灌灌水方法的大多數灌區,普遍在塊田上採用大塊地大水漫灌和大塊地大水串灌,以塊田代替田間輸水渠和輸水溝,浪費灌溉水量相當大,不僅灌水質量很差,還影響作物的產量,導致土壤沼澤化和鹽鹼化。近年來,隨著缺水問題突出,廣泛採用了「大塊改小塊、寬塊改窄塊和長塊改短塊」的「三改」灌水技術,稱為小塊灌,有顯著的節水和增產效果。小塊灌技術的塊田寬度一般不宜大於5m,塊田長度應在5m左右,塊田面積最好小於334m2,最大也不要超過667m2,對於無坡塊灌時,塊田面積、長度和寬度均可比有坡塊灌的大一些。一般塊田面積仍不宜超過667m2,塊田長度不宜大於60m(侯菊平,2002),寬度應小於10m。
長吐分段灌溉。將一條長畦分成若干個沒有橫向畦埂的短畦,採用地面縱向輸入溝或塑料薄壁軟管,將灌溉水輸入畦田,然後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依次逐段向短畦內灌水,直至全部短畦灌完為止的灌水方法,稱為長畦分段灌或長畦短灌。長畦分段灌溉若用輸水溝輸水和灌水,同一條輸水溝第一次灌水時,應由長畦尾端短畦開始自上而下向各個短畦內灌水;第二次灌水時,應由長畦首端開始自上而下向各分段短畦內灌水,輸水溝內一般仍可種植作物。
7.波涌灌溉工程技術
波涌灌溉是對地面溝、畦灌水方法的重大發展,是把灌溉水斷續的按一定周期向灌水溝(畦)供水,逐段濕潤土壤,直到水流推進到灌水溝(畦)為止的一種節水型地面灌溉新技術。波涌灌溉供水不是連續的,其灌溉水流也不是一次灌水就推進到灌水溝(畦)末端,而是灌溉水在第一次供水輸入灌水溝(畦)達一定距離後,暫停供水,過一定時間後再繼續供水,如此分幾次間歇反復地向灌水溝(畦)供水的地面灌水技術。
⑸ 水稻節水灌溉有哪些優點
在水稻田的水、肥、氣、熱四大因素中,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水調氣,以水調溫,以水調肥,能有效地促進或控制水稻的生長發育。水稻節水灌溉有著多方面的優點。
(1)能使水稻獲得必要的水分,群體協調生長,形成高產株型,充分發揮水稻高產潛力的優勢。
(2)能增加土壤中速效養分的釋放,促進有機質分解,為水稻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營養條件。
(3)能抑制氮素營養的過量吸收,控制無效分櫱,提高稻株碳氮比,促進生育轉化,促使結實良好、活稈成熟。
(4)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土壤通氣供氧能力,排除有毒物質危害,防止爛根並促進根系發育,增加碳氮比,使稻的莖稈組織充實堅硬而不易倒伏。
(5)能提高早、中稻生育前期的溫度,促進生長,增大生育後期的溫差,促進灌漿結實。
(6)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蟲危害。
⑹ 農業與技術的期刊目錄
《農業與技術》2014年5期目錄
解磷細菌研究進展與應用前景 郎敬,楊洪一,李麗麗,來永才
玉米甘薯間作套種栽培技術及效益分析 王新華,郭書亞,尚賞,謝幸華,張艷,盧廣遠
土壤有機質類型及永勝縣土壤有機質含量分析 黎玉國,伍正菊
糧油作物高效生產技術探討 孫衛忠
代森錳鋅對土壤中酶活性的影響 耿燁,王文娟
水中化學需氧量快速測定實驗分析 李伯森,王兵,陳玉波
水稻基櫱肥與穗肥施用比例試驗 謝恆
綠肥不同播種期試驗總結 何濟橋
不同配方施肥對油菜產量影響研究 張金翅
不同施硼量對油菜黔油28號產量影響試驗初探 成小會
甜瓜鉀肥量控制的小區試驗分析報告 約麥爾·艾麥提,阿布都熱依木·肉孜,巴拉提·巴克
河北平泉縣農田耕層土壤養分分析 楊曉芙
玉米生產中進口農葯與國產農葯效果對比 吳麗敏
綠色水稻營養價值解析 劉鵬
新疆棉花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李大威
植物激素分析方法的研究--高效毛細管電泳的特點及發展應用 周德寶
紅寺堡區甘草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 祁小軍
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 劉靜,武海珍
現代農業糧食產業項目建設探討與分析 張翠俠
即墨市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尹侃侃,李視友
愛玉優防除玉米田雜草試驗分析 李淑芬,劉艷英,王晶,溫航
地福來有機復合肥在水稻上應用效果研究 於軍華
有效提高種子活力處理技術的研究 張治國
中國種子的發展趨勢分析 楊長海
種子引發及其效應的研究現狀 米興旺,陳超,張彥龍
試論基於新形勢的農業技術推廣的強化路徑 裴玲美
稻米中鎘含量的測定及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倪美仙,潘丹傑
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機維修管理工作 孟軍
食品加工技術及配套機械設備應用可行性分析--以恩施州農產品深加工為例 王瑛,喻恩森,張捷,嚴一紅
水工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 吳秉鎖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後管理對策探討 柴敬禮
農村人飲工程建後管理方法探討 王海忠
某渠道工程濕陷性黃土基礎處理技術分析 馬新江
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研究 楊自健
探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馬秀萍
關於農田節水灌溉技術的幾點思考 艾木都力·吾守爾
灌區管理改革策略探究 邵奎軍
加強農機安全監管促平安農機創建 劉莉
水稻種植機械化探析 楊文武
水質監測精細化控制措施研究 張靜
滴灌是節水灌溉省時增產的有效方式 韓子鑫,宋麗娜
遷安市節水灌溉工程現狀及今後發展方向 韓玉榮,趙紅珊,魏秋艷
水稻覆膜機械裝置的結構研究與設計 張玉良
變數施肥機外槽輪排肥器的試驗研究 田耘,趙亞祥
淺談農機管理的問題與應對策略 韋謀富
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張艷芬
農機與農藝需更深度融合 呂秀紅,王桂林
農作物秸稈粉碎設備改進和應用 曹傑
玉米收獲機加裝四輪驅動裝置的特點 徐秀生
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規劃設計分析 顧紅
翻板閘在民生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盛利
淺析水利施工技術創新及混凝土施工技術 董高平
對華能鐵嶺風能發電場工程建設造成水土流失的補救措施的研究 畢曉霞
眉縣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示範效應 劉瑞,郭志敏,張保利
淺談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綜合治理 肖雪毅,劉永輝
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 楊麗
渭河流域淺山區優良造林樹種刺槐 萬廷輝
林業技術推廣在基層林業站存在問題與對策 蒙劍
榆樹病蟲害預防和治療措施的探究 趙理
果樹栽培管理走環保之路 阮長海
白皮鬆大田式容器育苗技術 白金海,宋青珍
行道樹樹種應用與分析 季楠,劉洪昌
森林天然更新技術分析 王鶴霖,袁玉明,苗長安,遲儉生,程曉東
搞好退耕還林工程要點 鄒建民
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研究 陳藝輝
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營林管理措施探討 黃仲敏
分析當前造林工作面臨的形勢抓住機遇並挑戰 王高峰
林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 鄒兆偉
談如何提高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 鍾守鈺
林下造林對水土保持的影響 徐明華
林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分析 劉桂彬,張興武,齊華春
淺析林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周紅梅,齊華春
對突發林業有害生物事件應急機制的分析 姜俊嘉,原慧傑,齊華春
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現狀和展望 孟慶敏,孫軍,尼同明
淺析落葉松高生長受松癭小卷蛾的影響 范英利,李劍鐸,王明利
果樹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淺談 徐華聰,吳明龍
基於3S技術的林業信息系統構建分析 潘雨
試論如何加強營林生產管理 陳英姿,陳凡義,韓艷平,孫金山,常桂平
淺論新時期林業資源保護的可行性策略 龍鳳
鄉林業產業發展探討 楊景宗
油菜育苗移栽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吳惠茹
分析雜交水稻新組合種植比較試驗 張玉洪,柏華林,陳忠碧
水稻壓縮床土育苗技術試驗研究 馬旦林,金龍石
膜下滴灌大豆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吐爾遜娜依·恰連,哈麗亞·沙米克,哈麗霞木·玉山
玉米灰斑病的發生及防治技術 楊志峰,李霞,葉志偉
秋季玉米與紅薯田間管理技術研究 夏宏洋
淺水藕高產栽培技術 花會功
中秈稻新品種在豫南稻區生產試驗分析 余蕾
邢台地區白靈菇棚栽高產關鍵栽培技術研究 張佩
油茶園地力培肥途徑探試 梅明聰,杜一新
柑桔提質增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 李群芳
榆林引種俄羅斯大果沙棘及栽培研究技術略談 姜黎黎
果樹標准化栽培技術探討 樊沖
香蕉栽培技術 黎雨金
大豆品種北豐14號大壟窄行密度試驗研究 朱連波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探討 覃耀慕
鹽脅迫對綠豆發芽率的影響 劉文英,劉建霞,張永芳
甘蔗綜合栽培技術群體中葉面積光照度和產量的研究 楊玲
玉米鐵甲蟲發生及防治 牙韓昂
紅豆杉扦插育苗技術研究 秦濤
南方地區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設計及應用的探討 朱永權
淺談大豆病蟲草害的防治 楊曉君
水稻高產創建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周永華
青貯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寧新妍
水稻雙超雙拋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周應林,舒桂南
西葫蘆無公害栽培技術 羅凱
望都縣小麥高產創建綜合栽培技術 胡志敏,馬志英,姜會,熊彥娣,劉勝海
農家庭院如何防治柿樹介殼蟲 王立國
無公害蔬菜土肥管控措施探討 劉西良
有機肥對大棚蔬菜品質影響分析 劉春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術分析及存在問題 徐力強
黔東南州種植業污染現狀及防治途徑分析 徐燕,劉太昭,田愛民
落葉松造林技術探討 周愛華
關於發展山野菜家植生產中幾個重要環節的分析 王桂霞,李春艷
淺議梨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苗東升
伊犁河谷氣候條件對冬小麥各生育期及產量的影響分析 雷傑,張曉蕾
彌渡縣美國薄殼山核桃引種栽培現狀及發展 馬殊
山杏嫁接及其管理技術研究 王傑
小麥栽培技術的研究與展望 買向麗
花生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周艷麗
保護性耕作農田秸稈殘茬管理技術要點 孫向軍,黃猛
新疆南疆地區果樹下小麥穩產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屈進峰,宋華萍
淺談沼肥在柑桔種植中的應用 何守生
南方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張賢銀
小麥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 甘勇
珍貴菌根食用菌的半人工栽培研究進展 張健
梅花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丘瑩瑩
陽台菜園關鍵栽培技術解析 何曉亮
新型LED植物補光裝置的開發及應用 唐建軍,楊國強,任貴儀,王建林,張小龍
淺談芒果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技術 謝增秀
北方露地蔬菜多茬次栽培技術探研 馬曉燕
溫室大棚辣椒栽培技術研究 李秋艷
葡萄試管苗熱處理脫毒技術研究 肖蕊
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生態規劃的問題和措施 韋林燕
現代特色旅遊農業體驗型園區規劃的探討--以蘇州陽澄湖長樂園規劃為例 翟為
汀步在園林中運用探討 盛國祥,鍾江波
淺談居住小區園林綠化設計 許正原
植物在城市公園入口設計中的運用 陽余燕
世界有機農業現狀探究與我國有機園藝發展 夏秀華
錫林郭勒盟草原樹木園幾種灌木蒸騰量的測定分析 薛孝軍
中小城市老公園的提質改造與探討--以郴州市北湖公園提質改造為例 曹琳
宿根花卉在唐山園林中的應用 張孟羽
淺談提高淡水養殖經濟效益的途徑 張鳳雲,耿世傑
稻田養蟹技術 鄭威,李曉媛,薛曉玲
淺析合浦縣生豬生產現狀及發展策略 彭友雯
酸化劑在仔豬飼料中的應用 薛書民
不同批量誘導方法對家蠅幼蟲生長發育影響的實驗與分析 褚夫江,劉文彬,吳玉萍,朱家勇
黃金鯽山區池塘健康養殖技術 劉家楷
鯉魚養殖現狀及種質問題探討 盧永進
動物疾病預防與對策 李富
我國豬價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及對策 蔣兆強
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點及建議 梁萍
淺析豬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彭達堅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 謝祿松
淺談山羊傳染性結膜角膜炎的診治 和輝,餘四娜
如何加強對動物規模養殖場的監督管理 胡俊邦
布魯氏菌病及其綜合防治 夏會民
網箱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及防治對策 張寶棟
區域自動氣象站站點選取分析 賀敬,王國軍
前郭縣酸雨變化特徵分析--以2007~2013年為例 陸曉平,田偉斌,郭麗紅
霧滴運動影響因素分析 陳寶昌,李存斌,王立軍,林君堂,劉曉娟,呂海傑
氣象台站實景監控系統的防雷技術 張俊傑
自動氣象站觀測場防雷常見問題與防護措施 戴琳貴,戴雲山,張麗凡
一次低槽東移型寒潮過程分析與預報 姚林塔,鄭東旗
Isos台站地面綜合觀測業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黃艷飛,倪偉
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系統在新疆伊犁地區農業中的運用 張紹雲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對策分析 何仁碧
論濕地保護與旅遊可持續發展 葉立清
農業技術擴散障礙及發展路徑探討 孫乃華
我國農業技術創新問題研究 李菲
縣級種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韓碧清
淺析肇東市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馬俠
松花江流域農村貧困原因與水資源關聯性分析 陳軍
農葯市場監管現狀及發展思路淺析 楊曉鋒
淺談當前果品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肖慧玲
推進土地規模經營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黃花秀
淺談如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區進中,李麗芳
泰順利用生態優勢發展生態產業 吳碎談
影響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的因素及政策啟示--以蘇州、嘉興為例 田浩辰
關於農村財務管理中的創新型模式分析--以山東省萊蕪市為例 王玉霞
對鄉村漁業科技入戶的幾點做法及思考 沙宏偉
農民工技能培訓的問題分析及對策 黃亞傑
淺析伊春市耕地利用現狀與保護建議 張艷華
談談農業創新擴散的影響因素 王健,袁世權,齊亞春
加強農業綜合執法體系建設的探析 張利寶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現狀與對策 韓鳳
新形勢下的農業種子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淺談 韓進偉
廣州市售農產品主要重金屬含量評價分析 羅曼妮,王強,李洪燕,許麗珠,陳曉珍,吳鍾玲
淺談傳統水庫管理向現代水庫管理的轉變 張芙蓉
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淺析 李夢楚
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相關性分析探究 吳培英
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薛春茂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困境理論研究綜述 石梅靜
長嶺縣水資源利用現狀及其可持續發展分析 王奇,尹華
那曲地區冰湖災害防治的探討 鄭雪芬,劉顯波
丹東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現狀及污染特徵 張海波
我國礦山開采中的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 費立冬
試論我國環境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李艷萍
淺析建設生態村環境規劃的意義 費立冬
北方城市大氣污染與防治 李哲
烏蘭布和沙漠生態保護的措施研究 武秀梅,海青
如何提高水文資料在站整編質量 黃鐵英,黃鐵生
松桉膠合板工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 黃水仙
以食品安全為基點分析政府監管的創新策略 楊桂強
榆陽國際機場主要鳥類簡述 張增坤
科技創新對促進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實施的思考 馮煒煒
淺析深圳葉菜類蔬菜生產成本估算 楊素心,陳里貴
木材阻燃塗料 常曉雅,吳靜,張蕾,王明枝
鈑金零件特徵建模研究與應用 黃貴清
優質核心課程開發建設的探索與研究 張艷紅
奇台縣農民用水戶協會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高玉霞
水產品質量安全性因素危害分析 阮學余
資訊要聞
⑺ 誰能告訴我甘肅白銀市各種作物面積!玉米、水稻、小麥!玉米套種、純種、覆膜的面積各是多少
2011年白銀農業增加值 農民人均純收入"雙增"
發布時間:2012年01月17日 10:08 來源:白銀新聞網 轉播到騰訊微博
甘肅新聞網蘭州1月17日電 據白銀新聞網消息:2011年,全市完成農作物種植面積452.51萬畝,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61.15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71.33萬噸;豬、羊、牛、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151.5萬頭、355萬只、13.7萬頭和820萬只,肉蛋奶總產量達到13萬噸。預計全市農業增加值達到40.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798元,同比增長6.6%和12%。
去年,白銀市立足抗旱減災,重視春耕春播,大力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旱作農業技術,完成推廣面積136.26萬畝,建成了20個萬畝中心示範帶、118個千畝示範區和296個百畝示範點。完成以膜下滴灌、壟膜溝灌為主的農田節水技術示範48.83萬畝,比上年增加18萬畝。調整優化糧食生產結構,堅持壓夏擴秋,玉米、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32.18萬畝和102.73萬畝,比上年分別增加14.42萬畝和6.6萬畝。深入推進糧油高產創建活動,爭取落實資金122萬元,建立糧食生產萬畝示範片7個,其中玉米示範片2個、小麥示範片2個、馬鈴薯示範片3個。積極推廣精量化播種技術,推廣面積210萬畝,機耕面積190萬畝,機收面積49萬畝,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33%。
白銀市突出增收重點,大力發展瓜菜產業,瓜菜種植面積達83.2萬畝,其中蔬菜面積26.12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1.76萬畝,生產蔬菜120.86萬噸,同比增長4%;新建改建日光溫室1.04萬畝、塑料大棚0.61萬畝,設施蔬菜總面積達到17.4萬畝。突出發展草畜產業,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積達到125萬畝;新建成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56個,累計達到320個,規模化養殖比例達到69%;新增青貯加工能力58萬立方米,加工青貯飼料28萬噸,秸稈轉化利用率由上年的44.3%提高到50%以上。加快發展馬鈴薯產業,共完成脫毒種薯推廣面積96.84萬畝,覆蓋農戶1.59萬戶,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建立一級種薯生產擴繁基地8560畝、二級種薯擴繁基地9.08萬畝。積極發展林果產業,以高揚程灌區為主,完成蘋果、枸杞、大棗等特色經濟林建設6萬畝,全市果品種植總面積達到40萬畝。
白銀市注重科技興農,引進示範瓜菜、糧油、果類等各類農作物新品種(品系)295個,重點推廣接班品種29個,推廣農作物良種423萬畝,良種覆蓋率達95%;引進畜禽良種300萬頭(只),良種普及率達90%以上。以靖遠大壩、白銀重坪等13個市級科技示範園區為平台,引進實施各類科技攻關項目50項,示範農業新技術30項,示範各類高產高效種植模式40多種,建設中心示範基地5萬畝,推廣覆膜種植194萬畝,高效立體模式化種植10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320萬畝,葯劑拌種160萬畝。以實施「陽光培訓工程」和「農民創業培訓活動」為載體,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1230期,培訓技術骨幹5000人,培訓指導農民20萬人(次),印發科技資料30萬份。
⑻ 水稻節水灌溉的主要技術有哪些
我國對水稻節水灌溉技術十分重視,目前各地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經試驗研究,根據水稻生長發育階段以及灌溉水源供給情況,提出幾種水稻節水高產高效灌溉新技術,並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也有些節水灌溉技術還在研究中。目前採取的節水灌溉方式有:淺—濕—曬—淺—濕灌溉技術;間歇灌溉技術;淺—濕灌溉技術;淺—旱—濕灌溉技術;水稻旱作無水層灌溉技術,等等。
⑼ 農業機械
1. 到當地農機站看看 那裡都有什麼機械出售的,有些東西可能咱們知道了,但是買不到啊,這也和讓人無奈,你說是吧??
2.給你提供小型農業機械及其價格
沈陽手扶:雙馬底盤 4500元
金牛底盤 4600元
龍井底盤 4500元
中洲四輪: 130型 12檔電啟 10600元
130型 8檔帶動力輸出軸 10800元
維坊四輪: 1115型 萊動柴油機電啟 8200元
130型 萊動柴油機電啟 8400元
普通型1110型 7200元
常發柴油機: 18馬力 1820元
15馬力 1480元
任丘產三翻犁 420元
勃農產三鏵犁 710元
勃農產精播機 2950元
勃農產除草機 960元
勃農產脫粒機(水稻自動把式) 11000元
寧安產自動把式水稻脫粒機 11300元
大豆割曬機: 吉林產 2000元
山東寧陽產 2100元
自走式水稻割曬機: 勃利產 5800元
粉碎機45A型: 山東諸城產 1200元
鍘草機: 小型 780元
另外:很多網上都有小型機械出售http://glgxqkfj.cn.china.cn/selling-leads/detail,1218960080,.html
⑽ 水稻節水栽培都有哪些方法
水資源匱乏是限制北方粳稻發展的主要因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農業科研人員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一系列節水種稻技術。如通過硬化渠道實施的工程節水;採取適宜的育苗、插秧及灌溉方式的農藝節水;通過選育抗旱品種實行的生物節水;利用化學抗旱劑進行的化學節水等。其原理一是減少地下滲漏;二是減少生態水的灌溉量;三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發展雨養型稻作。生產實踐上一般應堅持因地制宜,各有側重,綜合運用,包括選用抗旱高產優質新品種和雜交稻新組合、少免耕全旱整地、旱育帶櫱壯秧節水栽秧、淺濕干交替間斷灌溉、施用新型長效復合肥與合理經濟施肥、應用化學節水劑與化學調控技術、節水稻田化學除草及秸稈覆蓋與避旱栽培、調節種植制度等多種節水栽培技術,最終達到既節水又高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