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高中有機化學實驗
烷烴的取代反應:甲烷與氯氣的反應
烯烴的加成反應:乙烯與水、鹵化氫的反應
苯的取代反應:苯的溴代、消化等
醇的消去反應:乙醇製取乙烯
酸的酯化反應:乙酸乙酯的製取
酚的顯色反應、取代反應:苯酚與三氯化鐵、三溴苯酚的生成
酯的水解:乙酸乙酯的水解
㈡ 用水解或消去反應原理設計實驗,檢驗鹵代烴行的鹵素原子
鹵代烴中的鹵素原子以共價鍵和碳原子結合,所以不能和Ag+結合生成鹵化銀沉澱,當鹵代烴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加熱水解就產生鹵素離子,當鹵代烴在氫氧化鈉醇溶液中加熱發生消去反應的時候,也產生鹵素離子,只要在反應後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稀硝酸中和掉氫氧化鈉,再用AgNO3溶液產生鹵化銀沉澱來檢驗鹵素離子就可以了,鹵化銀沉澱的顏色:氯化銀白,溴化銀淺黃,碘化銀黃
㈢ 鹵代烴消去反應
1、消去反應是指一有機化合物分子和其他物質反應,失去部分原子或官能基,反應後的分子會產生多鍵,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
2、鹵代烴的消去反應,一般是鹵代烴在強鹼作用下,消去鹵原子和鄰近β-碳上的氫原子,生成烯烴或炔烴的反應,
如在氫氧化鉀的乙醇溶液中,加熱:R-CH2-CH2-X---------R-CH=CH2+HX
3、扎伊采夫規則:鹵代烷脫鹵化氫時,氫原子總是從含氫較少的β-碳原子上脫去。也可表述為鹵代烷脫鹵化氫時,主要生成雙鍵碳原子上含有較多取代基的烯烴。
4、反應機理分為E1和E2兩種:E1是鹵離子先離去,生成正碳離子,然後OH-進攻β-碳上的氫原子,形成雙鍵和水;E2是鹵離子離去與OH-進攻β-碳上的氫原子同時進行,最後形成雙鍵和水。
5、消去反應和水解反應的區別:消去反應用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水解反應用氫氧化鈉的水溶液
㈣ 鹵代烴的水解和消去
問:鹵代烴在水溶液中,用熱的氫氧化鈉的醇溶液進行消去反應把鹵代烴中的H2給去掉。如果醇被蒸發光了,會發生水解反應嗎?把鹵代烴給水解成醇了?
答:談不上是水解,說是水解也可以,本質上是OH-取代X。本來在消去的同時就有就有OH-取代X的副反應發生。該反應根本不會徹底。得到的產物中消去成分只有70%左右。還有不少的鹵代烴沒有反應。
問題一
鹵代烴在水溶液中,用熱的氫氧化鈉的甲醇溶液進行消去反應,同時能不能上甲基?
如何能讓鹵代烴跟氫氧化鈉的甲醇溶液中,消去和上甲基反應進行的徹底?
答:可能性極小。產率相當低。
問:%25氫氧化鈉的甲醇溶液配置的問題。
答:25份質量的NaOH固體溶解在75份質量的甲醇中即可。
㈤ 鹵代烴的消去反應動力學本實驗有哪些系統
1、消去反應是指一有機化合物分子和其他物質反應,失去部分原子或官能基,反應後的分子會產生多鍵,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
2、鹵代烴的消去反應,一般是鹵代烴在強鹼作用下,消去鹵原子和鄰近β-碳上的氫原子,生成烯烴或炔烴的反應,
如在氫氧化鉀的乙醇溶液中,加熱:R-CH2-CH2-X---------R-CH=CH2+HX
3、扎伊采夫規則:鹵代烷脫鹵化氫時,氫原子總是從含氫較少的β-碳原子上脫去。也可表述為鹵代烷脫鹵化氫時,主要生成雙鍵碳原子上含有較多取代基的烯烴。
㈥ 如何設計實驗證明鹵代烴發生消去反應
石墨電極,主要以石油焦、針狀焦為原料,煤瀝青作結合劑,經煅燒、配料、混捏、壓型、焙燒、石墨化、機加工而製成,是在電弧爐中以電弧形式釋放電能對爐料進行加熱熔化的導體,根據其質量指標高低,可分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率。
㈦ .鹵代烴的消去反應是怎麼做的
可以氫氧化鈉醇溶液
也可以用格氏試劑上活潑氫
R-Mg-鹵 + H活潑-·R1-- Mg鹵R1 +RH
推薦後者
㈧ .鹵代烴的消去反應是怎麼做的
可以氫氧化鈉醇溶液
也可以用格氏試劑上活潑氫
R-Mg-鹵 + H活潑-·R1-- Mg鹵R1 +RH
推薦後者
㈨ 鹵代烴消去反應的注意事項
用品:大試管、鐵架台、酒精燈。1-氯戊烷、飽和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硝酸、硝酸銀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操作:將2毫升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加入試管,滴加2—3滴1-氯戊烷。振搖,沒有白色氯化銀沉澱產生。重取試管,加入2毫升飽和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與0.5毫升1—氯戊烷。振搖片刻後,將產生的氣體,通入盛有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試管或溴水的試管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溶液褪色,說明有不飽和烴產生。在試管剩下的液體中滴加硝酸,使其酸化。酸度至pH=4時,滴加硝酸銀溶液,這時有白色氯化銀沉澱產生,說明溶液中有Cl-存在。
注意事項:鹵代烴不能取沸點太低的,以免受熱時揮發使實驗不成功。
㈩ 鹵代烴實驗裝置中水的作用是什麼
沒有什麼實際用途吧,這套裝置主要是針對課本上邊的實驗——溴乙烷的消去反應的。個人看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