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⑵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具體實驗步驟
在CuO中滴加H2SO4,溶液變藍,含Cu離子的溶液呈藍色。
燒杯,鑷子,滴管
⑶ 氧化銅與稀硫酸:1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2微熱硫酸銅溶液的實驗現象,3.實驗結論
1.
實驗步驟:向試管中加入少量CuO粉末,再加入稀硫酸
2.
現象:黑色粉末溶解,得到藍色溶液。
3.
結論:CuO能溶於酸。CuO
+
H2SO4
=
CuSO4
+
H2O
⑷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
氧化銅與稀硫酸
探究上述反應後的溶液中稀硫酸是否過量?
1.提出假設
(1.)有剩餘
(2.)沒有剩餘
2.實驗驗證
取上述反應後的溶液少量於試管中
3.(1)實驗步驟(1)加入鋅粒
(2)實驗現象(1)開始就有大量氣泡產生
(3)實驗結論(1)則硫酸過量
(1)實驗步驟(2)加入鋅粒
(2)實驗現象(2)開始沒有氣泡產生
(3)實驗結論(2)則硫酸不過量
⑸ 現有稀硫酸、氧化銅、鐵粉三種物質,請設計兩種制銅的實驗方案
1.稀硫酸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溶液,再加入鐵粉,發生置換反應,即可得到銅.此反應步驟少,但是難以得到純凈的銅,即最後一步反應生成的銅覆蓋在鐵的表面,反應不完全,得到的是鐵和銅的混合物. H2SO4+CuO=CuSO4+H2O.Fe+CuSO4=FeSO4+Cu(沉澱)
2.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氫氣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即可得到銅(需管口向下傾傾斜,以防生成的水流入試管引起破裂,氫氣的導入需送到試管底部).H2SO4+Fe=FeSO4+H2(氣體); H2+CuO=H2O+Cu
3.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溶液;氫氣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的沉澱物即為純凈的銅.H2SO4+Fe=FeSO4+H2(氣體); H2SO4+CuO=CuSO4+H2O;CuSO4+H2=H2SO4+Cu(沉澱)
⑹ 實驗室用鐵,氧化銅,稀硫酸為原料製取銅,設計兩個方案
一、用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再用鐵和硫酸銅置換反應生成銅
二、用鐵和稀硫酸置換反應,生成氫氣,用氫氣和氧化銅還原反應生成銅
後者易造成浪費。
⑺ 稀硫酸與氧化銅反應 的實驗過程 現象 方程式 以及注意事項
將CuO裝入
試管
中,用
膠頭滴管
滴加H2SO4…現象,
溶液
有無色變為
藍色
…生成水和CuSO4
⑻ 採用兩種方法製取銅,現有鐵、氧化銅、稀硫酸三種物質及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供選擇.(1)第一種方法的實驗
(1)用鐵、氧化銅、稀硫酸三種物質製取銅,實驗過程中有藍色溶液產生,因此方法是將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然後將鐵與硫酸銅反應置換出銅,採用過濾法即可得到銅.故選用的裝置應為CE;
(2)第二種方法是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氫氣置換氧化銅中的銅.因此用到的裝置還有B,固液常溫下製取氣體的裝置,然後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用到的裝置是D
(3)在第一種方法中鐵與硫酸銅反應時由於生成的銅覆蓋在鐵的表面,製取的銅中可能會含有鐵,鐵與硫酸反應而銅不與硫酸反應,因此可加入硫酸除去鐵.第二種方法中氫氣還原氧化銅時氧化銅沒完全反應,生成的銅中會混有氧化銅.
(4)因為整個制備過程中,所有Cu元素都能形成單質Cu,而都來自CuO,沒有損失,所以①②氧化銅質量相同.
①Fe+H2SO4=FeSO4+H2↑,H2+CuO
△ | .
⑼ 實驗室用甲酸和濃硫酸共熱製取CO並還原氧化銅的儀器都有什麼
首先是鐵架台,然後是酒精燈、石棉網、燒瓶(裡面是甲酸和濃硫酸)、單孔橡皮塞、導管、然後是個兩端都有橡皮塞的玻璃管(裡面裝的是氧化銅)、玻璃管下面是個酒精燈或者酒精噴燈、然後如果需要檢驗是否為二氧化碳就加個澄清石灰水,最後是個酒精燈或者是套一個癟氣球。 順序的話就是燒瓶-導管-玻璃管-(裝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氣瓶)-酒精燈或氣球。 注意事項:首先要先點燃產生一氧化碳的酒精燈再點玻璃管下面的酒精燈,目的是先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發生爆炸。第二個就是尾氣處理問題,畢竟一氧化碳有毒,是污染物,所以在最後用酒精燈點燃或者是用氣球收集。
⑽ 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還原氧化銅裝置圖
(1)稀硫酸抄是由長頸漏斗加入,鋅粒是從試管口加入.加入的順序是先固後液,故先加鋅粒後加酸,加入鋅粒的具體操作是: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故填:長頸漏斗,試管口,鋅粒,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 (2)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將氫氣中混有的水分除去從而使氫氣易於燃燒,故填:濃硫酸.
與硫酸和氧化銅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優先加什麼
發布:2025-09-22 15:43:54
瀏覽:7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