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能源汽車的無線充電,即將問世
如今大部分的手機,都支持了無線充電。只需要把手機放在無線充電板上,即可進行充電。雖然無線充電的速度是要比有線偏慢的,但無線充電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更為簡單快捷的。如果把這項技術使用到我們的新能源汽車上,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呢?
除了這些問題,無線充電還面臨著一個成本過高的問題。目前上汽榮威,北汽新能源,比亞迪等等主流車企也都在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進行研發測試。雖然目前國內還沒有一款支持無線充電的量產車型,但我覺得應該是快來了。無線充電是未來無人駕駛的一個重要必備條件,想像一下,未來我們可以坐著車抵達目的地後就下車,而車輛自己會停放到車位裡面去並且自動充電,准備下一次的出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電動車未來能像手機一樣,實現無線充電嗎
高速公路的建設成本尚且如此,更別談能滿足動態無線充電的道路了。拋開技術難度不說,就成本而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動態無線充電也僅僅是停留在實驗階段,很難做到普及,但這也是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大方向。
寫在最後:
給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就目前來看,只有靜態無線充電可實現,但是靜態無線充電相比有線充電,只是方便了一點,在成本、安全以及充電效率方面遠不及有線充電。而動態無線充電在技術以及成本控制上,在短時間內難以普及。
之所以現在的電動汽車支持無線充電的車型少之又少,其根本原因還是靜態無線充電的實用性差。即便是支持無線充電,大多數用戶也不會去使用,部分車企之所以推出支持無線充電的車型,主要還是為了博得眼球。
㈢ 思皓E10X的無線充電功能,究竟是怎麼實現的
雖然思皓品牌成立時間僅僅只有兩年,但依託其背後江淮和大眾兩大集團的技術背書支持下,新車型涌現不斷。就在本次2020廣州車展上,它們再次帶來了一款面向入門級市場推出的新車——思皓E10X。
平鋪在地板下方的電池外露程度不高,懸架結構依舊是同級別最常見的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的設定。
全文總結:
政策補貼退坡,競爭環境激烈都沒能阻擋國內外眾多車企發展新能源車型的決心,而從國內市場來看,這種續航里程偏短,車身尺寸不大的純代步需求電動車也依舊有著一定的市場需求,銷量成敗還要看最終的價格。從目前給出的5-8萬元預售價來看,還是有著一定的吸引力的。
㈣ 汽車無線充電的原理詳解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通過埋於地面下的供電導軌以高頻交變磁場的形式將電能傳輸給運行在地而上一定范圍內的車輛接收端電能拾取機構,進而給車載儲能設備供電。
當開始充電時,電力發射器PTx通過其線圈產生交變電流,從而根據法拉第定律產生交變磁場。該磁場又由電力接收器PRx內的線圈拾取並由功率轉換器轉換回可用於對電池充電的直流電流。
磁場的一個關鍵特徵是它可以穿過任何非金屬非鐵質材料,如塑料、玻璃、水、木材和空氣。換句話說,電力發射器PTx和電力接收器PRx之間不需要電線和連接器,從而實現了無線充電功能。
(4)小車無線充電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應用
沃爾沃在其經典車型C30上加裝一個無線感應充電裝置,讓司機給汽車補充能量時只需要將車開到固定位置,而不接觸充電電纜。
該裝置由電池、充電感應器、交直流轉換器和控制系統組成,以地面充電板作為媒介給電池「餵食」交流電,大約20分鍾就可以充滿電,如果用家用的照明電,則一般要6-8小時才可以充滿。
㈤ 汽車無線充電的原理是什麼
無線輸電」技術的突破之處在於,找到了「抓住」電磁波的方法,即利用物理學的「共振」原理——
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體能高效傳輸能量。
系統由位於汽車外部主級電路和位於汽車的內部的次級電路、整流器以及驅動系統構成。通常在充電的時候,帶有扁平鐵芯的主級線圈,即耦合器,是通過手動的方式被插在次級鐵芯中一個縫隙處,這樣,能量就能夠從安置在底層的主級電路被轉換到電池中。
日產魔方電動車:採用了可在供電線圈和受電線圈之間提供電力的電磁感應方式.即將一個受電線圈裝置安裝在汽車的底盤上,將另一個供電線圈裝置安裝在地面,當電動汽車駛到供電線圈裝置上,受電線圈即可接受到供電線圈的電流,從而對電池進行充電。
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電磁感應式,供電線圈是埋入充電台的混凝土中的。車開上充電台後,當車載線圈對准供電線圈後(重合),車內的儀錶板上有一個指示燈會亮,司機按一下充電按鈕,就開始充電。
㈥ 汽車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技術(英文: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源於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可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兩種方式。小功率無線充電常採用電磁感應式,如對手機充電的Qi方式,但中興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方式採用感應式 。大功率無線充電常採用諧振式(大部分電動汽車充電採用此方式)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並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
㈦ 無線充電全電路設計圖是怎樣的
不同的設計思路和理念有很多設計圖這里取一張廣泛流行的設計圖,以做參考。
㈧ 汽車無線充電是怎麼回事
無線充電技術(英文: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源於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可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兩種方式。
小功率無線充電常採用電磁感應式,如對手機充電的Qi方式,但中興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方式採用感應式 [1] 。大功率無線充電常採用諧振式(大部分電動汽車充電採用此方式)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並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
由於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磁場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電線連接,因此充電器及用電的裝置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
電磁感應式
初級線圈一定頻率的交流電,通過電磁感應在次級線圈中產生一定的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目前最為常見的充電解決方案就採用了電磁感應,事實上,電磁感應解決方案在技術實現上並無太多神秘感,中國本土的比亞迪公司,早在2005年12月申請的非接觸感應式充電器專利,就使用了電磁感應技術。
磁場共振
由能量發送裝置,和能量接收裝置組成,當兩個裝置調整到相同頻率,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上共振,它們就可以交換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種技術,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教授Marin Soljacic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該技術點亮了兩米外的一盞60瓦燈泡,並將其取名為WiTricity。該實驗中使用的線圈直徑達到50cm,還無法實現商用化,如果要縮小線圈尺寸,接收功率自然也會下降。
無線電波式
這是發展較為成熟的技術,類似於早期使用的礦石收音機,主要有微波發射裝置和微波接收裝置組成,可以捕捉到從牆壁彈回的無線電波能量,在隨負載作出調整的同時保持穩定的直流電壓。此種方式只需一個安裝在牆身插頭的發送器,以及可以安裝在任何低電壓產品的「蚊型」接收器。
汽車無線充電這些優勢是否能夠成為無線充電產業發展的有利支撐,尚未可知。目前來看,無線充電那些對價格不敏感的高端電動汽車具備一定的應用可能。
㈨ 新能源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有哪些類型
新能源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從基本原理上區分,主要有電磁感應式和磁場共振式。
電磁感應的研究聚焦在感應充電、無線充電、電磁感應和充電站領域;磁場共振的研究聚焦在無線電源、共振頻率、感應系數、天線和發射器領域。
中興、寶馬、賓士等採用電磁感應式技術原理,高通Halo、Witricity 採用磁場共振式技術原理。
還有一種方案是利用智能電網進行無線充電控制,將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管理許可權上交,由智能電網對無線充電裝置進行控制。此種方法可以協調區域內的用電情況,在智能電網管控中通過對電動汽車行駛區域的電力使用情況及電力負荷情況來進行智能的充電及電力的控制,從而保證電網運行效果良好,電力使用情況在電網負荷的范圍內。
㈩ 汽車也能無線充電 捷尼賽思eG80這項新技術有點意思
此前我們曾多次曝光過新車的路試諜照,新車將沿用燃油版車型的設計,巨大的盾型格柵內部將配備封閉式中網,前包圍處將配備黑色網格式格柵,凸顯一定的精緻感,值得一提的是,新車未來將主攻豪華品牌市場。據悉,新車將於明年上半年正式發布,續航里程或將能夠達到500公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