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量油裝置玻璃管實驗報告

量油裝置玻璃管實驗報告

發布時間:2022-06-17 06:52:56

① 實驗報告怎麼寫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
起嗎?

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將米倒滿塑料杯。

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

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講解:

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
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

瓶子賽跑

思考:裝有沙子和裝有水的兩個同等重量的瓶子從一個高度滾下來,誰先到達終
點?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兩個、沙子、水、長方形木板一塊、兩本厚書

操作:

1、用長方形木板和兩本書達成一個斜坡

2、將水倒入另一個瓶子中,將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兩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兩只瓶子同時向下滾動

4、裝水的瓶子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

講解:

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
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創造:將瓶子里的物質換一換,再讓它們比比賽吧!

帶電的報紙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
為什麼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 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2. 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
了。

3. 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4. 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

1. 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 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3. 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
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創造:請試一試,還有什麼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牆上

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
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

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3 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

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2 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

1、在臉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
面上擴展成一個圓形。

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

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

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

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變成一股水流這是為什麼呢?

材料:鐵罐盒一個、錐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鐵罐盒底部用一根釘子在上面鑽5個小孔(小孔間隔只在5毫米左
右)。

2、將罐內盛滿水,水是分成5股從5個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開後,5股水就會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會重新變成5股。

講解:

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流進行分、合。

漂浮的針

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針、叉子、液體清潔劑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個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叉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

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

講解:

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
性的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
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

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

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
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
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
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
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
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
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 讓水沖在手帕上。

3、 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

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
樣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

操作:

1. 將玻璃杯里裝滿水。

2. 用墊板蓋好杯口。

3. 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

4. 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

講解:

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

創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蠟燭吹不滅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

1.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2. 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

1. 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
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
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蠟燭抽水機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

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
水半杯

操作:

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

2、再把兩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

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
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

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

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
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

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
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
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

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
氣球吸起來。

延伸:

小朋友,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 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 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 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 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創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動收集其它溶液嗎?

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剝去蛋殼。

2、 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 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

1、 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

2、 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
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創造:當瓶子中氣體的壓力大於瓶子外面的壓力時,瓶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 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 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 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

1. 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

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創造:

如果瓶子里氣體的壓力比瓶子外空氣的壓力大,瓶子會變成生么樣子?

會跳遠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

操作:

1 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

2 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

3 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
吹氣

講解:

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里去(或跳出來)

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
杯子去了

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里

會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

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


操作:

1 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介面用膠帶封好)。

2 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

3 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

5 向瓶子壁上澆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

講解:

1 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里。

2 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

3 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

4 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

5 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占據了剩餘的空間。

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自己會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沒有腿,它是怎樣從上面走下來的

材料:杯子一個、蠟燭、火柴、玻璃、兩本書、水

操作:

1、用一塊玻璃板,放在水裡浸一下

2、玻璃一頭放在桌子上,另一頭用幾本書墊起來(高度約5厘米)

3、拿一個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點燃的蠟燭去燒杯子的底部,玻璃杯會自己緩緩地向下走去。

講解:

當燭火燒杯底時,杯內的空氣漸漸變熱膨脹,要往外擠,但是,杯口是倒扣著
的,又有一層水將杯口封閉,熱空氣

跑不出來,只能把杯子頂起一點兒,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紙杯旋轉燈

思考:蠟燭紙杯燈為什麼會轉動?

材料:紙杯2個、牙簽1支、蠟燭1支、膠帶1卷、繩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紙杯,在杯身對稱處各剪開一個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蠟燭,作為燈
的底座。

2、另一個紙杯則在杯身約等距離位置剪出三四個長方形的扇葉,在杯底中央處
穿上繩子,並用牙簽棒固定,作為燈的上座。

3、將兩個紙杯上下對口用膠帶貼好固定。

4、點上蠟燭,拉起繩子,看看有什麼現象產生。

講解:

1、蠟燭燃燒的時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氣受熱會上升,然後沿著上方紙杯的扇葉口流動,因而造成旋轉的現象。

創造:

你能讓蠟燭紙杯燈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嗎?

注意:

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飛行的塑料袋

思考:在沒有風吹的情況下,塑料袋為什麼會在天上飛行?

材料:塑料袋(輕便的)、吹風機1個

操作:

1. 打開塑料袋,倒置。將吹風機伸入塑料袋,並打開熱氣開關。

2. 幾秒鍾後,關閉吹風機並拿開。

3. 松開手,塑料袋會飄起來。

講解:

1. 熱氣輕,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熱能使物體飛起來,因為熱氣是上升的。當空氣受熱並且上升時,熱氣便通
過"對流"向上運動。從取暖器散發的熱溫暖整個房間,也是藉助於"對流"。

創造:

你能試著製作一個簡易的熱氣球嗎?

空氣的質量

思考:你們知道嗎,空氣也是有質量的。怎樣證明空氣也有質量呢?

材料:1架天平、2隻一樣重的氣球、打氣筒

操作:

1. 把兩只氣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端,天平保持平衡。

2. 拿起另一隻氣球,給氣球打氣並將氣球口系緊。

3. 將打起氣的氣球放到天平的一端,沒打氣的氣球放到天平的另一端,觀察天
平的變化

講解:

1. 兩只氣球在打氣前,質量相等,因此天平保持平衡。

2. 打氣後的氣球增加了氣球內空氣的質量,因此,天平偏向打氣後的氣球一
端。

3. 如果是帶有指針刻度的天平,就能測出空氣的質量數

創造:你能用其它方法稱一下空氣的質量嗎?

雲的形成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雲是怎麼形成的嗎?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錐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塊、玻璃瓶(帶
可旋轉蓋)

操作:

1 在瓶子蓋上戳個洞,在洞中插入吸管,並用橡皮泥將吸管周圍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搖晃均勻,然後把水倒出來。

3 靠近瓶口,點燃一根火柴。

4 吹滅火柴,把冒煙的火柴扔進瓶子中,讓煙進入瓶子。

5 迅速擰緊瓶蓋,通過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氣。

6 停止吹氣,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氣留在瓶中。

7 松開吸管,當空氣沖出瓶子時,瓶子中就產生了雲。

講解:

1、往瓶子中吹氣,增加壓力。

2、松開吸管後氣壓下降,空氣變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氣附著在煙中的塵粒上,凝結成極小的水滴,許多的小水滴就
形成了雲。

創造:你能用其它方法製作雲嗎?

注意:小心火柴不要燒手

光與彩虹

思考:你用什麼辦法能製作出與空中彩虹顏色一樣的彩虹?

材料:清水1盆、平面鏡1個

操作:

把鏡子斜插入水盆中,鏡面對這陽光,在水盆對面的牆上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

講解:

將鏡子插入水中時,在對面的牆上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創造:

小朋友,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製造出美麗的彩虹?

紐扣的出現與消失

思考:小朋友,當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時,看到的是筷子"折斷"的樣子,這是什麼
原因呢?

材料:紐扣1枚、水少許、淺底盤1個、玻璃杯1個

流程:

1、將紐扣放在盤中。

2、杯子杯口朝上,壓在紐扣上。

3、往杯內倒入清水。

4、注入水後的杯子看不清紐扣。

5、加些水到盤子中,可以看得見紐扣。

說明:

1、當杯子漸漸注入水時,由於光線折射,紐扣的影像會消失。

2、把水再加入盤子中,改變光的折射角度,紐扣影像會重新出現。

延伸:

光由空氣進入水中,或由空氣進入玻璃中,就會產生一些折射的現象,那麼,就
請你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

認識浮力

思考:當我們躺在水面上像帆船一樣漂浮著,我們都知道是水的浮力在支撐我們。
但你可知道怎樣測量浮力嗎?

材料:1個彈簧秤、1把鎖、1個裝水的玻璃杯

操作:

1. 先把鎖掛在彈簧秤下,記錄彈簧秤的刻度。

2. 然後將彈簧秤掛的鎖放入水中,記錄此時彈簧秤的刻度。

3. 比較兩次記錄下的刻度,思考為什麼會不同。

講解:

1. 鎖浸在水中,會受到水對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即浮力。

2. 兩次記錄的差值就是水對小銅鎖的浮力。

創造:

用彈簧秤再稱別的物體(比如小木塊,橡皮頭等),觀察不同的物體的浮力大
小。

冰塊融化後會怎樣

思考:在一個杯子中放一個冰塊,然後倒滿水。當冰融化後,杯內的水會溢出來
嗎?

材料: 1塊冰塊、2個杯子、水

操作:

1.在托盤上放置一個空杯子,在空杯子中放入一塊冰。

2.往杯中倒滿水,使冰塊的一大部分會高出水面。

3.等待冰塊融化。觀察融化後,水會不會溢出 杯子。

講解:

水結冰時體積會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質量變輕,自然會浮在水面上。當冰塊融化
時,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體積,因此,水不會溢出。

其實冰塊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就是整個冰塊的水的體積。

自動旋轉的奧秘

思考:裝滿水的紙盒為什麼會轉動?

材料:空的牛奶紙盒、釘子、60厘米長的繩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釘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個孔

2、一個孔在紙盒頂部的中間,另外四個孔在紙盒四個側面的左下角

3、將一根大約60厘米長的繩子系在頂部的孔上

4、將紙盒放在盤子上,打開紙盒口,快速地將紙盒灌滿水

5、用手提起紙盒頂部的繩子,紙盒順時針旋轉

講解:水流產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紙盒的四個角均受到這個推力。由於
這個力作用在每個側面的左下角,所以紙盒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創造:

1、如果在每個側面的中心扎孔,紙盒會怎樣旋轉

2、如果孔位於每個側面的右下角的話,紙盒將向哪個方向旋轉

小船與船漿

思考:看過劃船嗎?親自動手劃過船?知道船在水上為什麼會向前移動嗎?

材料:剪刀1把、紙板1塊、橡皮筋1條、臉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長約12厘米×8厘米的硬紙板

2. 一端剪成尖形為船頭,另一端中央剪下約5厘米的缺口為船尾

3. 剪一塊約3厘米×5厘米的紙板坐船漿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處,並將船漿綁好

5. 將紙板槳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動

6. 若把紙板槳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後移動

說明:

1、橡皮筋扭轉的方向不同,船行駛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紙船運動的力量,是來自橡皮筋扭轉的能量。

延伸:

仔細觀察劃船的動作,它造成的水流方向和船行方向有什麼關系呢?

水的壓力

思考:你們知道水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嗎?

材料:1個裝牛奶的矩形豎直紙盒、1卷膠帶、1個釘子、水若干、平盤

操作:

1. 放好牛奶盒,用釘子在任意一個側面戳三個孔。三個孔的位置分別是底部、
居中和上部。

2. 用膠帶把三個孔封住。

3. 將紙盒中加滿水。

4. 將平盤放在有孔的側面的下方,將膠布撕開。

② 在探究充油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的活動中,小麗、小宇等同學的實驗方案如下A在內徑為1cm、長為50cm的玻璃

大意是問玻璃管翻轉後,氣泡從下向上的規律吧.
由於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壓強不斷減小,體積不斷增大,所受浮力不斷增大,氣泡上升越來越快,作加速運動.

③ 初中化學實驗總結和實驗的操作步驟 要全初中的

(一)實驗知識點提要

1、常用化學儀器的名稱、用途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針對考核的基本要求,可根據儀器的用途及功能進行分類,在分類中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加深印象.

能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燒杯(間接加熱).

用於計量的儀器:托盤天平、量簡.

用於夾持的儀器:鐵架台、試管夾.

用於加熱的儀器:酒精燈.

用於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膠頭滴像

用於收集和貯存少量氣體的儀器:集氣瓶,

用於分離少量物質的儀器:漏斗.

用於攪拌和引流的儀器:玻璃棒.

2.八項重要的基本操作

八項重要的基本操作是:葯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儀器裝置的連接、裝置氣密性的檢查、過濾、蒸發、玻璃儀器的洗滌、溶液的配製等.復習時,應重點掌握每項操作的方法、涉及到的儀器及操作的注意事項,特別要注意對操作失敗原因的分析.

3.實驗室規則和安全常識

安全意識是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所用的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蝕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嚴格遵照有關規定和操作規則,保證安全.為此,要注意以下三類.

嚴格遵守實驗室「三不準」原則;

注意葯品的用量;

對可燃氣體(H­2、CO、CH4)的性質實驗,一定要注意可燃氣體的純度,以防發生爆炸;有毒氣體(CO)的實驗應在通風櫥中進行,尾氣應用適當的方法處理,以防污染空氣.

4.氣體的制備

實驗室製取氣體及其性質實驗,是屬於基本操作的簡單綜合實驗.復習時,可從所需葯品、反應原理、選用的儀器裝上、收集方法、驗滿或驗純以及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對比制氣裝置和收集裝置,突出氣體的個性及幾種氣體的共性,提高記憶效果.

有關氣體制備.

(1)氣體的發生裝置

根據所用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可分為兩類:

(2)氣體的收集裝置

根據氣體的溶解性及密度,選擇用排水法(氣體難溶於水)或向上排空氣法(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向下排空氣法(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進行收集.

(說明:排空氣集氣法中的「向上」或「向下」不是指瓶口的取向,而是指空氣從瓶中被排出的流向)

(3)集氣瓶的多種用途

①集氣瓶: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氣體流向是。長進短出。

比空氣輕的氣體氣體流向為「短進長出」.若瓶中盛滿水,則由短管進氣排出水,收集難溶於水的氣體.

②量氣瓶:定量收集量取氣體體積的實驗裝置,氣體「短進長出」.

③儲氣瓶:先排水集氣後,使用氣體時,用高位水(或接水龍頭)將瓶內氣體壓出,水從長管進,氣體從短管出.

④洗氣瓶:瓶內放適量液體試劑(約l/3)用於氣體的乾燥(除去水蒸氣)、凈化(吸收雜質)或性質實驗(檢驗某氣體存在或驗證某氣體性質),則應「長進短出」.

(4)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不論是何種氣體的制備,都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5)防倒吸

用排水集氣法將氣體集滿後,應先從水槽中取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6)棉花團的作用

用 KMnO4分解製取O2時,應將棉花團置於大試管口處,以防止 KMnO4粉末從導管口噴出。

5、物質的檢驗

物質的檢驗涉及對物質的鑒定、鑒別和推斷等多個方面.其主要內容包括:幾種氣體(O2、H2、CO2、CO、CH4)的檢驗;碳酸鹽(或CO32-)的檢驗,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鑒別等.復習時一定要熟悉有關物質的性質,尤其對一些有色特徵溶液、特徵沉澱及有關反應產生的特徵現象要有清楚的認識,這是解答這類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6.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方法,可分為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大類.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過濾、蒸發、結晶等.化學方法主要有:直接加熱法(如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K2CO3),鹼化法(如用NaOH溶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酸化法(如用稀鹽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置換法(如用鐵粉除去FeSO4中混有的少量CuSO4),沉澱法(如用BaCl2除去鹽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等.

對於物質的提純和分離,不論用何種方法都應遵循以下原則:除去雜質的過程中不能引人新的雜質;

所選試劑一般只能跟雜質起反應;反應後的生成物必須容易分離(最好是轉化為沉澱或氣體).

(二)典型的題解析

〔例1〕(1)實驗室要製取並收集得到較純凈的氧氣和氫氣,有兩項操作是完全相同的兩項操作是 和

(2)甲、乙兩同學在實驗室分別製取氨氣和硫化氫氣體.甲同學用加熱氯化控和熟石灰的固體混合物製取氨氣,乙同學用固體硫化亞鐵和稀硫酸反應製取硫化氫氣體.又知:氨氣極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硫化氫氣體可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請回答:

①甲、乙兩同學選取的氣體發生裝置 (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②氨氣用 法收集,硫化氫用 法收集.

【解析】(1)製取任何氣體時,首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要收集得較純凈的氣體,根據O2和H2在溶解性上的相似性,都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2)氣體發生裝置的選取,需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考慮,製取氨氣的反應物都是固體,且需加熱;而製取硫化氫氣體所用的硫化亞鐵是固體,稀硫酸是液體,且反應在常溫下即可進行.所以,甲、乙兩同學選取的氣體發生裝置不同.由於氨氣易溶於水,硫化氫可溶於水,故兩種氣體都不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氣集氣法收集.

答案:(1)檢查裝置氣密性和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2);①不同.理由是,所用反應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不同;②向下排空氣。向上排空氣.

[例2]有一瓶氣體,它由H2、CO2、CO、CH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用它進行以下實驗:

將氣體通過足量澄清石灰水,未見出現沉澱.在導管口將氣體點燃,氣體安靜燃燒;用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燒杯壁上出現水珠;把燒杯迅速翻轉,注人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用化學式填空回答:

(1)氣體中一定沒有

(2)氣體的組成可能是

[例3]要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括弧內物質為雜質),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填人橫線內.

(1)KOH(K2CO3)_;

(2)BaCl2(CuCl2)_;

(3)CuO(KNO3)_;

(4)MnO2(C粉)

【解析】混合物的分離必須遵循:除雜中不能引人新的雜質,所造試劑一般只和雜質起反應,且反應後最好轉化為易分離的沉澱或氣體.試劑的選擇:以雜質為出發點,結合雜質物質與主要成分物質在組成、性質上的差異即可篩選出所用試劑.要順利完成混合物的分離,往往是物理、化學方法等多種方法並用.

[例4] 現有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鈉四瓶失去標簽的溶液.分別編號為A、B、C、D.為了鑒別它們.分別取樣兩兩混合.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一」 表示無明顯現象;「↓」 表示有沉澱生成,「↑」表示有氣體生成,推斷:

(1)B、D溶液中的溶質(寫化學式)B .D

(2)寫出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十B ,

C十D

[解析]這是一道物質性質型的實驗推斷題.熟悉並記某些有色特徵溶液,特徵沉澱及有關反應產生的特徵現象是解答此類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只要以這些特徵現象或特徵物質為突破口,各個擊破,就能迅速、准確地解決此類問題.本題以圖表給出信息,為便於分析可結合圖表內容寫出以下6個簡要反應式:①A+B­——↑,②A+C——↓,③A+D——無現象(無現象不等於不反應),④B+C——↓,⑤B+D——↑。③C+D——無現象.分析6個反應並結合四種溶液的組成可知:①、⑤兩個反應必是鹽酸與NaCO3溶液、稀硫酸與NaCO3溶液反應產生CO2方氣體,共同的反應物是B所以B應是NaCO3溶液.從④可推出能與NaCO3溶液反應生成沉澱的只能是Ba(OH)2溶液,C是Ba(OH)2溶液.再從②推出A應是稀硫酸,餘下的③、③能證明D是稀鹽酸.

[例5]實驗室用鐵、氧化鋼、硫酸為原料製取銅,某同學設計了兩個實驗方案:

A:Fe H2SO4—→ H2CuO—→Cu

B:CuO H2SO4—→ CuSO4 Fe—→ Cu

兩個實驗方案中,最好的是,理由是 .

[解析]這是一道實驗方案的評價性試題.方案的評價主要從三方面考慮:①方案的可行性:主要指理論上是否科學合理,操作是否簡便易行.經濟角度:主要看是否節約試劑.環保角度: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環保.此題中的A、B兩種方案從原理上看都是可行的.但A方案中用Fe和H2SO4反制H2消耗的Fe、H2SO4等原料較多,其次H2還原CuO 需加熱,裝置和操作較復雜,而B方案中的反應都是在常溫下即可進行的,操作要容易得多

【例7】設計一個簡單的家庭小實驗,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

[解析]這是一道解決實際問題的簡單實驗設計題,源於教材第五章的一個家庭小實驗.設計實驗首先要弄清化學原理,然後根據條件選擇葯品和實驗裝置,擬定操作步驟,最後動手進行實驗.證明雞蛋殼含碳酸鹽比較容易,只要用雞蛋殼與酸作用,有二氧化碳放出(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便能證明.但要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便有一個量的問題.因此,在實驗中蛋殼取量不能多,加人的酸則必須足量,直至反應不再有氣體產生,反應完全後,若殘留的固體量很少,才能充分證明.其次要考慮家裡不易找到規范實驗儀器,要選擇代用品,用玻璃杯代替試管作反應器,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作檢驗二氧化碳的裝五,並注意操作程序,確保安全.

答案:(1)取少量潔凈的碎雞蛋殼放人小玻璃杯中,然後加人一些鹽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可以看到雞蛋殼上有大量氣泡生成,玻璃片上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見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證明雞蛋殼中合碳酸鹽.(2)取下玻璃片,繼續加人鹽酸,直至不再有氣體產生,此時看到玻璃杯中殘留固體很少,可以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

[例7]訪完成鑒別稀硫酸、稀鹽酸、氯化鈉三種溶液的實驗報告.

供選試劑有: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硝酸銀溶液、氯化鋇溶液、碳酸鈉溶液

實驗內容與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化學方程式

(1)用三支試管分別取適量的三種溶液,各

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振盪,觀察現象

(2)

【解析】這是一道考查學生對物質鑒別和實驗報告的書寫能力的綜合試題.實驗報告的填寫,敘述要簡練,所用試劑要明確,操作步驟盡可能簡捷,結論應與實驗現象相對應.本題待鑒別物質中:硫酸和鹽酸的鑒別要以硫酸的鑒別為出發點選擇試劑.(如先考慮用AgNO3鑒別鹽酸將會出現干擾現象,從而影響硫酸的鑒別).

實驗內容與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化學方程式

1.(略)

一支試管中溶液呈紫色另兩支試管中溶液呈紅色

溶液呈紫色的試管中原溶液是NaCl溶液

2.另取二交試管分別取餘下兩

種溶液適量,各滴入少量BaCl2

溶液,振盪

一支試管中出現白色沉澱,另一支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有白色沉澱生成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H2SO4+BaCl2==BaSO4↓+2HCl

無明顯現象的原溶液是稀鹽酸

[例10]某校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廢墨水瓶、單孔膠塞、T型玻璃管、醫用一次性輸液管(帶針頭及控液問)、小氣球等用品製作了一個「多功能」氣體發生器.如圖所示.該裝置不但能進行某些氣體的製取,而且還能進行氣體的某些性質實驗.根據以上所述,請思考並回答:如何用該裝置完成N重要性質的實驗阿燃性、還原性、密度),寫出操作步驟及現象.

[解析]這是一道以實驗原理為依託,代用品實驗裝置為載體考查學生思維能力、實驗動手能力、靈活應用知識能力的實驗題.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掌握實驗原理(反應原理、裝置原理、操作原理),並結合現有實驗環境及條件去考慮,即可順利解答.

答案:(1)檢查裝置氣密性後,往T型玻璃管右端放人少量CuO粉末 (CuO粉末兩端可放少許耐熱的玻璃絲或石棉,以防CtlO被氫氣流吹走),墨水瓶中放人適量的鋅粒和稀硫酸並用膠塞塞緊.

(2)打開控氣閥通氫氣一段時間後,在針頭處點燃氫氣 並可看到產生淡藍色火焰(金屬針頭無干擾成分又能防止回 火,避免H2不純而引起爆炸).

(3)將針頭火焰移至玻璃管下方CuO粉處加熱,一段時後玻璃管內黑色的 CuO粉末逐漸變為光亮的紅色(實驗操作裝置圖如圖30).

(4)關閉控制閥,氣體進人小氣球並逐漸膨脹變大,取 下氣球用線系住放飛,即可順利完成H2可燃性、還原性、密度等性質的驗證.

(4學實驗)

1.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

(1)下列儀器中,可與燒瓶、試管、蒸發皿歸為一類的是()

A、漏斗 B、量筒 C、集氣瓶 D、燒杯 2、有四瓶無色氣體,分別是空氣、氫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一次就能鑒別出它們的物質是

A、帶有火星的木條 B、澄清的石灰水

C、燃燒著的木條 D、紫色石蕊試液

3、描述鋅和鹽酸反應的現象較貼切的是()

A、有大量氫氣生成 B、溶液劇烈沸騰

C、鋅表面放出大量氣泡,鋅逐漸溶解

D、有大量氣泡從溶液里逸出後變成氫氣

4、氫氣還原氧化鋼的實驗步驟有:①向氫氣發生裝置裝人葯品;②往盛有CuO的試管中通 入H2;③停止通H2;④停止加熱;⑤加熱試管;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⑦檢驗N的純度.下列表示操作順序正確的一組是()

(A)⑥①⑦②⑤④③ (B)①⑥⑦②③④⑤

(C)⑥①⑤⑦②③④ (D)①⑥⑦⑤②③④

5、用托盤天平稱量葯品,右盤上的硅碼為5克,游碼在0.4克的位置上,指針指向最右端,所稱葯品質量是()

A、5.4克 B、不足5.4克 C、超過5.4克 D、4.6克

6、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下列物質,不能用稀鹽酸浸泡除去的是()

A、盛石灰水後留下的白膜 B、試管內壁上附著的鐵銹

C、用氫氣還原氧化鋼後留下的紅色固體

D、氯化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後留下的紅褐色固體

7、某學生的實驗報告冊中有以下實驗數據,其中正確的是()

A、用 10mL量筒量取 6.25mL稀硫酸

B、用廣泛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為3.5

C、用托盤天平稱取7.9g氧化銅粉

D、溫度計上顯示的室溫讀數為25.68℃

8、在實驗室做化學實驗,發生下列事故時,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衣服沾上大量濃氫氧化鈉溶液,需將此衣服浸沒在盛有水的面盆中

B、皮膚上濺上濃硫酸,用水沖洗

C、不慎將酸液濺到眼中,應立即閉住眼睛,流出眼淚將酸液帶出

D、實驗桌上酒精燈傾翻,酒精流在桌面上並著火,立即用濕抹布撲滅

9、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學准備在家中進行驗證食醋具有酸的某一條通性的實驗,他選擇了下列物質,其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大理石 C、鐵釘 D、鐵銹

二、填空題

(1)實驗室里所用的葯品很多是有腐蝕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葯品時為了保證安全,必須注意做到「三不準」,不準 , 不準 ,不準 .

(2)液體葯品通常存放在、瓶里,取用時先把瓶塞拿下、在桌面上;傾到葯液時,瓶子的標簽應,其原因是 .

(3)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取乾燥的固體葯品2.3g,稱量完後才發現,葯品和破碼的位置放顛倒了,此時,所稱葯品的實際質量是

(6)實驗室欲配製 50g質量分數為 5%的 NaCl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該實驗的操作步驟為

②甲同學在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時,食鹽和祛碼的位置放顛倒,這將導致所配製溶液的質量分數.(填「偏大」、「偏小」、「不變」,下同);乙同學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讀數,這將導致所配製溶液的質量分數

三.筒答題

(1)如果用滴管取1/3mL的液體於試管中,應如何操作?

(2)「氧氣的製取和性質」實驗課里,某學生取一根紗窗細鐵絲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氣中做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的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等實驗現象.此實驗失敗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④ 在研究充油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的活動中

氣泡太大 可選取小氣泡

體積越大 浮力越大 加速度越大 時間越短 越不易測量

⑤ 誰知道落球法測量液體的粘滯系數的實驗報告

實驗十九 液體粘滯系數的測定
【實驗簡介】
當一種液體相對於其他固體、氣體運動,或同種液體內各部分之間有相對運動時,接觸面之間存在摩擦力。這種性質稱為液體的粘滯性。粘滯力的方向平行於接觸面,且使速度較快的物體減速,其大小與接觸面處的速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數 稱為粘度。 表徵液體粘滯性的強弱,測定的方法有(1)泊肅葉法,通過測定在恆定壓強差作用下,流經一毛細管的液體流量來求;(2)轉筒法,在兩同軸圓筒間充以待測液體,外筒做勻速運動,測內筒受到的粘滯力距;(3)阻尼法,測定扭擺、彈簧振子等在液體中運動周期或振幅的改變;(4)落體法,通過測量小球在液體中下落的運動狀態來求。
對液體粘滯性的研究在物理學、化學化工、生物工程、醫療、航空航天、水利、機械潤滑和液壓傳動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本實驗採用落球法測定液體粘度。對液體粘滯性運動規律進行深入研究的人是斯托克斯。
圖19-1 斯托克斯
斯托克斯生平簡介
斯托克斯,G。G(George Gabriel stokes1819~1903)英國力學家、數學家。1819年8月13日生於斯克林,1903年2月1日卒於劍橋。
斯托克斯的主要貢獻是對粘性流體運動規律的研究。C.-L.-M.-H.納維從分子假設出發,將L.歐拉關於流體運動方程推廣,1821年獲得帶有一個反映粘性的常數的運動方程。1845年斯托克斯從改用連續系統的力學模型和牛頓關於粘性流體的物理規律出發,在《論運動中流體的內摩擦理論和彈性體平衡和運動的理論》中給出粘性流體運動的基本方程組,其中含有兩個常數,這組方程後稱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它是流體力學中最基本的方程組。
【實驗目的】
1、掌握什麼是標征液體粘滯性強弱的重要參數;
2、學習測量液體的粘滯系數的方法;
【實驗儀器】
蓖麻油、玻璃圓筒(高約50cm,直徑5cm)、溫度計、秒錶、螺旋測微計、直尺。
【實驗原理】
1、粘滯系數的計算
若液體無限深廣,小球下落速度 較小情形時,有:

—粘滯系數 單位:
小球勻速運動時,三個力達到平衡:

令小球直徑為 ,並用 , , ,代入上式得

2、實驗時容器內徑為 ,液柱高度為 上式須修正為:
圖19-2 實驗裝置簡圖

給定參數:
重力加速度:
蓖麻油密度:
鋼球密度:
【實驗內容及要求】
1、將玻璃管調節豎直,標記出小球下落距離 (大約 );
2、記錄室溫 ;
3、用螺旋測微計測量小球直徑 ,重復六次測量,注意記錄螺旋測微計的零點讀數;
4、測量小球勻速下落 所需要的時間 ,重復六次測量;
5、用直尺測出玻璃管直徑 ,液面高度 ;
6、整理好實驗儀器。
【數據記錄】
溫度 ,玻璃管內直徑 mm,液面高度 mm,
測量小球直徑,零點讀數: mm, mm, mm
次數
1
2
3
4
5
6

下落速度的測量,下落距離 mm,
次數
1
2
3
4
5
6

【數據處理】
s
s

誤差分析:(說明實驗產生誤差的可能因素及影響大小)
【思考題】
1、如何判斷小球在作勻速運動?
2、如何判斷玻璃管是豎直的?
3、小球偏離中心軸線下落對實驗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⑥ 更換量油玻璃管的操作步驟

有控制閥的關掉,沒有的把油放干凈,把上下法蘭擰開,取出舊玻璃管,換上新玻璃管並加好盤根,把上下法蘭擰緊,打開控制閥,ok!

⑦ 誰能給我5個探究性實驗,並寫出實驗報告及材料

通過資料的查閱、收集了解植物精油的實用價值與功效。搜集工業化及實驗室提取精油的有效方法,選擇最適合的實驗方法訂立實驗方案並加以實施。根據實驗結果調整實驗方案,總結經驗,加以改進,進行第二次實驗。最終分析兩次實驗的結果,得出關於精油提取最佳方案的結論。
關鍵詞:精油 玫瑰 水蒸氣 蒸餾 萃取

植物精油為花朵芳香味的來源,具有醫療功效,同時也十分昂貴。

我組組員經過討論後認為通過對植物精油提取資料的收集,了解可以加深我們對這門提取工業的認識。通過親自選擇,擬定實驗方案,可以提高我們的科學探究水平。實驗帶來的種種不可預測的變化又能夠使我們親身感受到科學實驗成功的來之不易。最終決定,把題目定為: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的選擇與實驗探究。
訂立研究性學習的題目後,我們首先收集了關於植物精油提取方法的有關資料。
主要提取方法有:水蒸氣蒸餾法,化學溶劑萃取法,油脂分離法(脂吸法),冷凍壓縮法(壓榨法),二氧化碳萃取法。此五種方法各有特色:水蒸氣蒸餾法:操作最簡單,成本較低,是最常用的萃取方法。化學溶劑(有機物)萃取法:是花類精油的常用萃取方法。油脂分離法(脂吸法):是花朵精油的昂貴的萃取方法。冷凍壓縮法(壓榨法):專門用來萃取貯藏在果皮部分的精油,如柑橘類的果實。二氧化碳萃取法:是一種十分昂貴的方法,所萃取的精油品質近乎完美,價格也非常昂貴。
我們經過對實驗成本與實驗難度等多方面的考慮並結合學校現有實驗條件後最終決定選用了水蒸氣蒸餾法與有機物萃取法提取精油。
第二步,我們選取了實驗材料(植物的品種):在眾多的植物中(檸檬香茅,薰衣草,迷迭香,天竺葵,茶樹,檀香,佛手柑,尤加利,松樹,玫瑰,月季,薄荷等)最終從實驗材料的價格,運輸難易程度,與對實驗效果的預測出發,選擇了玫瑰花瓣作為我們的實驗材料。實驗的准備工作就緒以後,我們著手開始實驗:

經過討論,我們決定按照課本擬定了第一次實驗的方案:
材料及用具:
提取物,蒸餾水,酒精,苯酚,NaCl, 導管,錐形瓶,蒸餾設備,燒杯,膠塞,細玻璃管,溫度計,鐵架台,研缽,酒精燈,玻璃棒等
實驗步驟:
如圖組裝好提取設備後,將玫瑰花瓣均等的分成兩組(α,γ)。
將α組花瓣放入燒瓶,加入蒸餾水致1/2處後點燃酒精燈。
水沸騰後,蒸發出來的氣體會在冷凝管處凝集,從牛角管流出進入錐形瓶。收集
提取液。待收集約20ml提取液後停止收集。熄滅酒精燈。將提取液分為4組:
a1,a2,a3,a4,裝入試管。將a1組內放入一小勺NaCl, a2組內放入苯酚,a3組內
放入NaCl與苯酚,a4為對照組。將燒瓶中沸騰以後的溶液(黃色)過濾後收集,
分為相等的4組b1,b2,b3,b4,實驗步驟與前者對應相同。將γ組花瓣研碎放入燒
杯中,加入乙醇,用玻璃棒將花瓣在乙醇溶液中攪勻,靜置,待乙醇溶被被染成
玫瑰色後將所得溶液分成4組r1, ,r4,實驗步驟與a組相同。全部試管蓋上橡皮
塞後封存。
理論根據:
精油提取出來之後會形成
混濁液,因為密度與溶液
密度相近所以不易沉澱。
加入NaCl的目的為增加
溶液密度,使精油漂浮於
液體上層從而利用分液漏
斗加以分離,得到精油。
加入苯酚與酒精的目的為
利用精油易溶於有機溶劑
的性質達到提純目的。
實驗說明:
a,b組互為對照精油在實驗裝置中的含量的高低,判斷從實驗裝置的那部分提取
精油更高。橫向為比較裝置相同位置的液體應選用何種提取方法更加理想。
a2,b2,r4可以對照酒精與苯酚溶液對不同裝精油的萃取效果。

實驗結果:靜置1周之後 ,a組與1周前狀態相同,未出現任何現象。通過對b組的認真觀察發現b3組底部存有極少量絮狀沉澱,其他組內為初始的淡黃色,但都具有淡淡的植物香味。r1,r4試管上層漂浮著薄膜似的不明物質。打開試管口後有嗅有濃重的酒精氣味。也許是沖淡了精油的芳香,我們沒有聞到芳香氣味。

第一次實驗結果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這幾乎宣布了實驗的失敗。我們立即著手
檢查問題,
認真分析了每一步驟可能存在的缺陷。主要有如下4點:
1, 加入燒瓶的花瓣未經研碎,或許對精油的萃取產生影響。導致效果不明顯。
2, 精油未溶於蒸餾水中,導致蒸餾後所得溶液近乎於蒸餾水。
3, 酒精氣味過於濃烈,導致精油物質的芳香氣味無法聞到。
4, 無法提取與測定「可疑物質」是否確實是玫瑰精油。

我們針對第一次實驗產生的問題,自行設計了實驗方案2:

材料及用具:
提取物,酒精,NaCl, 導管,錐形瓶,蒸餾設備,膠塞,溫度計,鐵架台,水浴鍋,研缽等

實驗步驟:
如圖組裝好提取設備後,將研磨好的花瓣放入燒瓶中,加入酒精緻1/2處。點燃
酒精燈,控制酒精溫度於攝氏78度左右。持續收集10ml蒸餾液。將其分為2
組:D1,D2組。D1組放入NaCl溶液,D2 組為對照組。分別裝入錐形瓶中用
保鮮膜覆蓋瓶口,紮上小孔,使酒精能夠揮發出來,而塵土不易進入。
實驗說明:在本次試驗中,我們將花瓣研碎避免了問題1的出現。由於上一實驗已經證實精油確實溶於酒精(酒精顏色發生改變,有薄膜狀物質產生),我們決定用酒精對玫瑰花瓣進行有機溶劑萃取的同時進行蒸餾,讓酒精蒸汽帶出精油。精油溶於酒精從而避免了問題2的出現。由於酒精的沸點為攝氏78度,為避免由於瓶內液體溫度過高(高於精油沸點)導致精油自行逸出而無法收集的後果,我們決定將液體溫度控制在酒精的沸點。從而使精油與酒精「協同」蒸餾而出。針對最後的酒精氣味濃烈與精油成分判定的問題,我們決定用酒精易揮發的性質使酒精自行揮發完成最終的提純工作。
實驗結果與備註:從錐形瓶液體中能夠聞到明顯的植物香味。這說明蒸餾液中已經含有了精油成分(重大突破)。靜置一周後發現D,E組無明顯差異,液體透明,無色。有淡淡的植物香味。截止至今日為止,D,E組的酒精尚未揮發完成。未發現有明顯的精油跡象(絮狀沉澱)。

兩次實驗的總結:第一次實驗我們按照書本所敘述的設計了實驗方案。第一次存在的問題在第二次自主設計的實驗中得到了較好的解決。直接效果便是提取出了(與第一次實驗比)擁有較濃芳香氣味的液體。雖然至今無法嘗試使用我們自己提取出來的精油,我們的收獲卻遠遠不止那10支試管與2瓶具有芳香氣味的液體。

在研究性學習的兩次試驗的准備,計劃與實施中,我們對真正的探究性實驗有了清晰的認識。主要收獲有如下3點:
切身感受到了書本的非萬能性:書本僅僅局限於敘述實驗的大體步驟,許多關繫到實驗成功與否的重要細節卻欠詳細。而這些細節的發現者卻往往是那些親身體驗到實驗失敗的人們。我們得到的經驗便是不能盲目相信課本教授的知識。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擁有了科學實驗的實踐經驗:通過對課本實驗的再現與改進,我們自行設計並執行了實驗方案。而實驗的結果直到最後一刻才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如同是在進行一次真正的科學發現實驗。如此從始至終自主的探究性實驗是在原來從未經歷過的。我們從中體會到來作為一個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的艱辛歷程。我們從中體驗到的遠遠不止精油宜人的香味……
懂得了成功的實驗成果的來之不易:2次實驗的設計,實施與分析,組員們無一不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實驗成果卻不那麼盡如人意。在失望的同時,冷靜下來想想,世界上又有哪個重大的科技成果憑借僅僅憑借2次實驗就能夠獲得成功呢?科學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與完善的過程,失敗的淚水始終伴隨著成功的微笑。我們要想獲得實驗的成功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方案,經過多次的失敗後成功才可垂青於我們。而對實驗始終執著的精神是萬不可動搖的。

結論:我們達到了了解精油提取業的預期目標,完成了兩次實驗,從中收獲了書本中無法獲得的實踐經驗;從中體驗了自主性探究的發現過程;從中懂得了科學成果的來之不易……達到了課程目的,圓滿地完成了高一學年的研究性學習課題。

⑧ 玻璃管的加工實驗報告

實驗四:燈的使用 玻璃管的簡單加工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酒精噴燈、酒精燈的正確使用方法;
2、練習玻璃管的截斷、彎曲、拉制、熔燒等操作;
3、練習塞子鑽孔的基本操作。
二、實驗內容
(一)、燈的使用
1、酒精燈:400~500℃
(1) 構造
(2) 使用方法
檢查燈芯並修整——添加酒精——點燃——熄滅——加熱
2、掛式酒精噴燈
(1) 構造
(2) 使用方法
注意事項:①預熱兩次後仍不出氣,用探針疏通;
②防止形成「火雨」;
③預熱用酒精遠離火源。
(二)、玻璃管的簡單加工
1、 截割和熔燒;
2、 彎曲;
3、 拉制。
對於小角度彎管(<90°),宜採用多次彎成。注意火侯(拉毛細管比滴管燒得時間更長一些。拉管時先慢後快,使管由粗變細。拉到所需細度後讓另一端下垂,冷卻定型;或保持手型不變直至冷卻。擴口用銼刀或在石棉網上垂直加壓。
注意:防止燙傷。將燒過的管棒依先後次序放在石棉網上,防止燙手及橡膠板。
(三)、塞子鑽孔
1、 選擇塞子: 1/2H塞子≤塞子進入瓶頸高度≤2/3H塞子;
2、 選擇鑽孔器:鑽孔器口徑略粗於孔徑;
3、 鑽孔:先鑽小端,鑽至2/3H時,再從大端鑽。
4、 玻璃管插入橡皮塞的方法:
(四)、注意事項:安全。
1) 鑽孔時小心鑽孔器傷手指;
2) 插入玻璃管時小心折斷傷手。
三、實驗作業
1、彎管:
2、滴管-----------2支
3、焰色反應用玻璃棒(Ni——Cr絲);
4、裝配製取氧氣O2制置。

⑨ 給一個粗細均勻兩端開口的玻璃管,酒精噴燈一個,火柴一盒,刻度尺,水,請測出油的密度

彎一個 U 形管,垂直放置,一端注入水再注入油,讓分界面恰位於底中央,測量油和水柱高度,密度和高度成反比。

⑩ 如何測油的密度,用2種以上的方法,寫出具體實驗步驟

(1)比重計
比重計是根據阿基米德定律和物體浮在液面上平衡的條件製成的,是測定液體密度的一種儀器。
它用一根密閉的玻璃管,一端粗細均勻,內壁貼有刻度紙,另一頭稍膨大呈泡狀,泡里裝有小鉛粒或水銀,使玻璃管能在被檢測的液體中豎直的浸入到足夠的深度,並能穩定地浮在液體中,也就是當它受到任何搖動時,能自動地恢復成垂直的靜止位置。
當比重計浮在液體中時,其本身的重力跟它排開的液體的重力相等.於是在不同的液體中浸入不同的深度,所受到的壓力不同,比重計就是利用這一關系刻度的.。
液體比重計的長管子上,常標有下列數字標度……0.7、0.8、0.9、1.0、1.1、1.2、1.3…….當液體比重計在液體中沉至0.9的標度時,便能立刻知道所量度的液體密度為0.9。
使用這種儀器,物體只會沉到被其所排除之液體的重量恰好等於它自身重量的那種深度為止。
因此,液體比重計在比重較輕的液體里,比在較重的液體里要下沉得更深.例如,它在酒精里,就會比在摻水的酒精里下沉得更深.將比重計依次插入比重漸減的各種液體里,如硫酸(1.8),水(1.0),則其下沉的深度逐漸加深.因此較大的比重必位於標度的下部,較小的比重則位於其上部. 油的體積用量筒.

(2)稱衡法

1、天平測定一空量筒質量m1
2、一定量待測定油倒入空量筒,觀測油體積V
3、天平測定量筒與油的總質量m2
4、密度=(m2-m1)/V

閱讀全文

與量油裝置玻璃管實驗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起重設備交易市場哪個好 瀏覽:312
高精度的機床怎麼做 瀏覽:848
x9機械鍵盤怎麼調 瀏覽:298
閥門上面有個正方形圖例是什麼 瀏覽:848
生產加工五金製品的人叫什麼 瀏覽:884
機械優先加什麼 瀏覽:722
電動工具是看轉速還是看瓦 瀏覽:477
製冷機品牌中有個頓字的叫什麼 瀏覽:48
製冷量1KW等於多少冷凍水量 瀏覽:759
自來水水表閥門壞了怎麼辦 瀏覽:353
焦耳實驗裝置原理 瀏覽:931
超聲波加濕器怎麼安裝視頻 瀏覽:764
洗牙器儀器是什麼原理 瀏覽:542
氧氣閥門製造標准 瀏覽:230
怎麼登qq不要設備 瀏覽:730
高濃度硫化氫用什麼閥門 瀏覽:285
腳踏縫紉機軸承壞了什麼症狀 瀏覽:902
昂克賽拉右前平面換軸承多少錢 瀏覽:739
儀表盤救命燈亮了怎麼解決 瀏覽:709
為什麼電動車前輪軸承老是壞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