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製取
1、實驗用品:
錐形瓶、集氣瓶、燒杯、量筒、帶導管得彈孔橡皮塞、鑷子、鑰匙、玻璃片、火柴、碳酸鈣(大理石)、稀鹽酸
2、實驗步驟:
①「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反應原理
反應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1)家庭制二氧化碳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①反應時可能揮發出的氯化氫(HCl)氣體,可通過飽和碳酸氫鈉(NaHCO3)溶液除去生成氣體中的氯化氫氣體。
②必要時可用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除去生成氣體中水蒸氣。
③不能用碳酸鈣和濃鹽酸反應,原因:濃鹽酸易揮發出大量氯化氫氣體,使碳酸氫鈉無法完全去除,製得的二氧化碳純度會下降。
④在實驗室中是用大理石(CaCO₃)和稀鹽酸反應來製取二氧化碳。
⑤不能用Na₂CO₃(蘇打)和NaHCO₃代替CaCO₃(小蘇打)跟鹽酸反應來製取二氧化碳,
⑥不能用稀硫酸代替鹽酸,原因:稀硫酸跟大理石(CaCO₃)反應會生成了微溶入水的硫酸鈣(CaSO₄)沉澱覆蓋在大理石的表面上,阻礙了反應的繼續進行,而使反應非常緩慢。
⑦不能用MgCO₃(鎂鹽)代CaCO₃(鈣鹽),原因:雖然MgCO₃跟鹽酸與CaCO₃跟鹽酸反應相似,但由於MgCO₃的來源較少,不如CaCO₃廉價易得。
⑧不能用硝酸代替鹽酸,若用硝酸代替鹽酸,則製得的CO₂中就會有少量的NO₂和O₂。此外,硝酸的價格較鹽酸貴,故通常不用硝酸代替鹽酸。
網路-二氧化碳
② 如何在家中製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1、葯品: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2、條件:常溫。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1)製取CO2不能用稀硫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因為反應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CaSO4微溶於水,在溶液中析出後包裹在大理石(或石灰水)的外面,阻礙了反應的進一步發生。
(2)製取CO2一般不選用濃鹽酸,因其揮發出HCl氣體,使收集到的CO2不純。
(3)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CO2的物質還有Na2CO3、K2CO3等。Na2CO3+2HCl==Na2CO3+H2O+CO2↑。從反應速率看,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快慢適中,Na2CO3與稀鹽酸反應較快。
4、收集方法:
根據CO2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製得的氣體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5、裝置:
根據稀鹽酸是液體,石灰石是塊狀固體及反應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等情況,可以使用和實驗室制H2相同的三套裝置。
6、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已集滿。
工業上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CaCO3=高溫=CaO+CO2(氣體)
③ 自製實驗裝置製取二氧化碳
第一種
工作原理:把酵母菌裝在盛有暖糖水的密閉瓶子里,瓶蓋上鑽一孔連吸氣管,酵母菌在瓶內自身繁殖,以糖為動力,產生酒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輕微壓力使氣體通過吸氣管到水裡,可接不同的擴散器材,酵母菌持續製造二氧化碳直到糖被用盡或酒精濃度太高則死亡。
調制:1/4湯匙酵母菌配兩杯糖水,加一點小蘇打(為使酵母菌耐受酒精,可不加)裝在2L的瓶子里,搖勻,為加快反應速度,可用暖糖水(不要超過40度)。此配製適合10-30加侖的水量,超過30加侖,可配製兩瓶或更多。
注意事項:不需再加其它營養物質或在中途擰開瓶蓋加糖,因為利用的是發酵原理,如中途擰開瓶蓋,酵母菌就得消耗掉氧氣才進行無氧呼吸,減慢反應速度,這樣的配置已可反應幾個星期。
我的配置:此裝置不適合冬天最高氣溫低於十幾度又沒暖氣的地區,溫度對酵母菌的繁殖速度影響很大。
費用:酒餅:五個(二塊五)
2L可樂瓶:零
2米吸氣管:2元
我是用2L可樂瓶裝大半瓶的糖水,糖的濃度我大概是每200ml加兩湯匙,願意的話你可弄到飽和,不必拘泥於兩杯,水在集氣管下方就行,因為是冬天,加了五個酒餅,其實酵母菌可自身繁殖,可只加少量,只是等的時間要長點。
注意密封一定要好,鑽孔處用膠粘好,不要用膠布或生料帶。
我加了一個小瓶,可看到氣泡情況,也可過濾一些雜質(網上有的說會有雜質,有的說不會,可不用),從大瓶出來的集氣管放到小瓶的水中,另一條管則在小瓶的水面上穿過瓶蓋接到過濾泵的氧氣口,一米二的缸只用一瓶是不夠的,得加一瓶(等我有空瓶子再說)。
出氣量與溫度有很大關系,所以夏天的反應速度會比冬天大很多。
第二種
說起來很簡單,找個可樂瓶子,在蓋子上鑽個小孔,再找個潛水泵進氣管另一端控制進氣大小的小黑嘴兒,把它取下來,從瓶蓋的裡面把小嘴兒穿過去,再把瓶蓋裡面和小嘴兒接觸部分用電烙鐵焊牢焊嚴密,然後把蓋子擰在瓶子上,用手指堵住小嘴兒捏瓶子,在水中檢驗小嘴兒焊接部分是否漏氣,一定要絕對嚴密。好了,接下來就是往瓶子裡面裝洗干凈的碎雞蛋殼,多裝一些最好,如果一次沒那麼多不要緊,等以後吃完雞蛋把殼留好再往裡裝,哈哈,記住!可別為了要雞蛋殼,猛吃雞蛋,吃多了會打鳴兒的!:)雞蛋殼裝好後就往瓶子裡面倒醋精(一定要是醋精,而不是白醋,農貿市場有賣的3元一瓶,酸度最好在30g/100ml的),然後把瓶蓋擰緊,用軟管接在瓶蓋的小嘴兒上,另一端接個細砂氣頭放入草缸水中就行了。記住!千萬別搖瓶子,否則反應會太劇烈,就讓它慢慢地反應吧。如果氣太足可在軟管上加個小夾子,控制氣流量。就這么簡單,這是化學老師給學生做化學實驗CO2生成的事例。絕對成功的:)
④ 在家怎樣做實驗室里製取二氧化碳裝置用什麼東西做
塑料瓶和針筒,塑料瓶中放入雞蛋殼,針筒里放入醋酸。塑料瓶上面開一個口連一根吸管就能將產生的CO2導出來
⑤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需要什麼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需要的發生裝置有錐形瓶250ml,量筒,燒杯,長頸漏斗,用集氣瓶來收集二氧化碳,可以選擇向上排空氣法。
首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還需要准備大理石和稀鹽酸來發生反應,最後用燃著的木條來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
⑥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需要什麼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通常採用稀鹽酸與石灰石發生反應,方程式為:
第二個層面,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取方法,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1、常見氣體的發生裝置的選取的依據是氣體製取的反應原理,即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如果是用固體或固體混合物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製取氣體,那麼就要選擇合適的儀器組裝成上圖中的「固體加熱型」的裝置(或直接選取該裝置),來進行實驗製取該氣體。如果是用固體和液體混合物在常溫的條件下反應製取氣體,那麼就要選擇合適的儀器組裝成上圖中的「固液常溫型」的裝置(或直接選取該裝置),來進行實驗製取該氣體。但是,還需要注意的有:
(1)在「固體加熱型」的裝置中,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鐵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內的導管不能伸的太長,剛露出橡皮塞即可。
(2)在「固液常溫型」的裝置中,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應浸在液面下,瓶內的導管不能伸的太長,剛露出橡皮塞即可。
2、常用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取的依據是氣體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與水或者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等。如果氣體是不易溶於水或難溶於水的,並且不與水發生反應,那麼該氣體可選取上圖中的「排水法」的裝置來收集。如果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小,並且不與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那麼上圖中的上圖中的該氣體可選取上圖中的「向下排空氣法」的裝置來收集。如果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並且不與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那麼上圖中的上圖中的該氣體可選取上圖中的「向上排空氣法」的裝置來收集。
但是,還需要注意的是:
(1)排水法收集氣體時,要先在集氣瓶中裝滿水,倒立於水槽中,瓶底不能有氣泡;當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把導管口放在瓶口內開始收集氣體;導管口一開始冒氣泡時,不宜立即收集,因為此時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收集滿氣體(瓶內的水全部排凈)時,要在水下用毛玻璃片蓋好後取出;若收集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大,就將集氣瓶正方在桌面上備用;若收集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小,就將集氣瓶倒方在桌面上備用;
(2)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一定要將導管伸到集氣瓶的底部,並且收集的時間要稍微延長一點;以防瓶內的空氣排不幹凈,使收集的氣體的純度不高。若選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還要注意用毛玻璃片蓋住一半瓶口,以防密度更大的氣體進入瓶內,使收集的氣體的純度不高。
⑦ 組裝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
裝置:啟普發生器 玻璃導管 試管 集氣瓶(向上排空氣法)
葯品:稀鹽酸,碳酸鈣(或大理石,石灰石)
⑧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反應裝置和原理是什麼
制二氧化碳的反應裝置:錐形瓶、長頸漏斗,不加熱
反應原理:CaCO3 + 2 HCl = CaCl2 + CO2↑ + H2O
⑨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有哪兩個
二氧化碳可在啟普發生器中反應,也可用長頸漏斗,錐形瓶,橡皮塞做反應器反應,玻璃導管導處氣體,用集氣瓶收集.
1.原理:鹽酸加碳酸鈣 裝置 試管+塞子+分液漏斗
2.原理:鹽酸加碳酸鈣 裝置 錐形瓶+塞子+滴液漏斗
原理:鹽酸加碳酸鋇 裝置 圓底燒瓶(把反應物全部加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