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燃料供給系統的功用
作用是根據發動機不同工況,配製一定數量和濃度的混合氣,使在氣缸中在臨近壓縮終了時點火燃燒而膨脹做功。
混合氣的濃度對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有很大影響。發動機工作時,採用a = 1的理論混合氣,只是在理論上保證完全燃燒,實際上,由於時間和空間條件的限制,汽油不可能及時與空氣均勻混合,也就不能實現完全燃燒。
採用a = 1.05~1.15的稀混合氣時,可以保證混合氣中所有汽油均能獲得足夠的空氣而實現完全燃燒,因而發動機經濟性最好,故稱為經濟混合氣。
採用a = 0.85~0.95的濃混合氣時,可使發動機發出較大功率,故稱為功率混合氣,但採用功率混合氣時不能完全燃燒,發動機經濟性差。
混合氣過稀(a > 1.15)或混合氣過濃(a<0.85),均會使燃燒速度減慢,導致動力性和經濟性下降。
當混合氣稀到a > 1.3~1.4或濃到a<0.4~0 .5時,將無法點燃,發動機無法工作。
發動機的工況通常用發動機的轉速和負荷來表示。發動機的負荷是指發動機的外部載荷,輸出 的動力隨外部載荷而變化,動力又取決於節氣門的開度,所以發動機負荷的大小可用節氣門的開度來表示。
負荷的大小一般用百分數來表示,如節氣門全關,負荷為0;節氣門全開,負荷為100%。汽車發動機工況經常變化,而且變化范圍大,負荷可以從0變化到100%,轉速可以從最低穩定轉速變到最高轉速。
2. 油品管道運輸裝備主要由哪些裝置組成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管道運輸是一種以管道輸送流體貨物的一種方式,而貨物通常是液體和氣體,是統一運輸網中干線運輸的特殊組成部分。作用:按使用性質分軍用和民用兩大類;按輸油種類分為輕油管道和重油管道。
成品油管道運輸,通過輸油管道進行的成品油輸送。煉油廠加工出的各類成品油,用管道輸送至各成品油庫或直接由管道輸送至用戶。可以用一條管線按預編程序,輸送各種不同的油品。
管道運輸不僅運輸量大、連續、迅速、經濟、安全、可靠、平穩以及投資少、佔地少、費用低,並可實現自動控制。除廣泛用於石油、天然氣的長距離運輸外,還可運輸礦石、煤炭、建材、化學品和糧食等。
成品油常指其中的燃料汽油、煤油、柴油、噴氣燃料和船用重油等。成品油管道大多由煉油廠或轉運油庫向各地區分配油庫供油,在管道沿線和終點向各交油點或分支線輸油,也可沿途接人進油支線,構成地區性的產運銷管網系統。
3. 燃油供給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各種不同工況的要求,配製出一定數量和濃度的可燃混合氣,供入氣缸,使之在臨近壓縮終了時點火燃燒而膨脹做功。最後,供給系統還應將燃燒產物--廢氣排入大氣中。燃油供給系統組成:燃油泵、燃油濾清器、燃油壓力調節器、噴油器、冷起動噴油器、油壓脈沖衰減器等。目前汽油機的燃料供給系有:化油器式燃料供給系。汽油噴射式燃料供給系。液化石油氣燃料供給系以及其它混合燃料供給系統等。化油器式燃料供給系是汽油機傳統的供給系仍在廣泛應用,而汽油噴射式燃料供給系在汽油機上的使用已經普及。
4.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1、汽油機分為化油器機,電子控制燃油噴射機,和缸內直接噴射機,每種是不一樣的; 2、化油器通過空氣與燃油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被吸入氣缸;3、電噴控制利用感測器信號控制噴油器噴油,4、缸內直噴呢,就是把燃油直接噴入缸內進行燃燒;他們的作用是向系統提供燃料,將燃燒爆炸的機械能轉換成動能。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記得點亮採納哦,謝謝啦!
5.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作用是什麼,有什麼部件組成
汽油機燃料來供給系統的功用源是根據發動機的工作需要,配製出定數量和濃度的可燃混合氣並送入汽缸燃料供給系統有化油器式和電控燃油噴射式兩種類型。化油器式燃料供給系統一般由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濾清器、化油器、空氣濾清器、進排氣裝置等組成(該系統已被淘汰):電控燃油噴射式燃料供給系統由空氣供給系統、燃油供給系統和電子控制系統組成
6. 燃料供給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其作用是向氣缸內供給已配好的可燃混合氣,並控制進入氣缸內可燃混合氣數量,以調節發動機輸出的功率和轉速,最後將燃燒後廢氣排出氣缸
7. 鍋爐燃油操作檯布置哪些主要裝置
可以改造的,燒炭卧式鍋爐指的就是卧式燃煤炭鍋爐
卧式燃煤碳鍋爐改造成燃油鍋爐具體方案:
1、保證足夠的吹掃時間
燃油鍋爐在起動和停爐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吹掃時間,防止殘留氣體爆炸。燃煤鍋爐改為燃油鍋爐後,由於尾部受熱面未拆除,因此保留引風機。為保證吹掃時間,在程序控制中,一定要按先開引風機,後點火的程序嚴格控制,防止誤操作。
2、燃料輸送裝置安全可靠
燃油輸送系統,應安裝吹掃、放散系統和檢漏裝置,防止因燃油放散不盡或泄漏出現事故。
3、爐膛四壁、煙道應密封良好
改為燃油鍋爐後,爐牆和煙道應進行全面檢修D爐膛和煙道內盡量避免存在死角,否則,在死角處存留的燃油容易引起爆炸。對於設在爐牆上的各種門孔,如點火門、清灰門,燃油燃油爐已不需要,應用耐火磚砌死。對於保留的門孔,應對其門蓋等活動部件進行固定,以防被爆燃油體沖開傷人。
4、自動控制和安全監控保護系統靈敏可靠 燃油鍋爐的自動化程度較高,燃煤鍋爐改為燃油鍋爐後,除燃燒設備及連接系統需要改變外,還要對自動操作和安全監控系統進行改進。
自動控制和保護系統包括:鍋爐水位自動控制;自動點火裝置、熄火保護、燃油、燃油壓力自動控制;蒸汽壓力調節和壓力限制器;燃油檢漏裝置的檢測控制等;各種聲、光、電報警和程序控制等,都應靈敏可靠,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
5、裝設防爆裝置
燃油鍋爐都存在著易燃易爆氣體,安全運行十分重要。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中對定,對水管鍋爐應在爐膛上部和煙道上裝設防爆門。對於火管鍋爐的爐膽承壓能力比較高,在煙氣通道應裝設防爆裝置。
8. 汽車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統的作用是什麼由哪些部件組成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統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不同工況的要求配 制出一定數量和濃度的可燃混合氣,供入汽缸,並在燃燒做功後, 將廢氣排入大氣中去。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統(圖101)—般由以下裝置組① 汽油供給裝置。汽油供給裝置包括汽油箱、汽油濾清器、汽 油泵和輸油管。其作用是完成汽油的存儲、濾清和輸送。
② 空氣供給裝置。空氣供給裝置包括空氣濾清器。其作用是對 空氣中的塵土和砂粒進行過濾,減少發動機零部件的磨損,延長發 動機的壽命。
③ 可燃混合氣形成裝置。可燃混合氣形成裝置的作用是將清潔 的汽油和空氣進行混合,形成品質良好的可燃混合氣。
可燃混合氣供給和廢氣排出裝置。可燃混合氣和廢氣排出裝 置由進氣歧管、排氣歧管和排氣消聲器組成。其作用是將化油器配 制的可燃混合氣均勻輸送到各汽缸,並匯集各汽釘燃燒後的廢氣經 消聲器排出。
9. 火箭發動機的現代機
現代火箭發動機主要分固體推進劑和液體推進劑發動機。所謂「推進劑」就是燃料(燃燒劑)加氧化劑的合稱。 固體火箭發動機為使用固體推進劑的化學火箭發動機。固體推進劑有聚氨酯、聚丁二烯、端羥基聚丁二烯、硝酸酯增塑聚醚等。
固體火箭發動機由葯柱、燃燒室、噴管組件和點火裝置等組成。葯柱是由推進劑與少量添加劑製成的中空圓柱體(中空部分為燃燒面,其橫截面形狀有圓形、星形等)。葯柱置於燃燒室(一般即為發動機殼體)中。在推進劑燃燒時,燃燒室須承受2500~3500度的高溫和102~2×107帕的高壓力,所以須用高強度合金鋼、鈦合金或復合材料製造,並在葯柱與燃燒內壁間裝備隔熱襯。
點火裝置用於點燃葯柱,通常由電發火管和火葯盒(裝黑火葯或煙火劑)組成。通電後由電熱絲點燃黑火葯,再由黑火葯點火燃葯拄。
噴管除使燃氣膨脹加速產生推力外,為了控制推力方向,常與推力向量控制系統組成噴管組件。該系統能改變燃氣噴射角度,從而實現推力方向的改變。
葯柱燃燒完畢,發動機便停止工作。
固體火箭發動機與液體火箭發動機相比較,具有結構簡單,推進劑密度大,推進劑可以儲存在燃燒到中常備待用和操縱方便可靠等優點。缺點是「比沖」小(也叫比推力,是發動機推力與每秒消耗推進劑重量的比值,單位為秒)。固體火箭發動機比沖在250~300秒,工作時間短,加速度大導致推力不易控制,重復起動困難,從而不利於載人飛行。
固體火箭發動機主要用作火箭彈、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發動機,以及航天器發射和飛機起飛的助推發動機。
固體火箭發動機主要由殼體、固體推進劑、噴管組件、點火裝置等四部分組成,其中固體推進劑配方及成型工藝、噴管設計及採用材料與製造工藝、殼體材料及製造工藝是最為關鍵的環節,直接影響固體發動機的性能。固體發動機的性能主要看推力和比沖兩方面,對於有特殊要求的如彈道導彈或是反導攔截彈用發動機,還會追求速燃性能。
固體發動機殼體使用的材料經過了從高強度金屬(超高強度鋼、鈦合金等)到先進復合材料總要是高性能碳纖維的演進。不過對於航天發射來說,固體火箭發動機並不過於追求殼體的重量減低,所以很多固體火箭仍然在使用高強度鋼作為殼體,如印度GSLV火箭使用的S-125助推器,使用M250型高強度鋼。輕質高強度碳復合材料,主要使用在彈道導彈上,尤其是第三級發動機。
固體發動機的推進劑按能量可以分為低能,中能,高能推進劑,比沖大於2450 牛/秒/千克(即250秒)為高能,2255 牛/秒/千克(即 230 秒)到 2450 牛/秒/千克為中能,小於 2255 牛/秒/千克為低能;按特徵信號分為有煙、微煙、無煙推進劑,一般的說,無煙推進劑相對於有煙推進劑,會有比沖上不小的損失;按材料配方組合可以分為單基,雙基,復合推進劑,單基推進劑有單一化合物組成,如火棉,比沖太低已經不適用。雙基推進劑由火棉或是硝化甘油和一些添加劑組成,比沖仍然不足,應用不多。 復合推進劑是單獨的燃燒劑和氧化劑材料組合而成,以液態高分子聚合物粘合劑作為燃料,添加結晶狀的氧化劑固體填料和其它添加劑,融合凝固成多相物體。為提高能量和密度還可加入一些粉末狀輕金屬材料作為可燃劑,如鋁粉。復合推進劑通常以粘合劑燃料的化學名稱來命名,如HTPB(端羥基聚丁二烯),氧化劑主要採用高氯酸鹽如高氯酸胺。復合推進劑一般採用澆築而成,是固體推進劑的絕對主流。此外還有改性雙基推進劑包括復合改性雙基推進劑(CMDB)和交聯改性雙基推進劑(簡稱 XLDB)兩類。 在雙基推進劑的基礎上大幅降低基本組分火棉和硝化甘油的比例,加入高能量固體組分如氧化劑高氯酸鹽和燃料鋁粉等,則為復合改性雙基推進劑,再加入高分子化合物作為交聯劑,就成了交聯改性雙基推進劑。交聯改性雙基推進劑中的NEPE(硝酸脂增塑聚醚),是實用的比沖最高的固體推進劑,我國的DF-31A導彈第三級發動機,就是用了NEPE(中國編號N-15)推進劑。
火箭發動機噴管屬於收斂-擴散型噴管(即拉瓦爾-DeLaval噴管),由入口段(收斂段)、喉部(喉襯)、出口錐(擴散段或擴張段)構成,它的作用是將燃燒產物的熱能轉換為高速射流的動能從而產生推力。擴張比,也就是喉部和噴口的面積比,直接決影響到發動機的性能,設計良好的噴管對於發動機的性能有很大影響。此外,和液體發動機採用冷卻噴管不同,固體發動機採用燒蝕噴管,噴管內壁塗有燒蝕材料,通過材料的燒蝕蒸發吸收熱量,防止噴管過熱燒毀。一般的說,發動機噴管擴張段都採用鍾形噴管 液體火箭發動機是指液體推進劑的化學火箭發動機。常用的液體氧化劑有液態氧、四氧化二氮等,燃燒劑由液氫、偏二甲肼、煤油等。氧化劑和燃燒劑必須儲存在不同的儲箱中。
液體火箭發動機一般由推力室、推進劑供應系統、發動機控制系統組成。
推力室是將液體推進劑的化學能轉變成推進力的重要組件。它由推進劑噴嘴、燃燒室、噴管組件等組成。推進劑通過噴注器注入燃燒室,經霧化,蒸發,混合和燃燒等過成生成燃燒產物,以高速(2500一5000米/秒)從噴管中沖出而產生推力。燃燒室內壓力可達200大氣壓(約20MPa)、溫度3000~4000℃,故需要冷卻。
推進劑供應系統的功用是按要求的流量和壓力向燃燒室輸送推進劑。按輸送方式不同,有擠壓式(氣壓式)和泵壓式兩類供應系統。擠壓式供應系統是利用高壓氣體經減壓器減壓後(氧化劑、燃燒劑的流量是靠減壓器調定的壓力控制)進入氧化劑、燃燒劑貯箱,將其分別擠壓到燃燒室中。擠壓式供應系統只用於小推力發動機。大推力發動機則用泵壓式供應系統,這種系統是用液壓泵輸送推進劑。
發動機控制系統的功用是對發動機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參數進行調節和控制。工作程序包括發動機起動、工作、關機三個階段,這一過程是按預定程序自動進行的。工作參數主要指推力大小、推進劑的混合比。
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優點是比沖高(250~500秒),推力范圍大(單台推力在1克力~700噸力)、能反復起動、能控制推力大小、工作時間較長等。液體火箭發動機主要用作航天器發射、姿態修正與控制、軌道轉移等。
液體火箭發動機是航天發射的主流,構造上比固體發動機復雜得多,主要由點火裝置,燃燒室,噴管,燃料輸送裝置組成。點火裝置一般是火葯點火器,對於需要多次啟動的上面級發動機,則需要多個火葯點火器,如美國戰神火箭的J-2X發動機,就具備2個火葯點火器實現2次啟動功能,我國的YF-73和YF-75也都安裝了2個火葯點火器,具備了2次啟動能力;燃燒室是液體燃料和氧化劑燃燒膨脹的地方,為了獲得更高的比沖,一般具有很高的壓力,即使是普通的發動機,通常也有數十個大氣壓之高的壓力,蘇聯的RD-180等發動機,燃燒室壓力更是高達250多個大氣壓。高壓下的燃燒比之常壓下更為復雜,同時隨著燃燒室體積的增加,燃燒不穩定情況越來越嚴重,解決起來也更加麻煩。根本沒有可靠的數學模型分析燃燒穩定性問題,主要靠大量的發動機燃燒試驗來解決。美國的土星5號火箭的F-1發動機,進行了高達20萬秒的地面試車台燃燒測試,蘇聯能源號火箭的RD-170發動機,也進行了10多萬秒的地面試車台燃燒測試,在反復的燃燒測試中不斷優化發動機各項參數,緩解不穩定燃燒現象。不過室壓低推力較小的發動機,不穩定燃燒現象很不明顯,不穩定燃燒是制約液體發動機推力增加的主要問題之一。液體火箭發動機燃燒室使用液體燃料或是氧化劑進行冷卻,在它們進入燃燒室前,先流過燃燒室壁降溫;液體發動機的噴管同樣是拉瓦爾噴管,擴張段一般都是鍾形,不過採用冷卻式噴管,由液體燃料或是氧化劑進行降溫。
液體發動機燃料輸送分為四種方式:擠壓循環,燃氣發生器循環,分級燃燒循環,膨脹循環。
擠壓循環利用高壓氣體經減壓器減壓後進入氧化劑、燃燒劑儲箱,將其分別擠壓到燃燒室中,受制於儲箱的材料,不可能做到多大壓強,因此只用在小型低性能的發動機上。
燃氣發生器循環中,一部分燃料和氧化劑流過一個燃氣發生器,燃燒後推動燃料泵和氧化劑泵運轉,燃料泵和氧化劑泵則把燃料壓入燃燒室中,預燃的廢氣直接排放。初始燃料和氧化劑的流動,有的是通過儲箱的擠壓,有的是依靠自然的重力引導。
分級燃燒循環又稱補燃方式,同樣是燃料和氧化劑在預燃器中燃燒,推動燃料泵和氧化劑泵,不過不同的是,預燃器中的燃氣不是直接排放,而是壓入燃燒室,這樣避免了燃料和氧化劑的浪費,可以做到更大的比沖。追求高比沖發動機一般都會採用分級燃燒的循環方式,分級燃燒的時為了追求更高比沖,一般燃燒室壓力要燃氣發生器循環高得多,又稱高壓補燃方式。
膨脹循環則是燃料或是氧化劑流過燃燒室壁和噴管壁,在那裡冷卻燃燒室和噴管的同時,自身升溫具有更大壓力,推動燃料泵和氧化劑泵運轉,很明顯的,燃氣發生器和分級燃燒的循環同樣會流經這些高溫部位,但是卻加以預燃器高壓燃氣的驅動,可以做到大得多的推力。膨脹燃燒循環的發動機一般的說具有很高的比沖,理論上其他條件相同時是最高的比沖,不過推力很難做大,如美國的RL10-B-2,具有已用液體發動機中最高的比沖465.5秒,但是推力只有24750磅,約合11.2噸。
說到液體發動機,循環方式和燃燒室室壓和噴管設計固然很影響比沖,但是最影響發動機比沖的卻是液體燃料。早期的肼類燃料,配合四氧化二氮,真空中最多也只有300秒左右的比沖,而且肼類都有劇毒,四氧化二氮腐蝕性也很強,已經逐漸被淘汰,我國的長征5號等新一代火箭也將在未來幾年內淘汰現有肼類燃料的長征火箭;比沖更高一些的是煤油燃料,煤油比之肼類,比沖高的不多,只有20秒左右,主要的特色是廉價,同時無毒,很適合液體發動機使用,當前商業火箭公司的發動機,都選液氧煤油發動機就是看中這點;比沖更高些的是甲烷發動機,甲烷是烴類燃料中比沖最高的,不過比之煤油高出不多,同樣是20秒左右,同時需要低溫存儲,體積比煤油大得多,最主要的費用也要高不少,因此少有問津,不過冷戰後,各航天國家開始對甲烷發動機的預研工作;比沖最高的燃料組合是液氫液氧組合,液氫燃料不要說比煤油,就是比肼類都要貴太多,而且儲存體積巨大,不過液氫液氧的比沖比液氧煤油高的太多,在真空,普遍可以達到420秒以上,高出了1/3多。對照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這意味著可以用少得多的燃料將載荷打入軌道。不過由於液氫的昂貴,早期主要是在火箭的上面級(第一級以上稱上面級)使用液氫燃料,隨著技術的進步,液氫價格降低,新一代火箭普遍第一級也採用液氫燃料,如日本的H-II,歐洲的Ariane5等,我國的長征5號火箭第一級也將採用液氫燃料。美國更是出現了助推器也採用液氫燃料的大型火箭Delta4型火箭,其性能十分優越。
10. 燃油供給系統的作用
1、燃油供給系統(油路)
燃油供給系統的作用是:向氣缸內供給燃燒所需要的汽油。
燃油供給系統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緩沖器、燃油壓力調節器、燃油濾清器、噴油器,節溫定時開關和冷起動閥(冷起動噴油器)等部件。
燃油箱(汽油箱)----儲存燃油用。
燃油泵(電動汽油泵)----其作用是將燃油從燃油箱中泵人燃油管路,並使燃油保持一定的壓力,經過濾清器輸送到燃油噴油器和冷起動閥。
燃油泵按其安裝位置分為外裝泵和內裝泵兩種外裝泵即將泵裝在油箱之外的輸油管路中,內裝泵則是將泵安裝在燃油箱內。與外裝泵比較,它不易產生氣阻和燃油泄漏,且噪音小。目前大多數EFI採用內裝泵。
燃油緩沖器----也稱脈動阻尼器。其作用是使燃油泵泵出的油壓變得平穩,減少抽壓波動和降低噪音。
燃油壓力調節器----油路中安裝有壓力調節器,它使燃油壓力相對於人氣壓力或進氣管負壓保持一定,即保持噴油壓力與噴油環境壓力的差值一定。此壓力差一般維持在250kPa,當供油壓力超過規定值時,壓力調節器內的減壓閥打開,汽油便經過回油管流回油箱,使輸油管油壓保持恆定。
燃油濾清器----裝於燃油緩仲器與噴油器之間的油路中,其作用是濾除燃油中的水份和雜質等污物,以防堵塞噴油器計閥。
噴油器----噴油器安裝在節氣門體空氣人口處(SPI系統)或進氣歧管靠近各缸進氣門附近(MPI系統),受電子控制器噴油信號的控制,其噴油量由噴油器通電時間的長短決定,從而將適量的燃油成霧狀噴入進氣歧管。
噴油器的噴油原理是:由電於控制器送來噴油電流信號,電流流經電磁線圈產生電磁吸力,該吸力吸引鐵心,由於針閥與鐵心製成一體,故此時計閥打開,燃油由噴油器噴出。
7)節溫定時開關和冷起動閥(冷起動噴油器)節溫定時開關的作用是監測冷卻水的溫度,當發動機起動,冷卻水溫度低114C時,開關的觸點閉合,使冷起動閥噴油。冷起動閥的作用是在冷起動發動機時向進氣歧管噴射額外的燃油,以改善低溫起動性能。有不少車己取消了節溫定時開關,冷起動噴油器的工作完全由ECU控制,控制精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