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某同學驗證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傾斜的氣墊導軌;導軌上A點處有一帶長方
.(1) (3分)1.14② (2分) mg③(3分)
2. 某探究學習小組的同學欲驗證「動能定理」,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套如圖所示的裝置
3好比提供了一個大小恆為mg的拉力去拉木塊『
4就不一樣了,滑塊和紗筒作版為一個整體,近似認為機械權能守恆。 也就是說在4中拉力成為內力了。 3和4不一樣,是木板改為氣墊導軌的結果,3中沙桐的重力作為外力,4中作為內力....
3. 某探究學習小組的同學欲驗證「動能定理」,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套如圖所示的裝置,另外他們還找到打點計
(1)動能定理中的功應是合力做的功,應首先測出滑塊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缺少的步驟是:在沙桶中裝適量的細沙,直到輕推滑塊,滑塊能在水平長木板上勻速運動為止,用天平測出此時沙和小桶的總質量m′,即摩擦力f=m′g. 為使繩子對滑塊的拉力等於沙和沙桶的重力,應滿足M>>m. (2)根據功的概念可求出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為W=(mg-f)( )=(m-m′)( ) g. 紙帶上B、E兩點的速度分別為 = , = 滑塊動能改變數 = - = M ( - M ( ,或 = [ ] . 若滿足W≈△E K ,動能定理即得到驗證. 故答案為:(1)在沙桶中裝適量的細沙,直到輕推滑塊,滑塊能在水平長木板上勻速運動為止,用天平測出此時沙和小桶的總質量m′,M>>m. (2)(m-m′)( ) g, [ ] ,W≈ |
4. 某同學做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如圖所示,圖中小車在一條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這時,橡皮筋對
(1)除了圖中已有的器材外,還需要導線,開關,刻度尺和交流電源. (2)在正確操作情況下,橡皮條恢復原長時,小車做勻速運動,小車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相等, 此時小車獲得的速度最大,要測量小車的最大速度,應選用紙帶的點跡均勻的部分,如GJ段進行測量. 故答案為:(1)刻度尺;交流;(2)GJ. |
5. 某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動能定理的問題.(1)為了盡可能減少摩擦力的影響,需要如何調整
(1)為了盡可能減少摩擦力的影響,應先平衡摩擦力,把不帶定滑輪的那一端回適當墊高; (2)砂答桶質量遠小於小車質量的條件下,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近似等於沙和沙桶的總重力; (3)小車從靜止開始前進距離為h,獲得的末速度為v,則動能的變化量△Ek=Mv2,合外力做功W=mgh, 則該實驗應近似滿足的關系式為mgh=Mv2. 故答案為:把不帶定滑輪的那一端適當墊高;遠小於;mgh=Mv2.
6. 某探究學習小組的同學欲驗證「動能定理」,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套如圖所示的裝置。 ① 實驗中所用電磁
①交流,0.02秒②沙和沙桶的總質量遠小於滑塊的質量平衡摩擦力③ mgL=  Mv 1 2
7. 某探究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驗證動能定理,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套如圖所示的裝置,另外他們還找到了打點計
(1)小車下滑時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於合力,則應該用重力的下滑分量來平衡摩擦力,具體操作為:去掉沙桶,將長木板的一段墊高,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給小車以初速度,接通打點計時器,紙帶點間距均勻即可. 設繩子上拉力為F,對小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Ma ① 對砂桶和砂有:mg-F=ma ② F= = ,由此可知當M>>m時,砂和砂桶的重力等於繩子的拉力. 故答案為:平衡摩擦力,M>>m. (2)滑塊外力所做功為:W=mgL 滑塊動能增加量為:△ Ek=Mv | 2
8.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放在長木板上的小車由靜止開始在幾條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運
A、實驗中橡橡皮筋對小車所做功認為是合外力做功,因此需要平衡摩擦力,故長木板要適當傾斜,以平衡小車運動中受到的阻力,故A錯誤; B、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是一根橡皮筋做功的倍數,則不同規格的橡皮筋不可用,故B錯誤; C、實驗中改變拉力做功時,為了能定量,所以用不同條數的橡皮筋且拉到相同的長度,這樣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才有倍數關系,故C正確; D、需要測量出加速的末速度,即最大速度,也就是勻速運動的速度,所以應選用紙帶上打點最均勻的部分進行計算,故C錯誤,D正確. 故選:CD.
9. 在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組裝了一套如圖所示的裝置,拉力感測器固定在小車上,一端與細繩相連
①平衡小車所受的阻力:不掛鉤碼,調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輕推小車,直到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間距相等的點. ②測量小車和拉力感測器的總質量M,按圖組裝好儀器,並連接好所需電路,將小車停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先接通拉力感測器和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然後釋放小車,打出一條紙帶,關閉電源. ③打下D點時的速度v D = ,打下D點時的動能E KD = Mv D 2 = ;拉力感測器的讀數為F,計時器打下A點到打下D點過程中,細繩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F(h D -h A ). ④由動能定理得:△E K =W,則 △E K = W,以A點到各個計數點動能的增量 為縱坐標,以A點到各個計數點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為橫坐標,得到一條過原點的傾角為45°的直線,由此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外力所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故答案為:①間距相等;②釋放小車;③ ;F(h D -h A );④外力所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
10. 某探究學習小組的同學欲驗證「動能定理」,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套如圖所示的裝置,另外他們還找到了打點
①由於實驗需要測量紙帶的長度,所以需要刻度尺,根據動能定理表達式可知,需要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所以缺少的器材是天平和刻度尺. ②受力分析可知,使滑塊所受合外力等於繩子的拉力,應採取的措施是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先將小沙桶和滑塊的連線斷開,用墊塊將長木板的左端稍墊起,直至輕推滑塊,滑塊能在水平長木板上勻速滑行為止; 要使繩子拉力約等於沙和沙桶的重力,應滿足的條件是:實驗中保持沙和沙桶的質量遠小於滑塊的質量 ③由點B到D點所對應的過程中,沙和沙桶的重力所做的功W=mg (s |
與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烙葫蘆電動工具
發布:2025-09-24 22:13:36
瀏覽:281
英朗工具箱在哪
發布:2025-09-24 20:33:28
瀏覽:4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