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視防控有效的手段有哪些
現在近視防控的手段有很多種,聽說過的就有十幾種,但是我們不能什麼手段有效,全都給孩子用上,我們還要考慮孩子個性化的情況、條件以及他的配合程度,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以及家長的情況。
我們在給孩子制定近視防控方案的時候,我們需要根據每個孩子具體的情況,在十幾種方法當中,選兩到三種,來給孩子控制他的近視度數的增長,這個就是所謂的雞尾酒療法,那麼要做到很好的優選,就需要去了解各種防控手段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它的效能。
所以,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所有近視防控方法的優缺點,來幫助大家更好的給自己的孩子,做出一個最優的選擇。
一、行為防控
低功率哺光儀是最近幾年,在考慮哺光儀的長期使用的安全性、積累效應的,保證安全和有效性之間找了一個平衡。
低功率光儀對眼軸增長的這個壓制能力也是不錯的,大概有70%-85%之間,哺光儀的優點有很多,比如它的依從性好,使用方便效果。最重要的是它是有效的預防手段,像角膜塑形鏡、框架鏡等等只有近視才能用。我們在孩子還沒近視的時候,還有75度100度遠視儲備的時候,特別提倡進行早期干預,現在能做早期干預,能預防的手段其實並不是很多,哺光儀就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手段。
我們現在提倡在75度,遠視儲備這個階段,要及早的進行哺光儀的干預,這樣的話就能夠很好的壓制住眼軸增長,而且在未來,因為它總有停的那天,在停用的時候,它有個反彈,然後留出一點反彈的餘量。
它的缺點第一個就是高功率哺光儀出現一些個別的不良反應,業內對哺光儀還有一個擔心,就是有沒有長期的積累效應?
因為哺光儀是激光照眼睛,目前我們有兩年多的數據還是挺好的,很多孩子的效果很好,但是五年,十年呢?
因為哺光儀一般來說,孩子從七八歲開始用的話,一般要用五年以上,有沒有積累效應?我們低功率補光儀,不擔心這個事情,高功率哺光儀還是很樂觀,但是的確沒有充足的臨床數據,因為高功率哺光儀連續用五年的數據還沒有,我們還需要大概三年的觀察的時間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現在已經有很多兩年的數據,所以我們現在孩子開始使用,可以看以前兩年的這個孩子的使用情況來隨時調整,你需要定期的去醫院檢測。
所以低功率哺光儀的安全性是非常非常好的,基本上不擔心任何眼底的這個照射出現的問題。但是低功率哺光儀它的效果比高功率光率是要弱一些的,所以呢,我們在孩子處於一個相對比較急迫的情況,什麼叫急迫呢?就是它處於近視不近視之間啊,戴眼鏡不戴眼鏡之間,這個懸崖邊兒上的時候,我們一般來說可能會推薦高功率補光儀。
但如果孩子還有100多遠視儲備,或者是年齡比較小啊,四五歲,那麼可能我們會保安全,就相對保守一些,有低功率補光儀,所以可以根據孩子具體的情況來進行一些推薦。
再從價格上來說,哺光儀是個相對一次性的投入,而且要用很多年,比起其他的方式來說,還是要便宜很多,當然比戶外活動還是要貴。
㈡ 統一安裝預防近視架的注意事項
預防近視是指通過矯正姿勢,縮短時間等來防止患上近視的方法。我國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依然在與日俱增。醫學專家認為:視覺環境是形成近視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習慣 。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切實加強學生視力保護工作,實現中央7號文件提出的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的工作目標,特製定《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及《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崗位職責》、《中小學學生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與要求》 。
科學實驗已證明:在黑暗中細胞膜對鈉離子都有一定的通透性,視細胞靜電位相對處於部分去極化狀態。光照時視細胞膜對鈉離子的通透性降低,去極化減小至使細胞趨向超極化。視網膜中央凹向外至周邊部錐細胞減少、桿細胞增多的分布狀態,與玻璃狀體有機液對進入眼內光子產生的廷德爾效應和喇曼效應相對應。人眼視網膜感受野中央凹--周邊桔抗的錐、桿細胞組織方式,有利於視網膜感受野拋棄綠色背景,抽提出黃色前景信息。因此,教材頁面底色設計為鈉光電效應紅限值540nm附近的綠色,文字色設計為鈉原子光譜主線系580nm附近的黃色,可以減少教材頁面顏色的燥光污染,增加預防近視的功能。視桿細胞在綠色光波長范圍內出現極大敏感值( [英]p.博雷爾著《光化學入門》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1版)。因為綠色光波進入眼內玻璃狀體後易被散射,而黃色光波進入眼內可以直接穿過玻璃狀體刺激視錐細胞,所以人眼對黃色紙面的光波敏感度特別高而易受到燒灼。據悉,新版作業本內芯是防近視的黃色紙張,如作業本過於靠近眼睛,眼球便有發脹感。
在看不同距離、不同亮度的事物時,人眼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以使得在各種情況下,照在視網膜上的圖像盡量清楚。青少年近視的本質是眼部肌肉的調節功能衰退了,導致遠處的光線經過眼的屈光後,焦點落在視網膜前,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可見,要預防近視,就必須避免眼部肌肉過度緊張從而導致其調節功能衰退的現象。那麼,如何避免過度用眼的情況呢?
近距離用眼姿勢是影響近視眼發生率的另一個因素。近距離用眼時,身體應保持靜止狀態,坐姿端正,書本放在距眼睛30cm左右的地方。乘車、躺在床上、或伏案歪頭閱讀等不良習慣都會增加眼的調節負擔,增加眼外肌對眼球的壓力,尤其是中小學生的眼球正處於發育階段,長時間的不良用眼姿勢容易引起眼球的發育異常,導致近視眼的形成。應端正看書寫字的姿勢,看書寫字的姿勢不端正,時間長容易壓迫某一邊的眼睛,引發假性近視,寫字時,光線最好從左前方照到書本,以避免寫字時光線被右手擋住。
㈢ 做單片機課程設計,請問如何設計一個利用紅外熱釋感測器探測距離的電視機防近視預警系統
這種東西無法依照紅外線強度精確探測,即便是有成像的,也需要多台形成立體影像才能判斷,單片機的運算能力遠不足以完成數據的採集和分析,要使用DSP之類高速處理器,耗資巨大,不劃算。
設置顯示數據和報警可通過按鈕和數碼管完成。
報警通過擴音器,把數字聲音合成的信號放大,進行輸出。
斷電保存設置數據的工作通過eeprom之類器件完成。
其他,要不要再連個網路,讓主人遠距離知道家裡電視機的使用安全問題??
㈣ 電視機防近視系統的製作
在電子防盜、人體探測器領域中,被動式熱釋電紅外探測器的應用非常廣泛,因其價格低廉、技術性能穩定而受到廣大用戶和專業人士的歡迎。
被動式熱釋電紅外探頭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人體都有恆定的體溫,一般在37度,所以會發出特定波長10UM左右的紅外線,被動式紅外探頭就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10UM左右的紅外線而進行工作的。人體發射的10UM左右的紅外線通過菲泥爾濾光片增強後聚集到紅外感應源上。紅外感應源通常採用熱釋電元件,這種元件在接收到人體紅外輻射溫度發生變化時就會失去電荷平衡,向外釋放電荷,後續電路經檢測處理後就能產生報警信號。
1)這種探頭是以探測人體輻射為目標的。所以熱釋電元件對波長為10UM左右的紅外輻射必須非常敏感。
2)為了僅僅對人體的紅外輻射敏感,在它的輻射照面通常覆蓋有特殊的菲泥爾濾光片,使環境的干擾受到明顯的控製作用。
3)被動紅外探頭,其感測器包含兩個互相串聯或並聯的熱釋電元。而且製成的兩個電極化方向正好相反,環境背景輻射對兩個熱釋元件幾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產生釋電效應相互抵消,於是探測器無信號輸出。
4)一旦人侵入探測區域內,人體紅外輻射通過部分鏡面聚焦,並被熱釋電元接收,但是兩片熱釋電元接收到的熱量不同,熱釋電也不同,不能抵消,經信號處理而報警。
5)菲泥爾濾光片根據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應距離),從而產生不同的監控視場,視場越多,控制越嚴密。
被動式熱釋電紅外探頭的優缺點:
優點:
本身不發任何類型的輻射,器件功耗很小,隱蔽性好。價格低廉。
缺點:
◆容易受各種熱源、光源干擾
◆被動紅外穿透力差,人體的紅外輻射容易被遮擋,不易被探頭接收。
◆易受射頻輻射的干擾。
◆環境溫度和人體溫度接近時,探測和靈敏度明顯下降,有時造成短時失靈。
抗干擾性能:
1。防小動物干擾
探測器安裝在推薦地使用高度,對探測范圍內地面上地小動物,一般不產生報警。
2。抗電磁干擾
探測器的抗電磁波干擾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機電磁干擾不會引起誤報。
3。抗燈光干擾
探測器在正常靈敏度的范圍內,受3米外H4鹵素燈透過玻璃照射,不產生報警。
紅外線熱釋電感測器的安裝要求:
紅外線熱釋電人體感測器只能安裝在室內,其誤報率與安裝的位置和方式有極大的關系.。正確的安裝應滿足下列條件:
1。紅外線熱釋電感測器應離地面2.0-2.2米。
2。紅外線熱釋電感測器遠離空調, 冰箱,火爐等空氣溫度變化敏感的地方。
3。紅外線熱釋電感測器探測范圍內不得隔屏、傢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離物。
4。紅外線熱釋電感測器不要直對窗口,否則窗外的熱氣流擾動和人員走動會引起誤報,有條件的最好把窗簾拉上。紅外線熱釋電感測器也不要安裝在有強氣流活動的地方。
紅外線熱釋電感測器對人體的敏感程度還和人的運動方向關系很大。紅外線熱釋電感測器對於徑向移動反應最不敏感, 而對於橫切方向 (即與半徑垂直的方向)移動則最為敏感. 在現場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是避免紅外探頭誤報、求得最佳檢測靈敏度極為重要的一環。
㈤ 真正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法有哪些
近視防控,這三個手段最靠譜低劑量阿托品、角膜塑形鏡以及戶外運動都能有效防控近視孩子視力下降,首先要醫學驗光、測量眼軸,如果驗光結果確定為近視,目前沒有徹底治癒的方法,但控制近視的發展卻有一套辦
近視防控,這三個手段最靠譜 低劑量阿托品、角膜塑形鏡以及戶外運動都能有效防控近視 孩子視力下降,首先要醫學驗光、測量眼軸,如果驗光結果確定為近視,目前沒有徹底治癒的方法,但控制近視的發展卻有一套辦法。」國際上眾多眼視光學者達成共識,目前有效的近視防控手段還是經典的「三部曲」。 0.01%阿托品 效果最好的防控近視葯物 提起阿托品,眼科大夫和一些家長都不陌生,它是眼科應用最廣泛的一類睫狀肌麻痹劑。散瞳驗光用的就是它,散瞳時出現的畏光、近處看不清等不良反應讓人望而生畏。 但眼視光專家發現,將阿托品稀釋到0.01%,能夠有效地減緩近視進展速度,且不良反應較少。在這個對真性近視束手無策的年代,人們掌握的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加深的幾個方法中,用葯方面,這個方法是最好的。 目前我國還沒有現成的低濃度阿托品葯品,需要醫生自行配製。因此,為了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要盲目用葯。 角膜塑形鏡 非手術治療近視的首選 在控制近視的多種手段中,後鞏膜加固術=角膜塑形鏡>漸進多焦點鏡=離焦眼鏡>普通眼鏡。 後鞏膜加固術,是一種手術,通過應用生物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加固眼球後鞏膜來緩解近視發展。手術?家長們都不樂意。而角膜塑形鏡堪稱控制近視的「神器」。角膜塑形鏡對近視控制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是目前國際上最有效的近視控制手段之一,現在已有20萬以上的使用者,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是一種採用高透氧材料、根據患者角膜幾何形態和屈光狀況個性設計和製作的一種角膜接觸鏡。周邊陡峭的特殊設計,使鏡片下的淚液對角膜產生輕微壓迫,從而緩慢地改變角膜形狀,從而降低近視度數和散光度數。晚上睡覺前戴上,早上起床後摘下,第二天即可達到正常視力,角膜塑形鏡的最大優點是在安心睡覺的同時擺脫白天戴眼鏡的困擾和不斷加深的近視度數。長期配戴即可控制眼軸的增加從而延緩度數的發展。研究發現,相比配戴傳統框架眼鏡的同齡青少年,配戴塑形鏡者的近視發展約減緩一半,甚至有部分患兒配戴3年後近視僅增長25度,有少部分孩子配戴10年後近視僅加深了150度。香港的一項研究也發現,持續配戴塑形鏡3年者,其眼軸增長為配戴框架眼鏡的同齡青少年的一半,近視度數也僅為後者的一半。 在目前防治近視、控制青少年近視發展方面尚無有效方法的情況下,這項技術的確給醫患雙方帶來了希望,成為非手術治療近視的首選。 角膜塑形鏡屬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三級醫療器械。角膜塑形是一項醫療技術,有一定的風險,因此一定要由眼視光專科醫師來驗配。每一副塑形鏡都是個性化定製的,需要醫師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配戴後一定要定期復查。 角膜塑形鏡不僅驗配技術要求高,同時也需要配戴者合作,尤其對孩子和家庭的衛生健康條件要求高,配戴時需要孩子注意手眼衛生,家長要有健康意識,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隨訪,且在孩子眼部出現不適時能及時就醫。另外,塑形鏡對年齡和近視的程度等也有一定要求,如最佳配戴對象為8歲以上且自理能力強的孩子,近視度數在600度以內,對合並較高度數散光的近視則需選擇特殊的鏡片。當然,對一些健康意識好的孩子,年齡也可適當放寬。 關於角膜塑形鏡的驗配使用,石博士提出,專業的醫師+合格的鏡片(醫療器械)+合格的用戶(患者)=安全又有效。 每天2小時戶外運動, 是最好的靈丹妙葯 不少近視患兒的家長非常希望能找到一種快速、輕松治癒近視的方法或葯物。目前市面上層出不窮的近視防治產品,正是迎合了家長們的這種心理,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世上真有能治癒近視的靈丹妙葯嗎?回答是否定的。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葯物或器械被證實能治癒近視。 記者本人的兒子今年4歲,眼軸發育已接近7歲孩子的水平。每天看屏幕(包括電視、電腦、手機等)不超過30分鍾,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 現在國內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等發現孩子已經近視了,才想到要預防。近視並不是一朝一夕「突然」發生的。家長們之所以對孩子的近視「後知後覺」,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家長並沒有定期帶孩子去醫院或專業視光中心做視力檢查的意識,以至於無法早期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 家長們要為孩子建立一份屈光發育檔案。具體方法是從兒童3歲開始,每6個月去專業視光中心進行全息檢查。把驗光度數、眼軸長度、角膜曲率半徑、眼壓、身高、體重等數值記錄下來。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有三大好處:一能及早發現眼屈光異常,如高度遠視、近視、散光和弱視等;二能及早發現嬰幼兒是否有眼疾;三能在視力正常的兒童中,篩選出近視眼「坯子」。比如,8歲兒童應該有125~150度遠視,視力是1.0。若檢查發現一名8歲兒童的屈光狀態是正視眼(即無遠視、無近視),說明這名兒童今後變成近視眼的概率較大,必須及時採取干預措施,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比如,別讓嬰兒過早、過度近距離用眼,因為嬰兒的眼睛還是遠視狀態,看近時要比正常成年人更「累」,過早、過度用眼會促使眼球過度膨大,眼軸提早拉長,為近視埋下隱患。可惜很多年輕的父母嫌孩子鬧騰,就把平板電腦變成了保姆。上學的孩子,讀書、寫字姿勢要正確,頭正身直,眼距離書本30厘米,指尖距筆尖2厘米,不要躺在床上、趴在桌上看書。避免長時間疲勞用眼,持續工作或使用電腦半小時,應休息10分鍾。 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是防控近視最好的、免費的靈丹妙葯,但中國的孩子往往做不到。「我觀察發現,10歲是近視發生的高危年齡段,但這時孩子正好讀小學三年級,家長開始給孩子加碼報各種培訓班補習班,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成了一種奢侈。」近視防控不僅僅是個醫學問題,更是個社會問題。
㈥ 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的工作措施
(一)加強規章制度建設,規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將學生視力保護工作納入學校管理、教師管理和班級管理內容,按照《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崗位職責》(見附1),落實各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職責,並作為年終考核、班級評優評先的依據,以此形成學校領導、教師、學生人人重視,齊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機制。
2.制定科學規范的學生在校作息制度。嚴格按照規定的課程計劃,安排每周課程和作息時間。依據學生學習和生活規律,按照靜動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安排每天課程與活動。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
3.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切實做到不拖堂。嚴格控制考試的科目與次數,限制課外作業量。不隨意增加學科教學學時,不佔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組織學生上課。學校要統籌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60分鍾以內;初中各年級不超過90分鍾。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將每天兩次眼保健操時間納入課表,組織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據教室採光照明情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每月可調整一次學生座位。根據學生身高變化,及時調整其課桌椅高度。
6.建立視力定期監測制度。每學期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兩次監測,做好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新發病率等各類指標的統計分析,對有視力下降趨勢和輕度近視的學生進行分檔管理,並有針對性地實施相關防近措施。
7.堅持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制度。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認真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活動。
(二)開展視力保護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1.按照《中小學學生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與要求》(見附2),在學校師生及家長中,廣泛、深入開展視力保護宣傳教育。
2.每月利用廣播、宣傳欄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宣傳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等眼保健知識,培養學生愛眼、護眼意識,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和用眼衛生習慣。
3.每學期開學初和學期結束放假前,通過品德與生活課或體育與健康課、主題班隊會等,集中對學生進行一次保護視力教育,使之與經常性防近宣傳教育有機結合,促使防近宣傳教育經常化、制度化。
4.教師應將培養學生良好用眼衛生習慣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中,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書寫字姿勢,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和行為。課間督促學生到室外活動或遠眺。
5.通過家長會、家長信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知識和方法,指導和督促家長為學生提供有利於視力保護的學習環境、控制學生近距離用眼時間(看書、寫字、看電視、用計算機時間達45分鍾,應休息10-15分鍾時間)、及時糾正不良的用眼衛生習慣、視力下降時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6.每年6月6日的全國愛眼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防近宣傳活動,積極爭取和動員專業機構、新聞媒體的參與,擴大宣傳的效果。
(三)積極改善教學條件,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視覺環境。
1.保證教室內所有學生合理的用眼距離,教室前排課桌前緣與黑板應有2 米以上距離,後排課桌後緣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超過8米,中學不超過8.5米。
2.按國家規定的標准要求,提供與學生身高相符合的課桌椅,每間教室內應預置1-3種不同型號的課桌椅(有條件的學校應配置2種以上型號的課桌椅),或配備可調試課桌椅。
3.教室黑板應完整無破損、無眩光,掛筆性能好,便於擦拭;黑板下緣與講台地面的垂直距離:小學為0.8~0.9米,中學為1~1.1米;講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為1.2米。
4.教室採光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准。單側採光的教室光線應從學生座位左側射入,雙側採光的教室主採光窗應設在左側;教室牆壁和頂棚為白色或淺色,窗戶應採用無色透明玻璃;教室採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積與室內地面面積之比)不得低於1:6(新建教室採光玻地比應達到1:4)。
5.教室照明應配備40瓦熒光燈9盞以上,且燈管應垂直於黑板;教室照明應採用配有燈罩的燈具,不宜用裸燈,燈具距桌面的懸掛高度為1.7-1.9米 ; 黑板照明應另設2盞橫向40瓦熒光燈,並配有燈罩;課桌面和黑板照度分布均勻,照度應符合國家標准(建築照明設計標准GB50034-2004)要求。自然採光不足時應及時輔以人工照明。
附1: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崗位職責
附2:中小學學生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與要求
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崗位職責
一、學校領導
1.確定一名校級領導主管學生近視眼防控(以下簡稱防近)工作,並明確相關部門工作職責。
2.按照《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防近工作計劃和措施。
3.將學生防近工作納入學校年度工作計劃,並在年終對學生防近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總結。
4.督促學校有關部門和人員履行防近工作職責,落實具體的防近措施。
5.定期研究學生視力保護工作,協調解決防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推廣班級防近經驗。
二、體育衛生或思想教育管理部門
1.負責制訂學校防近宣傳教育計劃,組織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防近宣傳活動。
2.管理學生防近工作,將學生防近工作納入學生管理和班級評比監督內容。
3.組織每學期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兩次監測。
4.組織開展師生眼保健操培訓與評比工作。
三、教學管理部門
1.按照規定的課程計劃,合理安排每周課程和作息時間。按照靜動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安排每天課程與活動。
2.嚴格控制各學科的測驗和考試次數,督促任課教師按時下課,做到不拖堂、布置課外作業適量。
3.督促教師做到板書、多媒體課件字跡清晰端正、大小適當,容易辨認。
4.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將學生每天一個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列入教學計劃,將上下午眼保健操時間排入課表。
四、總務後勤部門
1.及時檢查、修理及更換老化的燈管,確保教室採光照明符合國家標准,照度分布均勻。
2.定期安排教室牆壁粉刷,維護教室牆壁清潔,並監督採用低彩度、高亮度的材料進行粉刷。
3.選用耐磨無光澤材料的黑板,並定期維護,確保黑板表面完整無破損、無眩光,掛筆性能好,便於擦拭。
4.根據學生身高,合理配置課桌椅。保證每間教室內至少有2種以上不同高低型號的課桌椅。配備可調試課桌椅的,要配合班主任及時根據學生身高,調節課桌椅高度。
5. 為衛生(保健)室或學生活動室配備視力表燈箱,並標出5米線。有條件的學校還可為每間教室配備標准對數視力表,標出5米線。
五、班主任
1.掌握班級學生的視力變化情況,配合校醫(保健教師)做好對有視力下降趨勢和輕度近視學生的分檔管理工作。
2.教育並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及時糾正不正確的讀、寫姿勢。做到讀、寫姿勢和握筆方法正確,眼睛距書本三十厘米左右,寫字一小時要休息片刻,不躺在床上看書,不在行進的車中看書,不在暗弱或強光下看書、寫字。
3.督促學生課間休息時到室外活動或遠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保證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
4.根據教室採光照明情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每月至少調整一次學生座位。及時根據學生身高,調節課桌椅高度。
5.督促任課教師按時下課,做到不拖堂或利用各種方式變相佔用學生課間休息時間,不隨意多留課外作業。
6.定期與家長聯系,督促家長配合做好子女的視力保護工作。每學期至少利用一次家長會或其他形式向家長宣傳有關近視眼的防治知識,告誡家長注意控制學生在家用電腦、看電視時間,保證必要的睡眠時間。學生視力有變化時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
7.督促並指導學生每天上下午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8.組織班級幹部、紅十字青少年、衛生員共同做好班級的視力保護工作。
六、任課教師
1.按照國家課程標准和相關教學要求組織教學,按時下課。
2.教學過程中,合理控制學生近距離用眼時間,及時糾正不正確的閱讀、寫字姿勢,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3.教學過程中,做到板書字體清晰、字跡規范;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要調整好字體大小、顏色和光線強度,做到字體、背景簡明清晰,對比度明顯。
4.嚴格控制測驗和考試次數,按照規定要求布置課外作業,控制學生作業量。
5.配合班主任督促學生課間休息時間到室外活動或遠眺。
6.配合班主任督促並指導學生按照要求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七、校醫(保健教師)
1.負責擬訂學校防近工作的計劃,並報學校領導批准實施。
2.每學期利用廣播、黑板報、牆報等各種形式向師生進行經常性保護視力的宣傳教育。
3.每學期組織學生進行2次視力檢查,詳細記錄,及時統計,分析視力減退的主要原因,對視力不良的學生進行分類管理。
4.學生視力發生變化時,要及時通知班主任,並提出具體指導意見。
5.經常到教室檢查學生用眼衛生、教室的採光照明、課桌椅配置調整以及眼保健操實施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改進意見。
6.定期對生活委員或衛生員、紅十字青少年進行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知識培訓,指導他們在班級中開展防近工作。
7.培訓、指導師生眼保健操工作,使之學會並掌握眼保健操的正確做法。
中小學學生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與要求
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表現為能看清近處的東西,看不清遠處的東西,是由於進入眼球的光線不能聚焦在視網膜上,而是落在視網膜前面導致的。不良的視覺環境,讀書寫字時光線不足,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讀寫姿勢不正確等是造成近視發生或發展的重要原因。
保護視力,預防近視,必須了解預防近視眼的基本知識,樹立愛眼、護眼意識,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一、保持正確讀寫姿勢
1. 讀書寫字身體要坐正,保持眼睛與書本距離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與桌子距離應約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應3厘米左右(一寸)。
2. 寫字時執筆角度要合適,用鉛筆、鋼筆寫字時筆桿與紙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間,用毛筆寫字時力求筆桿直立。
3. 不歪頭或躺著看書,不走路看書,不在晃動的車船上看書。
二、選擇良好的用眼視覺環境
(一)讀書寫字視覺環境要求。
1.讀書寫字時要有充足的光線,窗戶光線及台燈燈光要從左前方射來。不要在過亮、過暗的光線下讀寫(如太陽直射光線下、傍晚光線不足時)。
2.盡量不用鉛芯過細的筆寫作業,鉛芯要軟硬適中,作業用紙要潔凈,書寫字體不要過小。
3.選擇適宜的桌椅讀書寫字,書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為宜。
(二)看電視的視覺環境要求。
1.看電視時,人與電視機應保持三米以上距離(或保持電視畫面對角線5倍以上距離)。
2.電視屏幕的高度應與看電視人的視線平行或稍低一些。
3.電視機要放在背光的地方。
4.電視的光亮度要合適,不能過亮或過暗。
(三)操作電腦視覺環境要求。
1. 電腦屏幕最好背向或側向窗戶,避免出現反光現象。
2. 電腦操作台應低於一般課桌的高度,座椅最好高低可調。電腦屏幕中心應與胸部在同一水平線上。
3. 電腦屏幕與眼睛之間距離應不低於50厘米,視線應略低於平視線10-20度。
4.電腦操作間的光線不應太弱或太強(12平方米的房間安裝一盞40瓦日光燈即可達到所需的照度)。
三、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1.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間不能過長,應控制在40-50分鍾。課間休息時要注意放鬆眼睛,應到教室外活動或憑窗遠眺或閉目養神。
2. 看電視或操作電腦時間不能過長。連續看電視或操作電腦40-50分鍾左右,應休息一下眼睛,或閉目養神或做眼保健操,也可到室外運動或向遠處眺望。
3. 不玩或少玩游戲機。偶爾玩一下時要注意眼睛與游戲機的距離不能太近,持續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四、堅持做眼保健操
1. 每天上下午要做一次眼保健操。
2. 做眼保健操應注意雙手干凈,做到穴位準確、手法正確、力度適當。
五、保證睡眠、均衡營養、加強鍛煉
1. 睡眠要充足,保證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
2.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飲食,保證營養全面。
3.多吃蔬菜瓜果,常吃富含維生素A食品(如胡蘿卜、菠菜、動物肝臟、杏、枇杷等)。
4. 多到戶外活動,多參加球類運動、多觀察樹木花草,多享受大自然的青山綠水,使眼睫狀肌得到放鬆。
六、定期檢查視力,配戴合適的眼鏡
1. 每學期要檢查兩次視力,出現視力下降時,要盡快到醫院眼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2.如果確認已患近視,要及時到醫院驗光配鏡。不要到不正規的眼鏡店配鏡。不追求過高的矯正視力,矯正視力達到5.0即可。
3.不要互相借戴眼鏡。每個人的屈光度數、瞳孔距離不相同,互相借戴眼鏡會出現眼疲勞等症狀,影響視力,有害無益。
4.16歲以下的兒童少年配戴隱形眼鏡要慎重。 孩子視力不好,家長應該有家及時糾正孩子用眼不良習慣,或者監督孩子落實保健視力的方法和措施,或者親自帶領孩子預防,治療近視眼,家長的長期監督落實,保健預防孩子視力效果才會更好。
㈦ 急啊!!!如何防止近視
電腦族如何保護眼睛
1。飲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海產品。少吃甜食。吃動物的肝臟,喝菊花茶和綠茶對眼睛有好處。
2。上一個小時的網,就要休息一下。看5米以外的東西眼睛就能得到休息。
3。運動保健方面。可以做眼保健操。把雙手搓熱放置眼球上可有活血功能。
4。保持濕潤。經常眨眼有這個作用。電腦旁放一杯熱水,有保持環境濕潤的作用,多喝水也同樣有效。
5。如果你必須上很長時間的網,那可以在休息前滴一些眼葯水。
6。屏幕太亮或者環境太暗都對眼睛有害。也要保持顯示器的清潔。
7。有一種防輻射的小屏障,可以掛在顯示器前。也有一種專門為電腦工作者設計的防輻射的眼鏡。
電腦族如何保護眼睛!
隨著使用計算機的時間愈長,眼睛酸澀疲勞、視力模糊等不適現象也日益增加。
根據統計指出:有百分之七十至七十五民眾長時間使用計算機,會產生「計算機族的視覺與眼部不適癥候群」,其症狀包括眼睛酸澀、頭痛、視力模糊及背部肩膀肌肉酸痛及僵硬,症狀輕微者會影響工作效率;症狀嚴重者會造成視力減退及關節病變。所以千萬不要忽略眼睛的不適,尤其是近視、遠視、老花眼、斜視的朋友,一旦發現眼睛有異常現象,請盡早找眼科醫師診斷治療。除了找醫師診斷治療外,調整使用計算機的方式及眼睛食補也是維持眼睛健康不錯的方法!
怎樣避免眼疲勞?
美國職業安全和健康管理中心(OSHA)提出如下有益的建議,對工作站作適當的改善,幫助避免眼疲勞:
1、將電腦顯示終端放置在比您平時習慣閱讀距離稍遠處。
2、使電腦顯示屏頂端和眼睛處在同一或稍低水平。
3、使所有相關材料盡可能接近屏幕,以減少頭和眼部的移動和聚焦變化。
4、減少燈光的反射和閃耀。
5、持終端屏幕干凈無塵。
6、有規律地安排休息,避免眼疲勞。
7、通過眨眼保持眼部濕潤,防止眼球乾燥。
8、保持終端屏幕良好聚焦。
9、到眼科醫生處就診咨詢,因為某些人平時也許不必戴眼鏡,但在用計算機工作時可能需要矯正眼鏡。
緩解眼部疲勞妙方三則
1、黑豆核桃沖牛奶:黑豆粉1匙,核桃仁泥1匙,牛奶1包,蜂蜜1匙。將黑豆500克,炒熟後待冷,磨成粉。核桃仁500克,炒微焦去衣,待冷後搗如泥。取以上兩種食品各1匙,沖入煮沸過的牛奶1杯後加入蜂蜜1匙,每天早晨或早餐後服用,或與早點共進。黑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維生素B1等,營養價值高,又因黑色食物入腎,配合核桃仁,可增加補腎力量,再加上牛奶和蜂蜜,這些食物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鈣、磷等,能增強眼內肌力,加強調節功能,改善眼疲勞的症狀。
2、枸杞桑葚粥:枸杞子5克,桑葚子5克,山葯5克,紅棗5個,粳米100克。將上述原料熬成粥食用。此方中的枸杞子、桑葚子能補肝腎,山葯、紅棗健脾胃。視力疲勞者如能每日早晚兩餐,較長時間服用,既能消除眼疲勞症狀,又能增強體質。
3、菊花茶: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國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護眼睛的作用。除了塗抹眼睛可消除浮腫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來喝,能使眼睛疲勞的症狀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對恢復視力也有幫助。
菊花的種類很多,不懂門道的人會選擇花朵白晰且大朵的菊花。其實又小又丑且顏色泛黃的菊花反而是上選。菊花茶其實是不加其它茶葉,只將乾燥後的菊花泡水或煮來喝就可以,冬天熱飲、夏天冰飲都是很好的飲料。
正確使用計算機的8大法則
1、不要將計算機擺在窗邊,避免光源從頭頂上方照射造成反光。
2、計算機屏幕要比眼睛來的低
3、計算機屏幕和眼睛距離60公分
4、使用計算機專用的文件架放要處理的文件
5、每看計算機一小時眼睛要休息5分鍾(如果可以請閉起眼睛才能達到完全的休息)
6、多眨眼睛
7、在桌上擺一杯水增加周邊濕度
8、雙手摩擦敷在閉著的眼睛外
眼睛的食補
我們的眼睛能夠看的見東西是因為眼睛有網膜,而視紫是網膜的感光物質,也就是在光線照射下視紫會產生化學反應而產生一個訊號,透過神經傳導到大腦,才完成看的動作。但隨著用眼的過度、外界的刺激、紫外線的照射等因素,使得眼睛產生提早老化、眼睛過干而疲勞酸澀、眼球最外層組織受損、視神經傳導遲緩等問題,除了透過眼科醫師的診療及執行正確使用計算機的8大法則外,其實補充眼睛必需要的營養素,在保護眼睛的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1、眼睛疲勞的食補
眼睛過干、缺乏粘液滋潤易產生眼睛疲勞的現象,維生素A或b葫蘿卜素和粘液的供給有很大的相關性,此外維生素B6、維生素C及鋅的補充也可幫助解決眼睛乾燥的問題。
2、視線模糊的食補
大部份的人在使用計算機一段時間後,往往會有看不清字或是覺得視線模糊的困擾;另外有些人只有在晚上光線昏暗時才有視力明顯變差的情形,這也就是一般大家所知的夜盲症。適當維生素A或是b葫蘿卜素或是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山桑子或是越橘中所含花青甘色素類等,對於視線模糊或是在黑暗中快速調整視力等,皆有不錯的效果。
3、維持視神經系統正常的食補嚴重的視神經萎縮會造成失明。維生素B群尤其是維生素B1、B12,和視神經健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若缺乏維生素B1、B12,易造成神經炎及神經病變。
4、抗組織老化的食補
過多自由基會對眼睛組織造成傷害,包括白內障等眼睛的疾病,嚴重者也是會造成眼睛失明的問題,所以能夠和自由基直接作用的營養素,也就是抗氧化營養素,如b葫蘿卜素、維生素A、C、E 、花青甘色素類等,能夠預防白內障等的進一步惡化。
眼睛是靈魂之窗,要好好保護它,若有任何不適的現象,一定要盡早看醫師,而正確使用計算機及適當的眼睛食補,則是不錯預防眼睛受傷害及醫療之外的輔助療法。
對眼睛有益的食物:深綠色蔬菜、青花菜、青江菜、青椒、紅蘿卜、木瓜、蕃石榴、柑橘、檸檬、牛奶、蛋黃、瘦肉等。
為了防止電腦操作者患上述職業病,應注意合理膳食。
早餐:應吃好,營養充分,以保證旺盛的精力,並有足夠的熱量。
中餐:應多吃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如瘦豬肉、牛肉、羊肉、雞鴨、動物內臟、各種魚、豆類及豆製品。
晚餐:宜清淡,多吃含維生素高的食物,如各種新鮮蔬菜,飯後吃點新鮮水果。
同時,選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利健腦,例如蛋黃、魚、蝦、核桃、花生等。
還要有意識多選用保護眼睛的食物、保護眼睛健康,防止近視及其他眼疾,健眼的食物有各種動物的肝臟、牛奶、羊奶、奶油、小米、核桃、胡蘿卜、青菜、菠菜、大白菜、西紅柿、黃花菜、空心菜、枸杞子及各種新鮮水果
㈧ 防弱視治療儀引起或加重近視的設計原理是什麼
防弱視儀引起、加重近視的設計原理:弱視儀治療過程類似於看顯微鏡,是一種超近距離用眼,因此很容易引起加重近視眼,因此,現代弱視儀都必須要增加以下防近視眼的功能: (1)虛焦遠化鏡:可能將看近虛擬成看遠休息,並抵消300度調節性近視。 (2)調節靈敏度:可以提高眼的調焦能力,從而防止看近時因調艽滯後引起眼軸變長,每長1 mm約增加300度近視。 (3)雙焦視標:可以增加高調焦靈敏度而防近視。 (4) 視野擴大:視野擴大訓練可能防止看近形覺剝奪性近視。 詳情:劉東光教授網
㈨ 預防近視的具體方案
1、延長視線距離、擴大視野。"望遠是防近視之本",故應千方百計"向遠看"。已有人指出,各防近視的設計均無特異之效,室外活動、極目遠眺即可代替一切。 2、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間不應過長,看書寫字或看電視40-50分鍾要停下來休息或望遠3-5分鍾。 3、避免物像在視網膜上形成模糊影:①改善閱讀及書寫條件,照明要標准均勻,光線不應過暗或過強,傍晚時避免近距離用眼,黃昏作業時要盡早開燈。②不要在震盪、晃動的狀態下如乘車、走路時閱讀。③電視屏亮度與色調要適中, 圖象不清時,應立即轉移視線。4、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和姿勢;做到"頭正腰挺背直",即胸部離桌緣一個拳頭,眼睛離書本一尺,握筆寫字時手指離筆尖一寸。5、注意鍛煉身體,多參加戶外活動,合理飲食,並補充足夠的鈣、磷及維生素, 少吃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