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訓報告怎麼寫啊
實驗報告常用的內容與格式如下
1、實驗名稱以及姓名學號
要用最簡練的語言反映實驗的內容。如驗證某程序、定律、演算法,可寫成「驗證什麼」、「分析什麼」等。
2、實驗日期和地點
比如2020年4月25日,物理實驗室。
3、實驗目的
目的要明確,在理論上驗證定理、公式、演算法,並使實驗者獲得深刻和系統的理解,在實踐上,掌握使用實驗設備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調試方法。一般需說明是驗證型實驗還是設計型實驗,是創新型實驗還是綜合型實驗。
4、實驗設備(環境)及要求
在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實驗用物,葯品以及對環境的要求。
5、實驗原理
在此闡述實驗相關的主要原理。
6、實驗內容
這是實驗報告極其重要的內容。要抓住重點,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考慮。這部分要寫明依據何種原理、定律演算法、或操作方法進行實驗。詳細理論計算過程。
7、實驗步驟
只寫主要操作步驟,不要照抄實習指導,要簡明扼要。還應該畫出實驗流程圖(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再配以相應的文字說明,這樣既可以節省許多文字說明,又能使實驗報告簡明扼要,清楚明白。
(1)常用有機裝置的搭建實驗報告擴展閱讀:
實驗報告的寫作對象是科學實驗的客觀事實,內容科學,表達真實,簡單,判斷恰當。實驗報告是以科學研究的客觀事實為對象編寫的。它是科學實驗過程和結果的真實記錄。雖然也要表明對某些問題的意見和看法,但這些意見和看法是基於客觀事實提出的。
可證實性是指實驗報告中記錄的實驗結果可以被任何人重復驗證。換句話說,任何按給定條件重復實驗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觀察到相同的科學現象,得到相同的結果。
可讀性意味著為了使讀者理解復雜的實驗過程,實驗報告的寫作不僅是敘述和解釋單詞,而且通過畫畫,做表,構成線,等等,來解釋實驗的基本原理和每個步驟之間的關系,並解釋實驗結果。
❷ 怎樣寫一篇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是人們對某一情況、事件、經驗或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而寫成的書面報告,它反映了人們通過調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規律,並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是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成果。學習撰寫實驗報告,有助於同學們進一步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怎樣撰寫實驗報告
[例題]
以「發揚勤儉美德,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為主題,以周圍學生調查對象,根據他們的生活態度和表現,寫一份調查報告,題目自擬。
撰寫實驗報告,要做到以下幾點:
1、著力點要明確:
首先,要深入調查,佔有材料。這是寫好實驗報告的基礎和先決條件。為此,就應該親自了解第一手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了解「點」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又要了解反而材料;既要了解現實材料,又要了解歷史材料。如上例中,同學們就要認真回顧平時手頭搜集到的有關於「勤儉是美德,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奢侈浪費導致事業失敗」方面的詳細資料。
其次,要認真分析,找出規律。這是實驗的目的。在佔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總結出事物的規律。此例中,除了要有具體的事例或數據外,還要對佔有的資料分門別類加以總結,如以「盲目攀比,鋪張浪費」、「勤勞節儉、合理消費」為門類加以歸納,從中找出規律性。
再次,要立場正確,觀點鮮明。實驗報告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透過現象看本質,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如上例中,實驗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勤儉節約的美德,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解決亂花錢、互相攀比、超前消費等不良習慣和問題。
最後,要概括事實,有敘有議。不能光羅列現象,而且要適當地進行分析、議論,闡述觀點。如上例,在做到有事例和數據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社會原理進行理性分析,分析要觀點全面。
2、報告格式要規范
(1)標題。
①單標題,如上例標題可擬成:《中學生合理消費的調查報告》,以清楚交代調查的內容。
②雙標題,可擬成《合理消費----XX中學調查報告》
③標題不用「調查報告」字樣,也可用一般文章題目形式,如可擬成《中學生應該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
(2)前言。這部分內容,往往對實驗的時間、地點、對象、范圍作必要的交代,總領全文。如上例中實驗地點可以是XX中學整所學校,也可以將整個年級作為調查對象,還可以隨機抽查的學生為實驗對象,調查內容主要是學生的生活態度和表現兩個方面。
(3)主體。主體是具體敘述實驗內容、列舉事例和數據並做恰當的議論和分析,概括出經驗或規律,是表現實驗報告主旨的關鍵部分。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調查得來的大量材料歸納整理出若干條目,採用小標題式寫法,要注意層次清楚,條理分明。有的可按問題的幾個方面或幾個問題並列地安排材料,即採用「橫式結構?;有的可按事物發展過程的順序來寫,即採用?縱式結構」。
(4)結尾。結尾是實驗報告的結束語,也作歸納性說明或總結全篇的主要觀點,也可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四、 實驗紀錄與數據分析:確實紀錄實驗結果,並加以分析、作圖並計算出所有可能經計算的數據,與實驗冊子所要求的數據分析。(可以懷疑實驗數據重做實驗,千萬不可攥改實驗數據,失去實驗的意義)五、 實驗問題:實驗所提出的問題加以回答六、 討論與改進:每一實驗的結果並非完全正確,可能因天然、人文的影響而產生誤差,寫下每一樣可能產生誤差的原因,並討論可能改進實驗正確性的方式與實驗裝置。
評論者: 岳淵停 - 試用期 一級
一般物理化學實驗報告由A4空白紙張橫式撰寫,主要的格式如下:一、 實驗目的與摘要:實驗最重要的做法與目標簡述二、 實驗器材:所有的器材與各數詳細紀錄三、 實驗步驟流程圖:實驗進行的步驟、過程,用自己能思考的方式給予整理敘述,畫出流程圖。(此內容通常在實驗冊子上有詳盡描述,但是,最好不要照抄,應統整後以簡單流程圖完整表達)
科學實驗報告:前期工作
實驗人員:吳小天,慷慨,姜和
主題:植物與環境
實驗日期:2005年9月26日
實驗計劃:1、清楚植物的名稱;
2、調查植物的生存環境:
①看泥土是乾燥的,還是濕潤的;
②植物是否需要陽光;
③植物需要在陰涼的地方,還是在燥熱的地方;
④要澆灌多少水;(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
⑤澆水時,是要往頁上澆水,還是往根部澆;
⑥植物生存的周邊環境的溫度大概是多少。
具體實施方案:(與上面相對應)
① 抓一把在植物附近的泥土,摸一摸。
如果是乾燥的,就應該很硬(有時呈球狀),搗碎時有聲音;
如果是濕潤的,就應該很軟和很粘。
②找兩棵同樣的植物,一個放在背陰處,一個放在向陽處,看哪一個生長得更好!
③(方法同②)
④可以看周圍的泥土質量,要是濕潤的話,就可以知道要多澆水。
⑤可以咨詢園丁師傅,問問他怎樣澆;或者,我們還可以看一看葉子上有沒有水,要是有水的話,就可以知道是往葉子上澆水。
⑥(方法同⑤)
科學實驗報告:實驗成果
實驗人員:吳小天,慷慨,姜和
主題:植物與環境
實驗日期:2005年9月26日
實踐結果:
一、松樹
1、 泥土十分乾燥;
2、 基本上需要陽光。經過觀察,我們發現:如果有陽光的話,松樹會長得更好、更大。而如果沒有陽光的話,松樹會長得很矮小,大部分松枝會枯黃;
3、 生長在陰涼、燥熱的地方都行;
4、 不需要充足的水分,因為松樹抗旱抗寒,不太需要經常澆灌;
5、 澆水時要往根上澆;
6、 溫度大概在27~28度左右
二、石榴樹
1、 泥土表面乾燥,但裡面還很濕潤;
2、 他們需要充足的陽光;
3、 成年的樹不太需要澆灌;
4、 澆水時要往根上澆;
5、 溫度大概在28度左右。
6、 小發現:石榴向陽處很紅,但背陰處卻是青色或黃色的。
總結:在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生長環境。
參考資料:http://210.31.75.59/dvbbs/dispbbs.asp?boardid=172&id=9777
例文生物綜合實驗報告
(5組:段曉姍、李晉、董珊、鄧姍)
學期接近尾聲,我們組的實驗也結束了,由於時間原因,我們並未按照計劃做完所有的室內實驗,而是重點做了兩個實驗。雖然實驗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我們從中卻學到了不少東西,增長了不少的經驗,也總結了其中的教訓,還算頗有心得。
一、 種子的向重力性:這個實驗我們做了不下三次,因為種子泡下後總是因為多種因素不能同時發芽,為了使種子在相同條件下生長,我們只有等其他種子發芽後再觀察做實驗,但到最後結果就是一些已經發芽的種子泡爛了。因此,浪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二、 番茄的缺素培養:本學期我們組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這個實驗上了。從營養液的配製到種子發育長成幼苗等,似乎就經歷了這整個學期,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經驗教訓:
⒈種子是不能用一半浸在水裡的方法使它發芽的,雖然有一半露在外面,但是還有一部分在進行無氧呼吸,會產生毒物質,使種子爛掉。
⒉在平時配製培養液時,由於一些微量元素用量是非常小的,所以一般實驗室里總是將元素分為幾部分,配製好大量的再按照比例將其混合在一起。例如M.S.培養液分為:有機、無機、微量、Fe-EDTA四部分,但在做缺素時,由於各培養液所缺的元素不同,不能像全素培養液那樣配製,因此,我們採用了「先將各元素的代表溶液單獨配成溶液,然後需要哪種就添加哪種」的方法,這一想法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在配製各缺素溶液時,微量元素的加入得很少,所以我們用到了「槍」,從而也學習了「槍」的使用方法,槍只能豎直放置,不可以來回晃動,防止殘液倒流進槍里,這樣不僅會在下次使用時與新溶液混淆在一起,導致實驗不嚴密,還會對「槍」造成一定的損害。
經分析,缺素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在我們配置培養液的時候,其中的有機物質由於配置時間太長、溫度太高(放在實驗台上而不是在冰箱里)等原因而長毛了,而我們平日是將栽培的植物放在實驗室的窗檯上的,陽光直射使本就生有菌類的有機物質壞掉,造成植物的死亡現象大致相同,沒有表現出缺素的各種不同的現象。
另外,我們還種了雲豆,雖然宿舍在陰面,我們植物的長勢也是不錯的,經過自己親自動手種植物,才清楚水和陽光真的是植物必備的非物質條件,因為剛開始種植時,總是忘記澆水,我們的小麥就整天弓著背不肯抬頭。
至於室外,我們則是對校園植物進行了一些階段性觀察,主要是集中在兩種不同種的叉葉槭、廣玉蘭和大葉黃楊上。經觀察發現,廣玉蘭今年的花期尤其的長,廣玉蘭是落葉喬木,一般花期為3~4月份,可今年到了五六月份它依然綻放;在觀察過程中,我們與大葉黃楊一起經歷了新生;學校有兩種叉葉槭,一種為生科院門外的喬木,綠葉,一種為圖書館外借部門外的灌木,紫葉,經查資料這種叉葉槭叫做雞爪叉葉槭,我們用比較的方式對兩種植物進行了生長階段的觀察。
經過這學期的自主實驗,雖然實驗結果不是很理想,但真的受益非淺。首先我們過去沒有過自己設計實驗,動手培養實驗材料的經歷,所以鍛煉了我們探索科學的主動性;其次,團隊精神非常重要,做實驗其實和一場比賽是一樣的,需要彼此之間的配合與默契,僅靠一個人是絕對不夠的;再次,實驗結果固然能說明問題,但是重要的還是對實驗方法的掌握與治學的認真嚴謹態度;最後,就是動手能力的增強。
以上是本學期實驗的一些經驗教訓心得,我們會銘記,努力在今後的實驗中在結果方面也取得一些成績。
❸ 關於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實驗報告怎麼寫
要寫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數據處理(計算產量、產率等)
❹ 「有機實驗報告:熔點的測定」
實驗一 熔點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1.了解熔點測定的意義:測定固體有機物熔點;鑒定固體有機物及其純度;
2.掌握測定熔點的操作。
物質熔點的測定是有機化學工作者經常用的一種技術,所得的數據可用來鑒定晶狀的有機化合物,並作為該化合物純度的一種指標。
二、熔點測定原理
什麼叫熔點——用物質的蒸氣壓與溫度的關系理解。熔點的定義:固液兩相的蒸氣壓相同而且等於外界大氣壓時的溫度就是該固體物質的熔點。
測熔點時幾個概念:始熔、全熔、熔點距、物質純度與熔點距關系。
混合熔點測定法——鑒定熔點相同或相近的兩個試樣是否為同一物質?
測定熔點實驗關鍵是:由於毛細管法是間接測熔點方法,所以加熱升溫速度是本實驗的關鍵,當接近熔點時升溫速度一定要慢,應小於1~2℃/min;密切觀察加熱和熔化情況,及時記下溫度變化。
三、實驗儀器及葯品
毛細管法測熔點,用b形管測熔點裝置(本實驗使用)其它測定方法:
顯微熔點測定儀
數字熔點測定儀
四、實驗步驟及實驗關鍵
1.樣品填裝(研碎迅速,填裝結實,2~3mm為宜)
2.毛細管安裝在溫度計精確位置、再固定在b形管中心位置,按圖2-13安裝。
3.加熱升溫測定、注意觀察、做好記錄
加熱升溫速度:開始時可快些~5℃/min
將近熔點15℃時,1~2℃/min
接近熔點時0.2~0.3℃/min
每個樣品至少填裝兩支毛細管,平行測定兩次。
五、數據記錄和處理
樣品 1次 2次 3次
肉桂酸(℃)
尿素(℃)
混合熔點(℃)
操作要點和說明
影響毛細管法測熔點的主要因素及措施有:
1、熔點管本身要干凈,管壁不能太厚,封口要均勻。初學者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封口一端發生彎曲和封口端壁太厚,所以在毛細管封口時,一端在火焰上加熱時要盡量讓毛細管接近垂直方向,火焰溫度不宜太高,最好用酒精燈,斷斷續續地加熱,封口要圓滑,以不漏氣為原則。
2、樣品一定要乾燥,並要研成細粉末,往毛細管內裝樣品時,一定要反復沖撞夯實,管外樣品要用衛生紙擦乾凈。
3、用橡皮圈將毛細管縛在溫度計旁,並使裝樣部分和溫度計水銀球處在同一水平位置,同時要使溫度計水銀球處於b形管兩側管中心部位。
4、升溫速度不宜太快,特別是當溫度將要接近該樣品的熔點時,升溫速度更不能快。一般情況是,開始升溫時速度可稍快些(5℃/min)但接近該樣品熔點時,升溫速度要慢(1-2℃/min),對未知物熔點的測定,第一次可快速升溫,測定化合物的大概熔點。
5、熔點溫度范圍(熔程、熔點、熔距)的觀察和記錄,注意觀察時,樣品開始萎縮(蹋落)並非熔化開始的指示信號,實際的熔化開始於能看到第一滴液體時,記下此時的溫度,到所有晶體完全消失呈透明液體時再記下這時的溫度,這兩個溫度即為該樣品的熔點范圍。
6、熔點的測定至少要有兩次重復的數據,每一次測定都必須用新的熔點管,裝新樣品。進行第二次測定時,要等浴溫冷至其熔點以下約30℃左右再進行。
7、使用硫酸作加熱浴液(加熱介質)要特別小心,不能讓有機物碰到濃硫酸,否則使溶液顏色變深,有礙熔點的觀察。若出現這種情況,可加人少許硝酸鉀晶體共熱後使之脫色。採用濃硫酸作熱浴,適用於測熔點在220℃以下的樣品。若要測熔點在220℃以上的樣品可用其它熱浴液。見蘭大、復旦書P431。
思考題
1、測熔點時,若有下列情況將產生什麼結果?
(1)熔點管壁太厚。
(2)熔點管底部未完全封閉,尚有一針孔。
(3)熔點管不潔凈。
(4)樣品未完全乾燥或含有雜質。
(5)樣品研得不細或裝得不緊密。
(6)加熱太快。
答:(1)管壁太厚樣品受熱不均勻,熔點測不準,熔點數據易偏高,熔程大。
(2)熔點管底部未完全封閉有一針孔,空氣會進人,加熱時,可看到有氣泡從溶液中跑出接著溶液進人,結晶很快熔化,也測不準,偏低。
(3)熔點管不潔凈,等於樣品中有雜質,致使測得熔點偏低,熔程加大。
(4)樣品未完全乾燥,內有水分和其它溶劑,加熱,溶劑氣化,使樣品松動熔化,也使所測熔點數據偏低,熔程加大.樣品含有雜質的話情況同上。
(5)樣品研得不細和裝得不緊密,裡面含有空隙,充滿空氣,而空氣導熱系數小傳熱慢,會使所測熔點數據偏高熔程大。
(6)加熱太快,升溫大快,會使所測熔點數據偏高,熔程大,所以加熱不能太快。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讓熱量由管外傳至管內,以使固體熔化。另一方面因觀察者不能同時觀察溫度計所示度數和樣品的變化情況,只有緩慢加熱才能使此項誤差變小。
2、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測過熔點時已經熔化的有機化合物再作第二次測定呢?為什麼?
答:不可以,這是因為第一次測過熔點後,有時有些物質會產生部分分解,有些會轉變成具有不同熔點的其它結晶形式。
❺ 如何寫好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記錄實驗現象
分析結果
討論問題
❻ 有機化學預實驗報告
寫實驗要達到的主要目的 2.用反應式寫出主反應和副反應,寫出激勵 3.畫出反映及產品純化過程的流程圖 4.按實驗報告要求填寫主要試劑及產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5.畫出主要反映裝置圖,注名儀器名稱 7.寫出操作步驟
很高興為你解答有用請採納
❼ 請教一下 如何才能做好大學有機化學的實驗啊
有機實驗是我的強項,2000年有幸代表我們學校去參加全國的化學實驗競賽,有機實驗是我化學實驗里做的最好的,經常被老師表揚!
幾個要點:
1.興趣
2.預習和准備
3.結果和期望
首先要對有機化學這門課感興趣,其實有機相對其他化學要難一些,尤其在大學階段,因為反應機理相對復雜,反應條件和路徑都不好設計和控制,產生興趣好像並不容易,但是有機化學實驗是最能讓你有成就感的,實驗經常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我大學三時我們有個實驗是從茶葉中提純咖啡因,當你從一包茶葉中提出了白白的一小撮咖啡因時,真的成就感滿溢,兩天不間斷的實驗辛苦一點都不覺得!
對於應付平時上實驗課,一定要做好預習,不要去了干什麼都不知道,現看實驗講義,這樣你的實驗很難成功!最好是在課前預習好,並在自己的小本子上用自己的語言寫下實驗步驟!記住實驗裝置圖一定要親手畫一遍,在搭建裝置時很有益處!搭建實驗裝置時一定要按照實驗裝置圖從下往上,從左向右,相信你也知道這里不細說了!
結果與期望:實驗結果是檢驗實驗成功與否的標准,但並不是唯一標准,尤其是在學生實驗階段,因為有機實驗副產物很多,往往產量很低,老師會根據你儀器搭的是否在一個平面上,是否美觀,操作是否規范,產物是否可靠,產量達到要求等綜合評分,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你的預習報告一定要讓老師滿意,我們是檢查的不知道你們檢不檢查,這樣印象分會很高,即使得不到產品你的分數也不會很低。當然還是希望你能成功!
再補充一點並不是女生做不好實驗,我就是女生,我的有機實驗和電工實驗都是優秀!當然不可否認男孩子做實驗天分要高一些!
這是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❽ 實驗台搭建報告包含哪些要素
實驗台可分雙面的島式、半島式和單面的牆式三類。島式實驗台因實驗人員可在四周自由走動,交通面積較大,便於安全疏散。在實驗台之間應留適當的安全間距,通常應不小於130厘米。但若實驗台前需設特殊設備(如貯氣鋼瓶等),則實驗台間應有160—180厘米的凈距。對於實驗台的不斷創新和改革,陝西宏碩來帶你看看這其中有哪些必然考慮的因素。
由於相鄰實驗台的操作人員按「背靠背」的方式操作,在必要時可在實驗台通道中間加設分隔屏,由難燃材料構成,以防化學品致傷背面的實驗人員。此時實驗台間的距離應適當增大。
實驗台與通風櫃之間的安全間距通常應不小於125厘米。至於靠牆的單面實驗台,也應符合上述安全間距方面的要求。實驗室若為自然採光,實驗台不應與有採光窗的外牆平行,否則,當實驗人員背向窗子時,可在實驗台上產生自身的影子,而在面朝窗子時,可產生眩目的光。將實驗台的設計更好的展現出來,便於實驗人員的使用是作為實驗台廠家要積極學習和創新的關鍵。
實驗台的高度及寬度應合適,以利於安全操作。根據我國情況,檯面高度通常可取85厘米,若實驗人員身材較高,也可取90厘米,反之,可取80厘米,對於有些特殊的實驗工作,則需規定相應的檯面高度。實驗台每面凈寬通常可取65厘米,若檯面上實驗裝置較多,可適當加寬,但應便於安全操作。檯面試劑瓶架的寬度可取20—30厘米。因此,雙面實驗台寬度可為150—160厘米,單面實驗台寬度可為75—85厘米。
實驗台可用鋼、木、鋼筋混凝土等為結構材料,檯面要求堅實平整、無縫、不滲漏,耐磨,耐熱,耐腐蝕,具有足夠的硬度,不易劃傷,但又不易碰破玻璃器皿。檯面材料常用鋼筋混凝土、瓷磚鋪面的鋼筋泥凝上、木、不銹鋼或預制水磨石板等。從事微生物學研究的生化實驗室,宜用無縫的白色檯面。本質檯面宜用麻栗、樺、槭、楓、柚等木材,表面刷以生漆,或用苯胺黑塗料飾面。
此外,還可用環氧樹脂、聚酯等合成樹脂塗料,可獲較好的耐酸鹼、耐有機溶劑性能。將實驗檯面拋光,提高其光潔度,也能增加檯面的耐腐蝕性能。做實驗檯面的木料,應作乾燥處理,以防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翅曲或開裂。處理後的木料,含水率應與使用環境相近。為防木料檯面團受潮不勻而產生翹曲,應將其底面密封,刷以樹脂塗。
實驗檯面如需經常沖洗,應在檯面四周加設小凸緣,以防水液外流。有拼縫的檯面,宜用橡皮板,聚氯乙烯板等耐腐蝕墊片覆蓋,以防化學試劑濺落時滲入縫中流下。
實驗檯面上的試劑瓶架結構應堅實,擱板邊緣應設小凸緣,以防對面人員將試劑瓶推落。試劑瓶架常為兩層,上層高30厘米,下層高25—40厘米,必要時,宜在架的上緣裝設日光燈。便於實驗時看清儀器刻度。試劑瓶架下層應留空,供設置滴水盆等用。實驗檯面上的液體可由滴水盆排出。實驗台中間也可沒統長排水槽,在沖洗實驗台時,便於排水。
❾ 常用儀器使用及實驗基本操作的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1、學習電子技術實驗中常用電子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性能和正確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觀察正弦信號波形和讀取波形參數的方法。 電路實驗箱的結構、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實驗原理 在模擬電子電路實驗中,要對各種電子儀器進行綜合使用,可按照信號流向,以接線簡捷,調節順手,觀察與讀數方便等原則進行合理布局。接線時應注意,為防止外界干擾,各儀器的公共接地端應連接在一起,稱共地。 1. 信號發生器 信號發生器可以根據需要輸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種信號波形。輸出信號電壓頻率可以通過頻率分擋開關、頻率粗調和細調旋鈕進行調節。輸出信號電壓幅度可由輸出幅度調節旋鈕進行連續調節。 操作要領: 1)按下電源開關。 2)根據需要選定一個波形輸出開關按下。 3)根據所需頻率,選擇頻率范圍(選定一個頻率分擋開關按下)、分別調節頻率粗調和細調旋鈕,在頻率顯示屏上顯示所需頻率即可。 4)調節幅度調節旋鈕,用交流毫伏表測出所需信號電壓值。 注意: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不允許短路。 2. 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頻率范圍內,用來測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電壓的有效值。 操作要領: 1) 為了防止過載損壞儀表,在開機前和測量前(即在輸入端開路情況下)應先將 量程開關置於較大量程處,待輸入端接入電路開始測量時,再逐檔減小量程到適當位置。 2) 讀數:當量程開關旋到左邊首位數為「1」的任一擋位時,應讀取0~10標度尺 上的示數。當量程開關旋到左邊首位數為「3」的任一擋位時,應讀取0~3標度尺上的示數。 3)儀表使用完後,先將量程開關置於較大量程位置後,才能拆線或關機。 3.雙蹤示波器 示波器是用來觀察和測量信號的波形及參數的設備。雙蹤示波器可以同時對兩個輸入信號進行觀測和比較。 操作要領: 1) 時基線位置的調節 開機數秒鍾後,適當調節垂直(↑↓)和水平(←→)位 移旋鈕,將時基線移至適當的位置。 2) 清晰度的調節 適當調節亮度和聚焦旋鈕,使時基線越細越好(亮度不能太亮, 一般能看清楚即可)。 3) 示波器的顯示方式 示波器主要有單蹤和雙蹤兩種顯示方式,屬單蹤顯示的有「Y1」、「Y2」、「Y1+Y2」,作單蹤顯示時,可選擇「Y1」或「Y2」其中一個按鈕按下。屬雙蹤顯示的有「交替」和「斷續」,作雙蹤顯示時,為了在一次掃描過程中同時顯示兩個波形,採用「交替」顯示方式,當被觀察信號頻率很低時(幾十赫茲以下),可採用「斷續」顯示方式。 4) 波形的穩定 為了顯示穩定的波形,應注意示波器面板上控制按鈕的位置:a) 「掃描速率」(t/div)開關------根據被觀察信號的周期而定(一般信號頻率低時,開關應向左旋。反之向右旋)。b)「觸發源選擇」開關------選內觸發。c)「內觸發源選擇」開關------應根據示波器的顯示方式來定,當顯示方式為單蹤時,應選擇相應通道(如使用Y1通道應選擇Y1內觸發源)的內觸發源開關按下。當顯示方式為雙蹤時,可適當選擇三個內觸發源中的一個開關按下。d)「觸發方式」開關------常置於「自動」位置。當波形穩定情況較差時,再置於「高頻」或「常態」位置,此時必須要調節電平旋鈕來穩定波形。 5)在測量波形的幅值和周期時,應分別將Y軸靈敏度「微調」旋鈕和掃描速率「微 調」旋鈕置於「校準」位置(順時針旋到底)。 三、實驗設備 1、信號發生器 2、雙蹤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萬用表 四、實驗內容 1.示波器內的校準信號 用機內校準信號(方波:f=1KHz VP—P=1V)對示波器進行自檢。 1) 輸入並調出校準信號波形 ①校準信號輸出端通過專用電纜與Y1(或Y2)輸入通道接通,根據實驗原理中有關示波器的描述,正確設置和調節示波器各控制按鈕、有關旋鈕,將校準信號波形顯示在熒光屏上。 ②分別將觸發方式開關置「高頻」和「常態」位置,然後調節電平旋鈕,使波形穩定。 2) 校準「校準信號」幅度 將Y軸靈敏度「微調」旋鈕置「校準」位置(即順時針旋到底),Y軸靈敏度開關置適當位置,讀取信號幅度,記入表1—1中。 3)校準「校準信號」頻率 將掃速「微調」旋鈕置「校準」位置,掃速開關置適當位置,讀取校準信號周期,記入表1—1中。 2. 示波器和毫伏表測量信號參數 令信號發生器輸出頻率分別為500Hz、1KHz、5KHz,10KHz,有效值均為1V(交流毫伏表測量值)的正弦波信號。 調節示波器掃速開關和Y軸靈敏度開關,測量信號源輸出電壓周期及峰峰值,計算信號頻率及有效值,記入表1—2中。 3.交流電壓、直流電壓及電阻的測量 1) 打開模擬電路實驗箱的箱蓋,熟悉實驗箱的結構、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將萬用表水平放置,使用前應檢查指針是否在標尺的起點上,如果偏移了,可調節 「機械調零」,使它回到標尺的起點上。測量時注意量程選擇應盡可能接近於被測之量,但不能小於被測之量。測電阻時每換一次量程,必須要重新電氣調零。 3) 用交流電壓檔測量實驗箱上的交流電源電壓6V、10V、14V;用直流電壓檔測量實 驗箱上的直流電源電壓±5V、±12V;用電阻檔測量實驗箱上的10Ω、1KΩ、10KΩ、100KΩ電阻器,將測量結果記入自擬表格中。常用儀器使用及實驗基本操作的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