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的沸騰實驗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現象是什麼
【實驗器材和材料】秒錶×1,鐵架台×1,大鐵圈×1,小鐵圈×1,酒精燈×1,石棉網×1,燒杯×1,溫度計×1,中間帶小孔的硬紙板×1,火柴,坐標紙,水。
【實驗步驟】
1. 按照實驗裝置圖,按自下向上的順序安裝實驗器材。
2. 在燒杯里加入適量的冷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燒杯上沿蓋上中心有孔的硬紙板,把溫度計穿過紙板孔並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
3. 用火柴點燃酒精燈,給盛了冷水的燒杯加熱。
4. 當水溫至90 ℃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後5 min為止。
5. 實驗過程中應邊觀察邊記錄,將時間和溫度記錄在預先設計好的表格中。
6. 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繪制溫度—時間關系曲線。
7. 做好實驗後,把器材整理好。
【實驗現象】
剛開始給冷水加熱時,不久,在燒杯的器壁出現了許多小氣泡,隨著水的溫度升高小氣泡逐漸變大,並脫離燒杯器壁開始上升。而在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小,還沒有到達液面就消失了,同時聽到吱吱的響聲。隨著水的溫度繼續升高,發生了變化,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上升到水面破裂,這時水就沸騰了。在水沸騰前,水的溫度逐漸升高,沸騰時水的溫度穩定了,即使繼續加熱溫度也不改變。如果把酒精燈撤掉以後,沸騰很快停止。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B. 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明顯按圖示的裝置給水加熱至沸騰.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格.時間t/min023456789
(1)裝置給水加熱至沸騰,不斷吸收熱量,水溫保持100℃不變,水的沸點是100℃;
(2)實驗時,燒杯要加適量的溫水,並加紙蓋,都是為了縮短加熱的時間,使實驗進行得更順利;還可以適當減少水量或提高水的初溫,達到縮短加熱的時間的目的;
(3)紙蓋上如果沒有小孔,水沸騰時,水蒸氣增多,內部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紙蓋上留有一小孔,為了使水面上保持和外界相同的大氣壓.
故答案為:(1)100;(2)縮短加熱時間;適當減少水量或提高水的初溫;(3)使水面上保持一個大氣壓.
C. 如圖是「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圖.(1)小明同學在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做實驗時,發現從開始給水加熱
(1)水的質量過多、水的初溫過低、未加蓋、酒精的火焰過小,都會造專成加熱時間過長.屬從圖中看,無蓋,所以可能是水的質量過多,或酒精燈火焰小或水的初溫過低.
(2)水在沸騰前底層水溫度高,上層水溫度低,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遇冷重新液化成水,因此氣泡應該是越往上往小的,故圖丙是水沸騰前的情況.
溫度計讀數時如果從水中取出,會導致所測溫度偏低,即溫度計示數降低.
(3)由圖丁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水的沸點為98℃.
(4)水在沸騰時必須繼續吸熱,且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因此只有圖C符合實際.
故答案為:(1)①水的初溫較低②水的質量過多;(2)丙;降低;(3)98;(4)C.
D. 小明同學在利用如圖八所示的裝置做實驗時發現從開始給水加熱到水開始沸騰所用
①水太多 ②水的初溫過低
E. 給水加熱沸騰的實驗寫出儀器名稱
酒精燈 試管 鐵架台 溫度計
F. 怎樣做個太陽能熱水器(科學小實驗)
這個你要向雲南人請教,他們是太陽能熱水器的鼻祖。
你可以拆一個報廢小汽車的散熱水箱改裝
也可以用黑膠皮輪胎改裝成熱水袋式的
還以找個鉗工,做個鐵盒子,尺寸1米*1米,裡面呈S形布銅管,盡量密集,間距一寸以內,上表面用玻璃密封,銅管接出來鏈接旁邊的儲水桶,陽光直曬時每隔一個小時手動循環一次水,如果嫌麻煩,你可以嵌入電子循環裝置,很簡單:
材料:溫度感應探頭 2個,溫控循環儀一台,循環泵一台(威樂PW101或者041都可以)。
方法:在水箱和鐵盒子進出水口各安裝一個溫度探頭,連接到溫控儀相應介面,水泵接在水箱和鐵盒子之間的水管上,電線接到溫控儀相應介面,設置好兩個溫度探頭的溫差范圍,比如相差7度就啟動循環,這樣就可以不斷循環將水加熱了。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在鐵盒子埠接個探頭,溫度達到60就直接將水用泵打入水箱,隨你喜歡。
PS:你可以通過相同的方法多復制幾個鐵盒子來增加受熱面積,增加熱水生產量。控制儀和溫度探頭有整套賣的,網上大把的。
呵呵,這個也是一般熱水工程原理的簡單詮釋,偶做的工程標書太多了,自己做也不是什麼難事。希望幫到你。
G. 水的沸騰實驗裝置圖化學
(1)根據所畫的圖象,橫坐標軸是時間軸,那麼就得需要秒錶來記錄時間;
(2)水沸騰時是劇烈的汽化現象,有氣泡生成,氣泡由小變大,從而判斷圖丙正確;
(3)根據圖象我們可以判斷,水在第三分鍾開始沸騰,故沸點為98℃,此時水溫不變,而水在一標准大氣壓下沸點為100℃,此時98℃說明大氣壓強小於一標准大氣壓;
(4)做實驗要講究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隨意改動數據,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故答案為 (1)秒錶;(2)丙;(3)不變,98,<;(4)不對,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H. 如圖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規律特點」的實驗裝置,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沸騰.加熱至90℃時,每隔0.5min記錄
(1)水沸騰前,氣泡自壺底產生,水的溫度不斷升高,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還未到達液面就消失了.
沸騰後,水的溫度不變,同時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這些氣泡的氣體主要是水蒸氣,它出現的原因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當水分子受熱時,運動速率會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就變大,水就由液體變為水蒸氣;
(2)杯口不斷地冒出大量「白氣」,這是由於水蒸氣遇冷後液化成的小水滴;
(3)水在沸騰過程中要吸收熱量;
(4)①由表格數據知,水在第4min開始,溫度保持98℃不變,但要不斷吸收熱量,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8℃.
②沸點的高低和氣壓有關,氣壓降低,沸點降低.因此小軍取走水沸騰時的燒杯紙蓋,他發現溫度計的示數比原來測量的沸點略為降低一點.
(5)把三個溫度計同時放在一杯水裡讀數,如果三支溫度計顯示溫度一致,說明溫度計無偏差,否則,確有偏差.
故答案為:(1)有;變大;水蒸氣;水分子間距離變大了;(2)小水珠;水蒸氣遇冷後液化;(3)吸收;(4)98;低;降低;
(5)把三個溫度計同時放在一杯水裡讀數,如果三支溫度計顯示溫度一致,說明溫度計無偏差,否則,確有偏差.
I. 給水加熱的過程中在沸騰前杯中的氣泡是啥
(1)水沸騰前,在燒杯底部產生的氣泡中的水蒸氣在上升時遇冷液化了,所以氣泡變小,這些氣泡里是水蒸氣;
(2)由圖象知,水在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9℃不變,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9℃;1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所以此時小於1標准大氣壓;
(3)水沸騰後,若撤去加熱源,則水不再吸收熱量,也就不能維持沸騰狀態,所以應停止加熱,觀察水是否能夠繼續沸騰;
(4)實驗收集多組數據是為了總結歸納得出普遍的規律,得到可靠的結論,故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水蒸氣 (2)99;<;(3)停止加熱; (4)①.
J. 在做小組實驗燒開水時我們用什麼加熱燒杯中的水,直至把水燒開。記錄什麼、什
解答:用酒精燈加熱水;記錄加熱時間和水的溫度。
詳細過程:
1.用酒精燈隔著石棉網給燒杯中的水加熱,在鐵架台的橫桿上懸掛溫度計,讓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燒杯的水中。
2.每隔1分鍾記錄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後再加熱幾分鍾,把數據填入表格中。
3.分析數據,得出水沸騰的規律:水沸騰時吸熱,溫度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