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OLED顯示屏的車載顯示
汽車信息系統的復雜性和信息密度在日益上升,這使得汽車內部顯示器不再僅僅是基本的集中儀表顯示,而是要滿足越來越詳細和多樣化的車內信息顯示需求。車載顯示器市場按應用分為車載導航裝置、車載電視,以及車載信息系統;按裝配時間分為原裝和後裝兩個市場。原裝市場需要經過嚴格的認證,進入較難;後配市場則不需認證,是目前最大的市場,約是原裝市場的20倍。未來隨著汽車導航系統等成為汽車標配,新車配備顯示器的比例即原裝市場的比例會逐步提升。
汽車電子需要的顯示產品,對於環境適應性要求高,普遍需求的車載顯示屏的性能指標為:亮度20~60nit,常溫工作壽命50000小時,耐受溫度范圍-40~85℃。在北美汽車顯示市場,VFD(真空熒光顯示器)長期以來很受歡迎,因為它們具有出色的亮度可以保證良好的可見度。但隨著OLED、LCD液晶顯示技術的興起,VFD正在逐漸喪失優勢。因為VFD功耗大、全彩化和解析度受到極大限制。
LCD液晶顯示技術逐漸開始應用在車載顯示領域,然而由於液晶顯示技術受制於環境溫度的影響,限制了車載顯示產品的應用領域。製作液晶顯示屏的液晶材料在環境溫度過高時會變成液體,而溫度過低時會冷卻變成晶體,無論變成哪種狀態,液晶材料都不再具有能受電場控制的光電效應,導致液晶顯示屏不能正常工作,此外液晶顯示的對比度、視角、響應速度也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環境變化大的車載顯示而言,液晶不是好的顯示方式。
同成熟的TFT-LCD相比,OLED(有機電致發光顯示技術)是主動發光的顯示器,具有高對比度、寬視角(達170?)、快速響應(~1μs)、高發光效率、低操作電壓(3~10V)、超輕薄(厚度小於2mm)等優勢。利用OLED技術製作的車載顯示器,可具有更輕薄迷人的外觀、更優異的彩色顯示畫質、更寬廣的觀看范圍和更大的設計靈活性,更重要的是OLED環境適應性要遠遠優越於液晶顯示,可耐受的溫度區間達到-40~85℃溫度范圍。並且OLED不含鉛,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OLED顯示應用在車載領域具有極大的優勢。
DisplaySearch的調研報告顯示,在OLED面板的各種應用中,2005年度汽車音響應用市場占總出貨量的3[%],產值達11[%],占據了高端應用市場的主要份額。實際上,福特的阿斯頓·馬丁DB9、大切諾基吉普車和雪佛蘭Corvette等汽車已經採用了單色OLED小分子無源矩陣顯示器,在亮度下降至原始亮度的80[%]以前可以工作30000小時。
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認為,OLED顯示屏給汽車製造商帶來了巨大的優勢,他們不需要和過去一樣在汽車上穿孔布線,就可以迅速安裝汽車儀表盤照明系統,並且OLED技術能夠給高端豪華汽車帶來完美感覺,對於豪華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來說,這意味著重大的節省,同時會讓消費者更滿意。OLED的壽命已經有了大幅度提高,常規環境下40000~50000小時的壽命已經和TFT-LCD的壽命水平相當。日本PiONeer是最早有OLED產品上市的廠商,早在1997年就將單色OLED應用在汽車音響上,2004年更是首次推出了全彩系列的OLED音響。其他公司推出的車載顯示OLED產品,工作溫度范圍都達到了-40~85℃,單色產品的壽命達到了55000小時(70nit)和50000小時(80nit),車載晶元的工作溫度還在進一步提高中。
圖:日本Pioneer汽車音響產品DEH-P7800MP(65K色,256×64)。
Ⅱ 汽車儀表盤雙圓盤設計介紹
還是要看看具體的車輛品牌的才能確定的。
Ⅲ 觸摸屏汽車儀表盤應如何設計
這玩意都觸摸,那道路事故不就直線上升了么,儀表滿足顯示是最大的要求,觸摸無非是可以查看某個單項的詳細信息,比如油耗統計,里程統計等等,這些功能你需要專門的電路配合計算,而且必須有行車鎖止功能,以滿足安全要求。
Ⅳ 「汽車儀表檢測裝置的硬體開發設計」主要研究什麼高人指點!
檢測裝置的硬體開發任務較儀表硬體開發要簡單很多,主要任務在軟體開發中
硬體主要建立跟儀表之間的通訊即可,外圍添加顯示及控制按鍵即可,其它的開發任務基本在軟體
Ⅳ 汽車史上9種奇葩設計,網友:腦洞真大
人們對美感的追求可謂由古至今,在汽車的設計上也是如此,追求的是美觀且實用。但是也有些設計「腦洞太大」,又或者說他們思維太超前,一些幾十年前的設計如今看來也是相當奇葩。
發動機機艙蓋上的儀表
這輛誕生於1955年的ArgentineAerocar從前面看挺正常,但是車尾卻帶有巨大的螺旋槳。有資料顯示,這款車的最高車速為160km/h。如今看來這個速度已經不稀奇,科尼塞克的跑車極速可以去到400+km/h。但是在那個年代,這個速度已經很不錯。不過這車要是開在路上,估計沒人敢追尾,不然的話車頭都給削沒了。
雖說這些設計並沒有被採納和量產,但是也給後來汽車的設計起到了啟發的作用。在100多年的汽車發展史中,必然會有一些設計成為「先驅」,也會有一些設計成為「先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汽車人機工程學的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人機工程學科的命名和定義
1.1.1 學科命名
1.1.2 學科定義
1.2 人機工程學科的研究范疇
1.2.1 人機工程學的學科支柱
1.2.2 微觀和宏觀人機工程學
1.3 人機工程學科發展展望
1.4 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手段
1.4.1 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方法
1.4.2 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工具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人體基本特性
2.1 人體尺寸
2.1.1 人體靜態尺寸及其測量
2.1.2 人體測量數據的統計特性
2.1.3 我國成年人人體靜態尺寸
2.1.4 其他國家人體靜態尺寸
2.1.5 人體靜態尺寸的差異
2.1.6 人體靜態尺寸的相關性
2.1.7 人體動態尺寸
2.2 人體生物力學特點
2.2.1 人體運動系統、
2.2.2 肢體質量、慣量和質心
2.2.3 人體的出力
2.3 人體作業特點
2.3.1 作業姿勢
2.3.2 操作靈活性
2.4 人的感知特性
2.4.1 人對信息的感受和處理
2.4.2 人的視覺特性
2.4.3 人的聽覺特性
2.4.4 人的皮膚感覺特性
2.5 人的功能和心理特性
2.5.1 人的作業能力與疲勞
2.5.2 人體對振動的反應
2.5.3 人的心理特點
2.5.4 人的可靠性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人機界面、作業空間和人機系統設計
3.1 顯示裝置設計
3.1.1 顯示裝置的類型和選擇
3.1.2 顯示裝置的設計原理
3.2 操縱裝置設計
3.2.1 操縱裝置的類型和特點
3.2.2 操縱裝置的設計原則
3.2.3 操縱裝置的設計原理
3.3 作業空間和人機系統設計
3.3.1 作業空間和人機系統概述
3.3.2 作業空間和人機系統的設計原則
3.3.3 作業空間和人機系統設計的人體數據運用准則
3.3.4 典型的作業空間設計
3.3.5 人機系統設計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作業環境設計
4.1 室內微氣候設計
4.1.1 室內微氣候及其影響因素
4.1.2 人體對微氣候的反應和熱舒適
4.1.3 室內微氣候設計原理
4.2 空氣質量的改善
4.2.1 空氣污染及其危害
4.2.2 空氣污染防治
4.3 環境照明
4.3.1 照明的度量
4.3.2 照明對作業的影響
4.3.3 照明設計
4.4 色彩設計
4.4.1 色彩的基本概念
4.4.2 色彩對人的影響
4.4.3 作業環境色彩設計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汽車人機工程設計輔助工具
5.1 H點裝置
5.1.1 HPM-型H點測量裝置的構造
5.1.2 H點設計工具
5.1.3 H點裝置上的基準點
5.1.4 H點裝置的功能和應用
5.2 駕駛員H點位置曲線
5.2.1 A類車SAEH點位置曲線
5.2.2 B類車SAEH點位置曲線
5.2.3 踏板平面角
5.3 眼橢圓
5.3.1 眼橢圓的定義和由來
5.3.2 A類車、行程可調節座椅眼橢圓
5.3.3 A類車、固定座椅眼橢圓
5.3.4 B類車眼橢圓
5.3.5 眼橢圓的理論解釋
5.3.6 眼橢圓的應用
5.4 頭廓包絡
5.4.1 概述
5.4.2 A類車頭廓包絡
5.4.3 B類車頭廓包絡
5.4.4 頭廓包絡的應用
5.5 駕駛員手伸及界面
5.5.1 相關概念
5.5.2 駕駛員手伸及界面的測量
5.5.3 駕駛員手伸及界面的描述
5.5.4 駕駛員手伸及界面的定位
5.5.5 駕駛員手伸及界面的應用
5.5.6 駕駛員手伸及界面與個體伸及能力界面的區別
5.6 駕駛員膝部包絡線
5.6.1 駕駛員膝部包絡線的生成
5.6.2 駕駛員膝部包絡線的定位
5.7 駕駛員胃部包絡線
5.7.1 駕駛員胃部包絡線的生成
5.7.2 駕駛員胃部包絡線的定位
5.8 數字人體模型
5.8.1 數字人體模型的基本原理
5.8.2 數字人體模型的功能和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汽車人機工程設計
6.1 汽車產品開發過程概述
6.1.1 汽車分類
6.1.2 汽車產品開發的一般過程
6.2 汽車概念設計
6.2.1 汽車概念設計概述
6.2.2 汽車總體布置
6.2.3 硬點和硬點尺寸
6.3 汽車人機工程設計與分析
6.3.1 乘員空間布置和人機界面設計
6.3.2 駕駛員人機工程學性能優化
6.3.3 汽車人機工程學性能的主觀評價
6.4 汽車座椅設計
6.4.1 汽車座椅概述
6.4.2 汽車座椅設計的參數
設計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汽車人機工程虛擬模擬
7.1 CATIA人機工程模塊簡介
7.2 人體模型的建立
7.2.1 建立目標群體人體數據
7.2.2 建立用於分析的人體模型
7.2.3 設置人體模型的屬性
7.3 典型汽車人機工程虛擬模擬
7.3.1 人體模型的定位
7.3.2 姿勢評估
7.3.3 其他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Ⅶ 汽車HUD是什麼意思,好像關於汽車屏幕顯示的,請多指教
hud抬頭顯示又稱為平視顯示器,它被廣泛應用在軍用飛機上,作為飛行輔助儀器。從名稱便可以得知,「平視」——通過光學反射原理,使重要的資訊投射在玻璃上,不需要駕駛員低頭觀察。
實際上hud抬頭顯示最重要的作用是保證司機駕駛的穩定,將更多精力放到觀察路況上。舉個例子,如果在高速公路行駛,如果駕駛員有幾秒鍾把注意力放到低頭查看導航或者行車狀態,殊不知這幾秒時間,你的車輛已經在很高的車速中「盲開」了數十米,高速行駛中車況瞬息萬變,最終會遇到什麼都難以想像。
汽車HUD注意事項
目前HUD已經不僅僅是高端車輛的「專利」,開始逐漸走向平民化,普通車輛也可以體驗到HUD技術。用戶可以通過手機來做HUD,來起到導航的作用,當然效果就不怎麼樣了;還可以購買外置HUD,直接讀取車輛的各種信息投影到擋風玻璃上。
HUD雖然仍存在爭議,但是其對於行車安全性的提高卻是毋庸置疑的。隨著HUD平視顯示器的發展和完善,這項車載顯示器中的黑科技在未來有望成為未來汽車的標配,至於它能否取代液晶儀表顯示器,還有待考究。
Ⅷ 什麼是汽車HUD平視顯示器
汽車HUD又稱平視顯示器(Head Up Display),簡稱HUD,是目前普遍運用在航空器上的飛行輔助儀器,是60年代出現的一種由電子組件、顯示組件、控制器、高壓電源等組成的綜合電子顯示設備。它能將飛行參數、瞄準攻擊、自檢測等信息,以圖像、字元的形式,通過光學部件投射到座艙正前方組合玻璃上的光/電顯示裝置上。飛行員透過組合玻璃觀察艙外景物時,可以同時看到疊加在外景上的字元、圖像等信息。HUD的基本架構包含兩個部分:資料處理與影像顯示。資料處理單元是將飛機上各系統的資料整合處理之後,根據選擇的模式轉換成預先設定的符號,圖形或者是以文字或者是數字的型態輸出。有些產品將訊號處理與影像輸出分成兩個裝置,不過大致上都是類似的工作方式。
Ⅸ 這種「車載顯示器」的機構如何設計呢
市場上有這樣的顯示器,
Ⅹ 課程設計:汽車尾燈顯示控制電路設計
、設計任務:根據已知條件,設計、製作一個汽車尾燈顯示的PLC電路。 二、設計要求:設汽車尾部左右兩側各有3個指示燈(用發光管模擬),。要求是:
① 汽車正常行駛時,尾燈全部熄滅。
② 當汽車右轉彎時,右側3個指示燈按右循順序點亮。
③ 當汽車左轉彎時,左側3個指示燈按左循順序點亮。
④ 臨時剎車時,所有指示燈同時閃爍。
⑤ 選擇電路方案,完成對確定方案電路的設計。計算電路元件參數與元件選擇、並畫出總體電路原理圖,闡述基本原理。 三、設計期限 2007年 12 月 27 日至 2008 年 1 月 6 日 目 錄1設計意義2梯形圖3指令表4原理5 設計感想6參考文獻 一 設計意義 汽車尾燈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在交通安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次設計的是簡易汽車尾燈,實現較簡單的邏輯功能。重點是通過本次設計過程,了解和掌握邏輯電路的設計、分析。 元件定義X2代表汽車左轉按鈕,X3代表汽車右轉按鈕,X4表示剎車,Y1,Y2,Y3是左轉顯示燈,Y4,Y5,Y6是右轉顯示燈當汽車左轉時,左轉顯示燈順序點亮,如果左轉又剎車則左轉顯示燈閃爍;當汽車右轉時,右轉顯示燈順序點亮,如果右轉又剎車則右轉顯示燈閃爍;單獨剎車則所有顯示燈同時閃爍。 二 梯形圖 三 指令表 四 原理 當汽車左轉(按下X2)Y1,Y2,Y3 車尾燈順序點亮;當汽車右轉(按下X3)Y4,Y5,Y6車尾燈順序點亮;有緊急情況汽車臨時剎車(按下X4)Y1-Y6車尾燈全部閃爍;汽車正常行駛(按下X1)所有車尾燈全部熄滅 五 設計感想本次課程設計是我目前收獲最大的一次課程設計。我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這次課程設計恰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應用自己所學知識的機會,從到圖書館查找資料到對電路的設計對電路的模擬再到最後電路的成型,都對我所學的知識進行了檢驗。可以說,本次課程設計有苦也有甜。 設計思路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的設計思路是成功的,那你的設計已經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們應該在設計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像查找詳細的資料,為我們設計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能有絲毫的急躁,馬虎,對電路的調試要一步一步來,不能急躁,因為是在電腦上調試,比較慢,又要求我們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調試方法。這又要我們要靈活處理,在不影響試驗的前提下可以加快進度。要熟練地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這樣才能對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要設計一個成功的電路,必須要有耐心,要有堅韌的毅力。在多種方案的選擇中,我們仔細比較分析其原理以及可行的原因,最後還是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使整個電路可穩定工作。設計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反復實踐,其過程很可能相當煩瑣,有時花很長時間設計出來的電路還是需要重做,那時心中未免有點灰心,有時還特別想放棄,此時更加需要靜下心,查找原因。 總體來說,這次實習我受益匪淺。在摸索該如何設計電路使之實現所需功能的過程中,特別有趣,培養了我的設計思維,增加了實際操作能力。在讓我體會到了設計電路的艱辛的同時,更讓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在這里,我也非常感謝同學和老師的耐心輔導以及同學們的熱心幫助。我忠心的感謝各位老師,你們辛苦了! 參考文獻 《數字電路》《數字電子技術第四版》《數字電子學基礎》《圖表細說電子元器件》《圖解電子技術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