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列實驗中,所選裝置或實驗設計合理的是()A.圖⑤所示裝置中盛有飽和Na2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的少
A.二氧化硫與Na2SO3溶液反應,則應用圖⑤所示裝置中盛有飽和NaH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故A錯誤專;屬
B.乙醇與水混溶,不能作萃取劑,應選擇苯或四氯化碳,故B錯誤;
C.粗鹽提純需要進行溶解、過濾、蒸發操作,①為過濾裝置,②為蒸發裝置,故C正確;
D.進行石油分餾實驗,需要溫度計測定餾分的溫度,則不能完成實驗,故D錯誤;
故選C.
⑵ 下列實驗方案中,設計合理的是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A.CO含量少,無法點燃;且無法確定氧氣的用量,易引入新的雜質。此方法操作上不可行。B.稀鹽酸與BaCl2、NaNO3均不發生反應,無法鑒別二者。C.NaOH與變質生成的碳酸鈉均呈鹼性,無法用無色酚酞試液檢驗。D.氯化鋇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澱;與稀鹽酸不反應。所以應選D項。
考點:實驗方案的評價
⑶ 下列實驗中,實驗設計及所選裝置合理的是() A.回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四氯化碳,選④ B
A.碘和四氯化碳沸抄點不同,可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故A正確; B.酒精和水混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應用蒸餾的方法,故B錯誤; C.HCl易溶於水,易產生倒吸,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C錯誤; D.粗鹽提純可用到過濾和蒸發操作,故D正確. 故選AD. |
⑷ 如圖是某興趣小組設計的四個實驗裝置,其中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A.探究分子運動B.探究燃燒的條件
A、濃氨水易揮發,揮發出的氨氣溶於水顯鹼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該實驗設計合理,故此選項正確.
B、從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銅片上是驗證著火點不同物質的燃燒不同,水中白磷與銅片上的白磷則是溫度相同,氧氣的接觸有差別,能探究燃燒的條件,故此選項正確.
C、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且消耗氧氣,使集氣瓶內壓強減小,進入水的體積等於空氣中氧氣的體積,所以能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故此選項正確.
D、鋅與稀硫酸反應會生成氫氣,要驗證質量守恆定律需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否則氫氣會跑到空氣中,不能驗證質量守恆定律,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D.
⑸ 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且能達到相應實驗預期目的是()A.製取少量蒸餾水B.用銅和濃硝酸製取少量NO2C
A.圖中為蒸餾裝置,可利用蒸餾原理來製取蒸餾水,故A正確;
B.二氧化氮能與水反應,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圖中收集裝置錯誤,故B錯誤;
C.氯氣能與碘化鉀反應,應將溴單質中的氯氣除掉,故C錯誤;
D.導管不能插入液面下,以免發生倒吸,故D錯誤;
故選A.
⑹ 下列制備氨水的實驗裝置中最合理的是()A.B.C.D
A、NH3+H2O?NH3?H2O,氨氣氨水時不需要使用鹼石灰乾燥,故A錯誤;
B、該發生裝置正確,氨氣的內吸收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容,可以用此裝置製取氨水,故B正確;
C、製取氨水時不需要使用乾燥劑乾燥,應該去掉乾燥裝置,故C錯誤;
D、氨氣極易溶於水,吸收氨氣時應該使用防止倒吸的裝置,不能直接將導管插入水中,故D錯誤;
故選B.
⑺ 下列除雜的實驗方案中,設計合理的是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高溫下,炭粉也會反應掉,A錯;二氧化碳不燃燒,不能點然的方法去除CO2中的H2,B錯;氧氣不易溶於水,用水不能除凈氧氣中CO2,C錯;炭與一氧化碳反應但高溫條件下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D對。
考點: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
⑻ 某課外實驗小組設計的下列實驗合理的是()A.制備少量氨氣B.吸收HClC.配製一定濃度硫酸溶液D.制
A.銨鹽與鹼共熱生成氨氣,採用固體加熱裝置,又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小,利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由圖可知,導管伸到試管的底部,故A正確;
B.HCl極易溶於水,易發生倒吸,應在燒杯中放置倒扣的漏斗來防止水倒吸,故B錯誤;
C.配置一定濃度硫酸,濃硫酸溶於水溶液溫度升高,所以應在燒杯中溶解濃硫酸,冷卻後再轉入容量瓶,容量瓶不能用來稀釋溶解物質,故C錯誤;
D.二氧化氮能與水反應,則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故D錯誤;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