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移液器中的機械移用裝置

移液器中的機械移用裝置

發布時間:2022-03-22 05:16:59

① 移液器該怎樣使用使用方法是什麼呢

移液器的的操作是有一些竅門的,如何選擇量程和控制吸液方面的操作是困擾操作新手的幾個常見問題,下面是移液器重點注意事項:
1. 安裝移液器吸頭:
在移液器的套柄最下端進入吸頭後,如果在吸頭盒內操作,在輕輕向下壓的同時左右晃動移液器或稍稍轉動移液器(僅單道移液器可旋轉)1-2秒即可;如果是用散裝吸頭,在用手把吸頭往移液器方向輕輕施壓的同時稍稍轉動吸頭1-2秒即可。如果這種操作不能達到理想的密封性,就需要檢查吸頭和移液器了。
2. 移液器選擇量程:
總體來看,移液器的可用量程范圍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10-100%。
根據操作經驗最優的建議是:移液器最佳的量程范圍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35-100%。
3. 移液器控制吸液的速度:
移液器在吸液過程中,須慢慢降低拇指的下壓力,使液體在吸頭內均勻且緩慢的上升。
4. 移液器控制吸液的深度和角度:
(1) 移液器吸頭浸入的深度要求:
吸液的深度需保證達到所需的移液器移液量;
移液器讓吸頭外壁盡量少的接觸液體。
(2) 移液器移液的角度:在移液的過程中須一直保持移液器在豎直狀態。
5. 關於移液器停留時間:
移液器對於大量程移液(ml級)和粘度明顯高於水樣品的移液,在吸液時松開拇指後,須使吸頭在液體內停留3-5秒後才能移出
6. 關於移液器存放:
在移液器使用完畢後,須將移液器調至最大量程,然後掛起(可以掛在專用支架上,也可以掛在實驗台櫃的金屬橫桿上)。
熟練操作移液器的使用方法一定要掌握以上幾點要求。
也可以參考http://www.shnoted.com/proctlist_964.html

② 為什麼移液槍用完,要調回最大量程

這種做法是基於移液器的構造,移液器取液是用彈簧壓縮和抻拉帶動柱塞桿造成內外壓差而把液體吸上來的。

由於目前人類對於材料實際應用中,還沒有找到變形後可以完全可以恢復的材料,當然,彈簧更不可能是,在使用後若是不調節回最大量程,彈簧會處於壓縮或者抻拉狀態,長此以往,會影響彈簧的恢復能力,也就是影響了移液器的精準度。

另外,最大量程和最大讀數不一樣,無需調到最大讀數,最大讀數是怕擰過了造成變數器的折斷,使用後調到最大量程即可。移液器需要經常校準、維護、擦拭,才可保證使用壽命。

名詞解釋:

移液器又稱移液槍,是一種用於定量轉移液體的器具。在進行分析測試方面的研究時,一般採用移液器(pipette)移取少量或微量的液體。移液器根據原理可分為氣體活塞式移液器(Air-displacement pipette)和外置活塞式移液器(Positive-displacement pipette)。

氣體活塞式移液器主要用於標准移液,外置活塞式移液器主要用於處理易揮發、易腐蝕及粘稠等特殊液體。對於移液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細節操作,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

③ 如何選購適合自己使用的移液器

移液器的選擇與很多因素有關,大概可以分類如下:一,移液器的因素,如精度、量程、材質、設計和價格等,最近幾年人體工程學的概念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二,供應商的因素,如合作關系和服務等;三,使用者的因素,如使用習慣和應用領域等。後文我們將一一展開。
移液器的選擇(二)精度
鄙人所說的移液器的精度,是指准確性和重復性。對此,各品牌的表述並不一致,有的說是准確度和精確度,有的說是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但既然是我自己寫的東東,就不管別人是怎麼說的,總是以自己的為准。
所謂准確性,是指測定值與真實值(設定值)符合的程度,也就是測量值與真實值的差距大小,而在實際計算時,我們往往把設定值作為真實值(對於絕大多數移液器,其最大的量程的准確性一般在±1%左右);所謂重復性,是指單次測定值與平均值符合的程度。至於具體的計算方法,對於使用者而言用處不大,我也將在以後討論「移液器的校準」時進一步展開。
對於絕大多數用戶而言,購買之前檢測產品的精度既有難度又無必要。因此,主要還是依據製造廠商提供的技術數據。但在這里還是要說明一點:不要輕易相信供應商的口頭承諾,一定要查閱製造商的宣傳手冊。當然,雖各品牌的移液器在其宣傳手冊上都會有相關的精度數據,但這些數據的來源,卻差距很大。首先說,原始數據的產生都是相同的:隨機選取一定數量的同型號移液器,分別取三個量程點(一般是移液器的最大量程、50%量程和10%量程),重復一定次數測量後計算出每支移液器的精度值;其次說,數據篩選的原則不盡相同:比較謹慎的品牌會選精度最低的某支移液器的數據作為其宣傳手冊上的數據,還算規矩的品牌會選各支移液器精度的平均值,而個別滑頭的品牌會選精度較好甚至最好的某支移液器的數據!所以,「白紙黑字」未必總是可信的,還是需要我們有雙能辨明真偽的眼睛。
一般說來,以下兩點對我們認清宣傳手冊上的精度數據有所幫助:其一,製造商的中文版手冊上的精度數據應該與其英文版完全一致,如不一致,就有「作弊」的嫌疑;其二,在全球移液器市場上影響較大的品牌,其提供的技術數據可信度更高。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國內有相關的計量檢定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 646-2006 :移液器),該文件對國家的精度標准作了詳細的闡述。對於該文件,我想說明其兩點不足之處:一,其小量程移液器的精度要求過低,目前市場上的各品牌的出廠標准均遠高於該國家標准;二,其大量程移液器(1000ul及以上)的10%量程點的精度要求過高,目前沒有一個品牌的出廠數據能達到其標准。
移液器的選擇(三)量程
對於可調量程單道移液器,目前常見的量程范圍有0.1-2ul、1-10ul、2-20ul、5-50ul、10-100ul、20-200ul、30-300ul、100-1000ul、500-5000ul、1-10ml和2-20ml;對於可調量程多道移液器,目前常見的量程范圍有1-10ul、2-20ul、5-50ul、10-100ul、20-200ul、30-300ul和100-1200ul。可以說,沒有一個品牌的產品可以完全涵蓋以上量程。
對於量程,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移液器的量程范圍一般是其最大量程到其最大量程的10%。如果您需要某一個量程范圍的移液器,您只要說出其最大量程即可,一般情況下供應商都能明白您的意思。舉例而言,如果您說到200ul的移液器,一般意味著這支移液器的量程范圍是20-200ul。當然,少數移液器標稱的最小量程是其最大量程的5%甚至更小,這多數是個「噱頭」,實際用處一般不大。
第二,對於同一支移液器,一般隨著其移液量的變小,其精度也越來越小。一般說來,當移液量為最大量程的50%時,其精度比最大量程時略小,但變化不大;當移液量為最大量程的10%時,其精度與最大量程時相比會差很多。不妨舉個例子,對於最大量程為20ul、200ul和1000ul的移液器,當在最大量程點使用時,准確性(±%)一般都在1左右,重復性(≤%)一般是0.1-0.3;而當在10%量程點使用時,准確性(±%)一般是3-8,重復性(≤%)一般是0.5-2。
第三,一支移液器的最佳使用量程范圍是其最大量程到其最大量程的1/3左右。如果您對精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建議在最大量程的1/3到最小量程范圍內使用移液器。再舉個例子。如果您有兩支移液器,量程范圍分別是1-10ul和10-100ul,這並不意味著您可以用這兩支移液器實現在1-100ul范圍內的准確移液器,您可以准確移液的范圍只有3-10ul和33-100ul;如果您想實現在1-100ul范圍內的准確移液,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恐怕您需要6支移液器,其量程范圍分別是0.1-2ul、0.5-5ul、1-10ul、2-20ul、5-50ul和10-100ul(當然,目前還沒有什麼品牌可以完整的提供這個組合,只能是盡量做到合理搭配)。
移液器的選擇(四)計量檢定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 646-2006 :移液器
移液器的選擇(五)材質
移液器的精度和壽命如何,與移液器的材質緊密相關。
移液器一般由數十個部件組成,而這些部件的功能不同,對材質特點的要求也不同,材質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了。但總體上,還是有些許規律的:其一,多數是塑料部件。畢竟塑料容易加工、重量輕,成本也相對低廉;其二,所有部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熱穩定性。
對於製造商而言,移液器各部件的材質基本不會對外公開的,本人手頭的資料也是少的可憐;對於使用者而言,也只能關注幾個容易了解且比較重要的部件:
一.槍體(手握持的部分)。比較容易理解的是這一部分需要耐腐蝕、耐磨損,而容易被忽視的是這一部分需要很低的熱傳導性:如果手握持移液器的時間較長,有可能通過槍體把手溫傳導到內部的部件上,造成這些部件的變形,從而影響移液器的精度。這個部件目前基本上都是用塑料,其中比較好的是PVDF(聚偏氟乙烯);
二.套柄(或稱套筒,指移液器的下半部分,一般為白色塑料)。除了耐腐蝕外,還需要:其一,耐磨損。套柄的下端需要不斷與吸頭發生摩擦;其二,耐沖擊。在國內,由於大多數情況下用質量較差的吸頭,在裝吸頭時需要用較大的力。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有的品牌在其套柄的下端甚至整個套柄使用了金屬材質;有的品牌則在設計上下功夫,減少套柄與吸頭的摩擦並減少裝吸頭的用力,這樣對套柄材質的要求就降低了;
三.活塞(位於移液器下半部分的套柄內)。目前最常用的材質有兩種:一是不銹鋼。不銹鋼的機械加工性能較好,容易實現密封,並且強度高,不易變形,能保證非常高的精度,是高端移液器的普遍選擇。但不銹鋼也有缺點,那就是耐腐蝕性較差。因此,不銹鋼活塞對日常的使用和保養要求較高;二是塑料。塑料容易成型且成本低廉,低端移液器上使用比較普遍。同時,塑料也有很大的缺點,就是容易變形,很難保持較高的密封性,從而降低了移液器的精度。除了以上兩種,市場上還有一些特殊的材質:一是陶瓷(代表品牌是EPPENDORF,其中間量程移液器的活塞為陶瓷材質)。陶瓷的突出特點是耐腐蝕,但加工較困難,活塞表面無法做到象不銹鋼那樣平滑,因此要保持密封離不開潤滑劑的幫助。並且,如果用作小量程移液器的活塞,由於直徑過小,機械強度會較差(所以EPPENDORF的小量程移液器的活塞還是選用不銹鋼);二是玻璃(代表品牌是BRAND)。玻璃耐腐蝕且表面平滑,但表面不耐磨,容易出現劃痕,且損壞後極難修復。總體上來說,不銹鋼活塞的精度最高,塑料活塞的最低;
四.密封圈(安裝於活塞上)。因為密封圈可能會受到各種化學介質的「攻擊」,且對密封性的影響很大,需要保持較長的青春,所以最好是用PTFE(聚四氟乙烯)等耐腐蝕、不易變形的材質。
移液器的選擇(六)設計
現在,搞設計的越來越吃香,有的產品甚至已經到了「唯設計論」的地步。同樣,移液器也不例外,一個好的設計對增加使用舒適度、提高移液精度和延長使用壽命都會有明顯的幫助。下面,我們就揀幾個比較重要的地方討論一下。
吸/排液按鈕與退吸頭按鈕。最初,這兩個按鈕是一體的。一個按鈕有三個停止點,到第一個停止點為吸液,到第二個停止點為排液,到第三個停止點為退吸頭。但在實際操作中,容易把這三個停止點混淆,從而造成操作錯誤。1978年,GILSON第一個讓這兩個按鈕分家,從而兩個按鈕分別分別設計逐漸成為現在移液器的主流。當然,為了使用舒適,兩個按鈕與手指接觸的地方應該有比較大的面積,這樣讓手指在受力一定的情況下壓強能小些。
量程鎖定。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移液器的吸/排液按鈕同時兼任調節量程的任務。當人們在進行移液操作時,拇指不可能完全向下用力,總有少部分力用到了旋轉按鈕的方向。因此,多次移液操作後,原來設定好的量程就可能被悄悄的「篡改」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同的品牌各顯其能:有的品牌(如RAININ)在按鈕下方裝一個旋鈕,在調節量程前旋開而在操作前旋緊;有的品牌(如BIOHIT)在數字顯示窗口邊加一個小按鈕,只有按下這個按鈕,才可以調節量程。當然,有的品牌改的更徹底,如EPPENDORF和Hamilton的產品讓量程調節旋鈕與吸/排液按鈕分開,各司其職。
指鉤。所謂指鉤,顧名思義就是在移液器上部一個可以讓移液器掛在手指上的一個「小鉤子」。指鉤的作用有三:其一,將移液器的重量均勻的分布在食指指根上,讓手「感覺」移液器輕一點;其二,在移液過程中固定移液器,讓移液器不會隨拇指的下壓而向下移動,部分也減少了手的負擔;其三,在移液及移液間隙,讓手不需要時刻緊握移液器,從而讓手得到適當的放鬆。現在,各品牌的產品均有指鉤的設計,大多數也能實現指鉤的作用。然而,突出的反面教材是GILSON,其指鉤徒有其表而幾乎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量程數字顯示。這個話題的討論需要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數顯的位數。四位數字顯示的代表是EPPENDORF,三位數字顯示(第四位用指針指示)的代表則是GILSON。顯然,四位數顯比三位看起來確實更直觀,並且似乎更精確(事實未必),但我們不得不說明兩點:一是數顯的位數與精度並不一定成正比,如GILSON的精度並不比EPPENDORF差;二是個別品牌的移液器是「偽四位數顯」,也就是看起來是四位,實際上第四位只能顯示「0」或「5」,步進量還不如大部分三位數顯的產品。第二部分,數顯的位置。對於絕大多數品牌而言,不外乎三個位置,一是指鉤的下方,如GILSON、RAININ和立洋(NICHIRYO)等,在移液操作過程中會被手蓋住,看起來會不太方便;二是指鉤的對面,如EPPENDORF、BIOHIT(m-Line)和BRAND(Transferpette S),在移液操作過程中方便查看,但與退吸頭裝置同側,設計精巧而有不結實之嫌;三是指鉤的側面,如Labsystem(現在注冊為Finnpipette)和BIOHIT(Proline),在右手操作時方便查看,但左手操作呢?說句調侃的話,這種設計有歧視左撇子的嫌疑。當然,也有個別產品搞特殊化,如BRAND(Transferpette,也就是BRAND俗稱的灰槍和白槍),其數顯的位置就在移液器的頂部(只是這么有個性的產品基本已退出市場,微憾)。
退吸頭裝置。退吸頭裝置有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指退吸頭按鈕和「隱藏」在槍體內的傳動裝置,這半部分不是討論的重點;下半部分是退吸頭臂,其主要設計要求是方便拆裝而不會自行松動甚至脫落。方便拆裝的目的是便於槍體下半部分的維護保養(國內的移液操作多不規范,維護保養不可或缺);如果會自行脫落則會影響移液操作。對此,EPPENDORF和GILSON的設計都過於老化,難以同時達到要求。做得比較好的是SOCOREX,其類似於旋鈕的設計比較完美的同時實現了上面兩項要求;另外,還有RAININ,其狀如蝴蝶扣的設計也能令人滿意。補充一句,SOCOREX的退吸頭臂的下端與吸頭上沿的距離可以調節,方便的適應了不同品牌的吸頭,這一設計也頗有見地。

④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 使用前,要注意檢查是否有漏液現象。

2. 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體積的液體,應該選擇合適的量程范圍以免影響准確度。

3. 吸液時,移液器本身不要傾斜,應該垂直吸液,慢吸慢放。

4. 裝配吸頭時,應選擇與移液器匹配的吸頭;力量要適中,用力過猛會導致吸頭難以脫卸。

5. 帶有殘余液體吸頭的移液器應當掛在移液器架上,不能平放。

6. 不要直接按到第二檔吸液,一定要按到第一檔垂直進入液面幾毫米吸液。

7. 不要使用丙酮或強腐蝕性的液體清洗移液器。

日常維護

1. 定期清潔移液器,用酒精棉擦拭手柄、彈射器及白套筒外部,降低對樣品產生污染的可能性。

2. 嚴禁用氣墊式活塞移液器吸取強揮發性、強腐蝕性的液體(如濃酸、濃鹼、有機物等)。在吸取高揮發、高腐蝕液體後,應將整支移液器拆開,用蒸餾水沖洗活塞桿及白套筒內壁,並在晾乾後安裝使用。

3. 嚴禁用移液器吹打混勻液體。

4. 所設量程在移液器量程范圍內,不要將按鈕旋出量程,否則會卡住機械裝置,損壞移液器。

5. 吸有液體的移液器不應平放,否則槍頭內的液體很容易污染槍內部,可能導致槍的彈簧生銹。

6. 移液器在每次實驗後應將刻度調至最大,讓彈簧回復原型以延長移液器的使用壽命。

⑤ 移液器使用注意事項

1.設定移液體積
從大量程調節至小量程為正常調節方法,逆時針旋轉刻度即可。從小量程調節至大量程時,應先調至超過設定體積刻度,再回調至設定體積,這樣可以保證移液器的精確度
2.裝配移液槍頭
將移液槍垂直插入吸頭,左右旋轉半圈,上緊即可。用移液器撞擊吸頭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長期這樣操作回導致移液器的零件因撞擊而鬆散,嚴重會導致調節刻度的旋鈕卡住
3.吸液及放液,垂直吸液吸頭尖端浸入液面3mm以下,吸液前槍頭先在液體中預潤洗慢吸慢放放液時如果量很小則應吸頭尖端可靠容器內壁
4.吸有液體的移液槍不應平放,槍頭內的液體很容易污染槍內部而可能導致槍的彈簧生銹

5.移液槍在每次實驗後應將刻度調至最大,讓彈簧回復原型以延長移液槍的使用壽命

6.吸取液體時一定要緩慢平穩地松開拇指,絕不允許突然松開,以防將溶液吸入過快而沖入取液器內腐蝕柱塞而造成漏氣。
7.為獲得較高的精度,吸頭需預先吸取一次樣品溶液,然後再正式移液,因為吸取血清蛋白質溶液或有機溶劑時,吸頭內壁會殘留一層」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產生誤差。
8.濃度和粘度大的液體,會產生誤差,為消除其誤差的補償量,可由試驗確定,補償量可用調節旋鈕改變讀數窗的讀數來進行設定。
9.可用分析天平稱量所取純水的重量並進行計算的方法,來校正取液器,1mL 蒸餾水20℃時重0.9982g. 所設量程在移液器量程范圍內不要將按鈕旋出量程,否則會卡住機械裝置,損壞了移液器。
10在設置量程時,請注意:數字清清楚楚在顯示窗中, 旋轉到所需量程
11.移液器嚴禁吸取有強揮發性、強腐蝕性的液體(如濃酸、濃鹼、有機物等)。
12.嚴禁使用移液器吹打混勻液體。
13.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體積的液體,以免影響准確度。同時,如果需要移取量程范圍以外較大量的液體,請使用移液管進行操作。

一般來說,為防止所吸取體積上出現誤差,有一些基本的操作原則必須遵守。對吸取體積誤差影響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①流體靜壓;②吸頭潤濕;③流體動力學。當樣本體積從毫升范圍降低至微升范圍時,物理作用力的關系即發生變化,對於加樣來說,其意味著液體表面的作用力效應與其體積或質量(例如重力)的作用力效應相比有所增加,因此,加樣器生產廠家在設計和構建加樣器和吸頭中必須仔細考慮這種情況,而且在使用時也必須注意。
流體靜壓:在吸取液體時,加樣器吸頭只能浸入液體幾毫升以確保與排出液體時相同的流體靜壓條件,因此,加樣器必須以幾乎垂直的方式加取液體,因為傾斜的方式將減少液體柱的高度,導致吸取的液體過多。如果加樣器在30℃下以垂直方式吸取液體,可吸取至0.15%更多的液體。
吸頭潤濕:當吸頭排空時,仍會有一些殘留的液體以薄膜6f形式保留在吸頭的側面,其量取決於液體和吸頭表面的相互作用,因此,其是一個常數,但依液體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對於水溶液,這種潤濕影響在構建加樣器時就應考慮。對於蛋白溶液等黏度高的液體,建議在加樣前吸打液體數次,以保證加樣的一致性。
流體動力學:對體積吸取的第三個影響是從加樣器吸頭外壁液體的釋放,在此過程中,吸頭的幾何形狀起一個關鍵的作用。為確保加樣中的穩定條件,加樣器吸頭應靠在管壁上,於是,液體可順著管壁流出,而不出現液滴,液滴的形成可由於其表面張力的作用而阻止液體從吸頭中釋放。如果吸頭安裝不正確或使用不相配的吸頭,相對加樣誤差將達到0.4%以上。

⑥ 移液器的使用注意事項是什麼

1.設定移液體積
從大量程調節至小量程為正常調節方法,逆時針旋轉刻度即可。從小量程調節至大量程時,應先調至超過設定體積刻度,再回調至設定體積,這樣可以保證移液器的精確度
2.裝配移液槍頭
將移液槍垂直插入吸頭,左右旋轉半圈,上緊即可。用移液器撞擊吸頭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長期這樣操作回導致移液器的零件因撞擊而鬆散,嚴重會導致調節刻度的旋鈕卡住
3.吸液及放液,垂直吸液吸頭尖端浸入液面3mm以下,吸液前槍頭先在液體中預潤洗慢吸慢放放液時如果量很小則應吸頭尖端可靠容器內壁
4.吸有液體的移液槍不應平放,槍頭內的液體很容易污染槍內部而可能導致槍的彈簧生銹

5.移液槍在每次實驗後應將刻度調至最大,讓彈簧回復原型以延長移液槍的使用壽命

6.吸取液體時一定要緩慢平穩地松開拇指,絕不允許突然松開,以防將溶液吸入過快而沖入取液器內腐蝕柱塞而造成漏氣。
7.為獲得較高的精度,吸頭需預先吸取一次樣品溶液,然後再正式移液,因為吸取血清蛋白質溶液或有機溶劑時,吸頭內壁會殘留一層」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產生誤差。
8.濃度和粘度大的液體,會產生誤差,為消除其誤差的補償量,可由試驗確定,補償量可用調節旋鈕改變讀數窗的讀數來進行設定。
9.可用分析天平稱量所取純水的重量並進行計算的方法,來校正取液器,1mL 蒸餾水20℃時重0.9982g. 所設量程在移液器量程范圍內不要將按鈕旋出量程,否則會卡住機械裝置,損壞了移液器。
10在設置量程時,請注意:數字清清楚楚在顯示窗中, 旋轉到所需量程
11.移液器嚴禁吸取有強揮發性、強腐蝕性的液體(如濃酸、濃鹼、有機物等)。
12.嚴禁使用移液器吹打混勻液體。
13.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體積的液體,以免影響准確度。同時,如果需要移取量程范圍以外較大量的液體,請使用移液管進行操作。

⑦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有:選擇合適的移液器、設定移液體積、裝配吸頭、移液、移液器的放置,具體如下:

1、選擇合適的移液器

移取標准溶液(如水、緩沖液、稀釋的鹽溶液和酸鹼溶液)時多使用空氣置換移液器,移取具有高揮發性、高黏稠度以及密度大於2.0g/cm的液體或者在臨床聚合酶鏈反應(PCR)測定中的加樣時使用正向置換移液器。



4、移液

保證移液器、吸頭和待移取液體處於同一溫度;然後用待移取吸液體潤洗吸頭1-2次,尤其是黏稠的液體或密度與水不同的液體。移取液體時,將吸頭尖端垂直浸入液面以下2-3mm深度緩慢均勻地松開操作桿,待吸頭吸入溶液後靜置2-3秒,並斜貼在容器壁上淌走吸頭外壁多餘的液體。

5、 移液器的放置

使用移液器完畢後,用大拇指按住吸頭推桿向下壓,安全退出吸頭後將其容量調到標識的最大值,然後將移液器懸掛在專用的移液器架上;長期不用時應置於專用盒內。

臨床常用的微量移液器的設計依據是胡克定律:即在一定限度內彈簧伸展的長力與彈力成正比,也就是移液器內的液體體積與移液器內的彈簧彈力成正比。微量移液器加樣的物理學原理有兩種:使用空氣墊加樣和使用無空氣墊的活塞正移動加樣。

(7)移液器中的機械移用裝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調節移液器的過程中轉動旋鈕不可太快,也不能超出其最大或最小量程,否則易導致量不準確,並且易卡住內部機械裝置而損壞移液器。在裝配吸頭的過程中用移液器反復強烈撞擊吸頭反而會擰不緊,長期如此操作會導致移液器中零件鬆散,嚴重時會導致調節刻度的旋鈕卡住。

當移液器吸頭里有液體時,切勿將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體倒流而腐蝕活塞彈簧。對移液器進行高溫消毒時,應首先查閱所使用的移液器是否適合高溫消毒後在進行處理。

⑧ 移液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那些問題

移液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
保持移液器豎直方向,
避免槍頭的液體流向移液器腐蝕,
使用完畢之後要把移液器掛著放。

⑨ 移液器使用正確方法是怎麼樣的

調節量程在調節量程時,如果要從大體積調為小體積,則按照正常的調節方法,逆時針旋轉旋鈕即可;但如果要從小體積調為大體積時,則可先順時針旋轉刻度旋鈕至超過量程的刻度,再回調至設定體積,這樣可以保證量取的最高精確度。在該過程中,千萬不要將按鈕旋出量程,否則會卡住內部機械裝置而損壞了移液槍。裝配槍頭(吸液嘴)的在將槍頭套上移液槍時,正確的方法是將移液槍(器)垂直插入槍頭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轉動即可使其緊密結合。如果是多道(如8道或12道)移液槍,則可以將移液槍的第一道對准第一個槍頭,然後傾斜地插入,往前後方向搖動即可卡緊。槍頭卡緊的標志是略為超過O型環,並可以看到連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移液的方法移液之前,要保證移液器、槍頭和液體處於相同溫度。吸取液體時,移液器保持豎直狀態,將槍頭插入液面下2-3毫米。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幾次液體以潤濕吸液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與水不同的液體時)。這時可以採取兩種移液方法。一是前進移液法。用大拇指將按鈕按下至第一停點,然後慢慢松開按鈕回原點。接著將按鈕按至第一停點排出液體,稍停片刻繼續按按鈕至第二停點吹出殘余的液體。最後松開按鈕。二是反向移液法。此法一般用於轉移高粘液體、生物活性液體、易起泡液體或極微量的液體,其原理就是先吸入多於設置量程的液體,轉移液體的時候不用吹出殘余的液體。先按下按鈕至第二停點,慢慢松開按鈕至原點。接著將按鈕按至第一停點排出設置好量程的液體,繼續保持按住按鈕位於第一停點(千萬別再往下按),取下有殘留液體的槍頭,棄之。移液器的正確放置使用完畢,可以將其豎直掛在移液槍架上,但要小心別掉下來。當移液器槍頭里有液體時,切勿將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體倒流腐蝕活塞彈簧

⑩ 移液器操作考核方案

1、調節量程
在調節量程時,如果要從大體積調為小體積,則按照正常的調節方法,逆時針旋轉旋鈕即可;但如果要從小體積調為大體積時,則可先順時針旋轉刻度旋鈕至超過量程的刻度,再回調至設定體積,這樣可以保證量取的最高精確度。在該過程中,千萬不要將按鈕旋出量程,否則會卡住內部機械裝置而損壞了移液槍。
2、裝配槍頭(吸液嘴)
在將槍頭套上移液槍時,正確的方法是將移液槍(器)垂直插入槍頭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轉動即可使其緊密結合。如果是多道(如8道或12道)移液槍,則可以將移液槍的第一道對准第一個槍頭,然後傾斜地插入,往前後方向搖動即可卡緊。槍頭卡緊的標志是略為超過O型環,並可以看到連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3、移液的方法
移液之前,要保證移液器、槍頭和液體處於相同溫度。吸取液體時,移液器保持豎直狀態,將槍頭插入液面下2-3毫米。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幾次液體以潤濕吸液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與水不同的液體時)。這時可以採取兩種移液方法。
一是前進移液法。用大拇指將按鈕按下至第一停點,然後慢慢松開按鈕回原點。接著將按鈕按至第一停點排出液體,稍停片刻繼續按按鈕至第二停點吹出殘余的液體。最後松開按鈕。
二是反向移液法。此法一般用於轉移高粘液體、生物活性液體、易起泡液體或極微量的液體,其原理就是先吸入多於設置量程的液體,轉移液體的時候不用吹出殘余的液體。先按下按鈕至第二停點,慢慢松開按鈕至原點。接著將按鈕按至第一停點排出設置好量程的液體,繼續保持按住按鈕位於第一停點(千萬別再往下按),取下有殘留液體的槍頭,棄之。
4、移液器的正確放置
使用完畢,可以將其豎直掛在移液槍架上,但要小心別掉下來。當移液器槍頭里有液體時,切勿將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體倒流腐蝕活塞彈簧。

閱讀全文

與移液器中的機械移用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史密斯電熱水器的清洗內膽閥門怎麼打開 瀏覽:20
寶雞五金機電一條街 瀏覽:433
自動送料裝置plc 瀏覽:897
光電效應設計實驗裝置 瀏覽:450
東莞市耀利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405
河北晶弘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0
線路保護裝置有什麼作用 瀏覽:637
手持電動工具開關箱 瀏覽:784
銑齒輪用什麼機床 瀏覽:236
包頭土產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897
實驗中的發生和收集裝置 瀏覽:809
衛生間暖氣小背簍閥門預留高度 瀏覽:435
海和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499
國家機械部是什麼牌子 瀏覽:534
電動工具廣告牌 瀏覽:438
顆粒機械多少錢一台 瀏覽:934
接法蘭盤的閥門叫什麼 瀏覽:879
接入自動低頻減速裝置最大負荷功率 瀏覽:57
地暖閥門帽怎麼處理 瀏覽:163
稀釋溶液該用什麼儀器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