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物理實驗裝置製作大賽作品

物理實驗裝置製作大賽作品

發布時間:2022-03-11 12:10:21

A. 物理實驗作品

鹽水的沸點高於100攝氏度
利用
對比法
可以用一大一小兩個燒杯做實驗驗證:
大燒杯里放入鹽水,同時把裝淡水的小燒杯放進鹽水裡;
緩慢加熱(為了使受熱均勻),會觀察到小燒杯里的水先沸騰,這是水溫已達到100度,而鹽水還沒有沸騰,表明鹽水的沸點大於100度

B. 求初中的物理實驗論文和化學小製作!

1 通常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一般是按教材編排順序,先進行演示實驗引出課題,然後通過講解伽利略與亞里士多德的爭論,消除「力是維持物體運動原因」的錯誤觀念,進一步通過做斜面小車實驗證明牛頓第一定律的正確性,最後讓學生運用牛頓第一定律去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從而完成整個教學過程.

為了檢驗學生學習和掌握牛頓第一定律的情況,我們曾用這樣一道題目來檢測學生.題目如下.你坐在向前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里,將手中的鑰匙豎直上拋,問當鑰匙落下來時是落在手裡,還是落在手後面.全班56名同學在試卷上皆答:落在手後面.問其原因,皆曰:汽車在走,而鑰匙拋出後不再向前走了.

2 怎樣更好地改進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效果,使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效果真正是實實在在意義上的令人滿足.我們認為,囿於一般形式上的教學方法的改進已是隔靴搔癢,而必須深入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去考察學生產生錯誤認識的根源.

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學生學習物理概念、規律時所形成的錯誤,常常是由於其頭腦中的前科學概念的影響.

所謂前科學概念,是指兒童在學習物理課程以前的生活實際中,對各種物理現象和過程在頭腦中反復建構所形成的系統的但並非科學的觀念.比如牛頓第一定律就是如此.在物理教學中,那種認為只需要「正面」傳授知識,學生就能接受,如果他們仍不理解,可以多講幾遍就能達到目的的想法,實踐證明是過於天真了.因為在有些學生的經驗中,早已有了與亞里士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原因「的理論類似的觀念.這樣,當他們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之後,就可能把定律納入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牛頓第一定律實際上成了「力是維持物體運動原因」的代名詞.讓他們解釋用手推車、用腳踢球等一些不易暴露錯誤觀念的生活實例時,他們也能解釋得頭頭是道.但當解釋用手拋鑰匙、飛機扔炸彈的例子時,他們卻又運用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去解釋,其錯誤觀念暴露無遺.這正是牛頓第一定律教學效果不佳的症結之所在.

C. 有哪些適合初中生的物理實驗小製作

1一個木板,一個易拉罐,一些沙子.
將木板斜放,往易拉罐里放一些沙子,易拉罐會靜止在木板上,很簡單,易做.
2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
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將米倒滿塑料杯。
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
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講解:
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

瓶子賽跑
思考:裝有沙子和裝有水的兩個同等重量的瓶子從一個高度滾下來,誰先到達終點?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兩個、沙子、水、長方形木板一塊、兩本厚書
操作:
1、用長方形木板和兩本書達成一個斜坡
2、將水倒入另一個瓶子中,將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兩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兩只瓶子同時向下滾動
4、裝水的瓶子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
講解:
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創造:將瓶子里的物質換一換,再讓它們比比賽吧!

帶電的報紙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 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2. 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 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4. 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
1. 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 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3. 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創造:請試一試,還有什麼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牆上

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
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3 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
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2 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
1、在臉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擴展成一個圓形。
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
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
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
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

D. 求六七項適合高中學生在學校實驗室或家中完成的物理、化學、生物拓展實驗或小製作。

一,物理實驗
1,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2,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3,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4,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 讓水沖在手帕上。
3、 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
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二,化學實驗
1,燒不壞的手帕 ,
用火燒過的手帕居然完好無損?
實驗: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與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後輕擠,用兩只坩堝鉗分別夾住手帕兩角,放到火上點燃,等火焰減小時迅速搖動手帕,使火焰熄滅,這是會發現手帕依舊完好如初。
原理:燃燒時,酒精的火焰在水層外,吸附在纖維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燒熱而蒸發,手帕上的溫度達不到纖維的著火點,因而手帕燒不壞。

2,雪球燃燒 ,
雪球也能燃燒?
燃燒的當然不是真正的雪球,而是把醋酸鈣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醋酸鈣就像白雪一樣,製成球狀,點燃即燃燒。
實驗:20毫升水加7克醋酸鈣,製成飽和醋酸鈣溶液,加到100毫升95%的酒精中,邊加邊攪拌,就析出像雪一樣的固體。

3,空杯生煙 ,
空的杯子里冒出白煙?
實驗:兩只潔凈乾燥的玻璃杯,一隻滴入幾滴濃鹽酸,一隻滴入幾滴濃氨水,轉動杯子是液滴沾濕杯壁,隨即用玻璃片蓋上,把濃鹽酸的杯子倒置在濃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漸便能看到滿杯白煙。

4,小木炭跳舞 ,
取一隻試管,裡面裝入3一4克固體硝酸鉀,然後用鐵夾直立地固定在鐵架上,並用酒精燈加熱試管。當固體的硝酸鉀逐漸熔化後,取小豆粒大小木炭一塊,投入試管中,並繼續加熱。過一會兒就會看到小木炭塊在試管中的液面上突然地跳躍起來,一會兒上下跳動,一會兒自身翻轉,好似跳舞一樣,並且發出灼熱的紅光,有趣極了。請你們欣賞一下小木炭優美的舞姿吧。你能回答小木炭為什麼會跳舞嗎?
原來在小木炭剛放入試管時,試管中硝酸鉀的溫度較低,還沒能使木炭燃燒起來,所以小木炭還在那靜止地躺著。對試管繼續加熱後溫度上升,使小木炭達到燃點,這時與硝酸鉀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並放出大量的熱,使小木炭立刻燃燒發光。因為硝酸鉀在高溫下分解後放出氧來,這個氧立刻與小木炭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這個氣體一下子就將小木炭頂了起來。木炭跳起之後,和下面的硝酸鉀液體脫離接觸,反應中斷了,二氧化炭氣體就不再發生,當小木炭由於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鉀上面時,又發生反應,小木炭第二次跳起來。這樣的循環往復,小木炭就不停地上下跳躍起來。

5,白糖變「黑雪」
白糖,是大家經常食用的一種物質,它是白色的小顆粒或粉未狀,象冬天的白雪。然而,我卻能將它立刻變成「黑雪」。如果你不信,那就請看下面的實驗吧。在一個200毫升的燒杯中投入5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幾滴經過加熱的濃硫酸,頓時白糖就變成一堆蓬鬆的「黑雪」,在嗤嗤地發熱冒氣聲中,「黑雪」的體積逐漸增大,甚至滿出燒杯。白糖頓時變成了
『黑雪」,真有意思,誰知道這里的奧妙在什麼地方?
原來白糖和濃硫酸發生了一種叫做「脫水」的化學反應。濃硫酸有個特別古怪的愛好,就是它與水結合的慾望特別強烈,它充分利用空氣中的水分,就是其他物質中的水分它也不放過,只要一相遇,它就非得把水奪過來不可。白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C12H22O11),當它遇到濃硫酸時,白糖分子中的水,立刻被其奪走,可憐的白糖就剩下炭了,變成了黑色。濃硫酸奪過水為己有之後,並不滿足,它又施展另外一個本領一氧化,它又把白糖中剩下來的炭的一部分氧化了,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跑出來。
C+2H2SO4=2H2O+2SO2+CO2
由於反應後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的跑出,所以體積越來越大,最後變成蓬鬆的「黑雪」。在濃硫酸奪水的「戰斗」中,是個放熱過程,所以發出嗤嗤的響聲,並為濃硫酸繼續氧化碳的過程提供熱量。

三,生物實驗
1,植物葉脈標本的製作方法
葯品:
NaOH(具強腐蝕性,使用時應特別小心)、Na2CO3、雙氧水(或漂白粉)、染料。
器材:
燒杯、電爐、大號鑷子、牙刷、塑料盤子、玻璃棒、小塑料桶、吸水紙(或草紙)
操作步驟:
1、 選材:選取葉質較厚、大小適中、葉面平整、葉脈豐富的葉片(如桂花葉、菩提葉),用清水洗凈備用。
2、 配製溶液:稱取35gNaOH和25gNa2CO3放入燒杯中,加入1L水混溶,使之溶解,製成溶液。
3、 加熱:把溶液放到電爐中加熱,近沸時把葉片浸入溶液內,此時把電滬溫度調低些,邊加熱邊攪拌;加熱時間長短要根據葉片而定,可以過兩三分鍾取一片子出來觀察,直至葉片變成褐色(或葉肉有脫落)即可。
4、 漂洗:停止加熱,用鑷子取出葉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塑料桶中漂洗干凈(一般在兩次以上)
5、 刷洗:將葉片放在塑料盤子中,加入一層水,把牙刷打斜(與水平面大約成45度角),順葉脈輕輕地刷凈地肉,刷時注意:只向一個方向刷(絕對不能來回刷),以免將葉脈刷壞。刷時先從背面開始,刷凈背面再刷正面,主葉脈邊沿處可用敲出法。刷洗干凈後放到吸水紙(或草紙)上晾乾。
6、 漂白:用20%的雙氧水(或漂白粉)漂白葉脈。
7、 染色繪圖:可以用紅葯水、紫葯水、品紅和染料等對葉脈進行染色,也可以在葉脈上繪圖。
8、 粘貼、過膠:晾乾後,可用紙粘住,過膠保存。 ,

2,不用土也能種番茄
目前,全世界人口已有五十多億。據估計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可能達
到六十一億,二十一世紀末要大大超過一百億。而耕地面積卻增加不了多少。
因此尋求一種不用土壤的栽培方法,就引起各國科學家的重視。現在全世界
已經有三個國際機構,一百三十多個研究機關正在專門從事這項工作。
在美國,許多家庭用這種方法提供了大部分食用蔬菜。他們用40 瓦日光
燈作光源,建立了家庭小菜園,隨時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不少城市居民的
窗檯、陽台、平頂屋頂、走廊以及室內空閑地方,都廣泛地應用無土壤的溶
液培養法種植各種花草、樹木和蔬菜。因此人們把樓房裡、屋頂上的無土「耕
地」叫做「新型耕地」。它為增加今後的耕地面積展現了前景。這種不用土
壤,只用營養液的栽培方法叫做溶液培養法,或者叫無土栽培法。
你也可以親手做做這種無土栽培的溶液培養試驗,方法很簡單:
先制備土壤溶液。找一個舊臉盆(或舊水桶),在盆里裝上三分之一的
肥沃土壤。然後,加入半臉盆的水,進行充分的攪拌,使水變得非常混濁。
最後把盆靜放一天,這時候,臉盆里的水又變得澄清了。把這些澄清的水慢
慢地倒在一個容器里,這種水就叫土壤溶液(或土壤提取液),在土壤溶液
中含有植物生長發育需要的各種礦物質。
瓶栽植物。找來三個大口瓶,一號瓶裝入冷開水,二號瓶裝入土壤溶液,
三號瓶裝上土壤。然後,從城裡挑選三棵大小基本相同的西紅柿幼苗(也可
以用當地的其他植物幼苗),把它們從地里挖出來,連土坨一起放在水盆里
浸泡二十分鍾。在水裡,把根繫上的泥土輕輕的抖掉(千萬不要損傷幼根),
再把這三棵幼苗分別用彈簧秤(或小秤)稱一稱,並記錄下來。然後,把這
三棵幼苗分別栽倒三個大口瓶里,用硬紙殼做個瓶蓋,蓋好。硬紙殼蓋中間
的小孔要比幼苗莖桿大一些,周圍可以用棉花把幼苗塞緊。然後,把它們都
放在向陽的地方。一號瓶,每隔五天換一次冷開水,二號瓶,每隔五天換一
次土壤溶液,三號瓶,要適時澆水。
過幾天後,就會看到:一號瓶的幼苗會枯萎、死掉。二三號兩瓶里的幼
苗正常地生長。這樣生長一個月的時候,把這兩棵苗分別取出來(三號瓶苗
從土裡挖出來時,小心地把根上的土粒洗干凈),再稱一稱。結果你會發現,
它們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如果你有興趣的話,還可以把它們換到較大的盆里,
繼續觀察它們的生長發育和開花結果情況,看看它們是否有差別。你會同樣
得出無差別的結論。這個試驗可以說明,植物是吸收溶解在土壤溶液里的營
養物質來生活的。
如果有條件的話,你還可以用化學試劑配成營養溶液,來代替土壤溶液
作試驗。試劑的名稱和用量見下頁表:
名 稱 用 量 名 稱 量
硝酸鈣0.8 克 尿素0.2 克
硝酸鉀0.2 克 食鹽0.2 克
硫酸鎂0.2 克 磷酸鐵微量
磷酸二氫鉀0.2 克 冷開水1000 毫升
試驗結果,你會發現化學試劑里生長的植物和土壤里生長的植物一樣健
壯。
現在有些國家已經用化學試劑配成營養溶液,在工廠里栽培農作物了。
據報道,世界上已經建立起五座蔬菜工廠,它們一般都用營養液代替土壤,
用燈光代替陽光。
第一座是七十年代初在丹麥建立的克利思頓森農場,生產嫩芽和水芹。
種子種在培養盤上面,培養盤在傳送帶上水平移動。作物從播種到收獲要隨
傳送帶走九十米的路程,共需要六天。
第二座是澳大利亞的魯斯那公司建造的,工廠是個八層大樓,採用立體
移動方式栽培。生產馬鈴薯、圓辣椒和萵苣。
第三座是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建造的,生產萵苣、馬鈴薯。它比露天土
地載培的產量高出五十倍。
第四座是美國通用研磨公司建造的,產量是露地的一百倍。
第五座是霍依塔克公司建造的,產量也是露天土壤栽培的一百倍。
你看,這種新型的無土栽培法生產,前途多麼廣闊啊。

E. 第十五屆廣東省大學生物理實驗設計大賽

反反復復鳳飛飛

F. 這是一個物理實驗裝置,求名稱

動量守恆小球

1.碰撞是指物體間相互作用時間極短(近似為0),而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現象。
在碰撞過程中,系統內物體相互作用的內力一般遠大於外力,故碰撞中的動量守恆,按碰撞前後物體的動量是否在一條直線區分,有正碰和斜碰。中學物理一般只研究正碰。
2.按碰撞過程中動能的損失情況區分,碰撞可分為二種:
a.完全彈性碰撞:碰撞前後系統的總動能不變,對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的正碰情況滿足:
m1v1+m2v2=m1v1′+m2v2′
1/2m1v1^2+1/2m2v2^2=1/2m1v1′^2+1/2m2v2′^2(動能守恆)
兩式聯立可得:
v1′=[(m1-m2) v1+2m2v2]/( m1+m2)
v2′=[(m2-m1) v2+2m1v1]/( m1+m2)
·若m1>>m2,即第一個物體的質量比第二個物體大得多
這時m1-m2≈m1,m1+m2≈m1.則有v1'=v1 v2'=2v1
即碰撞後1球速度不變,2球以2倍於1球速度前進,如保齡球撞乒乓球。
·若m1<<m2,即第一個物體的質量比第二個物體的質量小得多
這時m1-m2≈-m2, 2m1/(m1+m2)≈0.則有v1'=-v1 v2'=0
即碰撞後1球原速率反彈,2球不動。如乒乓球撞保齡球。
b.完全非彈性碰撞,該碰撞中動能的損失最大,對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滿足:
m1v1+m2v2=(m1+m2)v
此情況兩球相撞後黏在一起了。
c.非彈性碰撞,碰撞後動能有一定的損失,(轉化為內能)損失比介於前二者之間。
動量守恆定律的本質
系統內力只改變系統內各物體的運動狀態,不能改變整個系統的運動狀態,只有外力才能改變整個系統的運動狀態,所以,系統不受或所受外力為0時,系統總動量保持不變。

9令在光滑水平面上有兩球A和B,它們質量分別為M1和M2,速度分別為V1和V2(假設V1大於V2),
且碰撞之後兩球速度分別為Va和Vb。則在碰撞過程中,兩球受到的力均為F,且碰撞時間為Δt,令V1方向為正方向,可知:
-F·Δt=M1·Va-M1·V1 ①
F·Δt=M2·Vb-M2·V2 ②
所以 ①+ ②得:
M1·Va+M2·Vb-(M1·V1+M2·V2)=0
即:
M1·Va+M2·Vb=M1·V1+M2·V2
且有系統初動量為P0=M1·V1+M2·V2,末動量為P1=M1·Va+M2·Vb
所以動量守恆得證:
P0=P1

參考文獻:http://ke..com/view/78793.htm?fr=aladdin

G. 初二物理的簡單實驗裝置

1、市面上來激光筆不源貴,還挺好玩,買一個,由於激光筆射出光線 平行度好,可近似認為是平行光
找三個點(三點一線的),順著射過去,演示光直線性原理,檢測你家地面、牆壁、傢具等的直線度(這個是(3)要求的解決實際問題的)。
找個小鏡子,可以演示各種反射原理
向魚缸里照射(用手機拍下照片)可以演示各種折射原理,
找個小孔(很小的孔,或者賣的專門的圖形接頭),射到牆上,可以演示光衍射原理,
找個放大鏡射過去,光斑大小變化,演示折射原理,位置不同光斑大小變化,演示放大鏡物像間關系。
等等,凡是做過的物理題都可以拿來試試模擬下....

2、物態變化
最簡單的是小葯店(大葯店不賣)買個,注射針管,
吸點水,裡面沒有氣泡的情況下,用手堵住吸孔,繼續拔,會看到水像沸騰一樣冒泡,
原理是壓力越低,液體沸點越低, 屬於【氣化】過程

重要的是你在以後的生活中自己注意觀察思考,你會發現很多身邊有意思的東東。

H. 初中物理實驗製作

探究滑動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1隻、木塊、比較光滑的木板、粗糙木板、重物1個

實驗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比較光滑的木板上勻速拉動
2、在桌面上放一較粗糙的木板,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粗糙木板上勻速滑動。
3、取走木板,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桌面上勻速滑動。
4、在木板上加放一個重物,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桌面上勻速滑動。

對比上述實驗中的情況,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都不一樣。

結論: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有關。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就是這樣了。親可以給最佳回答嗎

我可是一個一個字打的啊

I. 初中物理實驗的小發明製作品

材料:

塑料葯瓶兩個,橡筋圈兩根,5號廢電池一個,玻璃膠帶,øl.2mm左右鐵絲,小木塊。

製作:

1.按圖一將兩個塑料瓶的底割掉,在兩個瓶蓋中心分別鑽兩個ø2mm的孔。

2.鋸兩段塑料筆桿、筆桿外按圖二套上橡筋,筆桿裡面穿根鐵絲,鐵絲從瓶蓋內側穿入兩孔在瓶蓋頂將鐵絲絞緊。另一瓶蓋同樣做好。

3.按圖一鋸一塊15×10×4(mm)的木塊,將木塊用玻璃膠帶按圖三固定在5號廢電池上。

4.按圖四蓋上瓶蓋,擰緊後拉出橡筋,分別嵌入電池和木塊左右的縫隙里,再用玻璃膠帶固定。

5.兩個瓶底按圖五合在一起,用玻璃膠帶粘合,最後畫上箭頭做記號,外貼玻璃膠。

玩法:如圖六找塊板斜放,先將瓶按箭頭方向用手旋轉10餘下,將瓶放於斜板低處,箭頭指向低處,松開手,由於重心變化,瓶就開始爬坡了。

這裡面有很多的 http://llfxw.cn/

J. 物理實驗競賽,不知道做什麼好

樓主可以在穩壓電路或者報警電路上,不使用一些晶元很難設計出有些水平的裝置的。

閱讀全文

與物理實驗裝置製作大賽作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廢棄機械師怎麼進不去 瀏覽:781
義烏市哲誠五金製品廠 瀏覽:132
超聲儀器使用了哪些效應 瀏覽:941
天梭機械表一個月差多少 瀏覽:769
南京林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97
阿為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79
為什麼換個設備登錄和平精英就歸零 瀏覽:417
通力五金機電城位置 瀏覽:678
單片機超聲波測距高位怎麼消零 瀏覽:627
電動絞車的傳動裝置百度文庫 瀏覽:441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作用是 瀏覽:390
山地自行車前後軸擋軸承如何折卸 瀏覽:698
蘇州球閥閥門廠有哪些 瀏覽:43
機床撞機事故主管報告怎麼寫 瀏覽:253
水箱漂浮閥門什麼材質好 瀏覽:483
為什麼機械先驅沒有了 瀏覽:494
麻將機變壓器生產設備有哪些 瀏覽:350
製冷開30度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850
美團工具箱 瀏覽:273
生銹的外球軸承如何從軸上取下來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