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檢測設備或裝置條件

檢測設備或裝置條件

發布時間:2022-03-11 02:43:12

❶ 新建一個室內空氣檢測實驗室需要什麼設備

我們公司就有2個30立方米的實驗艙和1個3立方米的試驗艙,是用來檢空氣中的CADR(空氣潔凈量)、甲醛和臭氧等等,主要用於空氣凈化器生產商做機器性能測試。
實驗室的基本儀器並不多,搭建也不復雜,比如CADR實驗室主要有:攪拌風扇、循環風扇、污染物檢測和發生裝置、恆溫空調送風、功率儀、交流電源、空氣過濾器等等共18種基本設備。
關於檢測設備:
現在CADR實驗室比較流行的設備:TSI8530或是3330。
測試甲醛的主要是PPM,當然也可以用化學葯劑檢測,不過相比於使用PPM機器要復雜一點。
關於成本:這個要看使用材料和選用的機器來定,一般在15萬~25萬左右。
如果想建立一個新的室內空氣檢測實驗室,你可以參考下國標GB/T 18801--2015《空氣凈化器》中的附錄A 試驗艙。裡面會詳細的為你介紹建立一個試驗倉所需要的條件與設備。

❷ 防雷裝置檢測的要求和時間間隔是多少

根據中國氣象局第20號令《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投入使用後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檢查的內容如下:

1、儀器儀表鑒定或校準:檢查儀器、儀表鑒定證書、校準證書是否在有效期的范圍內,一般要求每台檢測儀器、儀表要納入計量的檢測,檢測單位可委託有計量認證資質的檢定單位進行常規的計量檢測,檢測合格的,由檢定單位核發給每台儀器、儀表一張計量認證合格證。

2、檢査儀器儀表電池:檢査儀器、儀表所使用的電池是否在正常值范圍,如果電池的電壓不足,則應立即更換新的電池如遇到在檢測中儀器、儀表的電池電力不足時,建議隨身攜帶一組與儀器、儀表相配套的備用電池。

3、檢查檢測設備外觀及其附屬設備:檢査檢測用測試線絕緣層是否有破損,如果有破損則應更換或採用絕緣膠帶對破損的部位進行處理,避免讓裸露的金屬線在檢測過程中碰到帶電物體或接地體產生危及人身安全或影響檢測數據情況出現如果發現檢測線某處斷開,可用萬用電表的電阻擋尋找檢測線斷開位置並做處理,以免影響檢測工作。

(2)檢測設備或裝置條件擴展閱讀

防雷裝置檢測順序可按先檢測外部防雷裝置,再檢測內部防雷裝置進行。

外部防雷裝置包括接閃器(接閃桿、接閃帶、接閃線、接閃網)、引下線、接地裝置、金屬門窗及屋面大型金屬物體的等電位連接。

內部防雷裝置包括各級電涌保護器(SPD)、屋內電子設備的等電位連接、電梯機房的等電位連接、均壓環、電子設備安全距離等。

外部防雷裝置和內部防雷裝置檢測完畢後應將每項檢測結果填人防雷裝置安全檢測原始記錄表中作為檢測的原始記錄。

防雷裝置檢測中的SPD是電涌保護器。

當電源採用TN系統時,從總配電盤(箱)開始引出的配電線路和分支線路必須採用TN-S或TN-C-S系統。

原則上電涌保護器(SPD)和等電位連接位置應在各防雷區的交界處,但當線路能承受頂期的電涌電壓時,SPD可安裝在被保護設備處。線路的金屬保護層或屏蔽層宜首先與防雷區交界處進行等電位連接。



❸ 如何設立第三方食品檢測機構,需要具備什麼條件需要多少資金需要什麼資質

這個是我幫你查到的,我是搞物理檢測的,要有全套的檢測設備才行,這個最少也要500W起,食品的管的比較嚴格很難搞下牌照下來,關系要夠硬才可以,
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辦法》和《農業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機構審查認可細則》的要求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機構審查認可和國家計量認證

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准則
1.總則
1.1 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規范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活動,依據《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和《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條件》,制定本准則。

1.2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對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的評審應當遵守本准則。

1.3 本准則所稱的食品檢驗機構,是指依法設立或者經批准,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並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檢驗數據和結果的檢驗機構。

1.4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依據本准則對食品檢驗機構的基本條件和能力實施評價,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以及本准則要求的食品檢驗機構頒發資質認定證書。

1.5 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評審,應當遵循客觀公正、科學准確、統一規范、有利於檢測資源共享和避免不必要重復的原則。

1.6 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含具有食品檢驗能力的綜合性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評審),依據《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准則》和本《准則》同時進行。

2.參考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

《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准則》

《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條件》

3.術語和定義

本准則使用《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2008)、《各類檢查機構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8346:2001)給出的相關術語和定義,以及實驗室通用術語。

4.管理要求

4.1 組織機構

4.1.1 食品檢驗機構應當是依法設立(注冊)或相對獨立的檢驗機構,能夠承擔法律責任。

4.1.2 非獨立法人食品檢驗機構應當由其法人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人員負責並承擔責任。

4.1.3 食品檢驗機構應當使用正式聘用的檢驗人員,檢驗人員只能在一個食品檢驗機構中執業。

食品檢驗機構不得聘用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從事食品檢驗工作的人員。

4.1.4 開展動物試驗的食品檢驗機構,應當取得省級以上實驗動物管理部門頒發的《實驗動物環境設施合格證書》;自產自用動物的檢驗機構必須具有《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和《實驗動物質量合格證》。

4.2 食品檢驗機構應當具備下列一項或多項檢驗能力:

a)能對某類或多類食品相關食品安全標准所規定的檢驗項目進行檢驗,包括物理、化學與全部微生物項目,也包括對食品中添加劑與營養強化劑的檢驗;

b)能對某類或多類食品添加劑相關食品安全標准所規定的檢驗項目進行檢驗,包括物理、化學與全部微生物項目;

c)能對某類或多類食品相關產品的食品安全標准所規定的檢驗項目進行檢驗,包括物理、化學與全部微生物項目;

d)能對食品中污染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等通用類食品安全標准或相關規定要求的檢驗項目進行檢驗;

e)能對食品安全事故致病因子進行鑒定;

f)能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許可進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

g)能開展《食品安全法》規定的其他檢驗活動。

4.3 食品檢驗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應當符合本准則和《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准則》的要求。

4.4 食品檢驗機構應當依據《食品安全法》,針對所開展的檢驗活動,制定相應的檢驗責任追究制度、檢驗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預案等。

4.5 承擔政府委託監督抽檢、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等任務的食品檢驗機構還應當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

5.技術要求

5.1 人員

5.1.1 食品檢驗機構應當具備與其所開展的檢驗活動相適應的檢驗人員和技術管理人員。

5.1.2 檢驗人員和技術管理人員應當熟悉《食品安全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食品安全標准、檢驗方法原理,掌握檢驗操作技能、標准操作程序、質量控制要求、實驗室安全與防護知識、計量和數據處理知識等。

5.1.3 檢驗人員和技術管理人員應當接受《食品安全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質量管理和有關專業技術培訓、考核,並持有培訓考核合格證明。

5.1.4 從事動物試驗的檢驗人員應當取得《動物實驗從業人員崗位證書》;從事特殊檢驗項目(輻射、基因檢測)的人員應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

5.1.5 從事食品檢驗活動的人員應當持證上崗。檢驗人員中具有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人員的比例應當不少於30%。

5.1.6 食品檢驗機構技術管理人員應當熟悉業務,具有相關專業的中級以上(含中級)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從事食品檢驗相關工作3年以上。

5.2 設施和環境

5.2.1 食品檢驗機構應當具備固定的檢驗工作場所以及專用於食品檢驗活動所需的冷藏和冷凍、數據處理與分析、信息傳輸設施和設備等工作條件。

5.2.2 食品檢驗機構的基本設施和工作環境應當滿足檢驗方法、儀器設備正常運轉、技術檔案貯存、樣品制備和貯存等相關要求。

5.2.3 實驗區應當與非實驗區分離。對互有影響的相鄰區域應當有效隔離,明示需要控制的區域范圍。防止交叉污染、保證人身健康和環境保護等要求。

5.2.4 微生物實驗室應當配備生物安全櫃,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實驗活動應當依據國務院《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在相應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

5.2.5 開展動物實驗的食品檢驗機構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a)有溫度、濕度、通風及照明控制等環境監控設施;

b)有獨立實驗動物檢疫室;

c)有與開展動物實驗項目相適應的消毒滅菌設施;

d)有收集和放置動物排泄物及其他廢棄物的設施;

e)有用於分離飼養不同種系及不同實驗項目動物、隔離患病動物等所需的獨立空間;

f)開展揮發性物質、放射性物質或微生物等特殊動物實驗的食品檢驗機構應當配備特殊動物實驗室,並配備相應的防護設施(包括換氣及排污系統),並與常規動物實驗室完全分隔。

5.2.6 毒理實驗室應當配備符合環保要求的用於陽性對照物的貯存和處理的設施。

開展體外毒理學檢驗的實驗室應當有足夠的獨立空間分別進行微生物和細胞的遺傳毒性實驗,且符合國家有關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相關要求。

5.3 食品檢驗機構應當有防止原始數據記錄與報告損壞、變質和丟失的措施。

如運用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或自動設備系統對檢測數據、信息資料進行採集、處理、分析、記錄、報告或存貯時,應當有保障其安全性、完整性的措施,並有相應的驗證記錄。

5.4 儀器設備和標准物質

5.4.1 食品檢驗機構應當配備滿足所開展的檢驗活動必需的儀器設備、樣品前處理裝置以及標准物質(參考物質)或標准菌(毒)種等。

5.4.2 食品檢驗機構使用儀器設備(包括軟體)、標准物質(參考物質)或標准菌(毒)種等有專人管理,滿足溯源要求。

本評審准則自2010年11月1日起實施

❹ 實驗室環境要求

1、一般實驗室應滿足的條件:

一般實驗室溫度控制23+/5℃,濕度控制65+/15%RH,對於不同實驗室要求不一樣,具體應包括如下要求。

(1)實驗室應有足夠的通風換氣設備,以及實驗廢氣的排放管道,保持實驗室內的空氣新鮮潔凈。

(2)實驗室應配備冰櫃用以保存樣品和試劑。

(3)實驗室應配備保險櫃用以保存劇毒物品。

(4)對實驗室內部不同功能的區域,尤其是進行具有高毒性和「三致效應」的環境污染物分析場所,應進行分隔並設置明顯的標志加以區分。

(5)對進入不同區域的人員、設備和分析項目存在干擾的情況進行控制,如使用警示標識或門禁,以避免實驗室環境發生交叉或外來干擾。

2、專用實驗室應滿足的條件:

(一)天平室或傅立葉紅外分析室

(1)室溫20±5℃,濕度65±5%;

(2)內部應安裝空調或除濕機等必要的設備,保證必需的恆溫恆濕條件。

(二)光譜分析室

(1)配備樣品處理間:有洗滌池、實驗台、通風櫃等;

(2)儀器室(攝譜室):室溫20±5℃,濕度65±5%;

(3)通風:儀器激發部分的上方要有局部排氣罩裝置。

(三)ICP分析室

(1)室溫22±2℃,濕度65±5%;

(2)內部應安裝空調或除濕機等必要的設備,

(4)檢測設備或裝置條件擴展閱讀:

實驗室的分類:

1、按學科分類:生物類的實驗室

(1)一般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不使用實驗脊椎動物和昆蟲)。

(2)實驗脊椎動物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

2、按歸屬分類:

(1)第一類是樹立在大學裡面,從屬於大學或者是由大學代管的實驗室。例如:英國劍橋大學的卡文迪什實驗室,莫斯科大學的物理實驗室,荷蘭萊頓大學的低溫實驗室,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物理實驗室,等等。

(2)第二類實驗室屬於國家機構,有的甚至是國際機構。它們大多從事於基本計量,高精尖項目,超大型的研究課題,和國防軍事等任務。

(3)第三類實驗室直接歸屬於工業企業部門,為工業技術的開發與研究服務。例如:貝爾實驗室和IBM 研究實驗室。

❺ 檢測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應該注意啥

檢測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應該注意啥?

設備作為一項重要資源要素,應納入質量管理體系,參與體系運行,以實現質量方針和目標。因此,應建立符合準則要求的設備管理體系,實行全面質量管理,使儀器設備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滿足檢測工作的需要。

建立設備質量管理體系

⑴ 建立設備管理組織

設備管理組織有質量管理部門、技術部門和支持服務部門構成。根據設備管理工作的特點、范圍和工作量,確定管理人員、核查人員、操作人員和服務人員的職責、權力與相互關系,使各項管理職能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相關崗位,盡量做到職責清晰,分工明確。

⑵ 制定設備管理程序

設備管理程序是檢測機構實行設備管理的途徑。通過建立相應的程序文件,明確設備管理活動的過程、步驟、內容和所有環節,使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編寫設備作業指導書

設備作業指導書是指導檢測人員操作設備的規范性文件。一般設備可按照說明書操作,大型、復雜的儀器或操作人員流動性大、性能不穩定的設備需編寫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程。

健全設備質量管理制度

⑴ 評審制度

評審是添置或處置設備的一項前期工作,主要從設備的適應性、可靠性、經濟性、安全性、維護性等方面綜合分析,目的是為了合理配置設備資源,發揮設備的最佳效益。對於大型、貴重、精密的儀器需進行可行性認證,達到技術上先進,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經濟上合理;對於租借、維修、淘汰的設備,以及小型或輔助設備,應進行必要的評審。

⑵ 驗收制度

驗收是保證添置或維修的設備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手段。儀器設備的開箱拆封應在設備管理員、操作人員、供應人員等有關人員都在場時進行,驗收過程中,應對設備評審要求、訂貨合同和裝箱清單,逐一清點,並做好記錄。對於大型、精密的儀器設備,安裝調試後,還應通過一定時期(合同期內)的試運行,根據實際運行效果和各項指標測試結論,確認無質量問題方可驗收。儀器設備經驗收後方可辦理移交手續,交付使用。

⑶ 使用制度

為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充分發揮其作用,必須建立設備使用制度,對人員、工作環境、設施條件、維修、保養等提出明確要求做作出規定。

⑷ 記錄制度

記錄是建立完整的設備檔案,保證設備正常運銷的一項基礎工作,對設備管理的責任落實、制度執行及管理程序的運行和完善都很重要。每台設備從計劃選購到淘汰都應保持完整的記錄,內容除一般性設備檔案外,還應設備購置、檢定、維護的計劃,論證意見或報告,調試驗收報告,設備使用和校準記錄,儀器故障和維修記錄,運行狀況,性能變化,異常現象及整改情況等。

⑸ 核查制度

核查是證實設備符合技術規范,避免影響檢測結果的一項重要舉措。操作人員在使用儀器前後,應按照技術規程和說明書,採取自校、比對等方法,校準主要性能參數,保證儀器的准確度和量程范圍符合要求。質量管理組應定期檢查設備的使用、記錄等情況,對新購置或租借的設備、現場檢測使用的設備、使用頻繁或漂移較大的設備,應制定核查程序,使設備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儀器設備校準與檢定

校準

⑴ 校準的定義

校準是指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裝置或測量系統所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准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

該定義的含義是:

① 在規定的條件下,用一個可參考的標准,對包括參考物質在內的測量器具的特性賦值,並確定其示值誤差。

② 將測量器具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校準鏈,將其溯源到標准所復現的量值

⑵ 校準的目的

① 確定示值誤差,並可確定是否在預期的允差范圍之內;

② 得出標稱值偏差的報告值,可調整測量器具或對示值加以修正;

③ 給任何標尺標記賦值或確定其他特性值,給參考物質特性賦值;

④ 確保測量器給出的量值准確,實現溯源性。

⑶ 校準的依據

校準的依據是校準規范或校準方法,可作統一規定也可自行制定。校準的結果可記錄在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中,也可用校準因數或校準曲線等形式表示校準結果。

檢定

⑴ 定義及檢定對象

檢定是指查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JJF1001-1998《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規范第9.12條》)。檢定是法制計量工作中計量器具控制(JJF1001-1998《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規范第9.6條》)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對象是法制管理范圍內的計量器具。我國在1987年由國家計量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共分十二大類千餘種,同年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即用於貿易結算、安全保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四個方面的工作計量器具55項;1999年,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國務院的授權又增補了強檢工作計量器具4項6種。強制檢定應由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我國對社會公用計量標准以及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的各項最高計量標准,也實行強制檢定。這些構成了我國計量器具檢定的對象。

⑵ 計量器具的法定要求

計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分為計量要求、技術要求和行政管理要求,具體操作是對其進行計量檢查、技術檢查和行政檢查,這三方面的檢查也稱為檢定的三分量。

① 計量檢查

確定計量器具的誤差及其他計量特性,如測量不確定度、示值誤差、准確度等級;穩定性、重復性和漂移;讀數裝置分辨力、分度值、電磁干擾敏感度等。

② 技術檢查

為滿足計量要求而必須具備的結構、安裝要求,讀數的可見性,是否存在欺騙的可能等。

③ 行政檢查

包括標識、銘牌、型式批准、檢定標記、許可證標記、有關證書及有效期、密封,鎖定和其他計量安全裝置的完整性、檢定、修理和維護記錄等。

⑶ 檢定的依據
檢定的依據是按法定程序審批公布的計量檢定規程。在檢定結果中,必須有合格與否的結論,並出具證書或加蓋印記。從事檢定的工作人員必須是經考核合格,並持有有關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檢定員證。

校準和檢定的主要區別

⑴ 校準不具法制性,是自願溯源的行為;檢定則具有法制性,是屬法制計量管理范疇的執法行為。

⑵ 校準主要用以確定測量儀器的示值誤差;檢定是對測量器具的計量特性及技術要求符合性的全面評定。

⑶ 校準的依據是校準規范、校準方法,可做統一規定也可自行制定;檢定的依據必須是檢定規程。

⑷ 校準不判斷測量器具合格與否,但需要時,可確定測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預期的要求;檢定要對所檢的測量器具作出合格與否的結論。

⑸ 校準結果通常是出具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檢定結果合格的出具檢定證書,不合格的出具不合格通知書。

儀器設備檔案及標識管理

對檢測機構儀器設備的考核關鍵在四個方面:

① 所需的檢測儀器設備必須配齊。配齊的概念是不僅包含的參數要齊,而且其量程和准確度要符合檢測標準的要求;

② 所有儀器設備必須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③ 計量儀器設備必須溯源到國家基準;

④ 檢測儀器設備必須帳目清楚、檔案齊全、管理有序,儀器設備實行標識管理。

儀器設備檔案

按每台套儀器設備進行建檔,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 儀器設備履歷表,包括儀器設備名稱、型號或規格、製造商、出廠編號、儀器設備唯一性識別號、購置日期、驗收日期、啟用日期、放置地點、用途、主要技術指標等;

② 儀器購置申請、說明書原件、產品合格證、保修單;

③ 驗收記錄;

④ 檢定/校驗記錄及檢定證書;

⑤ 校驗規程(必要時);

⑥ 保養維護和運行檢查計劃;

⑦ 定期歸檔的使用記錄;

⑧ 保養維護記錄;

⑨ 運行檢查記錄;

⑩ 損壞、故障、改裝或修理的歷史記錄。

儀器設備標識與隨機資料

① 編號標識

所有儀器設備均應進行標識,且每台儀器設備的標識必須是唯一性。

② 狀態標識

根據檢定/校準、比對或驗證結果對儀器設備粘貼可用性識別標識。可用性識別標識分為合格證、准用證和停用證。

a)凡符合下列條件的儀器設備,使用合格證

計量檢定結論為合格者;

經符合程序的校準,其校準結果均在規定的技術要求范圍內;

上述條件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實現,經過比對驗證證明其技術性能符合規定要求;

不需檢定的,經檢查合格的輔助設備。

b)凡符合下列條件的儀器設備,使用准用證

多功能檢測某些功能已喪失,但檢測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經檢定/校驗合格;

經檢測設備某一量程准確度不合格,但檢測工作所用量程合格;

計量器具獲准降級使用。

c)凡符合下列條件的儀器設備,使用停用證

超過檢定/校準有效期限;

已損壞或功能不正常;

計經檢定/校準不符合要求。

儀器設備狀態標識信息應包括以下內容:

設備編號;

證書批准日期;

有效期;

對儀器狀態進行技術確認的機構名稱;

負責對儀器設備受控狀態進行確認的檢查人員姓名;

對准用證應有準予使用的范圍、等級或功能;

對停用證應有開始停用日期和停用狀態正式確認日期;

隨機資料

隨機資料包括操作規程、儀器說明書復印件、在用的使用記錄等。

儀器設備異常情況控制

儀器設備出現異常情況,如誤用、誤操作、超負荷(過載)或事故時,發現檢測精確度不符合要求,顯示的結果可疑或通過校準/檢測不合格時,應立即停止使用,經重新檢定、校準或檢測證明運行滿意方可使用。由於儀器設備異常情況的原因造成對檢測工作影響時,按不符合檢測工作的控製程序進行處理。

儀器設備運行檢查

⑴ 儀器設備運行檢查作用

為保證檢測設備在兩次檢定/校準期間運行狀態和性能符合檢測工作要求,在此期間需要對檢驗設備進行檢查,即儀器設備的運行檢查。

儀器設備的運行檢查最終的落腳點在於對核查數據的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對測量設備的計量性能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作出判斷。有利於檢測機構動態掌握檢測設備的計量性能,並根據運行檢查的結果合理確定檢定/校準間隔,以提高測量數據的可信度,而且可以縮短由於儀器設備功能異常對檢測數據的追溯期,因此,檢測機構應在檢測設備的兩次檢定/校準周期之間進行運行檢查。

⑵ 需要進行運行檢查的儀器設備

在以下情況的儀器設備需要進行運行檢查:

① 使用頻繁的實驗儀器設備;

② 漂移率大的儀器設備;

③ 經檢定,但在檢定有效期內已長時間不使用的實驗室儀器設備;

④ 使用一段時間發現穩定性不好或檢測精度不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

⑶ 儀器設備運行檢查方法

① 對實驗儀器設備的技術指標(精密度、靈敏度、檢出限、信噪比、分離效能、加標回收率等)進行檢查;

② 用兩台或多台同型號/規格實驗室儀器設備進行測量結果比較;

③ 利用實驗儀器設備的自校功能進行檢查;

④ 使用有證標准物質進行檢驗。

⑷ 實施運行檢查注意要點

① 運行檢查的性質不同於檢定/校準;

運行機制檢查發生的時間是在兩次檢定/校準之間,它通過驗證檢測設備計量性能的穩定性,以提高檢測數據的可信度。

② 運行檢查要運用核查標准進行過程式控制制

運行檢查的實質是過程式控制制,是檢測機構使用核查標准對檢測設備計量性能的過程式控制制。使用核查標准進行運行檢查,首先要選擇適宜的核查標准,對被核查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常用檢測點進行核查;其次在運行檢查的檢測設備進行一定時間的監測,建立核查資料庫,通過繪制極差控制圖、平均值標准偏差控制圖等控制圖的方式來檢測檢測設備的計量性能。

③ 實施運行檢查的實驗室儀器設備一般是重要的測量設備或參考標准

並非所有重要檢測設備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核查標准,因此《評審准則》9.6條有「適當時」進行說明。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核查標准,在檢定規程建議有效期內做好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維護工作,也是保證實驗儀器設備量值准確的一種常用手段。

④ 運行檢查應文件化,記錄保存分析

對實驗室儀器設備實施運行檢查時,應制定各種重要實驗儀器設備運行檢查的作業指導書,具體描述實施運行檢查的過程,重點是核查標準的穩定性分析及選擇、核查測量點的確定、核查頻率、控制圖的繪制和核查數據的分析。每次核查數據應按記錄控製程序妥善保存。

❻ 汽車維修企業應具備什麼條件

①人員條件
②組織管理條件
③安全生產條件
④環境保護條件
⑤設施條件
⑥設備條件

❼ SAKI 3D AOI自動外觀檢查裝置 配合AOI檢測設備一套什麼價位

如果沒有特殊功能需求都是有現機的,至於價位,這個需要看您的檢測條件需求和速度。AOI檢測技術也已很成熟,也有其他品牌設備。

❽ 環境空氣檢測公司需要什麼設備和條件

做空氣檢測的,肯定需要有有一台空壓機,之後再把打出來的氣體分解~

❾ 汽車檢測設備有哪些組成

感測器 將非電量轉換成電電量的裝置 變換及測量裝置 把感測器送來的電信號變換成具有 一定功率的電壓或電流信號,以便推動下一級的 記錄和顯示裝置。 記錄及顯示裝置 把變換及測量裝置送來的電壓和電 流信號不失真地記錄下來和顯示出來。記錄和顯 示的方式一般有模擬和數字兩種 數據處理裝置 用來對檢測所得的結果進行分析、運 算、處理等 試驗激發裝置 人為地模擬某種條件把被測系統中的 某種信息激發出來,以便檢測。

❿ 報考特種設備檢測有什麼條件

4個。RT、UT、MT、PT,ET和TOFD。報考Ⅲ級,應當至少持有2個Ⅱ級項(除TIR外,報考RT或UT項,Ⅱ級證中應當含有MT或PT項;報考MT、PT、ET、AE項,Ⅱ級證中應當含有RT或UT項)。申報不同級別的學歷和持低一級別證的時間,應當滿足下表要求。報考級別無損檢測專業大專理工科本科(含)以上其它大專(含)以上中專、高中、職高(機電類) Ⅲ 3年 4年 6年 8年第十三條初試申請的人員應當填寫《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初試申請表》報考Ⅲ級申請,需由聘用單位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簽署意見,經全國考委會初審,並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報考人員方可參加考核。未通過核準的,全國考委會將及時以書面的形式通知報考人員。

閱讀全文

與檢測設備或裝置條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廢棄機械師怎麼進不去 瀏覽:781
義烏市哲誠五金製品廠 瀏覽:132
超聲儀器使用了哪些效應 瀏覽:941
天梭機械表一個月差多少 瀏覽:769
南京林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97
阿為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79
為什麼換個設備登錄和平精英就歸零 瀏覽:417
通力五金機電城位置 瀏覽:678
單片機超聲波測距高位怎麼消零 瀏覽:627
電動絞車的傳動裝置百度文庫 瀏覽:441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作用是 瀏覽:390
山地自行車前後軸擋軸承如何折卸 瀏覽:698
蘇州球閥閥門廠有哪些 瀏覽:43
機床撞機事故主管報告怎麼寫 瀏覽:253
水箱漂浮閥門什麼材質好 瀏覽:483
為什麼機械先驅沒有了 瀏覽:494
麻將機變壓器生產設備有哪些 瀏覽:350
製冷開30度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850
美團工具箱 瀏覽:273
生銹的外球軸承如何從軸上取下來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