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檢驗儀器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通過氣體發生器和附件的液體構成密封體系,依據改變體系壓強時發生的現象如氣泡生成,水柱產生,液面改變等,來判斷儀器裝置是否密封。但是由於試驗裝置的差異,檢查所用的操作與方法也有所區別。具體方法有一下幾種:
一、空氣熱脹冷縮法 把導管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捂緊導管下端,如果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生成,則證明裝置不漏氣。這是教材上介紹的常用的一種方法,操作簡便行,但有四個缺點:①如果儀器玻璃較厚、裝置較大,或者手掌溫度與空氣溫度相差不大時,都不會產生氣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檢查一次用時間偏長;③導氣管的尾端被水浸濕,不適宜做避免水參與的實驗(如制氨氣、制氯化氫等);④若裝置內已經裝入了試劑就不能再行檢查。
二、注水法 適用於檢查啟普發生器或類似於啟普發生器的裝置。首先關閉排氣導管,從頂部漏鬥口注水,當漏斗下端被水封閉後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此法有兩個缺點:①裝置內部被水浸濕;②如果已裝入了固體試劑則不能再行檢查。 為了消除上述兩種方法中的缺點,現設計了以下三種氣密性檢查方法。
三、 打氣與抽氣法(針筒+長頸漏斗)原理:利用針筒的打氣與抽氣使裝置內部的氣壓變大變小。抽氣時,內部氣壓變小時,外部氣壓大,外界氣壓大,外界氣體進入形成氣泡。打氣時,裝置內部的氣壓大,把水壓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組裝好設備,錐形瓶的雙孔塞,一個放長頸漏斗,另一孔與針筒相連。向長頸漏斗中注水直至長頸漏斗的底端浸沒在水面以下。利用針筒向錐形瓶中打氣或抽氣。向外抽氣時,長頸漏斗下端有氣泡冒出,向內打氣時,裝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成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在實驗前,確保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是實驗成功的基礎。另外,做化學實驗一定要細心和耐心,實驗前檢查所需試劑和儀器是否准備好,實驗步驟要非常清楚。一旦步驟搞錯,非常容易發生危險。氣密性的檢查也是為了杜絕反應失敗,防止危險的發生。
B. 帶長頸漏斗的發生裝置怎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先把導氣管的一端用夾子夾緊,從長頸漏斗注水,待水浸沒管口,然後繼續裝水,觀察長頸漏斗中的水面是否下降,若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若下降,說明氣密性不好。
另一種方法是:先從長頸漏斗注水,待管口沒著以後,把導氣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雙手緊握裝置,觀察導氣管口是否有氣泡,若有,說明氣密性良好,若沒氣泡,說明氣密性不好。
C. 如何檢驗這三套裝置的氣密性
A、將將導氣管的出口浸沒在水中,雙手緊握試管。如果水中出現氣泡,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原理:氣體的熱脹冷縮)
B、先將導管上的膠管用彈簧夾夾住,然後在長頸漏斗中注入水且形成液柱,如果液柱不發生改變,證明裝置的氣密性好。
C、將分液漏斗的活塞關閉,將導氣管的出口浸沒在水中,雙手緊握錐形瓶。如果水中出現氣泡,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D. 怎樣檢查三口燒瓶的氣密性
使用膠塞把三口燒瓶兩個口封閉,一個空放一個帶導氣管的膠塞.導氣管一端浸入水中,用雙手緊握試三口瓶底部.如果觀察到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而且在松開手後,導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則證明裝置氣密性好,
E. 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加熱法
1.如圖1,這種制氣裝置在加入反應物前,應怎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連接好裝置,將導管的
一端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手掌緊貼錐形瓶外壁,如果盛水的
容器中有氣泡冒出,移開手掌,一會兒,導管中有一段液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如果環境溫度偏高,手掌緊貼使錐形瓶內外的溫度變化很小,也可採用酒精燈微熱或其他方法】
加水法2.如圖2,這種制氣裝置在加入反應物前,應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1,用彈簧夾夾住膠皮管,從長頸漏斗中向試管內加水,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液柱不下降,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方法2,先從長頸漏斗中向試管內加水,使長頸漏斗下端形成液封,將導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再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如果盛水的容器中有氣泡出現,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圖2中長頸漏斗與空氣連通,用圖1的方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降溫法 3.用如圖3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氣球可膨脹或縮小。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呢?關閉A、B的活塞,將廣口瓶浸沒在冰水中(室內溫度為20℃),廣口瓶內溫度降低,氣球會很快膨脹(或脹大),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觀察裝置圖,氣球與空氣直接相通,氣球膨脹或縮小與裝置的氣密性直接相關】 抽氣法 4.檢查圖4裝置的氣密性,應如何操作?看到什麼現象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向外輕輕拉動注射器的活塞,浸沒在水中的玻璃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觀察裝置圖,要看清單向閥的方向】組合裝置5.如圖5,在反應前用手掌緊貼燒瓶外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觀察不到明顯現象,還可以用什麼簡單的方法證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先微熱燒瓶,B、C、D瓶中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後,水會上升到導管里形成一段液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裝置連接儀器較多,用手掌緊貼燒瓶外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產生氣泡較難,現象很不明顯。可藉助酒精燈】特殊裝置6.如圖6,關閉裝置中的彈簧夾a後,開啟分液漏斗的活塞b,水不斷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燒瓶,能否說明該裝置是否漏氣?如果不能,該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關閉裝置中的彈簧夾a後,再用止水夾夾住橡皮管,然後開啟分液漏斗的活塞,水不能全部往下滴,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不能說明裝置是否漏氣。由於分液漏斗和燒瓶間用橡皮管相連,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燒瓶中液面上方的壓強相同,無論裝置是否漏氣,都不影響分液漏斗中的水滴入燒瓶。】
F. 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和原理
總體來講,原理是:使裝置一端關閉,一段與水接觸,處於密閉狀態,然後利用觀察液面差內不變容來證明密閉性良好。
具體的,裝置大約有幾種,我總結了三種,因為級別不夠,不能插入圖片,很抱歉。但是圖片您可以自己查到。這里,我用裝置名稱來代替圖片:
1,實驗室制氨氣裝置:把導管的一頭放入水中,加熱試管,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時間後,液面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實驗室制氯氣裝置:即插有分液漏斗和導管的雙孔塞的裝置,將分液漏斗活塞關閉,把導管的一頭放入水中,加熱燒瓶,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時間後,液面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啟普發生器的簡易裝置:即插有長頸漏斗和導管的雙孔塞的裝置,將導管夾子關閉,從長頸漏斗注水,形成一段懸空水柱,一段時間後,水柱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關於加熱方法,可以有多種,建議的有手捂、熱毛巾敷,最好直接用酒精燈加熱。
終於回答完了呵呵。
G. 檢驗帶有分液漏斗的三頸燒瓶氣密性的方法
用液面差法即可,先連接好儀器,給分液漏斗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夾子夾緊橡膠管,使裝置密閉,將分液漏斗的塞子上的凹槽與瓶口的小孔相對,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如果分液漏斗中的液面很快不再下降,則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H. 帶有長頸漏斗裝置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對於具體問題。要具體對待,比如:實驗室製取氫氣,經除雜質(HCI氣體及水分)後,再做它用。
檢驗氣密性時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用熱水微熱B或C裝置,如果在D處有氣泡放出,A的長頸漏斗水面上升,D中導管倒吸—段水柱,證明氣密性良好。
(8)三頸檢測裝置氣密性擴展閱讀:
升高溫度法:
1、升高氣體發生裝置體系內氣體的溫度,可以臨時增大其壓強,從而使這個整體部分空氣外逸,當溫度恢復到初始溫度時,這個整體壓強減小,導致浸沒在水中的導氣管內倒吸有一段水柱。
2、對於一些製取氣體量較小的裝置,可採用手握法,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密封性檢測指的是檢測樣品的密封性,是否泄漏。應用領域很廣。適用於軍工、食品、醫療器械、倉儲等行業的包裝袋、盒、瓶、罐等的密封性檢測。同樣可對本身具有密封要求的產品進行檢測。
參考資料:
網路--氣密性檢驗
I. 化學實驗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單孔裝置:先將導管的一端浸在水裡,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回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雙孔答裝置:先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然後從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至淹沒下端管口後,若長頸漏斗下端管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