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的萬向傳動裝置怎樣檢修
1.驅動軸的檢修
(1)檢查萬向節轉動左右驅動車輪,萬向節處應無異響且車輪轉動自如。(2)檢查驅動軸護套a.用手扳動車輪使車輪完全轉向一側,檢查驅動軸護套是否有裂紋或其他損壞。b.檢查護套卡箍是否安裝正確且無損壞。c.檢查護套處是否有油脂滲漏。
2.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的檢修
(1)檢查滾針軸承,如果滾針斷裂、油封失效,應更換新件。(2)檢查十字軸軸頸磨損、壓痕、剝落等情況。十字軸軸頸輕微磨損、輕微壓痕或剝落,仍可繼續使用;如果軸頸磨損過甚、嚴重壓痕或嚴重剝落,應予以更換。(3)檢查萬向節叉,不得有裂紋或其他嚴重損傷,否則應更換新件。(4)萬向節裝配完畢後,可用手扳動十字軸進行檢驗,以轉動自如沒有松曠感為合適。若裝配過緊或過松,應查明原因,必要時應拆檢及重新裝配。
3.球籠式萬向節的檢修
外等速萬向節的6個鋼球要求有一定的配合公差,並與星形套一起組成配合件。檢查軸、球籠、星形套與鋼球有無凹陷與磨損,若萬向節間隙過大,需更換萬向節。檢修內等速萬向節時,要檢查球形殼、星形套、球籠及鋼球有無凹陷或磨損,如磨損嚴重則應更換。內等速萬向節只能整體調換,不可單個更換。防塵罩及卡箍、彈簧擋圈等損壞時,應予以更換。
4.傳動軸的檢修
(1)目視檢查傳動軸軸管,不得有裂紋及嚴重的凹癟。(2)檢查傳動軸軸管全長上的徑向圓跳動,應符合規定。(3)檢查傳動軸花鍵與滑動叉花鍵、凸緣叉與所配合花鍵的側隙,裝配後應能滑動自如。
B. 簡述萬向傳動裝置裝配時的注意事項
安裝時調整好間隙,注意安裝到位,最後調試好。
C. 萬向傳動裝置常見故障有振動故障和( )
雜訊也是一種故障模式,缺少潤滑了
D. 求一篇關於汽車底盤拆裝與檢修實習心得3000字左右
汽車底盤拆裝與檢修實習報告
經過了兩個星期多的底盤拆裝實習,大家都能收獲許多書本上難以收獲的實踐知識。對於動手能力不太強的我們,拆裝實習更是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此過程中,我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學到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說,對待工作的認真的作風,仔細觀察的精神,注重細節的態度。
一、底盤各部分。
1、前橋部分。我們所拆裝的屬整體式前橋主要由前軸、轉向節、主銷等組成。前橋的作用是傳遞車架與車輪之間的作用力及其力矩。拆卸前橋時,先拆卸掉輪轂、制動蹄,然後卸下制動室。拆主銷時,注意先敲開主銷橫銷,再自下而上敲出主銷。安裝先從主銷開始,將推力軸承墊上,推力軸承活動面向上,接著自上而下放入主銷,注意將主銷凹槽對准橫銷口,塞進橫銷,再接著裝制動室、制動蹄、輪轂。判斷前橋是否安裝好的四環節為:輪轂無軸向間隙;輪轂無徑向間隙;主銷無異動;橫拉桿的球頭銷無異動。以上檢查好後,測前輪前束。先在兩輪前方同一水平面上做兩個標記,測出兩輪前邊緣距離,再將這兩個標記轉到後面同一水平面上,測出後邊緣距離,算出後邊緣距離與前邊緣距離之差,即為前輪前束,前束應在0~10mm的正常范圍內,否則要通過調整橫拉桿來調整前束。
2、後橋部分。後橋主要由驅動橋殼、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其功用是將萬向傳動裝置傳來的的發動機轉矩經減速、增矩並改變旋轉方向後傳到左右驅動輪,使左右驅動輪以相同的轉速直線行駛或以不同的轉速轉彎行駛。其中根據支承和受力情況,半軸可分為全浮式半軸支承和半浮式半軸支承兩種支承形式。全浮式半軸支承易於拆裝,只需擰下半軸凸緣上的螺釘,即可將半軸從半軸套管中抽出。按參加減速傳動的齒輪副數目分,主減速器又分為單級式和雙級式
3、轉向器部分。轉向器的功用是增大轉向盤傳遞到轉向器輸入軸的轉矩,並改變力的傳遞方向。轉向器一般按照傳動副的結構形式分為、齒輪齒條式、循環球式、蝸桿曲柄指銷式等幾種轉向器。齒輪齒條式由轉向器殼體、轉向齒輪、轉向齒條等組成,拆卸時先卸下轉向盤柱,再取出轉向齒條,彈簧預緊力可用調整螺母進行調整。蝸桿曲柄指銷式主要由轉向器殼體、轉向蝸桿、轉向搖臂軸、指銷等組成。指銷在曲柄孔中的支承形式可以是滑動結構,也可以是滾動結構,轉向器蓋上裝有調整螺塞,用以調整二軸承的預緊度,調整後用螺母鎖緊。
4、制動系部分。一般汽車包括兩套獨立的制動系:行車制動系和駐車制動系。行車制動系的作用是使正在行駛中的汽車減速或在最短的距離內停車;駐車制動是使已經停在各種路面上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我們所拆裝的行車制動系是由制動鼓、制動蹄、制動底版、凸輪、制動室及傳動裝置組成。拆卸時,注意先卸下拉簧,再卸下支持銷上的墊片和銷。安裝好後調整剎車,調整過程為:先將支撐銷扭平行,再將調整臂螺絲擰死,然後將調整螺栓擰到最輕松位置,並鎖上鎖止螺母,將調整臂螺絲倒回3~5格,整的最佳效果是凸輪兩邊制動鼓和摩擦片的距離為0.7mm,支撐銷兩端制動鼓和摩擦片的距離是0.5mm。
5、離和器部分。離合器的功用:(1)使發動機與傳動系平順地結合,保證汽車起步平穩;(2)保證傳動系換檔時工作平順;(3)防止傳動系過載。離合器一般由主動部分、從動部分、壓緊裝置和操縱機構四大部分組成。拆卸順序為離合器蓋、卡簧、壓緊彈簧、壓盤、從動盤摩擦片。據老師介紹在維修中經常會遇到卡簧斷裂的情況,此時只需松下離合器蓋,換卡簧即可,無須全部拆卸。
6、變速器部分。變速器的功用:(1)實現變速變扭;(2)實現倒車;(3)實現中斷動力傳遞。變速器按傳動比變化方式分為有級變速器、無級變速器和綜合變速器,按操縱方式不同分為手動換檔式、自動操縱式和半自動式變速器。我們要求掌握拆裝手動有級變速器,該變速器有五個前進檔,一個倒檔,三根軸。拆裝從上開始,先拆到變速桿及其支座,卸下第一軸和第二軸軸承,拿出第二軸進行解體,卸下各從動齒輪、軸承、墊片等,安裝時應注意兩個同步器的油空應向著同一方向。
7、差速器部分。差速器功用是在汽車行駛過程中使左右兩輪側的驅動輪相對於地面滾動而不是滑動。我們所拆裝的是錐齒輪差速器,主要有十字軸、半軸齒輪、行星齒輪、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等組成。拆裝時應注意,差速器調整螺母調到無軸向竄動。如主動齒與從動齒間隙過大,從動齒對面的調整螺母松開,從動齒旁邊的定位螺母擰到有阻力,倒回1/4圈,然後鎖緊螺母,讓從動齒輪靠近主動齒。
8、傳動軸部分。傳動軸是萬向傳動裝置的主要傳力部件,通常用來連接變速器和驅動橋,在轉向驅動橋和斷開式驅動橋中,則來連接差速器與驅動輪。
二、整車拆裝。實習的最後幾天,我們對一兩皇冠3.0L進行了簡單的拆裝。先拆下車蓋,拆下水箱、蓄電池、發電機、空壓機等附件,拆下底盤的自動變速器、三元催化器等,吊出發動機。此車的制動系有些不同,它的行車制動是盤式制動,駐車制動是鼓式制動。
兩個多星期的實習過得很快,也過得很愉快。有話說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標准。
E. 萬向傳動裝置的結構是什麼
它主要由萬向節、傳動軸和中間支承組成。安裝時必須使傳動軸兩端的萬向節叉處於同一平面。工作原理 萬向節即萬向接頭,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
F. 傳動軸萬向傳動裝置如何拆卸和檢查
1、從汽車上拆卸下傳動軸。拆卸傳動軸應從後節傳動軸的後端開始,順次向前拆。先把與驅動橋相連接的萬向節叉上的4個螺栓擰下,把主傳動軸的後端拆下來,然後把與中間傳動軸相連的萬向節叉上的4個螺栓擰下;
將前端拆下來,這樣整個主傳動軸可拆卸下來;擰松中間支承與車架橫梁的連接螺栓,把有中間支承的一端拆下來,最後擰松與駐車制動鼓連接的螺母,把中間傳動軸整個卸下。
2、總成解體前的檢查。應檢查總成上裝配標記是否齊全、清晰。如果標記不齊全或不清晰,應在拆卸前作出清晰的標記。
3、滑動花鍵副的分解。擰開套管又油封蓋,把花鍵軸從套管叉里抽出,取下油封、油封墊片和油封蓋。
4、萬向節的分解。用卡簧鉗把每個萬向節叉座孔內的彈性擋圈取出;左手把傳動軸的一端抬起,右手拿錘子輕敲萬向節叉耳根部,將一個滾針軸承座振出;傳動軸轉過.800,用同樣方法把萬向節叉上的另一端滾針軸承座振出;
並取下萬向節叉;左手抓住十宇軸,將傳動軸一端抬起,右手拿錘子輕敲萬向節叉耳根部將一個滾針軸承振出;傳動軸轉過1800,用同樣方法將萬向節叉上的另一滾針軸承座振出,並把十字軸取下來。注意:把十字軸轉到油嘴開檔大的位置,防止油嘴撞壞。
(6)萬向傳動裝置的拆裝與檢修實訓報告擴展閱讀:
案例:傳動軸異晌
故障現象:一車主訴說其車輛在起步、變速過程中放鬆離合器踏板時,傳動軸出現明顯、清脆的金屬敲擊聲。汽車以高速檔低速行駛時,其響聲連續且有節奏。
故障診斷與排除:傳動軸異響的最常見原因是萬向節不良。當萬向節軸承磨損松曠,配合間隙會變得過大,一旦離合器踏板放鬆,主、從動件接觸時就會產生撞擊而發出金屬敲擊聲。
而當汽車在高速檔低速行駛時,因發動機運轉不均勻,傳動軸抖動,此時又會出現連續而有節奏的響聲。經檢查發現十字軸及軸承磨損嚴重,更換十字軸及軸承,故障排除。
G. 萬向傳動裝置的故障維修
萬向傳動裝置故障案例分析案例一:煩人的車輛顫動故障故障現象一輛1997年款道奇大捷龍MPV商用車,車主反映車速在60km/h時能明顯感覺到車身左右顫動,前部車身感覺特別明顯,提速的過程中顫動更加厲害,急速踏加速踏板則顫動變得非常劇烈,但若是緩踏加速踏板,顫動感會輕一些,不踏加速踏板則幾乎感覺不到。車主還反映車輛在重載上坡時讓人更是難以忍受,但當車速超過70km/h後,車輛又能恢復正常。
故障診斷與排除根據多年的維修經驗判定,此類故障多是由於懸架的松動,或鉸接部分配合間隙變大引起振動,當振動與車身振動頻率在某一瞬間相重合而引起振動的振幅變大,形成共振。將車輛升起,仔細檢查底盤,用撬棍撬動各膠套及球頭發現,右下控制臂球頭略有松動,更換該球頭後試車,故障略有好轉,但仍存在:車輪的軸向擺動量超標也會出現此類情況,將前輪拆下,重新做動平衡,並且觀察了車輪的偏擺情況,發現偏擺並不嚴重,但還是從四個車輪中選擇了偏擺量較輕的兩個安裝在了前輪,再次試車觀察。故障依舊存在。反復試車,檢查底盤,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看來應該轉移思考的方向了。車輛的顫動源會不會來自發動機或者變速器,最終傳導到車身的呢?將車升起,起動發動機讓前輪旋轉,保持車速在60km/h。此時在車下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發動機和變速器左、右的擺動要比車身更劇烈。經仔細觀察,發現振動源來自左側傳動軸。將車熄火後用力晃動左側傳動軸,能夠聽到「哐當」的響聲,因此可判定是傳動軸內球籠的內部間隙過大所引起的故障。拆卸傳動軸內球籠,檢查發現此種內球籠為星形三銷式萬向節,左側內球籠傳動軸防塵套的卡子已松動,潤滑脂已經漏光,並且有水分進入。由於長時間缺少油脂的潤滑,球籠的內壁上受力側已經磨損出很深的溝槽,三個小軸承的滾針有的也因磨損脫離了滑道。由於球籠的內壁上有溝槽,使得傳動軸的伸縮受到限制,所以引起發動機左右擺動,進而導致車身的左右擺動。當車速在60km/h時,傳動軸伸縮的頻率與發動機通過發動機支撐座擺動的固有頻率相重疊,導致車輛擺振的幅度最大;車速達到70km/h時,傳動軸伸縮的頻率與發動機通過支撐座擺動的固有頻率相差較多,所以車速超過70km/h時擺振現象就會消失。
更換左側傳動軸總成後,故障排除。
案例二:行車時左前輪有「喀吧」聲
故障現象一輛行駛了65400km捷達的轎車,在車輛行駛時,左前輪處有「喀吧、喀吧」聲,類似金屬擠壓聲,轉向時異響更加嚴重。
故障診斷與排除用舉升器將車輛升起,經檢查後發現右傳動軸外等速萬向節防塵套破裂,其內部潤滑脂溢出。將右傳動軸拆下,拆下防塵套,發現外等速萬向節珠架滾道內有許多泥沙。通過用汽油清洗干凈後,發現萬向節珠架有兩處裂紋,滾道有劃痕和麻點,已無法使用。更換新外等速萬向節和防塵套,故障即排除。根據要求捷達轎車應定期進行檢查、保養,一旦發現球籠防塵套損壞應及時更換,以免造成球籠損壞:
案例三:傳動軸異晌
故障現象一車主訴說其車輛在起步、變速過程中放鬆離合器踏板時,傳動軸出現明顯、清脆的金屬敲擊聲。汽車以高速檔低速行駛時,其響聲連續且有節奏。
故障診斷與排除傳動軸異響的最常見原因是萬向節不良。當萬向節軸承磨損松曠,配合間隙會變得過大,一旦離合器踏板放鬆,主、從動件接觸時就會產生撞擊而發出金屬敲擊聲。而當汽車在高速檔低速行駛時,因發動機運轉不均勻,傳動軸抖動,此時又會出現連續而有節奏的響聲。經檢查發現十字軸及軸承磨損嚴重,更換十字軸及軸承,故障排除。
H. 萬向傳動裝置安裝位置
① 擰松傳動軸螺栓,如圖 3-17 所示。
② 松開車輪螺栓。
③ 升高車輛。
④ 拆卸車輪。
⑤ 拆卸隔聲墊。
⑥ 擰下連接桿 3 右側和左側的六角螺母 1,如圖 3-18 所示。
⑦ 從穩定桿 2 上拔出連接桿 3。
⑧ 對於帶有車輛高度感測器的車輛:先擰出螺母 1,再將左前車輛高度感測器 G78 或右前車輛高度感測器 G289 的支架 2 從擺臂 3 中拔出,如圖 3-19 所示。
⑨ 擰出主銷上的螺母(圖 3-20 中箭頭位置)。
⑩ 將擺臂從主銷上松開。
⑪ 將傳動軸從法蘭軸 / 變速器上擰下(圖 3-21 中箭頭位置)。
⑫ 向左轉動車輪軸承罩。
⑬ 從輪轂上拉出傳動軸。注意:如果無法從車輪軸承中拉出傳動軸,可以用壓出器T10520 將傳動軸從車輪軸承中壓出,如圖 3-22 所示。
⑭
將壓出器 T10520 用 3 個車輪螺栓 1 固定在輪轂上,目的是壓出傳動軸 2,如圖 3-23 所示。注意:壓出器 T10520
必須遵守規定的順序,用手擰緊滾花螺母 1,只能用扳手轉動螺栓 2,用壓出器 T10520 壓出傳動軸,如圖 3-24 所示。
⑮ 取出傳動軸。
三銷式萬向節的拆卸和安裝
① 擰松傳動軸螺栓如圖 3-25 所示。
② 松開車輪螺栓。
③ 升高車輛。
④ 拆卸車輪。
⑤ 擰下連接桿 3 右側和左側的六角螺母 1,如圖 3-26 所示。
⑥ 從穩定桿 2 上拔出連接桿 3。
⑦ 擰下螺母箭頭如圖 3-27 所示。
⑧ 將帶轉向節主銷的車輪軸承罩從擺臂上拉出。
⑨ 將傳動軸從輪轂中拉出並固定在車身上。如果無法將從車輪軸承中拉出傳動軸,可以用壓出器 T10520 將傳動軸從車輪軸承中壓出。在使用壓出器 T10520 之前,要注意放入壓塊 1,如圖 3-28 所示。
⑩
將壓出器 T10520 用 3 個車輪螺栓 1 固定在輪轂上,目的是壓出傳動軸 2,如圖 3-29 所示。壓出器 T10520
必須遵守規定的順序,用手擰緊滾花螺母 1,只能用扳手轉動螺栓 2,用壓出器 T10520 壓出傳動軸,如圖 3-30
所示。提示:在操作結束或調整時,必須重新將絲桿安裝到其初始位置,以便可以使用液壓功能。
⑪ 將楔子 T10161 裝入變速器殼體和三銷式萬向節之間,如圖 3-31 所示。
⑫ 用橡膠錘敲擊楔子 T10161,將內側萬向節從變速器中敲出。
⑬ 取出傳動軸。
I. 萬向傳動裝置裝配時的注意事項
你好。我要床動裝置在安裝的時候需要認方向的。咱拆下來的時候需要做上記號。不能裝,反。否則異響非常大。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J. 萬向傳動裝置的工作原理
萬向節即萬向接頭,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一般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有時還要有中間支承,主要用於以下一些位置: 1-萬向節;2-傳動軸;3-前傳動軸;4-中間支承。在萬向節配合中,一個零部件(輸出軸)繞自身軸的旋轉是由另一個零部件萬向節(輸入軸)繞其軸的旋轉驅動的。
按萬向節在扭轉方向上是否有明顯的彈性可分為剛性萬向節和撓性萬向節。剛性萬向節又可分為不等速萬向節(常用的為十字軸式)、准等速萬向節(如雙聯式萬向節)和等速萬向節(如球籠式萬向節)三種。 萬向節連接的兩軸夾角大於零時,輸出軸和輸入軸之間以變化的瞬時角速度比傳遞運動,但平均角速度相等的萬向節。
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由萬向節叉、十字軸、滾針軸承、油封、套簡、軸承蓋等件組成。工作原理為:轉動叉中之一則經過十字軸帶動另一個叉轉動,同時又可以繞十字軸中心在任意方向擺動。轉動過程中滾針軸承中的滾針可自轉,以便減輕摩擦。與輸入動力連接的軸稱輸入軸(又稱主動軸),經萬向節輸出的軸稱輸出軸(又稱從動軸)。在輸入、輸出軸之間有夾角的條件下工作,兩軸的角速度不等,並因此會導致輸出軸及與之相連的傳動部件產生扭轉振動和影響這些部件的壽命。 指在設計的角度下以相等的瞬時角速度傳遞運動,而在其他角度下以近似相等的瞬時角速度傳遞運動的萬向節。它又分為:
a)雙聯式准等速萬向節。指該萬向節等速傳動裝置中的傳動軸長度縮短到最小時的萬向節。
b)凸塊式准等速萬向節。由兩個萬向節又和兩個不同形狀的凸塊組成。其中兩凸塊相當於雙聯萬向節裝置中的中間傳動軸及兩十字銷。
c)三銷軸式准等速萬向節。由兩個三銷軸,主動偏心軸叉,從動偏心軸叉組成。
d)球面滾輪式准等速萬向節。由銷軸、球面滾輪、萬向節軸和圓筒組成。滾輪可在槽內做軸向移動,起到伸縮花鍵作用。滾輪與槽壁接觸可傳遞轉矩。 萬向節所連接的輸出軸和輸入軸以始終相等的瞬時角速度傳遞運動的萬向節。它又分為:
a)球叉式等速萬向節。由有滾道的球叉和鋼球組成的萬向節。而其中的圓弧槽滾道型球叉式萬向節是指球義上的鋼球滾道為圓弧型的萬向節。其節結構特點是在球叉的主動叉和從動叉上做有圓弧凹槽,兩者裝合後形成四個鋼球滾道,滾道內共容納4個鋼球。定心鋼球裝在主、從動叉中心的球形凹槽內。直槽滾道型球叉式萬向節是指球叉上的鋼球滾道為直槽滾道型的萬向節。它的結構特點是在兩個球叉上做有直槽,各直槽與軸的中心線相傾斜,且傾斜的角度相同並彼此對稱。於兩個球叉之間的滾道內裝有4個鋼球。
b)球籠式等速萬向節。根據萬向節軸向能否運動,又可區分為軸向不能伸縮型(固定型)球籠式萬向節和可伸縮型球籠式萬向節。結構上固定型球籠式萬向節的星形套的內表面以內花鍵與傳動軸連接,它的外表面制有6個弧形凹槽作為鋼球的內滾道,外滾道做在球形殼的內表面上。星形套與球形殼裝合後形成的6個滾道內各裝1個鋼球,並由保持架(球籠)使6個鋼球處於同一平面內。動力由傳動軸經鋼球、球形殼傳出(圖2)。可伸縮型球籠式萬向節的結構特點是於筒形殼的內壁和星形套的外部做有圓柱形直槽,在兩者裝合後所形成的滾道內裝有鋼球。鋼球同時也裝在保持架的孔內。星形套內孔做有花鍵用來與輸入軸連接。這一結構允許星形套與簡形殼相對在軸向方向移動。 傳動軸(drive shaft)萬向傳動裝置的傳動軸中能夠傳遞動力的軸。傳動軸除去傳遞動力以外,有些傳動軸長度可以伸縮,用來防止在所連接兩軸之間有距離變化時產生運動干涉。
汽車行駛過程中,變速器與驅動橋的相對位置經常變化,為避免運動干涉,傳動軸用由滑動叉和花鍵軸組成的滑動花鍵連接,以適應傳動軸長度的變化。為減少磨損,還裝有用以加註滑脂的滑脂嘴,油封,堵蓋和防塵套。
傳動軸在高速旋轉時,由於質量不均勻引起的離心力將使傳動軸發生劇烈震動。因此當傳動軸與萬向節裝配後必須進行動平衡。
中間支承(mid-support) 傳動軸過長時需在中間斷開,並將它們通過支承裝置支持在車架(身)上的機構。
中間支承安裝在車架橫梁或車身底架上,要求它具有能補償傳動軸的安裝誤差功能,及適應行駛中由於發動機的彈性懸置引起的發動機竄動和車架變形引起的位移功能。同時其中橡膠彈性元件還有吸收傳動軸振動、降低雜訊及承受徑向力的功能。中間支承由橡膠彈性元件、軸承等組成。由於蜂窩形橡膠墊有彈性,可滿足補償安裝誤差和行駛中發動機竄動和車架變形引起的位移作用。有的中間支承採用雙列圓錐滾子軸承。
傳動軸分段時需加中間支撐。通常中間支撐安裝在車架橫樑上,應能補償傳動軸軸向和角度方向的安裝誤差以及車輛行駛過程中由於發動機竄動或車架等變形所引起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