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水質檢測及滅菌裝置的發展現狀

水質檢測及滅菌裝置的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2-03-09 21:46:51

Ⅰ 輻照殺菌技術的發展狀況

美國目前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採用輻照方法完成肉或肉製品的全部殺菌操作。盡管美國的這種輻照殺菌的趨勢已十分明朗,但歐洲卻有些反其道而行之。歐洲對輻照殺菌的應用很少,每年大約只有5萬噸。其中荷蘭約有1.8萬噸輻照殺菌的食品,法國有2萬噸,比利時有1萬噸,其它歐洲國家每年只有2000噸。輻照殺菌對於冷凍禽肉、海產食品、草本食品配料和調味品、蔬菜乾製品、蛋粉、奶粉、元蔥、馬鈴薯、大蒜及水果的催熟等,應慎用。英國已批准了這方面的應用,並於1991年授權Isotron公司獨家從事食品的輻照殺菌業務。該公司所處理的食品產品不允許超過3年。
從世界范圍看,輻照殺菌已在40多個國家獲得批准使用,其中有21個國家正在大量使用。大約有40種食品獲准採用輻照殺菌,每年的處理量約為50萬噸。與熱殺菌不同的是,行業內都把輻照殺菌稱為「冷殺菌」。
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FDA)1985年批准將輻照殺菌用於殺死豬肉中的旋毛蟲。5年後,FDA批准了禽肉的輻照殺菌。直到1993年美國農業部才批准了這項應用。1997年FDA批准了輻照殺菌對紅肉的應用,而美國農業部尚未批准該項應用。
而在歐洲,盡管有個別國家曾對禽肉和海產食品等做過輻照殺菌,但對紅肉的輻照尚無先例,歐盟也無相關法規。據說歐洲委員會正在制訂將用於歐洲各國的輻照食品方面的法規和標准。預計這些法規與標准能在2000 年正式實施。同時,歐洲委員會也以開出了能應用輻照殺菌的食品清單。正式批准使用的只有草本食品配料和調味品。
如果這些法規的實施范圍未超出現有法規,則法國、比利時與荷蘭就會停止對禽肉製品的輻照,當然也不會用輻照方法對紅肉製品進行殺菌處理了。
英國Isotron公司的市場部經理AndySpry博士表示,推廣輻照殺菌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消費者的擔憂。他說,很難讓公眾及食品經銷商相信輻照殺菌系統是安全的,有些大的經銷商曾經也認識到輻照殺菌技術是安全的,但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他們只關心其市場分額、營業成本和風險,尚未看到輻照殺菌的好處。他們只關注非輻照產品,誰也不願在應用輻照殺菌技術方面做第一。但關於輻照殺菌的話題已從「是否安全」轉到「是否有必要採用」了。
Puridec公司是世界上能為輻照工廠提供輻射源鈷60棒的兩家供應商之一,其市場開發部經理CathieDeeley博士說,「關於輻照殺菌的安全性,所有能做的都做了,能說的也都說了。現在能做的就是不要停止,不斷推廣。」
這些業內人員都表示,食品輻照殺菌規模太小,需要一個有市場號召力的企業來牽頭,整個食品行業也需要一個推廣和宣傳的運動。
在1998年第5屆歐洲肉類加工年會「Meat98」 上,Puridec公司的RogerLangley先生指出,如果不進行必要的宣傳與培訓,我們聽到消費者的議論肯定是「天然食品安全,輻照食品不安全」。事實上恰恰相反,有些天然食品的安全性就不如輻照食品好。我們將推出一項精心設計的宣傳活動,按產品類別分別介紹輻照防腐的切實需求和益處,是公眾了解它對消費者和食品加工業有何價值。
FoodTechnologyService公司的總裁與首席執行官E.W.PeteEllis先生正在與ColoradoBoxedBeef公司共同推進對紅肉進行輻照殺菌。他表示,對消費者的培訓需要公共衛生部門的官員提供支持與引導。他說,我不相信大的禽肉生產商對輻照技術的應用會猶豫不決,但他們的邏輯還是比較謹慎的。就像他們說要等消費者需要時再不輻照食品送上。這就有點脫離實際了。因為消費者的需要在市場上表現出來之前是無法確知的。所以對新產品,應盡管先讓其上市。這是否有點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哲學問題? 1896年--明克(Minck)經實驗證實X-射線對原生蟲有致死作用。
1921年--斯徹瓦特日(Schwatz)使用X-射線殺死肉中的旋毛蟲(Trichinella Spiralis)並獲得美國專利。
1930年--烏斯特(Wüst)證實所有食品包裝在密封金屬罐中,再用強力倫琴射線照射可殺滅所有細菌,並獲得法國專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放射性同位素的大量應用和電子加速器等機械輻射源的問世,促進了射線處理食品的發展。
1953年--艾森豪威爾(Eisehower)促使美國軍方深入研究食品輻照。
1957年--美國軍方負責,為期5年的輻照食品研究計劃啟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1960年--在美國軍隊開始試用輻照食品。
1963年--在美國軍方Natick實驗室舉行首次輻照食品國際會議。
1965年--加拿大建立起世界最大的馬鈴薯輻照工廠。
1970年--FAO/IAEA/WHO的專家在日內瓦會議上確立食品輻照領域的國際計劃(IFIP)。
197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五種輻照產品(即馬鈴薯、小麥、雞肉、木瓜和草莓)是絕對安全的。
1978年--世界用於輻照消毒滅菌的60Co工廠有80家(其中60家用於醫療消毒)。
1980年--FAO/IAEA/WHO的會議認為,受輻照食品平均吸收劑量10千戈瑞(kGy)及以下,沒有毒性危害,無必要再進行毒性試驗。
1988年--世界用於輻照消毒滅菌的60Co工廠發展到182家,全世界輻照食品產量約50萬噸。
1997年以後--WHO進一步廢除10 kGy的上限量,國際食品法規委員會(CAC)相繼提出輻照食品的通用標准及法規。 1958年--開始食品輻照研究工作。
七十年代中期--國內多個地區相繼進行輻照保藏食品的研究,輻照品種有肉類、水產品、水果、乾果、蔬菜、糧食、蛋類等。
八十年代--食品輻照已進入一定規模的生產階段
九十年代初--我國建成輻照裝置近150多台,其中設計裝機能量1.11×1016貝可以上的裝置超過50座。
1984年~1997年--國家衛生部頒布的食品輻照衛生標准基本覆蓋了絕大部分食品。

Ⅱ 水質檢測去哪裡

一、有兩個部門可以進行飲用水源水質的監測,當地環境保護監測站或者當地衛生防疫站(也叫疾病控制中心)。

二、一般水質檢測流程如下:

1、電話咨詢。需要您提前確定好當地的監測站或防疫站。

2、確定檢驗項目。送檢前確定要檢驗的項目,確定檢測前材料整合。

3、尋求監測人員進行樣品前處理,一般需要注意以下情況:

(1)常規化學分析:需提供500mL~1000 mL水樣,用純凈水瓶盛滿即可,用前清洗。

(2)進行全項化學分析:需提供0.5~2L水樣,用純凈水瓶盛滿即可,用前清洗。

(3)測微生物等衛生學方面指標時,應使用滅菌容器。我司免費提供專用滅菌罐,使用時將罐內生理鹽水倒出,用待測水樣沖洗2~3次,注滿待測液體即可。

4、獲取檢驗報告。

三、水質采樣問題

自己直接用瓶子裝水送到檢測部門去檢測是不科學的,因為各個項目的采樣瓶有嚴格要求,而且很多項目需要加固定劑,例如,大腸菌群的瓶子要用干凈玻璃瓶,在乾燥箱高溫加熱消毒2小時以後才可以使用;氰化物要加固定劑;重金屬要用塑料瓶采樣,汞要用玻璃瓶采樣,要加固定劑等等。

向左轉|向右轉

(2)水質檢測及滅菌裝置的發展現狀擴展閱讀

水質檢測的主要指標

1、色度:飲用水的色度如大於15度時多數人即可察覺,大於30度時人感到厭惡。標准中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

2、渾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渾濁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水體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減少,這不僅可提高消毒殺菌效果,又利於降低鹵化有機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現或工業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變可能是原水水質改變或水處理不充分的信號。

4、肉眼可見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觀察到的顆粒或其他懸浮物質。

5、余氯:余氯是指水經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後,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續的殺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證供水水質。

Ⅲ 在水質檢測中,國內外對氨氮的檢測方法,現狀

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水質 氨氮的測定 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HJ536-2009
水質 氨氮的測定 蒸餾-中和滴定法 HJ537-2009

Ⅳ 自己如何檢測水質

1、看

用透明度較高的玻璃杯接滿一杯水,對著光線看有無懸浮在水中的細微物質,靜置三小時,然後觀察杯底是否有沉澱物,如果有,說明水中懸浮雜質嚴重超標。

2、聞

用玻璃杯距離水龍頭盡量遠一點接一杯水,然後用鼻子聞一聞,是否有漂白粉(氯氣)的味道?如果能聞到漂白粉(氯氣)的味道,說明自來水中余氯超標。

3、嘗

熱喝白開水,有無有漂白粉(氯氣)的味道,如果能聞到漂白粉(氯氣)的味道,說明自來水中余氯超標,也必須使用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4、觀

用自來水泡茶,隔夜後觀察茶水是否變黑,如果茶水變黑,說明自來水中含鐵、錳嚴重超標,應選用裝有除鐵、錳濾芯的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5、品

品嘗白開水,口感有無澀澀的感覺,如有,說明水的硬度過高。

6、查

檢查家裡的熱水器、開水壺,內壁有無結一層黃垢,如果有,也說明水的硬度過高,(鈣、鎂鹽含量過高),應盡早使用軟化處理。


(4)水質檢測及滅菌裝置的發展現狀擴展閱讀:

監測對象

水質監測范圍非常廣泛,包括經常性的地表及地下水監測、監視性的生產和生活過程監測以及應急性的事故監測。水質監測可以為環境管理提供數據和資料,可以為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狀況提供依據。

1、地表水及地下水——經常性監測。

2、生產和生活過程——監視性監測。

3、事故監測——應急監測。

4、為環境管理——提供數據和資料。

5、為環境科學研究——提供數據和資料。

Ⅳ 沈陽水務水質檢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沈陽水務水質檢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3月3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水質檢測技術開發、水質檢測服務、環境檢測服務、涉水材料檢測服務,經濟信息咨詢,水質檢測設備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王躍鵬
成立時間:2014-03-31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1010000009146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南京南街182號甲

Ⅵ 水質檢測標准

標准中規定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

水的檢測指標:

1、色度:飲用水的色度如大於15度時多數人即可察覺,大於30度時人感到厭惡。標准中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

2、渾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

渾濁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水體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減少,這不僅可提高消毒殺菌效果,又利於降低鹵化有機物的生成量。

(6)水質檢測及滅菌裝置的發展現狀擴展閱讀:

調查研究和收集資料:

1、收集、匯總監測區域的水文、地質、氣象等方面的有關資料和以往的監測資料。

2.調查監測區域內城市發展、工業分布、資源開發和土地利用情況,尤其是地下工程規模應用等;了解化肥和農葯的施用面積和施用量;查清污水灌溉、排污、納污和地面水污染現狀。

3.測量或查知水位、水深,以確定采水器和泵的類型,所需費用和采樣程序。

4.在完成以上調查的基礎上,確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並根據地區特點與地下水的主要類型把地下水分成若干個水文地質單元。

Ⅶ  水質測試技術方法的現狀

目前,國內外的實驗測試手段,從分析原理劃分,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即化學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或物理化學分析法,也可叫儀器分析法)。這兩類分析方法之間並不是相互孤立和對立的,例如在運用儀器分析時,在進行分析測量之前,試樣往往必須經過一系列預處理工作,這就必須採用化學方法,同時儀器的校準也常常必須藉助化學分析來核對。在實際分析工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要求,綜合考慮儀器分析和化學分析的特點,揚長避短,選用適當的分析方法。這就要求分析化學工作者必須同時掌握好這兩類分析方法。

從水和污水的檢測項目來看,主要包括:感官指標,一般性質,常量組份,微量元素,有毒元素,污染組份,微生物,放射性,氣體成份,同位素等,共約90~100項指標,近200個檢驗方法。除經典的化學分析方法外,還包括了許多近年來發展的新技術,如原子吸收光譜法、極譜法、原子熒光法、離子色譜法、感耦等離子體光譜法、質譜法、能譜法以及痕量元素的多種分離富集技術等。

從掌握的分析測試技術方法來看,國內外基本大同小異,國內測試質量和某些先進國家相比,測試數據有較好的可比性,但國內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儀器普遍陳舊,設備簡陋;人員的技術素質、知識更新得不到較好的提高,這樣就使得國內的測試技術能力仍然保持在70~80年代的水平。當然由於部門和經濟條件的差異,有些單位的儀器設備條件也有比較先進的,但人員技術素質也存在不相適當的狀況。現就各項分析技術的現狀介紹如下:

一、化學分析法

化學分析是最早使用的和長期以來廣泛應用的分析方法,故又有「經典分析法」之稱。化學分析是以化學原理和化學反應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此方法以化學反應如酸鹼反應、絡合反應、沉澱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等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用於成份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它是分析化學的基礎,目前仍是國內外分析工作者通用的分析手段。

在現今水質分析中應用最廣的是比色法和容量法。這些方法能夠普及和採用的主要優勢是,只要有化學試劑和玻璃器皿即可進行,不需要太多昂貴的儀器,因此,往往是許多中、小型實驗室採用的主要手段。

比色法對微量物質的測量有很大的優越性,此法的操作步驟一般比較簡單、快速、靈敏度也較高。比色方法有三種:一種是目視比色法,這種方法所要求的設備和技術條件簡單,對低色度溶液的辨認比儀器測定更加靈敏,可以分辨測定液中混濁物的干擾。第二種為分光光度法,第三種為光電比色法。這兩種均需儀器,在正常情況下,用儀器比色比目視法准確,重復性好,但在溶液混濁時,儀器無法辨認容易出現假象,這種方法還容易受儀器性能的影響,由於需要儀器設備和電源供應,所以不宜在野外使用。

分光光度計能將光線分為較狹窄的波段,所以測定效果比光電比色計的好。但前者價格比較貴,在一般測定中,光電比色計也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所以三種比色法各有優缺點,可以根據具體條件加以選用。

容量法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對某些項目也能得到較准確的結果,但是也容易受指示劑,操作的熟練程度和標准溶液濃度等條件變化的制約,使准確度和靈敏度受到影響。

二、物理分析法(儀器分析法)

物理分析法,也可叫物理化學分析法或叫儀器分析法。這種分析方法是以物質的物理、物理化學性質(光譜及電化學性質)為基礎並使用特殊儀器進行分析的測試方法。

儀器分析是20世紀初發展起來的一類分析方法,又有近代分析法之稱,它具有靈敏、准確、快速、易於實現自動化和連續測定等優點。

目前在水、工、環測試中主要應用以下各類方法:

1.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簡稱原子吸收法。原子吸收法是一種很好的定量分析方法。目前在國內各大、中實驗室應用比較普遍。它具有靈敏度高、准確度高、選擇性好等優點,方法簡便,分析速度快,如果採用自動化的儀器,每小時可分析100個以上的試樣。

另外,用途廣泛,在測定含量范圍方面,既能用於微量(mg/l)和超微量(μg/l)的分析,又能用於基體組分含量的測定;在測定元素種類方面,約能直接測定70種元素,採用間接方法還可測定鹵素、硫、氮等非金屬元素,測試的種類幾乎可以復蓋元素周期表中70%的元素。

原子吸收法也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

(1)各元素的分析條件不相同,特別是使用的光源燈不同,不利於同時進行多種元素的測定。

(2)對於成分復雜的樣品,干擾仍然比較嚴重。

(3)對某些高溫元素如稀土元素釷、鋯、鉿、鈮、鉭、鎢、鈾、硼等的測定靈敏度較低。

(4)儀器比較復雜和價格較貴,不利於普及,目前國產儀器性能還不太過關。但價格比較便宜,一般比較容易普及。好的原子吸收儀是美國PE公司產品和日立Z-5000型,但是價格較貴,在現有條件下使許多實驗室望塵莫及。

2.發射光譜分析法

發射光譜分析法,它包括三個最基本的過程:首先對被測物質提供發射光譜的條件,既依靠外加能源使之原子化和被激發;然後將激發態原子所發出的復合光分解為單色光形成光譜;最後對光譜進行檢測。發射光譜分析的方法有五種,即①看譜分析法;②攝譜分析法;③光電直讀光譜法;④火焰光度法;⑤感耦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在上述五種發射光譜分析方法中,前三種方法本部門採用較少,這里不再贅述。在水、工、環系統主要應用的是火焰光度法和感耦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火焰光度法的主要特點是以火焰為光源,將試樣在火焰中原子化並激發後,再對發射光進行分光和檢測,其測量方法是用光電轉換元件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而測量。這種方法由於僅使用火焰光源,提供的能量較低,故能分析的元素比較少,通常測定的對象是鹼金屬和部分鹼土金屬。一般測定水中K、Na、Ca、Sr等元素時,應用比較方便。

感耦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是基於原子發射光譜原理的基礎上,改進了光源條件,即在光源上引入了電感耦合等離子炬。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自60年代中期研製成功以來,與原子發射光譜相結合,以它優越的激發性能,良好的精密度,極低的檢出限以及多元素同時快速測定等優點,已逢勃發展為無機成分分析的主要手段,已廣泛應用於多種行業的科技領域。90年代初北京地質儀器廠在我國首次開發研製成功了WL-100系列單道掃描等離子體光亮計,它的主要技術指標基本達到了國內外同類儀器水平,第一台樣機就在國土資源部礦泉水檢測中心,已在日常使用中。

當然,國產儀器也有它一定的不足之處,就是電學部分還不太過關,耗氣量大,少量樣品測定時成本較高,適於批量生產。

3.原子熒光光譜法

能夠產生熒光的物質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一般所說的熒光分析是指基於分子吸收的熒光現象,基於原子吸收而產生熒光的現象為原子熒光。原子熒光光譜法是60年代建立起來的,是近年來發展很快的一種微量分析方法。它是由基態原子吸收輻射被激發,然後去活化而發射出的熒光。其特點是靈敏度高(一般情況比原子吸收光譜法高),選擇性好和用途廣泛,特別是對環保監測尤為有用,我們這里主要用來測定汞、砷、硒等成分,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4.電化學分析法

電化學分析是利用物質的電化學性質來測定物質組成的分析方法。電化學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電導分析、電位法、電解法、庫侖法、極譜法五種方法。在這些方法中我們目前通常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電導分析。本方法是應用兩個相同的惰性電極,插入被分析溶液,在此電極上施加交流電壓,測定其間的電導(電阻的倒數)。電導分析法最先應用於測定電解質溶液的溶度積,解離度和其它一些特性。由於溶液的導電性質取決於溶液中所有共存離子的導電性質的總和,所以這種分析方法不具專屬性。對於復雜物質中各組份的分別測定受到限制。但電導法確屬一種簡便而且十分靈敏的分析方法,至今仍保留著在某些方面的應用,例如對水質純度的檢驗和用做氣相色譜的鑒定器等方面。

容量分析中,使用電導指示滴定終點的方法叫做「電導滴定法」。電導滴定法的准確度較高,並且能用於較簡單混合物中各分量的測定,這種分析方法在實現容量分析的自動控制方面,有較好的用途。

(2)電位法。電極電位與溶液中電活性物質的活度有關,測量電極電位,並應用奈恩斯特方程計算被測物質的含量(如各種離子選擇性電極的直接測定),或以電位作為容量分析的終點指示(稱為電位滴定)。

電位分析所用到的各種電極,從用途上可以分為指示電極和參比電極。如氫電極、甘汞電極、銀-氧化銀電極常用做參比電極,還有些離子選擇電極,如K、Na、Ag、Ca2+、Pb2+、F2-、Cd2+、Br-、I-、Cn-、S2-、SCN-等離子都有選擇電極出售,這些電極使用起來比較方便,特別是在野外或條件較差的小型實驗室,用這些電極也可以解決許多離子成分的測定問題,還有PH值和EH值的測定更是所有檢測水的方法中所普遍採用。

以指示劑變色判定容量分析的滴定終點,雖然方法簡便易行,但也有一定的限制,對於不同化學反應採用不同指示劑,有時沒有適合的指示劑可供應用;對於有色,混濁或具有熒光的溶液無法進行分析。電位滴定法可以彌補上述缺限,而且還可用於混合溶液中,進行連續滴鑒。使用電位突躍檢測滴鑒終點,易於實現自動滴定。

(3)極譜分析法。極譜法是一種特殊的電解分析法,它的操作過程是在特定條件下進行電解的過程。這種方法發展很快,儀器設備便宜,容易推廣,因此應用普遍,其主要特點如下:

第一,靈敏度高。經典極譜法一般可測量10-5mol/L的溶液,近代極譜法甚至可測量低至10-11mol/L的溶液。這對於痕量或超痕量元素測定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二,准確度高。極譜的相對誤差一般為1%~5%,這對於痕量分析方法來說,准確度是相當高的。同時極譜法的重現性很好,用同一溶液可以反復進行多次測定,也有利於得到准確結果。

第三,應用范圍廣。極譜法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就測定的元素而言,原則上幾乎所有的元素都能夠用極譜法直接地或間接地進行測鑒,在水質分析中如Fe、Ae、Ca、Pb、En、Cd、Cr、Co、Ni、Mo、Se、V、W等元素都可以採用極譜法進行測鑒。

第四,分析速度快,容易實現自動化。極譜法的測定工作,一般可在數分鍾內完成。目前已經有自動化和微機化的極譜儀了,從儀器的調整、分析、直到最後的結果計算和顯示(或記錄)全部由微機控制,這樣不但加快了分析速度,提高了分析的准確度,而且使用十分方便。

第五,極譜法的主要缺點是需要使用具有揮發性的有毒物質汞,在使用汞時必須注意汞的回收和保存。

5.色譜法

色譜法實質上是一種物理化學分離方法:即利用不同物質在兩相(固定相和流動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數,當兩相作相對運動時,這些物質在二相中反復多次分配,從而使各物質得到完全的分離。當這種分離技術應用於分析化學領域就是色譜分析。

現代的色譜法,比之早期己向前大大地發展了,它已成為分支很多,性能優越,用途廣泛的一類重要的儀器分析方法。我們通常應用的是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和離子色譜法。

目前,氣相色譜法主要應用於石油、化工、醫葯等工業生產部門從事氣體分析及有機化合物的分析;隨著環保事業的發展,氣相色譜法在大氣污染分析和水質分析中也正在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環境地質研究中,我們主要應用氣相色譜法測試水中的污染和有毒有害成分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有機磷(敵敵畏、樂果、甲拌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等)、有機氯(如六六六、滴滴涕)。分析上述項目時常用的檢測器是氫焰離子檢測器和電子捕獲檢測器。

高壓液相色譜分析是在液體流動相色譜分離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氣相色譜的基礎上,色譜理論得到了發展,同時出現了新的高效填充劑,發展了適合於液相色譜用的檢測器和高壓泵,使液相色譜技術有了新的突破,分析速度和分離效率大大提高,為了與經典液相色譜區別,這種新型液相色譜稱為高壓液相色譜。

液相色譜可以分析的項目很多,大部分都是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我們這里只開發了水中致癌物質苯並[a]芘在高壓液相色譜上的分析方法。

離子色譜主要用於分析在溶液中能離解成正負離子的試樣。這種儀器從理論上講能測的離子成分很多,檢測時需要的試樣量也很小,但由於色譜柱內的填料為離子交換樹脂,而且受樹脂再生條件的影響,操作起來穩定性不好,也帶來許多麻煩,一般不太受操作者歡迎。

6.同位素的測試

同位素水文地質學作為水文地質的一個新的分支,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地下水中同位素的組成、分布規律以及在各種自然物理化學過程中的分餾作用,並應用這些基本理論解決各種水文地質課題,如測定地下水的年齡、研究地下水的運移和水文地質過程的機理、查明地下水化學組份的來源、探討地下水的成因等。隨著同位素水文地質發展的需要,同位素測試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測定精度也大大提高,現在能測的同位素有氚(3H)、碳-14(14C)、氧-18(15O)、氘(D)、硫-34(34S)和碳-13(13C),都有較詳細的樣品制備辦法,測試技術主要採用了質譜分析法和液體閃爍計數法。

質譜分析是利用電磁學原理使離子在磁場的作用下,按照質荷比(M/e)進行分離,從而測定物質質量與含量的方法。目前世界上有幾十種質譜儀,有的用來分析固體和不容易揮發的液體樣品,有的用來分析氣體和容易揮發的液體。質譜分析法不僅具有較高的絕對靈敏度,而且具有較高的相對靈敏度和測量精度。改變質譜儀的電磁參數,可以在短時間內分析多種組份,並且可以連續進樣、連續分析,實現生產流程自動監制。但是與一般分析儀器相比,質譜儀結構復雜,價格昂貴、操作維護麻煩,所以不易推廣和應用。

液體閃爍計數法也是測量放射性的一種主要方法,在弱β射線測量方面,例如3H(氚)和14C的測量,因靈敏度高,測量迅速、操作方便等優點,目前這種方法也一直被應用著。

Ⅷ 水質監測的常規五項指標是哪些

污水的五個檢測項目一般是pH值檢測、SS項目檢測、氨氮檢測、BOD檢測和COD檢測。

這些項目的測試內容如下:

1、PH值檢測:指pH測試,也指氫離子濃度指數,即污水中氫離子總數與總物質含量的比值。

2、SS項目檢測:指水中懸浮物的檢測,包括不溶性無機物、有機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懸浮物含量是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3、氨氮檢測:氨氮是指水中游離氨和銨離子形式的氮,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它是水體中的主要OD污染物,對魚類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檢測:指生化需氧量的檢測。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時間內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標。

5、COD檢測:化學需氧量檢測是測定水樣中需要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的化學方法,可以通過減少水中的物質來反映污染程度。


污水分類: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並被生活廢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質、水量隨季節而變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對較多,濃度低;冬季相應量少,濃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質,但是它有適合微生物繁殖的條件,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從衛生角度來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2、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是在工礦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廢水。工業廢水可分為生產污水與生產廢水。生產污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並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熱污染(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溫超過60℃的水);生產廢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參與生產工藝、未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溫度少有上升的水。生

產污水需要進行凈化處理;生產廢水不需要凈化處理或僅需做簡單的處理,如冷卻處理。生活污水與生產污水的混合污水稱為城市污水。

3、初期雨水

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於初期雨水沖刷了地表的各種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凈化處理。

4、水體受污染的原因:

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

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業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業廢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廠種類不同而千差萬別,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過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質和量也不一樣。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污水

Ⅸ 粉塵、水質檢測發展前景怎麼樣

這個行業還在擴大,但是你說的這個現在競爭很激烈,這個一般環保監測的都能做,太基本 了。

Ⅹ 水質化驗的發展歷程

建國初期~1980年間水質化驗技術的發展概況
同時,通過淺層沉澱理論將最初的平流沉澱池改為具有長、狹、淺等特點的新型沉澱池;在絮凝池的選擇上也更為多元化,比如選用紋板和柵條、網格、平流折板及豎流人字(折)板等;通過對進水布水裝置增設縱向指形集水槽,使自動排泥變為了現實,從而改善了進水布水條件;斜管、氣浮池等都得到了相應的開發;氣水反沖技術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廣泛應用;有些技術先進的水廠已經開始使用臭氧化工藝。在這一階段,水質濁度的測定也又有了較大地改進,先由原有的比色管比濁改進成了黑利格型目視比濁儀,直至後來出現的光電濁度儀。
1980年~1990年
在這些年裡,是我國水質研究發展相當重要的一段時期,其一,國內在水質研究問題上首次採用了遺傳毒理學的研究方法,在水處理工藝方面採用臭氧與氯的聯用試驗。試驗表明水中有機物的不完全氧化過程,會導致突變率增高,從而改善了單純地使用臭氧進行消毒導致的突變率下降的現象,臭氧與氯聯用還能有助於提高出廠水中重金屬含量的合格率,其中包括鐵、錳、銫等;其二,還對塔式生物濾池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塔式生物濾池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氮、氨、氛等有害物質,對水中的溶解氧以及PH值也有顯著的提高,還能夠使絮凝劑劑量和加氯量有所減低,並以此改善混凝;其三,又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進行了具體研究,其對於去除三氯甲烷的前體THMFP紫外消光值Euv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不僅能降低毛細管柱氣相色譜譜圖峰數及總面積,也能使突變為陽性的原水轉化為陰性出水。
1990年至今
這一時期是我國水質檢測水平發生質的飛躍的一段時期。國內建立了數個國家級監測站,其中每個監測站除具備常規的檢測設備外,並且還都配備了各項技術先進的大型儀器,如氣相色譜儀、低本底放射性測量儀和測汞儀等等,少數檢測站內還配置了色譜-質譜-計算機聯用系統等,通過這些儀器的配備,我國水質監測站的裝備水平幾乎可以與國際化城市相提並論;近年來,一些大的監測站都進行了引水調研工作的開展,並通過和各大專院校結合展開水質深度處理工藝等研究工作,促進了我國水質檢測水平的提高。
新國標對水質檢驗標準的要求
根據水質檢測的要求,主要可以將檢測項目分為常規指標檢測和非常規指標檢測,新國標也都對其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毒理學原有的指標項目也進行了相應的增加,如:無機化合物從原有的10項增加至現在的21項,有機化合物從原來僅有5項增加至53項,還有消毒劑、微生物指標等也都有所增加,這些新增的項目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如今對水質安全的重視。新國標項目的設置完全符合當今國際上的飲用水水質標准項目增加的趨勢,並且已經基本與國際先進水質標准接軌。
新國標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做了8項修訂,其中主要對渾濁度、砷、鎘、鉛、硝酸鹽、四氯化碳著6個項目的限值要求進行了提高。另外,新國標還對總大腸菌群的測定方法與計量單位做出了修改,但卻對總放射性的限值放寬了一些要求。
新國標中還增加了大量有機物指標,其中主要包括:農葯、有機污染物、等,尤其是在常規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耗氧量這一有機物的綜合指標,耗氧量(以O2計)不超過3mg/L,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時為5mg/L。這一項目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想要控制有機物綜合指標,必須對受污染水源的水質進行控制。而且,新國標列入了耗氧量、氨氮這兩個指標,反映了新國標對水源水污染現狀的重視,這必將促進我國受污染水源水飲用水處理能力的提高。
對城市集中式供水單位的采樣點選擇、檢測項目和頻率、合格率計算方法要求必須按照建設部的行業標准城市供水水質標准(CJ/T206-2005)執行,檢測項目與頻率如下:
1)水源水
常規檢測包括:氨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等,每日至少檢測一次。
2)出廠水
常規檢測包括:余氯、色度、渾濁度、肉眼可見物、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等,每日至少檢測一次。全部常規指標和非常規指標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檢測,每月至少檢測一次。全部非常規指標,以地表水為水源時,每半年檢測一次,以地下水為水源時,每一年檢測一次。
3)管網水
常規檢測包括:余氯、色度、渾濁度等,每月檢測兩次以上。常規指標全部項目和非常規指標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檢測,每月至少檢測一次。

閱讀全文

與水質檢測及滅菌裝置的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廢棄機械師怎麼進不去 瀏覽:781
義烏市哲誠五金製品廠 瀏覽:132
超聲儀器使用了哪些效應 瀏覽:941
天梭機械表一個月差多少 瀏覽:769
南京林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97
阿為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79
為什麼換個設備登錄和平精英就歸零 瀏覽:417
通力五金機電城位置 瀏覽:678
單片機超聲波測距高位怎麼消零 瀏覽:627
電動絞車的傳動裝置百度文庫 瀏覽:441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作用是 瀏覽:390
山地自行車前後軸擋軸承如何折卸 瀏覽:698
蘇州球閥閥門廠有哪些 瀏覽:43
機床撞機事故主管報告怎麼寫 瀏覽:253
水箱漂浮閥門什麼材質好 瀏覽:483
為什麼機械先驅沒有了 瀏覽:494
麻將機變壓器生產設備有哪些 瀏覽:350
製冷開30度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850
美團工具箱 瀏覽:273
生銹的外球軸承如何從軸上取下來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