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藝模擬正常100%時鍾停車塔1塔2溫度如何降的快速度解答。多謝。
這個要在尾氣的含量正常維持的情況下,然後盡可能的快速降溫,這種做法差不多最後20分鍾能得到93分左右,還有一種方法比較危險,但是可以做到94分以上,我不知道你現在可以做到多少分
❷ 乙醛氧化制醋酸的過程是什麼反應
氧化反應,如果是乙醇和乙酸反應,就屬於脂化反應咯
❸ 題目:某醋酸生產工藝中,以醋酸錳為催化劑,採用乙醛和純氧雙塔串聯氧化法制
這個太專業了
❹ 乙醛氧化制乙酸工藝如何提純使得產物純度最高
乙醛首先氧化成過氧醋酸,而過氧醋酸很不穩定,在醋酸錳的催化下發生分解,同時使另一分子的乙醛氧化,生成二分子醋酸。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
CH3CHO+O2=CH3COOOH
CH3COOOH+CH3CHO=2CH3COOH
在氧化塔內,還進行下列副反應:
CH3COOOH=CH3OH+CO2
CH3OH+O2=HCOOH+H2O
CH3COOOH+CH3COOH =CH3COOCH3+CO2+H2O
CH3OH+CH3COOH=CH3COOCH3+H2O
CH3CHO=CH4+CO
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
CH3CH2OH+HCOOH=HCOOC2H5+H2
3CH3CHO+3O2=HCOOH+CH3COOH+CO2+H2O
2CH3CHO+5O2=4CO2+4H2O
3CH3CHO+O2=CH3CH(OCOCH32+H2O
2CH3COOH=CH3COCH3+CO2+H2O
CH3COOH=CH4+CO2
乙醛氧化制醋酸的反應機理一般認為可以用自由基的連鎖反應機理來進行解釋。常溫下乙醛就可以自動地以很慢的速度吸收空氣中的氧而被氧化生成過氧醋酸。
❺ 乙醛氧化生產醋酸存在哪些安全問題
乙醛毒性較強,沾在皮膚上腐蝕皮膚
❻ 醋酸生產工藝
甲醇低壓羰基合成工藝
成熟的醋酸生產工藝有乙炔乙醛法、乙醇乙醛法、乙烯乙醛法、丁烷氧化法和甲醇低壓羰基合成法。乙炔乙醛法由於存在嚴重的汞污染已被淘汰;乙醇乙醛法因生產工藝落後、成本高,國外也已淘汰,國內尚有少量生產;乙烯乙醛法因需消耗乙烯資源,產品成本較高,國外已淘汰,但在我國目前還是主要生產工藝;丁烷氧化法僅適用於輕油比較豐富的地區,不具推廣性。目前應用較廣泛的為甲醇低壓羰基合成法,依據催化劑體系不同,各公司開發出各具特色的甲醇低壓羰基合成工藝技術:
★ BP Cative工藝
BP公司在其傳統工藝技術上,將銠系催化劑改為銥系催化劑,即為BP Cative工藝。該工藝採用錸、釕、鋨等多種稀有金屬為助催化劑,銥系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明顯高於銠系,水含量較低時,銥系催化劑穩定性高,能耗低,丙烯等副產物少,並可在水含量≤5%(Vol,下同)下操作,可大大改進傳統的甲醇羰基化過程,降低生產費用和投資。此外,因水含量降低,CO的利用效率提高,蒸汽消耗減少。Cative工藝首先在韓國三星公司的醋酸裝置應用成功,目前重慶揚子江乙醯化工有限公司和南京也擬採用該工藝。
★ 塞拉尼斯AO Plus工藝
1980年,美國塞拉尼斯公司推出AO Plus工藝(酸優化法)。該工藝通過加入高濃度的無機碘(主要是碘化鋰)改變催化劑的組成,使反應器在低水含量4%~5%下運行,提高了羰基化反應的產率和精製能力。該工藝採用特殊的專利技術,可使醋酸的產率達99%,反應速率也非常快,產品殘留的總碘含量低於5×10-12。
★ 塞拉尼斯Silverguard工藝
塞拉尼斯公司針對AO Plus工藝在高碘含量下易造成設備腐蝕、產品中碘殘留量高、會引起下游應用中催化劑中毒的缺陷,開發了Silverguard工藝。該工藝採用銀離子交換樹脂為銠催化劑載體,可將產品中殘留碘降至2μg/g;而採用傳統方法,產品中殘留碘一般為10μg/g。
★ 千代田Acetica工藝
千代田公司於1997年開發出Acetica工藝。該工藝採用多相銠催化劑與聚乙烯基吡啶樹脂組合成為相載體催化劑體系,此催化劑體系可改進銠的催化活性,使醋酸的產率超過99%。用碘代甲烷作促進劑,採用懸浮的固體銠基復合催化劑(負載於特種材料球體上),於175℃、2.8MPa的條件下,在鼓泡塔式閉路反應器中進行反應,反應產物經閃蒸、脫水、精製後得到終產品,甲醇的轉化率≥99%。
乙烷及乙烯原料路線生產醋酸技術
★ 乙烷選擇性催化氧化
乙烷選擇性催化氧化工藝由聯碳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開發,稱為Ethoxene工藝。該工藝的主要特點是除生成醋酸外,還生成一定比例的乙烯。目前尚未實現工業化。沙烏地阿拉伯沙特基礎工業公司開發了經磷改性的鉬-鈮-釩酸鹽催化劑,以乙烷為原料,聯產醋酸和乙烯的新工藝。乙烷和空氣(15:85)在260℃、1.38MPa的條件下反應,當乙烷的轉化率為53.3%時,醋酸和乙烯的選擇性分別為49.9%和10.5%。
★ 乙烯直接氧化
日本昭和電工公司開發了乙烯直接氧化制醋酸的工藝,於1997年在千葉工廠建成一套生產能力為10萬t/a的醋酸裝置。該工藝採用鈀系催化劑,於150~160℃、壓力約0.9MPa、在固定床反應器內進行反應,乙烯的單程轉化率為7.4%,醋酸、乙醛和CO2的選擇性分別為86.4%、8.1%和5.1%。該工藝非常簡單,廢水排放量僅為乙烯乙醛法的1/10。
國內甲醇低壓羰基合成工藝技術
★ 西南院產業化進程
西南化工研究院歷經20多年完成了10萬t/a甲醇低壓羰基合成制醋酸工藝包的技術開發。該工藝採用雙反應器串聯,第二個反應器可使第一個反應器內未反應的原料充分反應,以提高反應效率,並能減輕精製和尾氣回收系統的負荷。西南化工研究院為解決催化劑的沉澱問題,採取增加一個轉化器、降低反應液中水含量等措施,提高反應轉化率和銠系催化劑的承熱能力;在產出粗酸時採用蒸發流程,可大大提高粗醋酸中醋酸的含量,減少母液循環量,降低分離工段的負荷;與醋酸作吸收劑相比,甲醇吸收劑的吸收效果好、用量少、對設備腐蝕性小。原國家石油化學工業局組織專家進行技術鑒定後認為,該工藝的轉化率和選擇性高,副產物少,「三廢」排放少,產品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該工藝於1998年1月實現工業化,1999年獲國家專利。
★ 應用情況
1996年上海吳涇化工有限公司從英國BP公司引進的國內第一套10萬t/a甲醇低壓羰基合成醋酸裝置建成投產。爾後,該公司經3年多的實踐探索,完成了20萬t/a工藝包開發;裝置的生產能力達20萬t/a。同時,核心設備製造和PDP軟體包等核心技術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其中有8項專利已報國家專利局審批。目前,該公司正努力完善其現有裝置,爭取使醋酸的生產能力達到23萬~25萬t/a。
江蘇索普集團的10萬t/a醋酸工程是國內第一套以天然氣為原料、採用國內西南院技術的甲醇羰基合成醋酸項目,1994年11月開工建設,1998年1月一次性投料試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1998年11月,對醋酸裝置進行生產考核後認為,該裝置醋酸的生產能力可達300t/d,其產量、質量和原輔料消耗均達到設計要求。該工程實際完成總投資10.3459億元。2000年,該公司投資4715.34萬元對10萬t/a醋酸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對工藝進行適
當改進並增加少量設備,使產能提高2.5萬t/a。索普集團醋酸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採用國內技術對原有的醋酸生產裝置進行改造,新增生產能力15萬t/a;項目投資總額為9.19億元,該項目於2003年開工建設,2004年10月竣工,11月投料試車。
兗州煤礦集團公司的煤電工程包括醋酸20萬t/a、甲醇23.6萬t/a、發電裝機71.8MW。其中,醋酸裝置採用西南化工研究院開發的甲醇低壓羰基合成醋酸技術。該工程總投資11億元,於2003年5月開工建設,已於2005年7月投產。
大慶油田甲醇廠的20萬t/a醋酸項目,以天然氣為原料,採用國內甲醇羰基合成醋酸技術,2003年7月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准,同時,該廠與西南化工研究院正式簽訂了20萬t/a醋酸項目專利許可和相關技術服務合同。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計劃2004年4月開工,2005年底投產。
其他省市如陝西、山西、河南、山東、貴州等正積極准備採用國內技術建20萬t/a醋酸裝置,顯示了國內醋酸生產的勃勃生機。
國內甲醇低壓羰基合成醋酸技術的成功開發,打破了國際上少數醋酸專利商對我國的技術封銷,為國內醋酸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餘地,必將推動我國醋酸工業的快速發展。國內技術在完成20萬t/a放大工作後,應積極進行50萬t/a的放大工作,同時應抓緊對非銠系催化劑的研究工作。
❼ 乙酸的工業製法 具體的 有沒有乙炔氧化,再乙醛氧化
乙酸的制備可以通過人工合成和細菌發酵兩種方法。現在,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細菌發酵,僅占整個世界產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產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很多國家的食品安全法規規定食物中的醋必須是由生物制備的。75%的工業用乙酸是通過甲醇的羰基化制備,具體方法見下。空缺部分由其他方法合成。整個世界生產的純乙酸每年大概有500萬噸,其中一半是由美國生產的。歐洲現在的產量大約是每年100萬噸,但是在不斷減少。日本每年也要生產70萬噸純乙酸。每年世界消耗量為650萬噸,除了上面的500萬噸,剩下的150萬噸都是回收利用的。有氧發酵在人類歷史中,以醋的形式存在的乙酸,一直是用醋桿菌屬細菌制備。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這些細菌能夠從含有酒精的食物中生產出乙酸。通常使用的是蘋果酒或葡萄酒混合穀物、麥芽、米或馬鈴薯搗碎後發酵。有這些細菌達到的化學方程式為:CH₃CH₂OH + O₂ →CH₃COOH + H₂O做法是將醋菌屬的細菌接種於稀釋後的酒精溶液並保持一定溫度,放置於一個通風的位置,在幾個月內就能夠變為醋。工業生產醋的方法通過提供氧氣使得此過程加快。是現在商業化生產所用方法其中之一,被稱為「快速方法」或「德國方法」,因為首次成功是在1823年的德國。此方法中,發酵是在一個塞滿了木屑或木炭的塔中進行。含有酒精的原料從塔的上方滴入,新鮮空氣從他的下方自然進入或強制對流。改進後的空氣供應使得此過程能夠在幾個星期內完成,大大縮短了制醋的時間。現在的大部分醋是通過液態的細菌培養基制備的,由Otto Hromatka和Heinrich Ebner在1949年首次提出。在此方法中,酒精在持續的攪拌中發酵為乙酸,空氣通過氣泡的形式被充入溶液。通過這個方法,含乙酸15%的醋能夠在兩至三天制備完成。無氧發酵部分厭氧細菌,包括梭菌屬的部分成員,能夠將糖類直接轉化為乙酸而不需要乙醇作為中間體。總體反應方程式如下:C6H12O6 →3 CH₃COOH更令工業化學感興趣的是,許多細菌能夠從僅含單碳的化合物中生產乙酸,例如甲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與氫氣的混和物。2 CO₂ + 4 H₂ →CH₃COOH + 2 H₂O2 CO + 2 H₂ →CH₃COOH梭菌屬因為有能夠直接使用糖類的能力,減少了成本,這意味著這些細菌有比醋菌屬細菌的乙醇氧化法生產乙酸更有效率的潛力。然而,梭菌屬細菌的耐酸性不及醋菌屬細菌。耐酸性最大的梭菌屬細菌也只能生產不到10%的乙酸,而有的醋酸菌能夠生產20%的乙酸。到現在為止,使用醋酸屬細菌制醋仍然比使用梭菌屬細菌制備後濃縮更經濟。所以,盡管梭菌屬的細菌早在1940年就已經被發現,但它的工業應用仍然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甲醇羰基化法大部分乙酸是通過甲基羰基化合成的。此反應中,甲醇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乙酸,方程式如下CH₃OH + CO →CH₃COOH這個過程是以碘代甲烷為中間體,分三個步驟完成,並且需要一個一般由多種金屬構成的催化劑(第二步中)⑴ CH₃OH + HI →CH₃I + H₂O ⑵ CH₃I + CO →CH₃COI ⑶ CH₃COI + H₂O →CH₃COOH + HI通過控制反應條件,也可以通過同樣的反應生成乙酸酐。因為一氧化碳和甲醇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所以甲基羰基化一直以來備受青睞。早在1925年,英國塞拉尼斯公司的Henry Drefyus已經開發出第一個甲基羰基化制乙酸的試點裝置。然而,由於缺少能耐高壓(200atm或更高)和耐腐蝕的容器,此法一度受到抑制。直到1963年,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用鈷作催化劑,開發出第一個適合工業生產的辦法。到了1968年,以銠為基礎的催化劑的(Rh(CO)₂I₂)被發現,使得反映所需壓力減到一個較低的水平並且幾乎沒有副產物。1970年,美國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首個使用此催化劑的設備,此後,銠催化甲基羰基化制乙酸逐漸成為支配性的孟山都法。90年代後期,英國石油成功的將Cativa催化法商業化,此法是基於釕,使用(Ir(CO)₂I₂),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綠色也有更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排擠了孟山都法。乙醇氧化法由乙醇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和氧氣發生氧化反應製得。CH₃CH₂OH + O₂→CH₃COOH + H₂O乙醛氧化法在孟山都法商業生產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製得。盡管不能與甲基羰基化相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種工業制乙酸的方法。2CH₃CHO+O₂→2CH₃COOH乙醛可以通過氧化丁烷或輕石腦油製得,也可以通過乙烯水合後生成。當丁烷或輕石腦油在空氣中加熱,並有多種金屬離子包括鎂,鈷,鉻以及過氧根離子催化,會分解出乙酸。化學方程式如下:2 CH₃CH₂CH₂CH₃ + 5 O₂ →4 CH₃COOH + 2 H₂O此反應可以在能使丁烷保持液態的最高溫度和壓力下進行,一般的反應條件是150℃和55atm。副產物包括丁酮,乙酸乙酯,甲酸和丙酸。因為部分副產物也有經濟價值,所以可以調整反應條件使得副產物更多的生成,不過分離乙酸和副產物使得反應的成本增加。在類似條件下,使用上述催化劑,乙醛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乙酸:2 CH₃CHO + O₂ →2 CH₃COOH也能被 氫氧化銅懸濁液氧化:2Cu(OH)₂+CH₃CHO→CH₃COOH+Cu₂O↓+2H₂O使用新式催化劑,此反應能獲得95%以上的乙酸產率。主要的副產物為乙酸乙酯,甲酸和甲醛。因為副產物的沸點都比乙酸低,所以很容易通過蒸餾除去。乙烯氧化法由乙烯在催化劑(所用催化劑為氯化鈀:PdCl₂、氯化銅:CuCl₂和乙酸錳:(CH₃COO)₂Mn)存在的條件下,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此反應可以看作先將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過乙醛氧化法製得。丁烷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又稱為直接氧化法,這是用丁烷為主要原料,通過空氣氧化而製得乙酸的一種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2CH₃CH₂CH₂CH₃ + 5O₂ →4CH₃COOH + 2H₂O托普索法(合成氣法)低壓甲醇羰基化法以甲醇,CO是由天然氣或水煤氣獲得,甲醇是重要化工原料其貨源和價格波動較大。托普索法以單一天然氣或煤為原料。第一步:合成氣在催化劑下生成甲醇和二甲醚;第二部:甲醇和二甲醚(兩者不需提純)和CO羰基化生成CH₃COOH,也叫兩步法。
❽ 乙醛怎麼製成乙酸
製取方法:乙酸有多種製取方法。
發酵法
發酵法是乙酸最原始的製造方法。
這種方法採用含糖類物質的植物果實發酵制乙醇,乙醇經過發酵氧化成乙醛,再將乙醛進一步氧化製得乙酸。
食用的醋就是用這種方法製成的。
乙醇氧化法
由乙醇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和氧氣發生氧化反應製得.
C2H5OH + O2 CH3COOH + H2O
乙醛氧化法
由乙醛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催化劑為乙酸錳:(CH3COO)2Mn)和氧氣發生氧化反應製得.
2CH3CHO + O2 2CH3COOH
乙烯氧化法
由乙烯在催化劑(所用催化劑為氯化鈀:PdCl2、氯化銅:CuCl2和乙酸錳:(CH3COO)2Mn)存在的條件下,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此反應可以看作先將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過乙醛氧化法製得。
丁烷氧化法
丁烷氧化法又稱為直接氧化法,這是用丁烷為主要原料,通過空氣氧化而製得乙酸的一種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2CH3CH2CH2CH3 + 5O2 4CH3COOH + 2H2O
其他方法
除上述方法之外,還有許多製取乙酸的方法和途徑。
用途:乙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廣泛。
可以作溶劑(如噴漆溶劑);
製造乙酸鹽(醋酸鹽);
合成乙酸乙酯以及進一步合成乙醯乙酸乙酯;
合成纖維(如維綸等);
生產醋酸纖維;
製造香料、染料、醫葯、農葯等。
❾ 東方模擬乙醛氧化制乙酸停車中怎樣加快降溫速度
東方模擬乙醛氧化制乙酸停車中加快降溫速度:在工具欄里時鍾設置,調成400%,做起來速度很快,但要控制好時間。
乙醛氧化制醋酸模擬工藝是化工的典型工藝,ESST針對目前各類院校學生實習困難的問題,開發了本套模擬軟體。彌補了傳統實習學生無法親自動手操作的不足,通過對乙醛氧化制醋酸工廠實物設備的模擬模擬,使學生對乙醛氧化制醋酸模擬工藝原理、操作環境、控制系統、故障處理有了更深的理解,為學校的實習環節搭建了平台。同時也節省了學校的實習、硬體投資,增加了評估競爭力。
該工藝軟體內容包括:
1、 乙醛氧化制醋酸氧化工段和精製工段正常操作過程;
2、 乙醛氧化制醋酸氧化工段和精製工段正常工況維持;
3、 乙醛氧化制醋酸氧化工段和精製工段冷態開車過程;
4、 乙醛氧化制醋酸氧化工段常見事故處理過程:
技術特點:
1、工藝模擬技術:
(1)按物料流和能量流為信息流的演算法設計與開發,使得用戶建模與生產裝置的工藝流程圖保持一致
(2)所有工藝演算法具有參數辨識功能,用戶在已有設計或生產數據基礎上即可完成建模、測試與聯調,無需輔助計算、衡算工作
(3)工藝演算法以設備為單元開發並具有常見事故功能
2、仿DCS系統
(1)仿DCS系統多樣化、多廠家、多類型,適應不同用戶需求
(2)仿DCS系統實現組態化,用戶可以按照工藝流程的特點和需求進行組態,實現仿DCS的逼真模擬
3、智能評分系統:
(1)智能評分系統包括操作評分系統和質量評價系統兩部分。
(2)評分標准和評分特點通過組態實現,給用戶更多的選擇餘地,結合自身特點,靈活操作。
4、教師站管理系統:
(1)通過網路連接對運行中的模擬培訓學員站進行激活管理。
(2)具有控制培訓項目的選擇、開始,授權設置學員站操作許可權,監測、統計、列印學員操作成績等功能。
5、C/S B/S運行模式:
(1)由PISP開發的模擬軟體既支持C/S客戶端模式又支持B/S網路模式。
(2)基於B/S模式的廣域網應用模式,豐富了PISP產品的應用形式,滿足了遠程技能培訓和考核的需要。
❿ 乙醛氧化制醋酸 概述
2個乙醛在銅做催化劑的條件下與1個氧氣加熱反應生成2個乙酸(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