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氣儲運計算機技術應用是什麼
油氣儲運管道的自動監控和自動保護,國內外普遍採用的是SCADA系統。它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生產過程式控制制與調度自動化系統,利用計算機系統、監控設備及各種儀表對管線、泵站、壓縮機站、油庫等現場的運行設備進行監視和控制,可以實現數據信息實時完整的採集,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對管道設備參數調節及控制,信號報警,以及快速診斷系統故障等,減輕了生產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油氣儲運管道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整個油氣儲運管道系統高效、安全、平穩地運行。
SCADA系統由三部分組成:位於調度控制中心的主端調度控制,位於各站場的遠程終端裝置,連接它們的通信系統或數據傳輸系統。一個完整的管道自動化控制系統分為三級控制:調度控制中心控制、站場控制、現場裝置控制。調度控制中心主要由SCADA主機系統、操作員介面、通信設備等組成,負責整個管線的原油、天然氣、成品油輸送過程的生產調度、計量和監控,對各站場下達監督性的控制命令。站場控制是負責對站場內的設備裝置、輔助系統及生產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如監控運行狀態,檢測和處理壓力、流量、溫度等相關數據,並控制相應閥門,同時向調度控制中心傳送必要的數據、接受調度發來的指令。現場裝置控制主要是通過對站場內大型生產裝置及設備上所自身配有的控制系統,如泵機組、加熱系統等直接進行控制,就地獨立地操作。
例如:新疆油田公司原油、天然氣輸送和成品油中轉業務主要由油氣儲運公司承擔,克-獨線SCADA監控系統由克獨首站、四泵站、六泵站、獨山子末站站控系統和昌吉調度控制中心組成,由控制中心對這些泵站的受控設備和參數進行集中監控、調度和管理,同時可以進行全線水擊控制、清管球、供熱站集中監測示意圖的運行管理,能及時准確地提供生產工藝參數,實現全線自動化控制密閉輸油,自動化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為管線優化運行、泄漏檢測、在線分析等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證。
計算機技術使管線實現了自動化管理運行,同時採用管道模擬控制與模擬培訓系統可以仿SCADA系統操作界面,直觀快捷地利用模擬模型和設備驅動模擬參數,調整運行模式,實現了系統設備間的控制和自動化保護離線模擬,其結果與現場實際參數比較偏差很小。例如:模擬軟體能准確模擬管道各種水擊工況,記錄實測參數及模擬數據,使操作人員對水擊過程有更加直觀的了解。
2010年4月,中國石油管道公司科技研究中心規劃與信息化所自主研發的油氣管道信息服務平台由1.0版本升級到2.0版本,全面實現了計算機網路數字化。該系統形成了覆蓋中國石油油氣管道信息的綜合資料庫、應用標准庫,以網路方式運行,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能上網的地方都可實現實時查詢、檢索、統計、修改、遠程訪問,也可以直接在單機下載操作,實現了表、圖、文、聲、像多種形式,為所有用戶日常作業、宏觀管控、科學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智能環境,為今後油氣管道網路信息管理奠定了基礎。
2. 油氣回收系統是什麼有什麼用呢
加油站油氣回收原理
當液態汽油由儲油槽經管線版輸出時,油槽內因壓力下降而產生真空壓權,會將周圍空氣引入,相反地,當液態汽油注入時,會造成內壓上升而迫使上層油氣排放至大氣中,油氣回收系統即藉由輸送過程中壓力的變化將飽和油氣引回儲油槽中,由於此時已有充足的飽和油氣流回儲油槽,可阻止新鮮空氣進入,故可抑制油槽內油氣的進一步揮發,以減少污染物排放於大氣中。
河南三紳科技三次油氣回收裝置
3. 柴油發電機組自動控制系統的功能有哪些
柴油發電機組自動控制系統的功能:
自動加熱裝置
柴油機轉速的自動調節
充電系統
儀表系統自
保護裝置
起動系統
4. 海洋油氣裝備水下控制系統的基本功能
海洋石油水下裝備現狀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能力由海洋油氣開發裝備的先進性所決定, 研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油氣勘探開發裝備, 是推動技術發展 , 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徑。我國石油鑽采裝備製造企業在幾十年的陸地裝備研製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為海洋石油水上裝備設計製造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 已實現了大部分設備的國產化;而作為海洋石油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洋石油水下裝備由於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等特點, 長期以來一直被國外發達國家所壟斷 , 嚴重製約了我國海洋油氣的自主勘探開發。
海洋石油水下裝備主要包括鑽井隔水管系統、井口井控設備、採油樹、水下管匯系統、水下基盤、控制系統、增壓系統及水下處理系統等。
( 1) 鑽井隔水管系統鑽井隔水管系統從鑽井平台一直延伸到水下防噴器, 形成了鑽井液的循環通道。其主要作用是隔離海水, 支撐各種控制管線 (主要包括節流和壓井管線、鑽井液補充管線、液壓傳輸管線等 ), 吊裝水下防噴器, 為鑽桿、鑽具順利下入井口提供導向。國外主要生產商有 Vetco、 Cam eron、 AkerKvaerner 等公司。
( 2) 水下防噴器水下防噴器是海洋石油鑽井過程中的重要設備, 它能夠有效防止井噴事故發生, 是石油勘探鑽井過程中的安全保障。水下防噴器組一般由 4~ 6 部單雙閘板防噴器和 1 部環形防噴器組成, 上部連接隔水管裝置, 下部連接海底井口裝置。與陸地防噴器相比, 水下防噴器具有通徑大、耐高壓、防腐蝕、耐沖擊、自動化控製程度高、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等特點。國外主要生產商有 Cameron、 Shaffe、rH ydril 等公司。
( 3) 水下採油樹水下採油樹的使用始於 1967 年, 至今已有 1 200 多套水下採油樹應用在 250 多個採油項目中。它需要滿足海水壓力、腐蝕、風浪、暗流等復雜環境的使用要求, 工作壓力較高, 採用電、液控制。國外主要生產商有 FMC、Vetco、 AkerKvaerner、 C am eron、 Dril Quip 等公司。
( 4) 水下集輸系統水下集輸系統是指在鑽完井後, 用於油氣集輸的生產管線、出油管、井口之間的連接設備。其主要功能是: 提供生產管線、出油管線和鑽井的交互界面; 注入氣體和化學物質, 控制流體; 分配電力和液力控制系統; 支撐管匯, 出油管線以及纜線; 保護管線和閥門正常工作; 在水下機器人操作過程中提供支撐平台。國外主要生產商有 FMC、Vetco、AkerKvaerne、r Cameron、 Dril Quip 等公司。
5. 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的原理和功能
ATP是整個ATC系統的基礎。ATO和ATS子系統都依託於ATP子系統的工作。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亦稱列車超速防護系統,其功能為列車超過規定速度時即自動制動,當車載設備接收地面限速信息,經信息處理後與實際速度比較,當列車實際速度超過限速後,由制動裝置控制列車制動系統制動。
ATP自動檢測列車實際運行位置,自動確定列車最大安全運行速度,連續不間斷地實行速度監督,實現超速防護,自動監測列車運行間隔,以保證實現規定地行車間隔。 列車自動駕駛是一種完整的閉環自動控制系統,即列車一方面檢測本列車的實際行車速度,另一方面連續獲取地面給予的最大允許車速,經過計算機的解算,並依據其他與行車有關的因素如機車牽引特性、區間坡道、彎道等,求得最佳的行車速度,控制列車加速或減速,甚至制動。
在列車自動駕駛系統中,司機起監督作用,因此要求這種系統獲得最大允許車速的信道和求解最佳速度的機車計算機等,要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實用性。目前列車自動操縱已應用在地下鐵道和市郊或兩市之間直達的客運干線上。隨著微型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我國已經自主研發完成故障-安全型的列車自動操縱系統。
ATO輔助ATP工作,接受來自ATP的信息,其中有ATP速度指令、列車實際速度和列車走行距離。此外還從ATS子系統和地面標志線圈接受到列車運行等級等信息。根據以上信息,ATO通過牽引/制動線控制列車,使其維持在一個參考速度上運行;並在設有屏蔽門地站台准確停車。 列車自動監督主要是通過計算機來組織和控制行車的一套完整的行車指揮系統。ATS將現場的行車信息及時傳輸到行車指揮中心,中心將行車信息綜合後,適時無誤的向現場下達行車指令,以保證准確、快速、安全、可靠。
ATS功能:自動進行列車運行圖管理,及時調整運行計劃,監控列車進路,自動顯示列車運行和設備狀態,完成電氣集中聯鎖和自動閉塞的要求,自動繪制列車實際運行圖,車站旅客導向,車輛檢修期的管理,列車的模擬模擬等。 計算機聯鎖(CI)利用計算機對車站作業人員的操作命令及現場表示的信息進行邏輯運算,從而實現對信號機及道岔等進行集中控制,使其達到相互制約的車站聯鎖設備,即微機集中聯鎖。它是一種由計算機及其他一些電子、電磁器件組成的具有故障― 安全性能的實時控制系統。
為了保證車站行車安全和調車作業安全,對信號機與道岔之間及信號機與信號機之間所應滿足的聯鎖要求,參見「聯鎖」條目。
計算機聯鎖系統由硬體設備和軟體設備構成。硬體設備包括聯鎖計算機(完成聯鎖功能和顯示功)、安全檢驗計算機(用以檢驗聯鎖計算機的運行情況,發現故障可導向安全)、彩色監視器、微型集中操縱台、安全繼電輸入輸出介面櫃、計算機聯鎖專用電源屏以及現場信號機、轉轍機、軌道電路等室外設備。軟體設備是實現進路、信號機和道岔相互制約的核心部分,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參與聯鎖運算的車站資料庫;二是進行聯鎖邏輯運算,完成聯鎖功能的應用程序。車站資料庫包括車站賦值表、車站聯鎖表、按鈕進路表、車站顯示數據等。應用程序由多個程序模塊組成,即系統管理程序模塊、時鍾中斷管理程序模塊、表示信息採集及信息處理程序模塊、操作命令輸入及分析程序模塊、選路及轉岔程序模塊、信號開放程序模塊、解鎖程序模塊和站場彩色監視器顯示程序模塊等。
6.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組成部分有什麼功能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對象,執行機構和變送器四個環節組成。
控制器:可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
被控對象:一般指被控制的設備或過程為對象,如反應器、精餾設備的控制,或傳熱過程、燃燒過程的控制等。從定量分析和設計角度,控制對象只是被控設備或過程中影響對象輸入、輸出參數的部分因素,並不是設備的全部。
執行機構:使用液體、氣體、電力或其它能源並通過電機、氣缸或其它裝置將其轉化成驅動作用。
變送器:作用是檢測工藝參數並將測量值以特定的信號形式傳送出去,以便進行顯示、調節。在自動檢測和調節系統中的作用是將各種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成分等物理量變換成統一標准信號,再傳送到調節器和指示記錄儀中,進行調節、指示和記錄。
(6)油氣處理裝置自動控制系統功能擴展閱讀
系統分類
一、按控制原理的不同,自動控制系統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
1、開環控制系統
在開環控制系統中,系統輸出只受輸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擾的特性都比較差。開環控制系統中,基於按時序進行邏輯控制的稱為順序控制系統;由順序控制裝置、檢測元件、執行機構和被控工業對象所組成。主要應用於機械、化工、物料裝卸運輸等過程的控制以及機械手和生產自動線。
2、閉環控制系統
閉環控制系統是建立在反饋原理基礎之上的,利用輸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對系統進行控制,可獲得比較好的控制性能。閉環控制系統又稱反饋控制系統。
二、按給定信號分類,自動控制系統可分為恆值控制系統、隨動控制系統和程序控制系統。
1、恆值控制系統
給定值不變,要求系統輸出量以一定的精度接近給定希望值的系統。如生產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高度、電動機轉速等自動控制系統屬於恆值系統。
2、隨動控制系統
給定值按未知時間函數變化,要求輸出跟隨給定值的變化。如跟隨衛星的雷達天線系統。
3、程序控制系統
給定值按一定時間函數變化。如程式控制機床。
7. 污水處理自動控制系統有哪些功能
自動化時代,智能化時代,機器人的時代。人們總想著讓機械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來解放人類的雙手,污水處理行業如今也面臨著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革命,那麼,究竟有哪些功能是可以實現自動化控制呢?理論上講,污水處理的任何環節都可以自動化控制,但是在實踐中還是有很多環節和功能是不能自動化的。尤其是污水處理技術,很多技術參數與指標是通過多次化驗才能夠獲取的,因此很難通過監控設備獲取准確數據從而帶動自動化控制系統,言歸正傳,污水處理自動控制系統有以下幾種功能
1·水位、水量自動控制:這一點很容易操作,甚至不需要人工智慧,只要安裝水位感應器甚至是浮漂都可以,當水位高於某一設定的數值,則自動控制上一環節的進水量,從而保證本單元蓄水池的水位處於正常狀態,當水位低於某一數值時,則再次啟動上游的進水設施。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也不難。
2·溫度自動控制:在污水處理系統中,涉及到水溫的環節較少,一般只要不凍冰,是液態水都可以處理,但是也有一個最佳溫度參數,溫度監控和電動開關或者預警相連接,就可以決定一些控溫系統的工作,實現起來也不難。
3·PH值監控系統:來自中和池的設備,可以根據中和池內污水PH值決定添加哪種中和劑,也可以根據水量,PH值偏離程度控制中和劑的數量實現PH值自動控制。
4·電阻率監控系統:雖然污水中的雜質含量需要用化驗的手段來獲取,但是採用電阻率監控水質是否達標是非常容易的,因此在水處理環節中常常用電阻率監控系統來完成水質監控。
其他的入混凝葯劑添加、萃取劑的使用,氧化還原法污水處理,以目前的技術很難完成自動化、智能化系統功能,多數還是需要人工監測的。
參考原文: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3066
8. 自動控制系統有哪些職能元件它們的職能是什麼
答:典型自動控制系統職能元件有:給定元件、測量元件、比較元件、版放大元件權、執行元件、校正元件。
給定元件的職能是給出與期望的輸出相對應的系統輸入量,是一類產生系統控制指令的裝置。
測量元件的職能是檢測被控量,如果測出的物理量屬於非電量,大多情況下要把它轉化成電量,以便利用電的手段加以處理。如前例中的測速發電機
,就是將電動機軸的速度檢測出來並轉換成電壓。
比較元件的職能是把測量元件檢測到的實際輸出值與給定元件給出的輸入值進行比較,求出它們之間的偏差。常用的電量比較元件有差動放大器、電橋電路等。
放大元件的職能是將過於微弱的偏差信號加以放大,以足夠的功率來推動執行機構或被控對象。當然,放大倍數越大,系統的反應越敏感。一般情況下,只要系統穩定,放大倍數應適當大些。
執行元件的職能是直接推動被控對象,使其被控量發生變化。如閥門、伺服電動機等。
校正元件的職能是為改善或提高系統的性能,在系統基本結構基礎上附加參數可靈活調整的元件。
9. 閉環油氣回收後台監控系統有哪些功能
加油站常用油氣回收工藝 :
1、吸附法油氣回收
工藝原理:生產過程中從密閉鶴管收集系統管線來的汽油揮發氣,經凝縮罐分離出其中游離液滴後,進入吸附罐A,揮發氣中的汽油被吸附劑吸附在孔隙中,空氣則透過床層。達到排放要求的尾氣由吸附罐頂部排放口經阻火器後排至大氣。當吸附罐A汽油吸附量達到一定值、在吸附罐頂部即將穿透前,通過PLC程序控制系統按照預先設定、調整好的時間,自動切換至另一吸附罐B進行吸附工作,而吸附罐A轉入再生階段,由解吸真空泵對其抽真空至絕壓15KPa以下,根據變壓吸附原理,吸附在吸附劑孔隙中的汽油被脫附出來[2]。為了保證床層中的汽油被盡可能清除干凈,在後期引入少量空氣對床進行吹掃。吸附劑床層設置有上、中、下多個測溫點。吸附劑吸附汽油時,由於吸附熱的作用,床層溫度會升高,當床層溫度升至一定值時控制系統會及時報警,必要時自動切換至另一吸附罐工作,或關閉油氣進口閥門,以確保安全。吸附劑脫附汽油時,為吸熱過程,床層溫度又會下降。吸附罐進口油氣管線及尾氣排放管線均設有阻火器,在尾氣排放管線上還可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真空泵機組採用液環式、閉環系統。脫附、解吸出來的高濃度油氣(富氣)進入真空泵後,與工作液及部分凝結的液態汽油在真空泵出口分離器中分離。分離器設置有液位高低報警聯鎖,當液位超過高限時,自動排液;工作液液位過低時,補液電磁閥打開。真空泵產生的熱量由工作液循環管線上冷卻器中的冷卻介質帶走。自真空泵出口分離器分離出來[3]的油氣(富氣)送至填料吸收塔下部,用常溫汽油吸收。從罐區來的汽油由油泵送入吸收塔頂部,自上而下經填料與自下而上的油氣進行充分接觸,由於液體分壓低、流量較大,相平衡分壓比油氣分壓低,大部分的油氣不能繼續以氣相存在,高濃度油氣被成品油吸收。在吸收塔未被吸收的少量低濃度油氣,從吸收塔頂部再引至吸附罐前油氣總管,送入吸附罐進行循環吸附。
工藝要點:要精心篩選出適合汽油揮發氣反復吸脫附場合的吸附劑,由於硅膠吸附揮發氣中絕大部分的汽油,且溫度升高小,而少量的活性炭對微量的汽油可進一步吸附,但溫升較大,有著火燃燒隱患;所以吸附劑床層可分為硅膠和活性炭兩種,通過分層鋪放從而避免兩者缺點,充分發揮活性炭吸附尾氣濃度低的優勢。
工藝設備選擇:對於吸附油氣裝置選擇上則要參照如下標准:
① 油氣進口管線壓力自動控制,系統設置壓力報警、聯鎖;
② 吸收塔設置液位報警、聯鎖;
③ 系統要設置阻火器及切斷閥,進出裝置的汽油管線上要設有自控閥門,故障或停機狀態使汽油不再進入裝置;
④ 吸附劑床層要多處設置溫度報警、聯鎖,在床層溫度進入危險范圍以前就自動切換進入脫附狀態,確保安全;
⑤ 所有設備、電氣、儀表、控制系統均按國家石油化工行業標准採用嚴格的防爆設計、選型。
2、吸附+冷凝法油氣回收
流程及工藝原理: 加油站一、二次收集系統來的油氣(輕烴組分與空氣的混合物)被送至炭吸附罐,輕烴被吸附在炭層上,除去了大部分輕烴後達標的尾氣由炭吸附罐頂部排至大氣。吸附飽和的炭吸附罐用真空泵抽真空,其中的輕烴被解吸,並送至超低溫冷凝單元。先由超低溫冷凝機組第一級預冷至+2℃左右,除去水蒸氣,再繼續由第二級冷至-40℃,將大部分輕烴冷凝成液態油,暫存於貯油槽。而未被冷凝的氣體,送至回收碳罐吸附,尾氣由回收碳罐頂部排至大氣[4]。將「吸附、冷凝」兩種處理方法優化組合在一起,既降低了裝置整體能耗,又充分發揮了吸附法適應性強、回收率高的特點,處理後尾氣達到國家相關標准要求。
值得重視的是加油站要盡量採用增強型油氣處理技術(EVR),將效率提高到95%以上,相應的要增加減少油槍滴油、盡量採用在線監測和後處理等技術。
除了「吸附法」和「吸附+冷凝法油氣」回收工藝外,還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直接冷凝法」、「吸附+吸收」、「膜分離法」等工藝方案,從而找到最佳的油氣回收解決方案。各種回收方法適用不同的場所,通常而言,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適用大中型油庫,冷凝法油氣回收裝置適用小型油庫、油船,「冷凝+吸附」法裝置適用加油站。
10. 污水處理的自動控制系統有哪些意義
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對解決水資源缺乏,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廠存在運行成本高,經濟效益差,控制系統落後等問題。提高污水處理廠自動控制的程度和引入先進控制技術,是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生產運行效率的關鍵。
污水處理的自動控制系統採用計算機技術、跟蹤經常變化的水處理情況,檢測不同時間的水質指標數據,在計算機上動態現實,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並記錄下來,以備在需要的時候查閱。通過分析數據趨勢走向,隨時調整個設備及工藝過程參數,使其達到優化控制狀態,經濟運行,節省能耗。採用計算機代替人工操作,減少事故,保證安全,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力,甚至可以完成許多人工難以完成的任務,提高運行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