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製作小孔成像裝置
簡易小孔成像實驗:
一、實驗准備:准備一張中間帶小孔的硬紙板(較厚回,不透光答,小孔可以用鉛筆扎出,小孔的直徑約3毫米),一支蠟燭,一張白紙。拉上窗簾,讓光線變暗。
二、實驗步驟:
把硬紙板放在蠟燭和白紙中間固定。
點燃蠟燭,調整蠟燭和白紙的高度,使火焰、小孔、白紙的中心大約在一條直線上,可以看到一個倒立的燭焰。
改變蠟燭以及白紙的距離硬紙板的距離,觀察成像的變化。
改變小孔的大小觀察燭焰成像的變化。
三、根據光學原理對實驗現象進行解釋。
實驗結論: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
Ⅱ 小孔成像實驗,用紙盒做的。急急急!
准備材料:大小紙盒各一個,保鮮袋,透明膠,蠟燭,剪刀,刀子
Ⅲ 小孔成像實驗的簡單做法
首先在桌面上放一張白紙作屏,把一片中心戳有小孔的硬紙片放在白熾燈和光屏之間,並固定在支架上;然後合上電燈開關,即可在光屏上看到燈絲的像,且像的開口處與燈絲的開口處方向相反,說明像是倒立的。向上或向下移動小孔的位置,能使像的大小發生變化;若將小孔分別改為小方形、矩形、三角形,其成像不變,說明小孔成像與孔形無關。
Ⅳ 如何自製簡單的小孔成像儀
自製簡單的小孔成像儀需要准備正方形的盒子,開出小孔,將未封口的地方密封。具體製作內容如下:
1、取一個完好的牙膏盒,用小刀裁出一個正方形的小盒子。
注意事項:
1、孔的大小,物與小孔的距離配合要適當,以保證所成實像既清晰又有一定的亮度。一般來說,孔徑越小,像越清晰,像的亮度越差。孔徑越大,物與小孔屏的距離應越大。亦是光向四面八方分散的越廣。所以孔徑不宜過大。
2、小孔成像實驗中,由於孔很小,能透過的光線自然很少,所以在屏幕上所成的物體的像是相當暗淡的,這樣就要求盡量遮光。遮光分兩種,一是環境遮光,普通教室拉上一層窗簾後的就基本上有效果了。二是紙盒內部遮光,如果選擇比較薄的紙盒,就會造成紙盒內部過於明亮,本來就十分暗淡的像就會更加看不清。
Ⅳ 【急!科學作圖題】一同學用「可樂瓶」做小孔成像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先畫圖再看關系
Ⅵ 如何做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我國的學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沿直線進行的性質,早於牛頓2000多年就已經總結出相似的理論 。這是對光沿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牆體與物之間,牆體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影,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後移動中間的板,牆體上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說明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把一支削得尖且細的鉛筆,在一張硬紙片的中心部分扎一個小孔圓圈。
小孔的直徑約三毫米,設法把它直立在桌子上,然後拉上窗簾,使室內的光線變暗。
點上一支蠟燭,放在靠近小孔的地方。拿一張白紙,把它放在小孔的另一面。這樣,你就會在白紙上看到一個倒立的燭焰。我們稱它是蠟燭的像。前後移動白紙,瞧瞧燭焰的像有什麼變化。當白紙離蠟燭比較近的時候,像小而明亮;當白紙慢慢遠離蠟燭的時候,像慢慢變大,亮度變暗。
改變小孔的大小,我們再來觀察蠟燭的像有哪些變化。
你可以在硬紙片上,扎幾個大小不等、形狀不同的孔,孔和孔之間相距幾厘米。這時候在白紙上,就出現了好幾個和小孔相對應的倒像。它們的大小都一樣,但是清晰程度不同,孔越大,像越不清楚。孔只要夠小,它的形狀不論是方的、圓的、扁圓的,對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狀都沒有影響。
Ⅶ 如何製作小孔成像儀
製作小孔成像儀步驟如下:
工具材料:圓柱形紙筒兩個、白紙一張、鉛筆、剪刀、透回明答膠帶、雙面膠、蠟燭、打火機。
一、用鉛筆在紙上畫出兩個比紙筒底面大一些的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