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如圖裝置(圖中夾持儀器已略去)測定某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實驗中,通過測定丙裝置質量的改變
A、省去裝置甲和丁時,裝置內和裝置外的二氧化碳會被氫氧化鈉溶液吸內收,能降低測定準確容度.
B、將丙中的NaOH溶液換成Ca(OH)2溶液時,不利於二氧化碳的完全吸收,能降低測定準確度.
C、裝置乙不再產生氣泡時,立即停止抽氣,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能降低測定準確度.
D、滴加稀鹽酸之前,先抽氣一段時間,除去裝置內原有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測定準確度.
故選:D.
㈡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圖示實驗裝置(圖中省略了夾持儀器)來測定某鐵碳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並探究鐵與
由裝置圖可知,該實驗原理:通過測定乾燥管E的質量增重確定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鐵碳合金中碳的質量,進而計算鐵的質量,再計算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故二氧化硫會影響二氧化碳的測定,進入乾燥管E的氣體應除去二氧化硫、且乾燥.
(1)常溫下Fe在濃硫酸中鈍化,碳不與濃硫酸反應,沒有二氧化硫生成,故A、B均無明顯現象,
故答案為:常溫下Fe在濃硫酸中鈍化;
(2)加熱條件下,Fe、碳都與濃硫酸反應,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與水,反應方程式為:C+2H2SO4(濃)
△ | .
㈢ 某課外活動小組欲利用CuO與NH3反應,研究NH3的某種性質並測定其組成,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夾持裝置未畫
(1)裝置中儀器a為分液漏斗;儀器b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氨水使錐形瓶中的固體溶解放熱促進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氣,氫氧化鈉固體、氧化鈣固體、鹼石灰固體,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固體氫氧化鈉或氧化鈣或鹼石灰; (2)利用裝置A,可製取的無色氣體; A.制備氯氣Cl2需要加熱,且氯氣為黃綠色氣體,故A不符合; B.可以制備O2,利用固體過氧化鈉和水的反應,故B符合; C.可以制備CO2 氣體,利用稀鹽酸滴入大理石上反應生成,故C符合; D.NO2是紅棕色氣體,故D不符合; 故選BC; (3)實驗中觀察到裝置C中黑色CuO粉末變為紅色固體,量氣管有無色無味的氣體,說明氨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氮氣與水,氨氣被氧化銅氧化表現還原性,結合原子守恆配平寫出的化學方程式為:3CuO+2NH3 △ | .
㈣ 置換法測定Mg的摩爾質量如何檢測本實驗體系是否漏氣其根據是什麼
摘要
將量氣管裝上水,接上反應裝置,然後調節量氣管中水平面至零刻度處,固定放置3分鍾,若水平面不下降即可認為實驗體系不漏氣。否則,必須重新檢查安裝整個實驗裝置。
㈤ 在適宜的條件下,測定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下圖甲表示實驗組的裝置,圖乙表示在不同光照強
(1)圖甲中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圖中B裝的是碳酸氫鈉,目的是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根據圖乙,在光照強度為2千勒司的時候,氧氣既不吸收也不釋放,說明光合作用強度等於呼吸作用強度,所以圖甲內的氣體的體積不會增加,液面不移動. (2)在光照強度為4千勒司的時候,凈光合作用強度為6mgO2/100cm2葉片?小時,根據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可知:每100cm2葉片每小時有機物(假設產物是葡萄糖)增重:180×6÷(6×32)≈5.6mg. (3)在F點和F點以後,在增加光照強度,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所以光照強度不再影響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因素可能是CO2濃度、溫度等. (4)若圖甲中的葉片過密,導致呼吸作用增大,所以圖乙中的曲線整體下移. (5)在B瓶中加入離體的葉綠體為實驗材料後,植物不再進行呼吸作用,而植物真正的光合作用強度=凈光合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強度,在光照強度為8Klx時,每100cm2葉片每小時氧氣為12mg+6mg=18mg. (6)將該植物葉片從光下移到黑暗中,光反應停止,[H]和ATP減少,則三碳化合物的還原減弱,導致三碳的消耗減少,而三碳的合成不變,所以葉綠體中C3化合物含量短時間內的變化上升. 故答案為:(1)碳酸氫鈉(或Na2CO3);不變(或液面等高) (2)5.6mg(保留1位小數) (3)CO2濃度、溫度等(回答一種即可) (4)向下. (5)18mg (6)上升
㈥ 化學題目
根據數據E裝置增重6.6g,可能是E裝置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質量為6.6克。反應可能是用一氧化碳還原鐵紅,得到鐵。 (1)10.0g鐵紅樣品可能是 FeO ,也可能是Fe2O3,也可能是 Fe3O4 ,也可能是其混合物。 若是 FeO ,則鐵的質量m=7.78克。若是 Fe3O4 ,則 m=7.24克,若是混合物,則鐵的質量在 7.78克和7.24克之間。所以 7.24克 <m<7.78克 (2)每生成44克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就從鐵紅中奪取16克氧元素,現在生成6.6克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就從鐵紅中奪取2.4克氧元素,那麼10.0g鐵紅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為10.0-2.4=7.6克。 所以,鐵紅中鐵的質量分數是7.6克除以10.0克再乘以百分之百=76% 說明:上述解題是估計題意做的,也需與你的題意一致。
㈦ 一道高三化學實驗題
(1)D裝置的作用: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進入C裝置 這是一個定量分析的實驗,通過A中Na2CO3產生的CO2被C中的鹼石灰吸收,測得這里的質量增加就是生成的CO2的質量,然後計算Na2CO3的純度。所以空氣中含有的少量CO2和H2O蒸汽若也被吸收,會造成測得的CO2質量偏大,即計算的Na2CO3的含量偏大。所以再加裝一個鹼石灰,可以防止空氣中的CO2和H2O對實驗的影響。
分液漏斗中「不能」用鹽酸代替稀硫酸進行實驗。 鹽酸HCl有揮發性,會使得生成的CO2中混有HCl,但是又很難除去,一般會用飽和NaHCO3溶液除去,但是會生成CO2,而導致測得的CO2質量偏大。若不除去,到了C中,HCl也會被鹼石灰吸收,導致測得的CO2質量偏大。
(2)實驗前稱取17.90g樣品,實驗後測得C裝置增重 8.80g,則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29.6% C的質量增加就是生成的CO2的質量,而CO2都來自Na2CO3,關系是 Na2CO3 ------ CO2 106g------------44g 17.90x-----------8.80g 解得,x= 此處的數據有問題,建議再查查,可能是你沒把題目打清楚 1、如果只有Na2CO3和其它不生成CO2的雜質混合,是不是CO2的增重,或者原固體樣品的質量錯了。 2、還可能是Na2CO3與NaHCO3的混合物 這樣,解法略改,設NaHCO3質量為x,Na2CO3質量y 則,它們生成的CO2的總和為8.8g x+y=17.9 x/84+y/106=8.8/44 解得,x=12.6g,y=5.3g Na2CO3的質量分數=5.3/17.9=29.6%
(3)根據此實驗測得的數據,測定結果有誤差,因為實驗裝置還存在一個明顯缺陷是:缺少一個驅趕殘留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 這個實驗是定量實驗,所以對數據的測量要求較高,這里有2個缺陷 1是生成的CO2會殘留在裝置中,而沒有被C中的鹼石灰完全吸收,會導致C中增重偏少,即測得的CO2偏少。 2是裝置中原來存在的空氣中的CO2也會對測量的質量帶來影響 所以,這個實驗一般會在整個裝置的前面再加裝一個鼓氣的裝置,而鼓入的空氣則要先經過鹼石灰,就是將裝置中原有的空氣中的CO2先排盡,再反應,最後再鼓氣,將裝置中殘留的CO2都趕入C中被吸收,再測量C的增重就是較准確的CO2的質量了。
㈧ 若用下列裝置設計一個實驗,以測定SO2轉化為SO3的轉化率(1)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氣體左右的方向)是
(1)因從溶液中反應生成氣體中混有水蒸氣,所以產生的氣體首先經過乾燥裝置Ⅴ,然後版再進行二氧化硫氣體權的催化氧化即經過裝置Ⅱ,然後是收集S03,S03的熔點是16.8℃,沸點是44.8℃,所以選擇裝置Ⅳ進行冷卻,使三氧化硫與二氧化硫分離,最後在Ⅲ中吸收未反應的SO2,故答案為:h;i;b;c;f;g;d; (2)為保證產生的二氧化硫盡可能多的轉化為三氧化硫,應先先加熱V2O5,後緩緩滴入濃硫酸,故答案為:先加熱V2O5,後緩緩滴入濃硫酸; (3)裝置IV處是用來冷卻三氧化硫氣體,使之變成液態或固態,從而收集得到三氧化硫,所以可以在Ⅳ處看到有無色(或白色)晶體(或固體)生成,故答案為:有無色(或白色)晶體(或固體)生成; (4)nmolNa2SO3粉末與足量濃硫酸反應生成nmol二氧化硫,當反應結束時,Ⅲ處增重的部分為未反應的二氧化硫,則轉化了的二氧化硫的質量為:64n-m,所以實驗中SO2的轉化率為 ×100%,故答案為: ×100%.
㈨ Ⅰ、(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誤
I(1)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而該題中接了直流電;重物離打點計時器太遠,這樣紙帶上上所打點很少,不利於減小誤差. 故答案為:打點計時器接了直流電;重物離打點計時器太遠. (2)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從D點到F點的時間為:tDF=2T= ,所以有: v E= = f 根據mgh= mv 2- m v | 2
㈩ 成人牙膏中摩擦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現通過以下實驗裝置測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假設牙膏的其它成分與鹽
①碳酸鈣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屬於鹽,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②A、滴加鹽酸過快,會導致生成的CO2不能完全被吸收,並被排出裝置丙,所以緩慢地逐滴滴加鹽酸,可使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提高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B、在甲乙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吸收水分,不影響CO2,不影響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C、在乙丙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響CO2,故不影響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D、反應結束後仍繼續通入空氣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全部排出,影響CO2的量,提高了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③根據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O2+Ba(OH)2═BaCO3↓+H2O可知物質間的關系如下,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CO2→BaCO3↓ 100 197 x bg
= x= g 所以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100%= % ④乙中的水蒸氣、氯化氫氣體等進入裝置丙中,導致測定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測定的碳酸鈣的質量偏大,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偏高. 故答案為:①鹽;CaCO 3+2HCl=CaCl 2+H 2O+CO 2↑;②BC;③ ;④乙中的水蒸氣、氯化氫氣體等進入裝置丙中,使溶液增重.
與若實驗測定裝置丙增重mg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機械是坑
發布:2025-09-28 18:17:01
瀏覽:714
暖氣開閥門鎖
發布:2025-09-28 18:02:18
瀏覽:664
甲乙實驗裝置
發布:2025-09-28 17:59:13
瀏覽:33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