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右圖表示的是測定保溫桶內溫度變化實驗裝置
第三問:
不加入葡萄糖溶液,加入乾酵母,同樣會產生微弱的呼吸作用,而且這個量專是未知難以屬測定的,何況實驗組都是在葡萄糖溶液里變溫,這一組卻是在水裡,完全不能對比。為了辨明呼吸作用對溫度的影響,對照組只能保留葡萄糖而不能保留酵母。保留葡萄糖看似可有可無,其實反映了控制變數法的單一變數原則:排除一切無關變數對結果的干擾。
第四問:
A>B-C的話,無法判斷A(有氧下變溫量)和B(無氧下變溫量)的關系,除非你寫A-C>B-C(但這樣又無法判斷A和B的狀態下是否比起C升溫了),所以綜合來說最合適的只有A>B>C,既可以表示呼吸作用比原狀態升溫、又可以表示有氧呼吸升溫更加明顯。
看得出來你對控制變數實驗還有一些混亂的地方,如果還是搞不懂歡迎追問。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如圖表示的是測定保溫桶內溫度變化實驗裝置.某研究小組以該裝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細胞呼吸的情況.
(1)從結構上看,酵母菌含有細胞核,屬於真核生物.在O2充足的條件下回進行需氧呼吸答,在缺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
(2)分析表格實驗步驟控制,A與B是對照實驗,B試管加入石蠟油,鋪滿液面是製造無氧環境,A對應的是不加入石蠟油,活性乾酵母是無關變數,無關變數應保持一致,因此B試管中應與A試管相同,加入10g活性乾酵母.
(3)B裝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氣,加入石蠟油鋪滿液面的目的是隔絕空氣.
(4)本實驗的自變數是有無氧氣,因變數是保溫桶內的溫度.
(5)因為有氧條件下比無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熱量多,因此假說成立時,裝置A、B溫度大小關系是A>B,若假設不成立,則裝置A、B溫度大小關系是B>A(或A=B).
故答案為:
(1)真核無氧
(2)①不加入石蠟油②加入10g活性乾酵母
(3)去除氧氣 隔絕空氣
(4)有無氧氣保溫桶內的溫度
(5)A>B 假設成立 B>A(或A=B) 假設不成立
㈢ 下圖為測定保溫桶內溫度變化的實驗裝置示意圖。某研究小組以該裝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細胞呼吸的情況
(1)①.- ②.+ ③.- ④.+ (2)加熱可以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溶氧 冷卻的主要目的是防專止高溫殺死酵母菌屬 自 (3)修正因外界環境因素(如溫度、氣壓等)改變而導致裝置溫度的改變,使實驗數據更為准確 (4)提高溶氧量 (5)C=D<B<A(或C<D<B<A) |
㈣ 右圖表示的是測定保溫桶內溫度變化的實驗裝置.
(1)①不加入石蠟油②加入10 g活性乾酵母
(2)去除氧氣自
(3)③加入240 mL煮沸後冷卻的葡萄糖溶液④不加入活性乾酵母
(4)A>B>C
有不懂再問
㈤ 下圖表示的是測定保溫桶內溫度變化的實驗裝置。某研究小組以該裝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呼吸作用的情況
(1)①.不加入石蠟油 ②.加入10g活性乾酵母 (2)去除氧氣 自 (3)③.加入240mL煮沸後冷卻的葡萄糖溶液 ④.不加入活性乾酵母 (4)A>B>C |
㈥ 求高中生物的實驗設計題的解析思路指導
高中生物的實驗設計主要是設計對照實驗,所以一定要抓住對照實驗的單一變數原則。設計時要想好如何設制實驗變數,在不同的條件下實驗會有什麼樣的現象,如何觀察和記錄這些實驗結果,再想辦法控制無關變數。
㈦ 為什麼相同時間內保溫桶外表面的溫度變化越大表示保溫效果越差
為什麼相同時間內保溫桶外表面的溫度變化大?而保溫桶效果缺差。因為相同時間內保溫桶外面的秀斗溫度是會變化的。而保溫效果的話也會變差所以保溫桶一定要在適當的溫度環境中常遇到作用
㈧ 問詳細解答 帶解釋的那種·拜託拜託。。。
答案Ⅰ.(1)①不加入石蠟油 ②加入10g活性乾酵母
(2)去除氧氣 自
(3)③加入240mL煮沸後冷卻的葡萄糖溶液
④加入10g滅活乾酵母
(4)A>B>C(5)1:3
㈨ 09年福建高考理綜卷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福建卷(理綜)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Zn 65第Ⅰ卷(選擇題 共108分)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6分,共108分。 w.w.w.k.s.5.u.c.o.m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 下列對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 在觀察洋蔥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將已經解離、漂洗、染色的根尖置於載玻片上,輕輕蓋上蓋玻片後即可鏡檢B. 對酵母菌計數時,用吸管吸取培養液滴滿血球計數板的計數室及其四周邊緣,輕輕蓋上蓋玻片後即可鏡檢C. 在葉綠體色素提取實驗中,研磨綠葉時應加一些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醇等D. 檢測試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適量斐林試劑後,搖勻並觀察顏色變化2. 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B. 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C. 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其間接價值D. 生態系統中的組成成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就越強3. 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都可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其中僅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是A. 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B.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C. 染色體復制時受誘變因素影響,導致基因突變D. 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4. 下列關於組成細胞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並未發生改變B. RNA與DNA的分子結構相似,由四種核苷酸組成,可以儲存遺傳信息C. DNA分子鹼基的特定排列順序,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D. 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5. 某研究小組探究避光條件下生長素濃度對燕麥胚芽鞘生長的影響。胚芽鞘去頂靜置一段時間後,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去頂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後測量並記錄彎曲度(α)。左下圖為實驗示意圖。右下圖曲線中能正確表示實驗結果的是A. a B. b C. c D. d6. 下列類型的反應,一定發生電子轉移的是A. 化合反應 B. 分解反應 C. 置換反應 D. 復分解反應7. 能實現下列物質間直接轉化的元素是 A. 硅 B. 硫 C. 銅 D. 鐵8. 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24g鎂的原子量最外層電子數為NA B. 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數為0.1NA C. 1mol甲烷分子所含質子數為10NA D. 標准狀況下,22.4L乙醇的分子數為NA9. 下列關於常見有機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與溴水反應 B. 乙酸和油脂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C. 糖類和蛋白質都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 D.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10. 在一定條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稀釋溶液,水解平衡常數增大 B. 通入CO2,平衡朝正反應方向移動 C. 升高溫度, 減小 D. 加入NaOH固體,溶液PH減小11. 控制適合的條件,將反應 設計成如右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 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 B. 反應開始時,甲中石墨電極上Fe3+被還原 C. 電流計讀數為零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D. 電流計讀數為零後,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電極為負極12. 某探究小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應( )來研究反應物濃度與反應速率的關系。反應速率 通過測定溴的顏色消失所需的時間來確定。在一定溫度下,獲得如下實驗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所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w.w.w.k.s.5.u.c.o.m A. 增大 增大 B. 實驗②和③的 相等 C. 增大 增大 D. 增大 , 增大二、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都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3. 光在科學技術、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透明的標准平面樣板檢查光學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現象 B. 用三棱鏡觀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圖樣是利用光的衍射現象 C. 在光導纖維束內傳送圖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現象 D. 光學鏡頭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現象14.「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在環繞月球運行過程中,設探測器運行的軌道半徑為r,運行速率為v,當探測器在飛越月球上一些環形山中的質量密集區上空時A.r、v都將略為減小 B.r、v都將保持不變C.r將略為減小,v將略為增大 D. r將略為增大,v將略為減小15.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電動勢為E的直流電源(內阻不計)連接,下極板接地。一帶電油滴位於容器中的P點且恰好處於平衡狀態。現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豎直向上移動一小段距離A.帶點油滴將沿豎直方向向上運動 B.P點的電勢將降低C.帶點油滴的電勢將減少 D.若電容器的電容減小,則極板帶電量將增大16.一台小型發電機產生的電動勢隨時間變化的正弦規律圖象如圖甲所示。已知發電機線圈內阻為5.0 ,則外接一隻電阻為95.0 的燈泡,如圖乙所示,則w.w.w.k.s.5.u.c.o.mA.電壓表v的示數為220v B.電路中的電流方向每秒鍾改變50次C.燈泡實際消耗的功率為484w
D.發電機線圈內阻每秒鍾產生的焦耳熱為24.2J17.圖甲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10s時刻的波形圖,P是平衡位置為x=1 m處的質點,Q是平衡位置為x=4 m處的質點,圖乙為質點Q的振動圖象,則A.t=0.15s時,質點Q的加速度達到正向最大B.t=0.15s時,質點P的運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C.從t=0.10s到t=0.25s,該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了6 mD.從t=0.10s到t=0.25s,質點P通過的路程為30 cm
18.如圖所示,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內的兩根平行長直金屬導軌的間距為d,其右端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整個裝置處在豎直向上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中。一質量為m(質量分布均勻)的導體桿ab垂直於導軌放置,且與兩導軌保持良好接觸,桿與導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u。現桿在水平向左、垂直於桿的恆力F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導軌運動距離L時,速度恰好達到最大(運動過程中桿始終與導軌保持垂直)。設桿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導軌電阻不計,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此過程A.桿的速度最大值為 B.流過電阻R的電量為 C.恆力F做的功與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於桿動能的變化量D.恆力F做的功與安倍力做的功之和大於桿動能的變化量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192分)必考部分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題,共157分。19.(18分)(1)(6分)在通用技術課上,某小組在組裝潛艇模型時,需要一枚截面為外方內圓的小螺母,如圖所示。現需要精確測量小螺母的內徑,可選用的儀器有:A.50等分的游標卡尺 B. 螺旋測微器①在所提供的儀器中應選用 。②在測量過程中,某同學在小螺母中空部分360°范圍內選取不同的位置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
(2)(12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製作一種感測器,需要選用一電器元件。圖為該電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有同學對其提出質疑,先需進一步驗證該伏安特性曲線,實驗室備有下列器材:器材(代號)規格 電流表(A1)電流表(A2)電壓表(V1)電壓表(V2)滑動變阻器(R1)滑動變阻器(R2)直流電源(E)開關(S)導線若乾量程0~50mA,內阻約為50 量程0~200mA,內阻約為10 量程0~3V,內阻約為10k 量程0~15V,內阻約為25k 阻值范圍0~15 ,允許最大電流1A阻值范圍0~1k ,允許最大電流100mA輸出電壓6V,內阻不計①為提高實驗結果的准確程度,電流表應選用 ;電壓表應選用 ;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以上均填器材代號)②為達到上述目的,請在虛線框內畫出正確的實驗電路原理圖,並標明所用器材的代號。③若發現實驗測得的伏安特性曲線與圖中曲線基本吻合,請說明該伏安特性曲線與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有何異同點?相同點: ,不同點: 。20.(15分)如圖所示,射擊槍水平放置,射擊槍與目標靶中心位於離地面足夠高的同一水平線上,槍口與目標靶之間的距離s=100 m,子彈射出的水平速度v=200m/s,子彈從槍口射出的瞬間目標靶由靜止開始釋放,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為10 m/s2,求:(1)從子彈由槍口射出開始計時,經多長時間子彈擊中目標靶?(2)目標靶由靜止開始釋放到被子彈擊中,下落的距離h為多少?21.(19分) w.w.w.k.s.5.u.c.o.m如圖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傾角為θ的光滑絕緣斜面,斜面處於電場強度大小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勻強電場中。一勁度系數為k的絕緣輕質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彈簧處於自然狀態。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q>0)的滑塊從距離彈簧上端為s0處靜止釋放,滑塊在運動過程中電量保持不變,設滑塊與彈簧接觸過程沒有機械能損失,彈簧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求滑塊從靜止釋放到與彈簧上端接觸瞬間所經歷的時間t1(2)若滑塊在沿斜面向下運動的整個過程中最大速度大小為vm,求滑塊從靜止釋放到速度大小為vm過程中彈簧的彈力所做的功W;(3)從滑塊靜止釋放瞬間開始計時,請在乙圖中畫出滑塊在沿斜面向下運動的整個過程中速度與時間關系v-t圖象。圖中橫坐標軸上的t1、t2及t3分別表示滑塊第一次與彈簧上端接觸、第一次速度達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減為零的時刻,縱坐標軸上的v1為滑塊在t1時刻的速度大小,vm是題中所指的物理量。(本小題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22.(20分)圖為可測定比荷的某裝置的簡化示意圖,在第一象限區域內有垂直於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B=2.0×10-3T,在X軸上距坐標原點L=0.50m的P處為離子的入射口,在Y上安放接收器,現將一帶正電荷的粒子以v=3.5×104m/s的速率從P處射入磁場,若粒子在y軸上距坐標原點L=0.50m的M處被觀測到,且運動軌跡半徑恰好最小,設帶電粒子的質量為m,電量為q,不記其重力。(1)求上述粒子的比荷 ;(2)如果在上述粒子運動過程中的某個時刻,在第一象限內再加一個勻強電場,就可以使其沿y軸正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求該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和方向,並求出從粒子射入磁場開始計時經過多長時間加這個勻強電場;(3)為了在M處觀測到按題設條件運動的上述粒子,在第一象限內的磁場可以局限在一個矩形區域內,求此矩形磁場區域的最小面積,並在圖中畫出該矩形。 23.(15分)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圖所示,期中T所處的周期序數與主族序數相等,請回答下列問題:(1)T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2)元素的非金屬性為(原子的得電子能力):Q______W(填「強於」或「弱於」)。(3) W的單質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濃溶液共熱能發生反應,生成兩種物質,其中一種是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4)原子序數比R多1的元素是一種氫化物能分解為它的另一種氫化物,此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5)R有多種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在一定條件下,2L的甲氣體與0.5L的氯氣相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後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鹽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6)在298K下,Q、T的單質各1mol完全燃燒,分別放出熱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條件下,T的單質能將Q從它的最高價氧化物中置換出來,若此置換反應生成3molQ的單質,則該反應在298K下的 =________(註:題中所設單質均為最穩定單質)24.(13分)從鋁土礦(主要成分是 ,含 、 、MgO等雜質)中提取兩種工藝品的流程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1)流程甲加入鹽酸後生成Al3+的方程式為_________.(2)流程乙加入燒鹼後生成Si 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3)驗證濾液B含 ,可取少量濾液並加入________(填試劑名稱)。(4)濾液E、K中溶質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填化學式),寫出該溶液的一種用途________(5)已知298K時, 的容度積常數 =5.6× ,取適量的濾液B,加入一定量的燒鹼達到沉澱溶液平衡,測得PH=13.00,則此溫度下殘留在溶液中的 =_______.25.(17分) w.w.w.k.s.5.u.c.o.m某研究性小組藉助A-D的儀器裝置完成有關實驗【實驗一】收集NO氣體。(1) 用裝置A收集NO氣體,正確的操作上 (填序號)。a.從①口進氣,用排水法集氣 b.從①口進氣,用排氣法集氣c.從②口進氣,用排水法集氣 d..從②口進氣,用排氣法集氣【實驗二】為了探究鍍鋅薄鐵板上的鋅的質量分數 和鍍層厚度,查詢得知鋅易溶於鹼:Zn+2NaOH=Na2ZnO3+H2↑據此,截取面積為S的雙面鍍鋅薄鐵板試樣,剪碎、稱得質量為m1 g。用固體燒鹼和水作試劑,擬出下列實驗方案並進行相關實驗。方案甲:通過測量試樣與鹼反應生成的氫氣體積來實現探究木目標。(2)選用B和 (填儀器標號)兩個裝置進行實驗。(3)測得充分反應後生成氫氣的體積為VL(標准狀況), = 。(4)計算鍍層厚度,還需要檢索的一個物理量是 。(5)若裝置B中的恆壓分液漏斗改為普通分液漏斗,測量結果將(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方案乙:通過稱量試樣與鹼反應前後的質量實現探究目標。選用儀器C做實驗,試樣經充分反應,濾出不溶物、洗滌、烘乾,稱得其質量為m2g 。(6) 。方案丙:通過稱量試樣與鹼反應前後儀器、試樣和試劑的總質量(其差值即為H2的質量)實現探究目標。實驗同樣使用儀器C。(7)從實驗誤差角度分析,方案丙 方案乙(填「優於」、「劣於」或「等同於」)。26.(25分)回答下列Ⅰ、Ⅱ題Ⅰ.右圖表示的是測定保濕桶內溫度變化實驗裝置。某研究小組以該裝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呼吸作用的情況。材料用具:保溫桶(500mL)、溫度計活性乾酵母、質量濃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蠟油。實驗假設: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比無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熱量更多。(1)取A、B兩裝置設計實驗如下,請補充下表中內容:裝置方法步驟一方法步驟二方法步驟三A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乾酵母① B加入240ml煮沸後冷卻的葡萄糖溶液② 加入石蠟油,鋪滿液面 (2)B裝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這是控制實驗的 變數。(3)要測定B裝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溫度變化量,還需要增加一個裝置C。請寫出裝置C的實驗步驟:裝置方法步驟一方法步驟二方法步驟三C③ ④ 加入石蠟油,鋪滿液面 (4)實驗預期:在適宜條件下實驗,30分鍾後記錄實驗結果,若裝置A、B、C溫度大小關系是: (用「<、=、>」表示),則假設成立。Ⅱ.人體體溫能夠保持相對恆定,是由於產熱量和散熱量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請回答:(1)當身體的冷覺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時,產生的興奮由 傳至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可引起 分泌增多,該激素作用於全身細胞,提高細胞代謝的速度,增加產熱量;在38℃的高溫環境中,人體主要通過 方式散熱。(2)當體內有炎症時會出現發熱現象,這有利於吞噬細胞和抗菌物質等轉移炎症區,抵禦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於 免疫。人體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後,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產生的相應 不能識別並作用於侵入機體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27.(15分) w.w.w.k.s.5.u.c.o.m 某種牧草體內形成氰的途徑為:前體物質→產氰糖苷→氰 。基因A控制前體物質生成產氰糖苷,基因B控制產氰糖苷生成氰。表現型與基因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表:表現型有氰有產氰糖苷、無氰無產氰苷、無氰基因型A_B_(A和B同時存在)A_bb(A存在,B不存在)aaB_或aabb(A不存在) (1)在有氰牧草(AABB)後代中出現的突變那個體(AAbb)因缺乏相應的酶而表現無氰性狀,如果基因b與B的轉錄產物之間只有一個密碼子的鹼基序列不同,則翻譯至mRNA的該點時發生的變化可能是:編碼的氨基酸 ,或者是 。(2)與氰形成有關的二對基因自由組合。若兩個無氰的親本雜交,F1均表現為氰,則F1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3)高莖與矮莖分別由基因E、e控制。親本甲(AABBEE)和親本乙(aabbee)雜交,F1均表現為氰、高莖。假設三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則F2中能穩定遺傳的無氰、高莖個體占 。(4)以有氰、高莖與無氰、矮莖兩個能穩定遺傳的牧草為親本,通過雜交育種,可能無法獲得既無氰也無產氰糖苷的高莖牧草。請以遺傳圖解簡要說明。
㈩ (2014崇明縣一模)分析有關科學探究的資料,回答問題.右圖為用於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圖中
實驗假設一: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比無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熱量更多.因此既要測定酵母菌有氧呼吸時釋放的熱量,也要測定酵母菌無氧呼吸時釋放的熱量.
(1)①A裝置用於測定酵母菌有氧呼吸釋放的熱量,因此要打開閥a;
②B裝置用於測定酵母菌無氧呼吸釋放的熱量,需要保證無氧環境,因此要關閉閥a,此外還要將240ml葡萄糖溶液煮沸後冷卻,目的是去除該溶液中的部分氧氣.
(2)B裝置關緊閥a的目的是為了創造無氧環境.②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溶液中存在的氧氣,以排除葡萄糖溶液因素對實驗效果的干擾.
(3)環境溫度變化也會影響實驗結果,因此要准確測定B裝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溫度變化量,還需要增加一個校正裝置C,裝置C中不加入活性乾酵母(或加入等量的死酵母),其他設置同裝置B.
(4)根據實驗裝置圖中的溫度計可知,本實驗的觀察指標是裝置中的溫度變化值.若實驗假設成立,即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比無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熱量更多,則裝置A、B、C觀察指標大小關系是:A>B>C.
(5)實驗假設二: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比無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放出CO2更多.要驗證假設二還需要測定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根據題干所給的材料用具可知應該用0.5%的BTB溶液來檢測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具體操作為:用橡膠管把管口2與彎玻璃導管連接起來,並把連接好的彎玻璃導管的開口端通入固定在鐵架台上的裝有0.5%的BTB溶液的小試管中.
(6)若假設成立,即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比無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放出CO2更多.則裝置A所在的小試管中BTB溶液的顏色由藍變黃的變化速度明顯比裝置B來得快.
故答案為:
(1)①打開閥a②煮沸後冷卻240ml葡萄糖溶液
(2)創造無氧環境去除溶液中存在的氧氣
(3)③不加入活性乾酵母
(4)裝置中的溫度變化值A>B>C.
(5)用橡膠管把管口2與彎玻璃導管連接起來,並把連接好的彎玻璃導管的開口端通入固定在鐵架台上的裝有0.5%的BTB溶液的小試管中
(6)裝置A所在的小試管中BTB溶液的顏色由藍變黃的變化速度明顯比裝置B來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