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車廠機械傷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機械傷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如人進入設備(球磨機等)檢修、檢查作業,不切斷電源,未掛不準合閘警示牌,未設專人監護等措施而造成嚴重後果。也有的因當時受定時電源開關作用或發生臨時停電等因素誤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雖然對設備斷電,但因未等至設備慣性運轉徹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樣造成嚴重後果;
2.缺乏安全裝置。如有的機械傳動帶、齒機、接近地面的聯軸節、皮帶輪、飛輪等易傷害人體部位沒有完好防護裝置;還有的人孔、投料口絞籠井等部位缺護欄及蓋板,無警示牌,人一疏忽誤接觸這些部位,就會造成事故;
3 .電源開關布局不合理,一種是有了緊急情況不立即停車;另一種是好幾台機械開關設在一起,極易造成誤開機械引發嚴重後果;
4.機械設備帶病運行,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機械運行中進行清理、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
6.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采樣、幹活、借道、揀物等); 7.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作業人員操作失誤。
二、機械事故造成的傷害主要種類有:
1.機械設備零、部件作旋轉運動時氌成的傷害。例如機械、設備中的齒輪、支帶輪、滑輪、卡盤、軸、光杠、絲杠、供軸節等零、部件都是作旋轉運動的。旋轉運動造成人員傷害的主要形式是絞雋和物體打擊傷。
2.機械設備的零、部件作直線運動時造成的傷害。例如鍛錘、沖床、切鈑.幾的施壓部件、牛頭刨床的床頭、龍門刊床的床面及橋式吊車大、小車和升降-幾構等,都是作直線運動的。作直線運力的零、部件造成的傷害事故主要有壓傷、砸傷、擠傷。
3.刀具造成的傷害。例如車床上的車刀、銑床上的銑刀、鑽床上的鑽頭、磨床上的磨輪、鋸床上的鋸條等等都是加工零件用的刀具。刀具在加工零件時造成的傷害主要有燙傷、刺傷、割傷。
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傷害。機械設備在對零件進行加工的過程中,有可能對人身造成傷害。這類傷害事故主要有:①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被甩出打傷人,例如車床卡盤夾不牢,在旋轉時就會將工件甩出傷人。②被加工的零件在吊運和裝卸過程中,可能造成砸傷。
5.電氣系統造成的傷害。工廠里使用的機械設備,其動力絕大多數是電能,因此每台機械設備都有自己的電氣系統。主要包括電動機、配電箱、開關、按鈕、局部照明燈以及接零(地)和饋電導線等。電氣系統對人的傷害主要是電擊。
6.手用工具造成的傷害。
7.其他的傷害。機械設備除去能造成上述各種傷害外,還可能造成其他一些傷害。例如有的機械設備在使用時伴隨著發生強光、高溫,還有的放出化學能、輻射能,以及塵毒危害物質等等,這些對人體都可能造成傷害。
三、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防範措施有:
1.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後,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後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檢修試車時,嚴禁有人留在設備內進行點車;
2.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煉膠機等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
3.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兩條標准:一是便於操作者緊急停車;二是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
4.加強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和檢查,建立完善安全巡檢制度,及時消除設備安全隱患,嚴禁設備帶病運行。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上皮帶臘等作業,應遵守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
5.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入;
6.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
『貳』 機械設備的基本安全要求是什麼
⑴置防護裝置
要求是,以操作人員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為基準,梵谷度在2m之內的所有傳動帶、轉軸、傳動鏈、聯軸節、帶輪、齒輪、飛輪、鏈輪、電鋸等危險零部件及危險部位,都必須設置防護裝置。
對防護裝置的要求:
a、安裝牢固,性能可靠,並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b、適合機器設備操作條件,不妨礙生產和操作;
c、經久耐用,不影響設備調整、修理、潤滑和檢查等;
d、防護裝置本身不應給操作者造成危害;
e、機器異常時,防護裝置應具有防止危險的功能;
f、自動化防護裝置的電氣、電子、機械組成部分,要求動作準確、性能穩定、並有檢驗線路性能是否可靠的方法。
⑵機器設備的設計,必須考慮檢查和維修的方便性。必要時,應隨設備供應專用檢查,維修工具或裝置。
⑶為防止運行中的機器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裝置。
⑷機器設備應設置可靠的制動裝置,以保證接近危險時能有效地制動。
(2)金屬切削機械的防護裝置擴展閱讀
1、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生產裝置、儲存設施外部安全防護距離不符合國家標准要求。
2、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裝置未實現自動化控制,系統未實現緊急停車功能,裝備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緊急停車系統未投入使用。
3、構成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罐區未實現緊急切斷功能;涉及毒性氣體、液化氣體、劇毒液體的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罐區未配備獨立的安全儀表系統。
4、控制室或機櫃間面向具有火災、爆炸危險性裝置一側不滿足國家標准關於防火防爆的要求。
5、使用淘汰落後安全技術工藝、設備目錄列出的工藝、設備。
『叄』 金屬切削機床的危險因素
金屬切削機床的危險因素
1.機床的危害因素
(1)靜止部件的危害因素。切削刀具與刀刃,突出較長的機械部分,毛坯、工具和設備邊緣鋒利飛邊及表面粗糙部分,引起滑跌墜落的工作台。
(2)旋轉部件的危害因素。旋轉部分,軸,凸塊和孔,研磨工具和切削刀具。
(3)內旋轉咬合。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面的咬合;旋轉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
(4)往復運動和滑動的危害。單向運動,往復運動或滑動,旋轉部件和滑動之間,振動。
(5)飛出物。飛出的裝夾具或機械部件,飛出的切屑或工具。
2.機床常見事故
(1)設備接地不良、漏電,照明沒採用安全電壓,發生觸電事故。
(2)旋轉部位楔子、銷子突出,沒加防護罩,易絞纏人體。
(3)清除鐵屑無專用工具,操作者未戴護目鏡,發生刺割事故及崩傷眼球。
(4)加工細長桿軸料時尾部無防彎裝置或托架,導致長料甩擊傷人。
(5)零部件裝卡不牢,可飛出擊傷人體。
(6)防護保險裝置、防護欄、保護蓋不全或維修不及時,造成絞傷、碾傷。
(7)砂輪有裂紋或裝卡不合規定,發生砂輪碎片傷人事故。
(8)操作旋轉機床戴手套,易發生絞手事故。
『肆』 金屬切削機械是什麼
1915年,俄國人,烏薩喬夫將熱電偶插到靠近切削刃的小孔中測得了刀具表面的溫度(常稱人工熱電偶法),並用實驗方法找出這一溫度同切削條件間的關系1924~1926年,英國人E.G.赫伯特、美國人H.肖爾和德國人K.科特文各自獨立地利用刀具同工件間自然產生熱電勢的原理測出了平均溫度(常稱自然熱電偶法)。1938~1940年美國人H.厄恩斯特和M.E.麥錢特利用高速攝影機通過顯微鏡拍攝了切屑形成過程,並且用摩擦力分析和解釋了斷續切屑和連續切屑的形成機理。40年代以來,各國學者系統地總結和發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近代技術和先進的測試手段,取得了很多新成就,發表了大量的論文和專著。例如,美國人S.拉馬林加姆和J.T.布萊克於1972年通過掃描電鏡利用微型切削裝置對切屑形成作了動態觀察,得到用位錯力學解釋切屑形成的實驗根據。
『伍』 ③機械加工車間常見的防護裝置有哪些主要作用是什麼
在機械設備的來傳動帶、源明齒輪接近於地面的聯軸節、轉動軸、皮帶輪、飛輪、砂輪和電鋸等危險部分,都要裝設防護裝置。對壓力機、碾壓機、壓延機、電刨、剪板機等壓力機械的旋壓部分都要有安全裝置。防護罩用於隔離外露的旋轉部分,如皮帶輪、齒輪、鏈輪、旋轉軸等。防護擋板、防護網有固定和活動兩種形式,起隔離、遮擋金屬切屑飛濺的作用。防護欄桿用於防止高空作業人員墜落或劃定安全區域。總體來說,防護裝置的形式主要有固定防護裝置、聯鎖防護裝置和自動防護裝置.
『陸』 金屬切削加工安全操作規程標准與技術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金屬切削加工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一、金屬切削加工機械的安全要求
二、金屬切削加工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
三、車削加工安全檢查袁
四、鑽削加工安全檢查表
五、銑削加工安全檢查表
六、鏜削加工安全檢查表
七、磨削加工安全檢查表
八、刨削加工安全檢查表
第二章 金屬切削加工機械安全技術
一、金屬切削加工概述與危險因素
二、機械設備的本質安全要求
三、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措施
四、金屬切削加工生產作業環境的要求
五、金屬切削機床的安全技術
六、機械傷害事故分析與預防措施
第三章 金屬切削加工機械安全操作技術與管理參考
一、金屬切削機床安全作業標准
二、機械加工企業的常見事故分析與防範措施
三、機床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類型與要求
四、金屬切削機床的安全隱患及預防措施
五、普通車床傷害的與預防
六、磨削加工中的安全技術
七、對鑽削傷害事故的預防
八、企業生產現場的安全管理措施
九、設備事故的預防和控制
十、開展「6S」活動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章 金屬切削加工機械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一、更換三爪自定心卡盤違章 操作造成的傷害事故
二、操作車床時神慊比惚食指被卡盤劃傷的傷害事故
三、操作機床誤觸開關造成的傷害事故
四、違章戴手套操作旋轉機床造成的傷害事故
五、違章戴手套操作車床造成的傷害事故
六、未戴工作帽造成的傷害事故
七、違章戴手套操作銑床造成的傷害事故
八、未穿好工作服造成的傷害事故
九、工作服被纏繞造成的傷害事故
十、大型工件傾倒造成的傷害事故
十一、鑽削違章作業造成的傷害事故
十二、未經允許擅自操作鑽床造成的傷害事故
十三、違章操作立鑽造成的傷害事故
十四、違章戴手套操作台鑽造成的傷害事故
十五、未緊固安全防護罩造成的傷害事故
十六、操作工腳底打滑造成的傷害事故
後記
『柒』 機械設備有哪些
機械設備種類繁多,機械設備運行時,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可進行不同形式的機械運動。機械設備由驅動裝置、變速裝置、傳動裝置、工作裝置、制動裝置、防護裝置、潤滑系統、冷卻系統等部分組成。
包裝機械根據包裝物與包裝材料的供給方式,可分為全自動包裝機械及半自動包裝機械;若按包裝物的使用范圍劃分,可分為通用包裝機、兼用包裝機及專用包裝機;而依包裝種類可分為個包裝機、內包裝機及外包裝機等。用於加工包裝材料和容器的包裝機械包括復合材料加工機械、制袋機械、塑料中空容器加工機械等。
包裝機械是包裝工業的一大門類產品,它給行業提供必要的技術設備,以完成所要求的產品包裝工藝過程。
包裝設備包括合成包裝材料製造、印刷和容器成型等工序的機械和設備,是將原料經加工、印刷、成型等轉換成包裝容器的機器。該類設備大多數是成套生產線,與工藝和原料關系十分密。
機械行業的主要產品包括以下12類:
⑴、農業機械: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械等。
⑵、重型礦山機械:冶金機械、礦山機械、起重機械、裝卸機械、工礦車輛、水泥設備、窯爐設備等。
⑶、工程機械:叉車、鏟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混凝土機械等。
⑷、石化通用機械:石油鑽采機械、煉油機械、化工機械、泵、風機、閥門、氣體壓縮機、製冷空調機械、造紙機械、印刷機械、塑料加工機械、制葯機械等。
⑸、電工機械:發電機械、變壓器、電動機、高低壓開關、電線電纜、蓄電池、電焊機、家用電器等。
⑹、機床: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械、鑄造機械、木工機械等。
⑺、汽車:載貨汽車、公路客車、轎車、改裝汽車、摩托車等。
⑻、儀器儀表: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光學儀器、成分分析儀、汽車儀器儀表、電料裝備、電教設備、照相機等。
⑼、基礎機械:軸承、液壓件、密封件、粉末冶金製品、標准緊固件、工業鏈條、齒輪、模具等。
⑽、包裝機械:包裝機、裝箱機、輸送機等。
⑾、環保機械:水污染防治設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物處理設備等。
⑿、其他機械。
沖壓設備
沖壓設備必須具備以下安全設施:
⒈沖壓設備上應有銘牌、各種操作指示、安全與警告性指示;
⒉電源接線應規范,設備的電纜不應有損傷,防止老化;
⒊沖壓設備上的配電箱門鎖應帶鑰匙,開門自動切斷電源;
⒋單次、連續、腳踏沖壓等操作的轉換應採用帶鑰匙鎖定的轉換開關;
⒌沖壓設備單次行程操作時,不得出現連續沖壓行程;
⒍對選用連續行程操作時,應在操作過程中設有預控動作環節;
⒎沖壓設備上必須有緊急停止按鈕,並應能自鎖;
⒏腳踏操作與手操作間應具有連鎖控制;
⒐對露於機身外和機身頂部的傳動齒輪、皮帶輪、飛輪、杠桿等傳動零部件,均應裝設防護罩;
⒑腳踏操作裝置採用腳踏板式,以腳踏進行電氣開關控制,並能自動復位;
⒒腳踏板的上部及兩側應有防護罩,踏板應防滑;
⒓沖壓設備必須具有防止手進入模具閉合區的安全防護措施,使用單位應根據沖壓設備種類、生產產品工件形狀等不同情況,採取自動進出料、加裝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模具及使用取送料專用工具等沖壓作業安全措施。
定期對電氣系統的三項試驗(保護接地、絕緣、耐壓試驗),進行測試,並有測試報告。
每台沖壓設備都應取得《沖壓設備安全准用證》,並在有效期內。
特種設備
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特種設備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屬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和與安全保護裝置相關的設施。
鍋爐是指利用各種燃料、電或者其他能源,將所盛裝的液體加熱到一定的參數,並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容積大於或者等於30L的承壓蒸汽鍋爐;出口水壓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且額定功率大於或者等於0.1MW的承壓熱水鍋爐;有機熱載體鍋爐。
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於或者等於2.5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於或者等於標准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於或者等於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准沸點等於或者低於60℃液體的氣瓶;氧艙等。
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於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蒸汽介質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於或者等於標准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於25mm的管道。
電梯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
起重機械是指用於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並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其范圍規定為額定起重量大於或者等於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於或者等於1t,且提升高度大於或者等於2m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
客運索道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柔性繩索牽引箱體等運載工具運送人員的機電設備,包括客運架空索道、客運纜車、客運拖牽索道等。
大型游樂設施是指用於經營目的,承載乘客游樂的設施,其范圍規定為設計最大運行線速度大於或者等於2m/s,或者運行高度距地面高於或者等於2m的載人大型游樂設施。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是指除道路交通、農用車輛以外僅在工廠廠區、旅遊景區、游樂場所等特定區域使用的專用機動車輛。
結構
機械設備可造成碰撞、夾擊、剪切、捲入等多種傷害。其主要危險部位如下:
⑴、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間的咬合處,如動力傳輸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
⑵、旋轉的軸,包括連接器、心軸、卡盤、絲杠和桿等。
金屬刨床
金屬刨床
⑶、旋轉的凸塊和孔處。含有凸塊或空洞的旋轉部件是很危險的,如風扇葉、凸輪、飛輪等。
⑷、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如齒輪、混合輥等。
⑸、旋轉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處,如輻條手輪或飛輪和機床床身、旋轉攪拌機和無防護開口外殼攪拌裝置等。
⑹、接近類型,如鍛錘的錘體、動力壓力機的滑枕等。
⑺、通過類型,如金屬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機的刀刃等。
⑻、單向滑動部件,如帶鋸邊緣的齒、砂帶磨光機的研磨顆粒、凸式運動帶等。
⑼、旋轉部件與滑動之間,如某些平板印刷機面上的機構、紡織機床等。
『捌』 機械安全技術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機械安全概述第一節●機器的組成
第二節●機械危害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機械危害
二、產生機械危害的各種因素
三、造成機械事故的原因
第三節●機械的本質安全性
一、安全
二、本質安全性
三、機械的本質安全
第四節●機械安全的基本要求
一、對機械設備結構的要求
二、對控制機構的要求
三、對防護裝置的要求
四、對檢驗與維修的要求
五、安全標志和安全色
六、標牌
七、技術文件
第二章機械安全設計第一節●機械安全設計的基本技術原則
一、對所設計的機械進行風險評價
二、優先採用本質安全措施
三、符合人類功效學的准則
四、符合安全衛生要求
五、按考慮機械安全措施的原則和設計程序進行安全
設計
第二節●機械安全設計的主要內容
一、機械的安全設計
二、安全設計的方法及應用
三、機械安全設計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機械安全防護裝置的設計
一、安全防護裝置的類別
二、安全防護裝置的設置
三、安全防護裝置的設計
第四節●機械的安全使用信息及附加預防措施
一、機械的安全使用信息
二、附加預防措施
第三章各類機械的安全技術第一節●金屬切削機床的安全
一、車削加工的傷害事故及預防
二、銑床的傷害事故及預防
三、鑽床的傷害事故及預防
四、鏜床的傷害事故及預防
五、刨床的傷害事故及預防
六、磨削加工的傷害事故及預防
七、金屬切削車間的組織措施
第二節●沖壓機械的安全技術
一、沖壓作業及其對人體的危害
二、沖壓機床的安全防護裝置
三、沖壓機床的進出料裝置
四、沖壓安全的組織措施
第三節●木工機械的安全技術
一、木工機械的傷害事故
二、木工機械的防護裝置
三、木工機械的安全操作
第四章熱加工安全技術第一節●熱加工中的危險及有害因素
一、鑄造生產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二、鍛造生產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三、熱處理生產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四、焊接作業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第二節●鑄造安全技術
一、對鑄造生產中危害的防護措施
二、安全技術要求
第三節●鍛造安全技術
一、鍛造生產設備及鍛造生產的危害
二、安全措施
三、安全要求及安全防護
四、鍛造設備安全操作要點
第四節●熱處理安全技術
一、熱處理工序主要加熱設備
二、熱處理生產設備的防護措施
三、對工作場所的安全要求
四、熱處理爐及淬火槽的安全防護
五、熱處理安全操作要點
六、化學熱處理安全
七、冷處理的安全操作
八、酸洗的安全操作及鋼的表面處理
第五節●電焊安全技術
一、手工電弧焊安全技術
二、埋弧焊的安全技術
三、氣體保護焊的安全技術
四、等離子弧焊接與切割安全技術要求
五、碳弧氣刨安全技術
六、電阻焊的安全技術
第五章機械安全認證第一節●機械安全認證的依據及組織機構
一、機械安全認證的依據
二、機械安全認證組織機構
第二節●機械安全認證規則與程序
一、機械安全認證規則
二、機械安全認證程序
第三節●機械安全認證獲證後的監督
一、獲准認證後質量體系的監督審核
二、獲准認證後產品安全性能的監督檢驗
三、監督復查結果的處理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