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圖是小明探究物質性質的實驗裝置,在兩容器內分別裝入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電加熱器加熱,用溫度計測
(1)實驗中用同樣的加熱器,放出的熱量才相同,物質吸收的熱量才會相同,故用同樣的加熱器的目的是在相同的時間里供給的熱量相同.
(2)①由1、2實驗數據可知,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物質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由此可知: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與質量有關;
②比較3、4的實驗數據可知,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溫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熱量越多;
③比較1、3實驗數據可知,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故答案為:(1)單位時間內供給的熱量相同;
(2①質量;②多;③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貳』 探究不同物質的導電性的實驗步驟是什麼
不同物質的導電性實際上就是不同物質的電阻率。
電阻與電阻率之間有這么一個公式:R=ρL/S
式中: ρ為物質的電阻率,單位為歐姆米(Ω. m)。 L為長度,單位為米(m) S為截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
所以,實驗就是用R=U/I算出該物質的電阻,再測量出該物質的長度及直徑,並算出截面積,最後把這些數據代入R=ρL/S 並求出電阻率。
『叄』 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物質導電性實驗.(1)先在燒杯中盛半杯氫氧化鋇溶液,然後用膠頭滴管滴2~3滴酚酞
(1)氫氧化鋇在溶液中能解離出鋇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電離方程式是:Ba(OH)2=Ba2++2OH-;
(2)由於氫氧化鋇和滴加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鋇沉澱,溶液中的離子逐漸減少至沒有.溶液呈中性,所以,溶液中的紅色逐漸變淺至無色,燈光也逐漸變暗,最後完全熄滅.反應的方程式是:H2SO4+Ba(OH)2═BaSO4↓+2H2O;
(3)根據題意,溶液的導電性y與加入的硫酸的量x關系作出圖象如下:
(4)繼續滴入稀H2SO4,溶液顯酸性,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過量的硫酸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溶液的導電性增強,但燈光又逐漸明亮起來.
(5)若用鹽酸代替稀H2SO4,由於鹽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了氯化鋇,氯化鋇是可溶的,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溶液中離子的數目不變.所以,不看到上述現象.
故答為:(1)Ba(OH)2=Ba2++2OH-;(2)H2SO4+Ba(OH)2═BaSO4↓+2H2O;(3)見上圖;(4)過量的硫酸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5)不能,鹽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了氯化鋇,氯化鋇是可溶的,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溶液中離子的數目不變.
『肆』 如圖是探究物質吸熱性質的實驗裝置圖,在兩容器內分別裝入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
(1)實驗中用同樣的加熱器,單位時間放出的熱量才相同,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的目的是使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熱量.
(2)水的比熱容大於煤油的比熱容,根據Q=cm△t,要使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熱較多,需要加熱的時間長.
(3)本實驗將「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轉化為通過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實現,這種方法稱為「轉換法」.
(4)A.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類似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用到了類比法;
B.根據物質在常態下的形狀和體積是否固定,可將物質分為三態,用到了歸納法;
C.研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是否有關系,要用到控制變數法;
D.通過觀察木樁被重物打入沙子的深度,可比較重物重力勢能的大小,用的是轉換法,所以D與上述方法相同;
(5)①比較1、2的實驗數據,都是水,質量相同,升高不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是不相同的;
②比較1、4的實驗數據,物質的種類不同,加熱時間相同,即吸收的熱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不同,得出的結論是: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不同;
③比較2、4的實驗數據,物質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物質的種類不同,加熱時間不同,說明吸收的熱量不同,得出的結論是: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6)①加熱時,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相同的酒精燈加熱相同的時間,酒精燈放出的熱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的.
②探究物質吸熱性質的實驗就要採用控制變數法,控制熱源(酒精燈火焰的大小、與燒杯底的距離)、盛裝液體的容器相同和液體質量一定,故A、C選項正確;
因為水和煤油的密度是不同的,體積相同時,質量是不同的,故B錯;故選B.
故答案為:(1)使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2)水;(3)加熱時間;(4)D;(5)①不同;②不同;③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6)①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加熱時間;②B.
『伍』 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 , 實驗裝置應該按照 ( ) 的順序組裝
晶體和非晶體的問題,晶體有固定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熔點,所以你會發現有些物質回會隨溫度變化而變軟,有些物質答只有達到一定溫度時才熔化%D%A你第一個題的圖呢?描述一下也可以啊,冰的溫度在一定時間內(冰未全部熔化時)溫度是不隨時間變化的,所以有一段水平的線,蠟的溫度則會隨時間而升高直到某一溫度%D%A第二題說明固體熔化需要持續加熱%D%A明白了吧
『陸』 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溶液導電性實驗。 (1)用一定量的硫酸溶液進行導電性實驗,發現燈
(1)硫酸是電解質,產生了較多的H + 和SO 4 2- ,所以燈泡較亮,加入氫氧化鋇後,溶液中的H + 和SO 4 2- 與氫氧化鋇電離出的Ba 2+ 和OH - 反應生成BaSO 4 和H 2 O,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少,燈泡變暗。反應完畢後,繼續滴加Ba(OH) 2 溶液,由於Ba(OH) 2 電離出Ba 2+ 和OH - ,燈泡又逐漸變亮。 (2)氨水溶液中離子濃度較小,通入CO 2 後由於溶液中發生反應:2NH 3 +CO 2 +H 2 O=(NH 4 ) 2 CO 3 , (NH 4 ) 2 CO 3 電離使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燈泡逐漸變亮。 |
『柒』 探究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的實驗報告
材料不同實驗不同
『捌』 .在研究各種物質的導電能力時,同學們分別設計了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案來檢測物質的導電能力(如圖所示)。
(1)電流表有無示數;電流表示數過大;電流過小時,電燈不一定發光。
『玖』 初二物理:探究物質熔化實驗裝置的安裝順序是由上往下裝還是由下往上裝
如果是考試就照書上教的,從下往上裝,從里往外連接。
如果是實際操作的話,還得是回先把支架答擺弄好再一點點往上裝其他東西。一切從安全和准確出發。從准確出發,難裝的、容易出錯的,先搞定。從安全和快速出發,重的、大件的、難調整的先上,輕松的、小的後上,力求做到已經裝上去的就不用再去調整糾正了。要知道實驗室那些設備一般都是易生銹的,螺紋很難擰的,如果裝上去之後發現不合適調整起來會比重新安裝還要難受。松動的、易滑的、易碰倒的、危險的盡可能最後才上。像酒精燈、小試管、滴管、玻璃導管這些其實是很容易碰掉或者滑落摔破的,小試管和玻璃導管也容易因為調整時太用力而弄破甚至扎到手,這些東西應該最後上,或者一裝上去就能有其他東西將其固定住不用調整的。另外,實際上酒精燈是容易調整的,安裝時預留些空間給它,如果發現酒精燈位置不合適時挪動一下或者墊本書什麼的就行了。其他很多東西也都是可以先估計位置大小並留出合適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