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哪個3000年前的青銅器,證明了武王伐紂和發生的時間
以前學歷史,有明確紀年的歷史是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對於武王伐紂及西周建立,書本中往往說是「前11世紀末」或者「約公元前1046年」,具體時間不得而知。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通過C14測西周初年的土,專家認為,武王伐紂發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時間范圍。
但一件文物的出土,改變了這一情況,這個文物就是利簋。
由於價值極高,所以早在17年前,利簋就被確定為首批禁止出國展出的文物。到2002年,經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專家反復權衡,又確認利簋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不過,還有一點就是,銘文解讀還是有爭議,比如有人認為銘文中「珷」指武王,而「王」則是說成王,就是說這件文物是在周成王時所造,諸如此類等,上面選擇的是最被認可的一種。
⑵ 利簋鑄造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什麼世紀
利簋:銘文短短32字,記載了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鑄造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
牧野之戰,就是商周之際周武王在太公望等人輔佐下,率軍直搗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在牧野(今淇縣以南衛河以北地區)大破商軍、滅亡商朝的一次戰略決戰。 商朝末年,周武王為興周滅商,統兵直搗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與商軍在牧野(今淇縣南衛河以北地區)展開的決戰。史稱「武王伐紂」。
⑶ 利簋是什麼類型的青銅器
簋是一種食器,也可以作為祭祀用的禮器,用於盛放稻、黍、稷飯,相當於現在的碗。利簋主要是祭祀用的。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因為作器者名「利」,所以叫「利簋」。「利」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就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是現在發現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⑷ 利簋是哪個朝代的
利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利簋,又名「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利簋為圓形兩耳方座,這是西周出現的新式樣。利簋銘文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利簋採用上圓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銅簋的典型造型,同時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體現。
⑸ 如何描述青銅器利簋及其文化內涵
這是我國古代很重要的一件青銅器,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記載了周武王滅亡商朝的過程
⑹ 西周利簋的名稱來源
銘文中所提到的有司,是當時中國古代的官職,在中國商周時期,青銅被稱為「金」,是只有王族才能使用的貴重金屬,商軍潰敗之後,身為有司的利得到周武王賞賜給他的青銅,並鑄造了一件銅簋,作為永世的紀念。由於這件青銅簋是利所鑄造,所以人們就稱它為利簋。
因為利簋銘文中所記載的武王伐紂在甲子日晨,並逢歲星當空,印證了《尚書·牧誓》中所記載的「時甲子日昧爽,王至於商郊牧野」。所以,利簋也被稱作「武王征商簋」 。
⑺ 西周利簋的介紹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利簋為圓形兩耳方座,這是西周出現的新式樣。利簋銘文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利簋採用上圓上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銅簋的典型造型,同時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體現123。
⑻ "利簋"和"司母戊鼎"是用什麼材料鑄成的這些器物是做什麼用的
是用青銅材質的
⑼ 從西周利簋可以看出西周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嗎
不能, 神權色彩指的是以某物體為精神信仰,通過特定人員的與信仰物進行精神溝通,預言福禍, 信者以其預言為行為准則。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利簋為圓形兩耳方座,這是西周出現的新式樣。利簋銘文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利簋採用上圓上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銅簋的典型造型,同時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