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出水口保护装置设计图

出水口保护装置设计图

发布时间:2021-02-25 22:40:05

㈠ 新房收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证书方面:1、《竣工验收备案表》;2、测绘部的实测面积文件(即房管局勘丈科出具的<<勘丈报告>>以确认房屋面积);3、《住宅质量保证书》;4、《住宅使用说明书》以上证书缺一不可。如开发商不能提供上述文件,则构成违约,可根据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追究违约责任!

二、检验住房是否与所买的户型一致,有无规划设计变更(如层高,窗户位置,管道布线)

三、市政配套与公共配套完备状况,比照商品房合同签订交付条件。

四、仔细读清交房验收单上内容,不要对没有实际检查的东西,随便签字。另外,对室内的情况及质量不明确的,在收楼文件上可以注明"室内情况尚不清楚"等字样。这一点需要注意。

五、实地验收:

1.结构工程:钢筋是否暴露,墙面是否渗水,是否有裂缝,承重墙,梁,房管局柱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2.梁与柱工程:梁与柱的位置是否影响出入动线与生活动线。

3.层高:其尺寸是否符合图纸标称要求。

4.门窗工程:门的厚度,材质与规格;窗底部滑道是否平滑,窗框的材质与规格;门框,窗框与墙身无过大缝隙。试试门窗开启是否灵活,目测门与门框、窗与窗框的各边之间是否平行,关上门窗听听隔音效果,同时也了解了它们的密封程度。不过,卫生间的门不要求严丝合缝,为了防水,反而规定下方须离地面1.5厘米。如果你装修要换掉就不太重要了。

5.水电工程:电气线路安装应平整,牢固,顺直,穿墙应有导管,导线加接必须紧密;应按套安装电表或预留表位,并由电器接地装置;照明器具等低压电器安装支架必须牢固,部件齐全,接触良好,位置正确。A.防水检查:卫生间地面是否渗漏,可以用塑料袋装满沙子放在地漏上,然后在卫生间蓄一些水,24小时后,到对应的下层卫生间,看其顶部是否渗漏。这个检测最好与上层住户同时进行,这样既可检测自家卫生间的地面是否渗漏,也可检测自家卫生间的顶部是否渗漏。B.给排水检查:上下水管道有无渗、漏、堵现象,打开水龙头便知,尽可能让水流大一点、急一点,试试水压和排水速度。每个地漏要做通水试验,可用桶装满水往里倒,看是否畅通。C.卫生间用电--卫生间内的电源插座应是防潮插座并有防溅措施,照明灯座必须是磁口安全灯座,洗手盆的上方不应有插座。D.厨卫通风--是否有利于异味、废气等气体的迅速排出,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

6.室外工程:阳台是否与事先承若及设计图相符,楼宇标识,门牌标识,层位标识,房屋标识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有邮政接收箱,电话线是否进户等,给水情况,水质如何,水流状况,水表计量和供电是否正常。

7.墙地面空裂--墙面的抹灰、地面装饰面层及其他装饰面层是否存在空裂现象,只要用小锤轻轻一敲便知。若听到"空空"的声音,就是各面层与墙(地)面接触有缝隙,需要返工;若听到沉闷的碰击声,则表明它们接触良好。

8.阳台裂缝--这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房屋的结构问题常出现在阳台,万一发现房间与阳台的连接处有裂缝,很有可能是阳台断裂的先兆,一定要立即通知发展商。

9.电气设备--A.检查电闸及电表是否能控制室内的灯具及室内各插座,方法是拉闸后户内是否完全断电;有分闸的,也应同样分别检查各个分闸是否完全控制各分支线路。B.开关接口--检查一下开关、插座的牢固程度,别忘了打开电话、电视的线路接口,用力拉一拉,看是否结实。

10.插座--检查每个插座的数量及是否已通电。为防止幼童把手指头伸进插座孔中,距离地面30厘米高的插座都必须带保险装置。

11.查抄水表、电表底度。

㈡ 污水处理站的排放口有相关设计标准码

1.1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本《要求》。

1.2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促进排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大环境监理执法力度,更好地履行“三查、二调、一收费”的职责,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

1.3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应遵循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

1.4 本《要求》适用于一切排污单位排污口的规范化整治。

第二章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范围

2.1 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的排污单位的排放口(点、源),均需进行规范化整治。

2.2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可分步进行。试点期间的整治范围应不少于辖区内已开征排污费单位的50%,并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2.3—2.6)。

2.3 以整治污水排污口为主,兼顾整治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排放口(点、源)。

2.4 以整治重点污染源为主。对列入国家和省、市级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污口首先进行整治。

2.5 以整治列入总量控制指标的12种污染物(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六价铬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污口为主。

2.6 为体现试点的原则,要分别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范、不同隶属关系的排污单位的排污口进行整治。

第三章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

3.1 污水排放口的整治

3.1.1 合理确定污水排放口位置。

3.1.2 按照《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设置采样点。如:工厂总排放口、排放一类污染物的车间排放口,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和出水口等。

3.1.3 应设置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

3.1.4 列入重点整治的污水排放口应安装流量计。

3.1.5 一般污水排污口可安装三角堰、矩形堰、测流槽等测流装置或其他计量装置。

3.2 废气排放口的整治

3.2.1 有组织排放的废气。对其排气筒数量、高度和泄漏情况进行整治。

3.2.2 排气筒应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采样口的设置应符合《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要求。

3.2.3 采样口位置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的,其监测孔位置由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确认。

3.2.4 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应加装引风装置,进行收集、处理,并设置采样点。

3.3 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的整治

3.3.1 一般固体废物应设置专用贮存、维放场地。易造成二次扬尘的贮存、堆放场地,应采取不定时喷洒等防治措施。

3.3.2 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等危险废物,应设置专用堆放场地,并必须有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治措施。

3.3.3 临时性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也应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整治。

3.4 固定噪声排放源的整治

3.4.1 凡厂界噪声超出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要求的,其噪声源均应进行整治。

3.4.2 根据不同噪声源情况,可采取减振降噪,吸声处理降噪、隔声处理降噪等措施,使其达到功能区标准要求。

3.4.3 在固定噪声源厂界噪声敏感、且对外界影响最大处设置该噪声源的监测点。

第四章 排污口立标、建档要求

4.1 排污口立标要求

4.1.1 一切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和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必须实行规范化整治,按照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1995)(GB15562.2—1995)的规定,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4.1.2 开展排放口(源)和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规范化整治的单位,必须使用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统一定点制作和监制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4.1.3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设置位置应距污染物排放口(源)及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或采样点较近且醒目处,并能长久保留,其中:噪声排放源标志牌应设置在距选定监测点较近且醒目处。设置高度一般为: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上缘距离地面2米。

4.1.4 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以设置立式标志牌为主;一般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可根据情况分别选择设置立式或平面固定式标志牌。

4.1.5 一般性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设置提示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排放剧毒、致癌物及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物质的排放口(源)或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场,设置警告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4.1.6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的辅助标志上,需要填写的栏目,应由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组织填写,要求字迹工整,字的颜色与标志牌颜色要总体协调。

4.2 排污口建档要求

4.2.1 各级环保部门和排污单位均需使用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登记证》,并按要求认真填写有关内容。

4.2.2 登记证与标志牌配套使用,由各地环境保护部门签发给有关排污单位。登记证的一览表中的标志牌编号及登记卡上标志牌的编号应与标志牌辅助标志上的编号相一致。编号形式统一规定如下:

污水WS-×××× 噪声ZS-×××××

废气FQ-×××× 固体废物GF-×××××

编号的前两个字母为类别代号,后五位为排污口顺序编号。排污口的顺序编号数字由各地环境保护部门自行规定。

4.2.3 各地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登记证的内容建立排污口管理档案,如:排污单位名称,排污口性质及编号,排污口地理位置、排放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立标情况,设施运行情况及整改意见等。

4.3 排污口环境保护设施管理要求

4.3.1 规范化整治排污口的有关设施(如:计量装置、标志牌等)属环境保护设施,各地环境保护部门应按照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监督管理规定,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排污单位应将环境保护设施纳入本单位设备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4.3.2 排污单位应选派责任心强,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兼、专职人员对排污口进行管理,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㈢ 滚筒洗衣机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设计的问题

  1. 设计原理图没问题,进水管可行,与洗衣机正常联接即可。

  2. 倒是排水管要考虑好:排水长内期使用会有污垢及容杂物排出,会产生堵塞,要考虑疏通方便,如果堵塞要拆管路就不好。

㈣ 回灌井回灌系统装置

完善配套的地面设施、合理的工艺设备可有效防止各种堵塞,确保回灌的正常操作运行。由于储层性质和流体特点,不同热储层应采取相应的地面水质处理配套设施。应根据水质的化验结果而优化制定,选择对预处理水质最有针对性的方法:既要保证回灌水质符合要求,又要防止过度处理以增加不必要的投资。为防止物理堵塞,在回灌系统中应设置三级过滤装置(一级旋流式除砂器、二级粗效过滤和三级精密过滤)、反冲洗系统、排气装置、加压装置及氮气保护装置等装备。在连接方式上,主要考虑各自的功能以串接为最佳方式,具体工艺过程见图4-31。

图4-31 典型地热回灌过滤系统工艺流程图

1.回灌井过滤系统

地热供暖系统长年运行,管道不可能经常更换,由于管路内的老化、锈蚀,会使流经的地热流体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对回灌水进行净化过滤处理,去除掉回灌水源中的悬浮固相物质和滋生的细菌,降低水源质量不佳对回灌效果的不良影响。

基岩储层稳定性较好,岩石致密坚硬,流体水质较好,回灌效果普遍好于孔隙型储层。基岩回灌地面工艺配套设施重点在于除砂过滤。为不增加额外投资,可根据地热流体质量的具体情况,在回灌水源经除砂处理后,在地面净化措施上可考虑增设精度不大于50μm的管道过滤或其他过滤装置,达到能将管道及系统中残留的相对直径较大的颗粒过滤掉的目的。粗过滤器一般选择采用袋式或棒式滤料,虽然过滤效果较烧结式要差,但安装方便,又可反复清洗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价格也相对较低。

孔隙型热储层由于渗透率小、岩石粒径细,滤水管网容易被细微颗粒或细菌堵塞,因此要求同时安装精、粗两级过滤装置。粗效过滤器精度应在50~80μm之间,承担过滤管道及系统中残留的相对直径较大的颗粒任务,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精密过滤器的工作负担,降低反冲洗次数,延长滤料使用寿命;精密过滤器精度应达到3~5μm,采用精度较高过滤效果更好的第三代缠绕棒式滤芯,不仅要滤掉大部分悬浮颗粒,有效防止回灌时井内的物理堵塞,还可以有效地拦截或吸附一部分微生物,防止细菌堵塞。

地热回灌系统过滤装置由单个或数个过滤罐组成,通常是多组滤棒组装在一起,能增加过滤量,以保证过滤效果。精度相同的多个过滤罐一般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并有并联备用过滤罐,便于其中某个过滤器的反冲洗或维修。单体罐过滤量大小依所需过滤的回灌水量而确定。每个过滤罐应配有精确度等级达到1.0级的差压变送器或在罐体进、出水两端分别配备精度为0.01MPa的表盘式压力监测仪表,可根据罐体两端压力的变化情况来辨别过滤器的工作状态,并决定更换或清洗滤料的时间,以保证过滤效果。如果压差增大,表明有微小颗粒滞留在滤料上,使得滤料的缝隙变小,应及时通过反冲恢复初始工作压力。选择滤芯材料应满足系统所需精度及效果,同时要考虑耐温和耐压。如地热流体经板式换热器后,回水温度在50℃左右,为保证滤料使用寿命,要求滤料耐温应在60℃左右,如果循环水温度较高,滤料耐温范围也要相应增大,要求滤芯材料耐温性能高于地热流体最高温度;其次是耐压,由于在回灌运行时系统通常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要求过滤器外壳承受压力应高于系统最大工作压力。

2.反冲洗系统

由于过滤系统在长时间工作中,管道及设备中的矿物沉渣、微生物等随流体经过过滤器时将会驻留在过滤袋或过滤棒中。为保证过滤质量和降低泵耗,需要定期、定时对过滤系统进行反冲洗。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反冲洗的方法通常是监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力变化,通常两端压差在0.2~0.3mH2O,或当压力超出近0.5mH2O时,应该考虑启动反冲洗程序。反冲洗系统设计方案通常有两种:

其一是单独建立反冲洗系统,即需要配置反冲洗水箱、反冲泵及相关阀门和管道。优点是系统和操作简单,当配置两台过滤器时,可不影响回灌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需要单独配置反冲洗水箱,需要增加设备投资和在机房的占地面积,定期监测和清洗储水装置同样增加了设备维护的工作量。

第二种方法是设计自循环反冲洗系统。该系统优点是可随时利用某一过滤器过滤后的清洁水为另一过滤器进行反冲洗,避免单独配置反冲洗水箱设备、对储水装置水质的监测,节约设备投资和部分设备间的空间。同时,反冲洗系统还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利用电磁阀常开和常闭的特点,通过监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力变化,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冲洗过滤装置。该方法提高过滤效果,降低能耗,节约了人工,可以保证过滤装置始终工作在过滤的最佳状态。不足之处是反冲洗系统是自循环系统,首先不适宜采用单台过滤器,当回灌量较小时,增加过滤装置的台数,反而加大设备的投资;其次,多台过滤器运行,也会增加压力损失,加大运行成本;另外,在循环系统中需要设计独立的反冲洗管路和控制阀门等。

比较以上两种设计方法,地热回灌中采用第二种方法更为普遍。主要原因是节省设备间的空间,避免对反冲洗水质的监测和水箱的定期清洗。只要在设计和施工上保证系统运行可靠,操作方便,该系统可靠性和反冲洗效果均较好。

3.地热回灌系统排气装置

地热流体本身挟带大量气泡,换热后的循环尾水流经管道并经过过滤后,流速、压力、温度、化学特性等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可能会有一部分地热流体中的原始气体或经由某种反应(如硝化反应)新产生的气体释放出来,或者残留一部分不饱和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等,这些释放出来的气体、气泡团会随回灌流体一同注入。当地热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管径阻力和流动状态的变化,水动力流场状态会发生变化,不饱和气体会从流体中析出并生成气泡,当驻留和堆积在岩石空隙中会产生气堵。当循环尾水进入过滤器罐体,管径的变化使其流速迅速降低,压力下降,气泡内的压力和罐内压力形成压差,并使得气泡爆裂,将气体释放出来。同时在注入初期,回灌流体会将泵管、井管内或泵管与井管的环状间隙内的气体压入储层,在回灌通道转折边缘停滞,挤占流体通道形成气体堵塞造成灌量衰减。因此在采、灌系统中要增设排气装置,便于释放回灌过程中因温度、压力变化产生的气体和流体中的不凝气团,防止流体性质发生变化后生成的气泡随回灌水源进入回灌系统,产生气相阻塞,影响回灌效果。为了确保气体的有效释放,排气装置应安装在过滤器之后、加压泵和回灌井口之前,用以在回灌流体进入回灌井之前排除流体中的多余气体。

具体是否有必要安装排气罐和该设备的规模、容量,应根据该回灌流体中气体样分析检测报告中气体所含具体组分和含量的多少而确定。在考虑安装排气设施时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是应在罐体顶部要设置自动排气阀,排气点处的高度应高于系统主管道及其他设备装置的最高点,利于系统中气体浓度聚集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将气体及时释放到罐体外,降低罐体内的压力,保证安全;其二注意如果地热流体中含气体容量较高时,要采用连接排气风道方式将已释放出的气体排出设备间,以防中毒和引发火灾。

4.地热回灌加压装置

天津市多处地热回灌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均出现了回灌井内压力过高、水位迅速上升现象,尤其是孔隙型热储层中或一些成井时间较早的地热井,在回灌运行的初期这种现象比较明显,这时就有必要采用加压方式以提高回灌量。因此在地热回灌系统中应设置加压装置,以便不具备自重回灌条件或在自然回灌条件下回灌困难、效果不理想时,启动加压泵设施采用加压方式进行回灌。

加压回灌管路系统是在自然回灌管路装置基础上,将井管密封,利用水泵压力进行回灌。加压回灌与自然回灌管路共同点是抽水管路不用控制阀门,排水及回扬管路完全一致。自然回灌适宜采用从泵管内进水方式,压力回灌因井管密封,既可以从泵管内进水,也可以用回流管从泵管外回灌。

压力回灌适用于回灌井内流体水位高、透水性差的热储层和滤网强度较大的地热深井,主要是针对新近系孔隙型热储层的回灌系统。加压泵应设置在过滤装置、排气装置之后,可选用变频立式管道离心泵,规格、型号依据回灌量和回灌压力确定。

压力回灌时系统有压力存在,要放气,因此在管路上应为加压泵专门配置放气阀和压力表等装置。实际回灌运行启动时待回灌水从放气阀溢出,使系统管路中的空气彻底排出后,再关紧封固放气阀。采用压力回灌时,回灌量和压力要由小到大逐步调节,避免造成井下滤层破坏,同时了解回灌系统的最大承载压力,不能盲目加压,否则将致使系统压力过大而损坏地热井井管和井口装置,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5.地热回灌系统管网材质要求

由于地热流体温度较高和普遍存在一定的腐蚀性,如果回灌运行管路采用普通金属管材,直供钢制管道,当地热流体流经铁制管道和终端设备后,排放口处尾水中铁离子的含量要大大高于地热生产井出口处的含铁量,并发现铁嗜菌;当工作系统处于开口状态时,系统腐蚀更为严重。表4-13是天津市DL-25孔隙型地热井回灌系统主要利用系统出水口水质监测跟踪资料,数据显示敞开式排水口比地热井出水口地热流体的铁离子要高出许多,说明采用金属管网对流体铁离子影响非常大。因此为有效防止腐蚀和物理、生物堵塞,回灌系统中所有输送管道、系统循环管网和回灌水管等应首选非金属管材(玻璃钢管材或PP-R管材)、镀锌钢管、不锈钢钢管,同时还要定期对所采用的管材进行严格的防腐处理。

表4-13 DL-25井供热系统各出口端水质测试结果

地热回灌地面工程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综合考虑其工作压力和温度,地面输送管路管径由地热井井管及流体输送量确定,一般不宜小于φ150mm。具体选材时除综合考虑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外,还应根据输送流体的水温、水质确定,对温度不高于50℃、拉伸指数(LI)不大于10的地热流体,可选用玻璃钢管、碳钢管材、聚乙烯管或不锈钢钢管;对温度高于50℃、拉申指数(LI)大于10的地热流体,应选用无缝石油钢管或碳钢管材。

6.地热回灌系统密封要求

地热回灌系统应是一个完整的严格密闭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回灌运行时整个系统应始终保持正压,减少空气在地热流体输送中的渗入,严防空气渗入造成管材的氧化腐蚀,并且所有管材都必须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和密封性能。

2)回灌井的井口装置部分应严格进行密闭处理,回灌水管、水位测管、阀门等所有接口的连接方式均应采用法兰式严格密封。尤其是人工动态监测的回灌系统,其出露在井口上的水位测孔不能是敞口直通形式,要设置有专用开关,且不得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

3)在地热井井口安装隔氧保护设施,如设置具自动压力调节控制系统的氮气保护装置,将井内水位液面以上的井管部分自动充满惰性保护气体,始终保持井内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阻止空气渗入到井内,隔绝空气与地热流体的直接接触,这样既能防止产生井管腐蚀,又能避免由于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新的氧化物沉淀。

4)回灌水管应保证始终浸入回灌井内流体液面以下。

由于井管回灌容易造成气堵而影响回灌效果,基岩裂隙型热储层地热回灌系统中,不宜采取井管回灌的方式,而且回灌井内不允许下置潜水电泵进行泵管回灌,应通过专用回灌水管将回灌流体从管内注入回灌井内,回灌水管下入回灌井内流体液面以下5~10m,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管路形成某种意义的真空密封状态和密闭路径,减少空气渗入输送管路,实现自重密封回灌。新近系孔隙型热储层进行回灌时原则上应与基岩裂隙型热储层回灌系统一致,通过浸入液面以下的回灌水管实现自重回灌。鉴于目前新近系孔隙型热储层回灌时普遍出现回灌困难,需要不定期进行回扬,因此,回灌水管下入流体液位以下的深度应加大,浸入深度应不小于该井水位埋深的2倍,以备必要时的空压机气举回扬洗井之用;或在回灌井内下置潜水电机和泵管,下入深度大于最大动水位5~10m,潜水电机可进行抽水回扬洗井,泵管在作回扬管的同时也兼作回灌水管。

回灌井应设置专用的回扬输水旁管,并需配置专门流量计(表)。

㈤ 求救:谁知道电热水器漏电保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出口敞开式电热水器,一种是可多路供水的封闭式电热水器。这两种电热水器主体结构完全相同,只是在进出水的控制方式上有所不同,而这个不同使这两种电热水器在功能上、承压上和工作状况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在安全性能的要求上也不相同。 出口敞开式电热水器的控制方式,属于前制式,即通过装在进水管上的阀门来控制电热水器的进水和出水。由于这种热水器的出水口向大气敞开,所以热水器桶内只承受内部水的静压。可以说没有承压的要求。当注满水加热时,水受热后体积要膨胀,水从出水口滴漏出来属正常现象。 封闭式电热水器的控制方式,属于后制式,即通过装在出水管上的阀门来控制电热水器的进水和出水。由于这种热水器的进水必须处于常开状态,所以当注满水、关上阀门后,桶内就要承受和自来水压力相同的压力。实际上封闭式电热水器内桶就是一个压力容器,这样就必须对其额定工作压力和耐压能力有所约定,才能保证其正常安全地运行。对此国家标准(GB4706.12-1995)规定:封闭式电热水器最小额定工作压力为0.6MPa,耐压值规定为额定工作压力的两倍。目前,市场上封闭式电热水器,额定工作压力大都定为0.6MPa,而且必须通过1.2MPa的压力试验后才能出厂。这样,热水器耐压方面的安全性也就得到了保证。 封闭式电热水器怎样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工作的呢?这个任务是由安装在进水管上的安全阀来完成的。安全阀实际是一个单向阀和一个泄压阀的组合体。单向阀也叫逆止阀,它使水只能进不能出。这样在桶内压力大于自来水压力时,可以防止热水流入冷水管路,也可以在自来水意外断水时,防止热水流失。同时单向阀也使热水器内桶成为一个封闭体系。当热水器在注满水进行加热时,桶内的压力也随之升高。我们将泄压阀的泄压压力设定为略高于额定的工作压力,一般设定在0.7MPa左右。这样,一旦桶内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就会有部分水经安全阀的溢水口流出,使桶内压力降到设定压力以下。安全阀溢水口有水滴漏,说明泄压阀在正常工作。 家用电热水器加热温度的控制,由装在热水器上控温器和限温器来完成。控温器一般都设置在插入水中的金属管内,其最高控制温度一般都设定在70-80℃之间,这样就可保证热水器有较大的蓄热量,同时也不至于在错误操作时发生严重烫伤。为了确保控温器失灵时加热不至失控,还在热水器上安装了限温器,其限温值设定在略高于控温器的最高控制温度,一旦加热温度达到设定值时,限温器便立即切断电源,避免了加热失控,造成事故。 封闭式电热水器在开始使用时还必须注意一点。由于热水器桶内压力高于自来水的压力,所以不要把热水流量开到最大,以避免高压热水喷出烫伤人。 消费者对家用电热水器安全性的最大疑虑还是怕触电,在这方面国家标准把电热水器定为I类电器具产品,也就是说除了基本绝缘之外还要加上接地保护,并对此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对于基本绝缘标准要求,电热水器的绝缘电阻必须大2MΩ ,一般生产厂家都把这个指标定在10 MΩ以上。第二点要求是在电热水器的带电部件和壳体之间加上1250V的电压,进行一分钟的电气强度试验。在试验时,不能有放电和闪络现象发生。同时在这个电压下,1500W的电热水器泄漏电流必须小于1.1mA,这样的绝缘水平是绝不会发生触电的。但是,为了更保险起见,标准还规定电热水器必须进行非常苛刻的潮湿试验,即把电热水器在相对湿度为93±2%的湿室中放置七天,然后再对上述指标进行测试,指标必须全部合格才能通过。在接地保护方面,标准规定电热水器接地的接触电阻必须小于0.1Ω ,一旦基本绝缘遭到破坏,良好的接地就会保护就会使保险烧断,防止触电。为此电热水器必须用有接地保护的电源。 近年来,生产厂家为了确保安全,分别在热水器上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或使用漏电保护插头,如果泄漏电流超过一个设定值(一般在10-30mA之间),漏电保护器便在0.1秒内自动切断电源。

㈥ 屋面排水口的标准做法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 屋面排水系统

土巴兔装修家居
2014-11-08
屋面排水是指通过屋面的导水装置,将屋面的雨、雪水迅速排出,避免产生屋面积水的措施。是为了使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形成积水及时排除室外,避免造成积水四处溢流或屋面漏水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为了能够使积水迅速排除屋面,进行周密的排水设计是必要的。

一、屋面排水设计规范

屋面排水设计的主要任务首先将屋面划分成若干个排水区,然后通过适宜的排水坡和排水沟,分别将雨水引向各自的落水管再排至地面。

具体步骤: (1)确定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和坡度大小; (2)选择排水方式,划分排水区域; (3)确定天沟的断面形式及尺寸; (4)确定落水管所用材料和大小及间距,绘制屋顶排水平面图。 单坡排水的屋面宽度不宜超过 12m,矩形天沟净宽不宜小于 200mm,天沟纵坡最高处离天沟上口的距离不小于 120mm。 落水管的内径不宜小于 75mm,落水管间距一般在 18m~24m 之间,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 200 平方米的屋面雨水。 水专业规范,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 250 平米的屋面汇水面积(汇水面积含屋 面的墙面面积)。

二、屋面排水系统

1.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部的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形、锯齿形) 、屋面有天窗等 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 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多采用内排水。内排水 系统一般由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附属构筑物几 部分组成

2.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 檐沟排水 、天沟排水

檐沟外排水由檐沟和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立管组成。 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 面集流到檐沟, 然后流入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立管排至室外的地面或雨水口。根据 降雨量和管道的通水能力确定 1 根立管服务的屋面面积, 再根据屋面形状和面积 确定立管的间距。 檐沟外排水适用于普通住宅、一般的公共建筑和小型单跨厂房 。

天沟外排水由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组成。天沟设置在两跨中间并坡向端 墙,雨水斗设在伸出山墙的天沟末端,也可设在紧靠山墙的屋面。天沟------屋面 上在构造上形成的排水沟, 接受屋面的雨雪水。 雨雪水沿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 经墙外的立管排到地面或排到雨水道。立管连接雨水斗并沿外墙布置。降落到屋 面上的雨水沿坡向天沟的屋面汇集到天沟,再沿天沟流至建筑物两端(山墙、女 儿墙),流人雨水斗,经立管排至地面或雨水井。天沟外排水系统适用于长度不 超过 100m 的多跨工业厂房。天沟的排水断面形式应根据屋面情况而定,一般多 为矩形和梯形。 天沟的设计应保证排水通畅, 设计的主要内容: 天沟的断面尺寸, 坡度等,根据水力计算来确定。设计时:常采用断面净尺寸为 400mm×400mm, 保护高度不小于 100mm。计算依据:暴雨强度、建筑物的跨度(汇水面积) 、屋 面结构形式等。

3.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出户埋地横干管是否有自由水面分为敞开式排水、 密闭 式排水

敞开系统: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接纳生产废水,省 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

密闭系统: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吊管直接排至室外 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 密闭式排水系统。

4.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一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分为: 单斗系统 、多斗系统

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称为单斗系统, 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 (一般不得多于 4 个)的系统称为多斗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 单斗排水, 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 单斗系统的排水能力大于多斗系统。 多斗系统的排水量大约为单斗的 80% 。一根悬吊管上连接一个以上与大气连通 的雨水斗。特点:同一建筑屋面上降雨是均匀的,但一根悬吊管上,处于不同位 置的雨水斗, 在雨水斗直径和汇水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泄流能力不同。距离立管越 远的雨水斗,泄流量越小;距离立管越近的雨水斗,泄流量越大。

5.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雨水在管道内的流分为重力无压流、 重力半有压流和压

力流三类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采用虹吸式雨水斗,管道中呈全充满的压力流 状态,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水过程。

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设计水流状态为伴有压流,系统的设计流量、管材、 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

重力无压流: 雨水通过自由堰流入管道,在重力作用下附壁流动,管内压力 正常,这种系统也称为堰流斗系统。

三、屋面排水坡度

平屋面和坡屋面的坡度分界一般是 10%,也看到说是 12%的. 平屋面的结构找坡一般不小于 3%,材料找坡最小为 2%.也就是说平屋面的最小坡度是 2%,坡 度太小就会排水不畅.

(一) 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耐用年限等, 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 的要求,将屋面防水分为四个等级,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

(二) 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型式,材料性能及当 地气候等条件确定,并符合规定。 屋面的排水坡度 屋面类别 屋面排水坡度(%) 卷材防水、刚性防平水 ≥2 平瓦 20-50 波形瓦 10-50 油毡瓦 ≥20 金属屋面 10-35 注: 1 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过 25%,当坡度超过 25%时应采取防止下滑的措施。 2 卷材防水屋面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 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 200mm。天沟、檐 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3 当屋面坡度超过 25%时,不宜采用沥青基防水涂料及成膜时间过长的涂料; 4 当平瓦、波形瓦屋面坡度超过 50%,油毡瓦屋面超过 150%时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5 架空隔热屋面坡度不宜超过 5%,种植屋面坡度不宜超过 3%。

四、屋面排水方式

在建筑工程中,屋面排水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种方式。

1、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但屋面雨水自由落下会溅湿墙面,外墙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侵蚀,影响到外墙的坚固耐久性,并可能影响人行道的交通。无组织排水方式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一般低层建筑,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高度较高的建筑。

2、有组织排水: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织地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具有不妨碍人行交通、不易溅湿墙面的优点,因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但与无组织排水相比,其构造较复杂,造价相对较高。

外排水:常用外排水方式有女儿墙外排水、檐沟外排水、女儿墙檐沟外排水三种。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外排水方案,因为有组织排水构造较复杂,极易造成渗漏。在一般民用建筑中,最常用的排水方式有女儿墙外排水和檐沟外排水两种。

内排水:水落管位于外墙内侧。多跨房屋的中间跨为简化构造,以及考虑高层建筑的外立面美观和寒冷地区防止水落管冰冻堵塞等情况时,可采用内排水方式。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屋面排水,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屋面排水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装修网。

㈦ 燃气热水器出水口开关图中圈的那个位置滴水怎么办

一般是软管螺母没拧紧或里边的橡胶密封圈损坏所致,把上边那个螺母再拧紧一下就行啦,如果拧紧不管用就需要换里面的密封圈了(关闭阀门——拧下上边的螺母——取出破损密封圈——塞入新密封圈——再重新拧紧).
如果水龙头坏了换一个,如果是没旋紧,拆出来,生料带多缠几圈,然后旋进去.
个人维修有一定的危险,只能返修了,要换一整套水气连动总成。
燃气热水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冷水进入热水器,流经水气联动阀体在流动水的一定压力差值作用下,推动水气联动阀门,并同时推动直流电源微动开关将电源接通并启动脉冲点火器。
同时打开燃气输气电磁阀门,通过脉冲点火器继续自动再次点火,直到点火成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为止,连续维持5~10秒时间。
当燃气热水器在工作过程或点火过程出现缺水或水压不足、缺电、缺燃气、热水温度过高、意外吹熄火等故障现象时,脉冲点火器将通过检测感应针反馈的信号,自动切断电源,燃气输气电磁阀门的缺电供给的情况下立刻回复原来的常闭阀状态,也就是说此时已切断燃气通路,关闭燃气热水器起安全保护作用。
燃气热水器一般包括:
外壳、给排气装置、燃烧器、热交换器(俗称水箱)、气控装置、水控装置、水气联动装置和电子控制系统等。
内部结构图:

㈧ 怎样看水电安装图纸

如何快速学会看图安装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纸!施工蓝图!

拓展资料:怎么看水电安装图求水电安装图纸符号?

一般家庭装修是在原有水电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那么就要求接驳处必须保证良好,比如天花灯位的并头处,铜线缠绕是否达到了5-7圈,绝缘胶带缠绕是否紧密,所走的线管是否固定良好,有无松动现象,灯位的预留部分电源线是否加软管保护,地面走管最基本要求要横平竖直,强电于强电间距不得小于5公分,强电于弱电不得小于15公分,水电线管尽量避免交叉,如必须交叉,线管尽量走在水管上边,避免有渗水的现象,卫生间厨房地面避免走线管,厨房墙面尽量不要横向走管,因为后期用户自行安装某些挂件很容易打破,客厅地面与卧室地面走管尽量保持距离墙面20公分左右,方便日后检修,凡地面线管接头处推荐打胶水,这样对防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资料参考:水电安装图纸符号

㈨ 燃气壁挂炉进出水管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所示:

将安全阀泄水引入下水道,在其连接管上不得安装阀门,必须在供暖系统的回水管道安装过滤器,当地水质很硬或者腐蚀性较强,须考虑在供暖系统管道中预留补软化水的接口,系统安装完成后应注水试压,确保无滴水、漏水、跑水现象。

管道直径不应小于炉体的接管直径,主管道尺寸应大于采暖热水炉支管道尺寸。管道通过流量和阻力损失应符合设计要求。

炉体泄压口、溢水口等部位下方应有排水设施;排水过热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连接管上不得设置阀门。

供暖系统最低部位应设排水阀,最高部位和散热器上部应设排气阀;系统中至少应有一个自动排气阀。开式采暖炉的水箱应设置于采暖系统的最高处,膨胀管上严禁设置阀门。

供暖系统回水管上应安装过滤器。炉体采暖水进出口、冷水进口应设阀门。生活冷水供水压力超过0.6MPa时,应设减压阀,低于设备的最低工作压力时,应设增压泵。

生活热水管表面应采用保温材料缠绕保温,保温材料厚度及其导热系数应符合双壁烟道管或预制保温金属烟囱。热水管的保温材料厚度不应小于20mm。生活热水系统应选用节水型器具。采暖水系统的注水压力不应小于0.1MPa。

(9)出水口保护装置设计图扩展阅读

冬季短时间因居室内无人而暂停壁挂炉供暖时,应保持电源,供暖水路,气源接通状态。因此时防冻装置处于待机状态,当供暖水温降至7℃左右时,壁挂炉会自动启动并加热供暖水温升至20℃停止运行,以免系统设备和您的财产因低温受损。

如果系统经常需要补水,说明系统某个部位有渗漏现象,需及时查找并进行维修,以免损坏室内财物。过多新水的进入会加快系统氧化与结垢。

冬季长期不使用或外出时必须将供暖系统中的水排空,并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等。 定期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有松动、老化现象,漏电保护开关工作是否正常。

定期检查供气管道是否完好,有无老化、裂纹,并注意定期更换橡胶管。 雷雨天气,应切断电源以免雷电对本机造成损坏。应经常清洗进水过滤网,尤其是在初始运行阶段。

在供暖期间,由于壁挂炉处于完全自动控制状态,需经常检查本机的工作状况,如燃烧状况、温度变化,进排气筒是否脱落、损坏或者堵塞。

如果闻到燃气味,不要使用电气开关、电话或任何可能引起火花的器具。首先必须关闭燃气阀,迅速打开门窗以便使空气流通,自然排出泄漏到室内的燃气,并请求专业人员修理。

阅读全文

与出水口保护装置设计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在安装前应进行什么试验 浏览:923
暖气阀门开关旋钮结构 浏览:753
如何用仪表判断油气分离器好坏 浏览:559
制作奶茶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683
哪些计量仪器需要外校 浏览:809
什么的超声波填空 浏览:96
轴承609z是什么意思 浏览:497
传热实验装置简图 浏览:755
联裕机械手怎么样 浏览:381
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浏览:18
皇冠方向轴承多少钱 浏览:707
航拍仪器是什么图片 浏览:536
什么是机械表的发条 浏览:486
轴承检测仪器具有哪些 浏览:987
空调只有制冷怎么制热 浏览:292
工地消防器材都有哪些 浏览:11
DIY家具需要哪些电动工具 浏览:150
创客工具箱电脑版 浏览:765
oms系统如何上新设备投产申请 浏览:353
d3d设备丢失怎么解决 浏览: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