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B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

B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5-05-17 14:54:47

A. 用下列四套实验装置制取CO2气体,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A.B.C.D

A、装置A可以复用于制取少量的二氧化制碳,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B、装置B中小试管起液封的作用,可以收集到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装置C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中跑掉了,一定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D、装置D比较好,用注射器加液体药品,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C

B. 发生装置里面的小试管的作用是

【解析】 装置中小试管能使长颈漏斗末端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故选C。 【答案】C

C. 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1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b_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集气瓶;
该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容易形成液封或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
(2)该装置为液体和固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则可推测为:2H2O2

MnO2
.

D. 高中化学追加200分高二化学追加200分。看B装置,我不明白什么叫防倒吸 答案说硝酸银那个是有倒吸

倒立漏斗式: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 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对气体 的吸收。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 管内压强减少,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 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 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力 的作用又流回烧瓶内,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 吸。

装置所示,对于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 剂的气体,气体在有机溶剂不会倒吸。

②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由干 燥管末端进入吸收液被吸

收后,导气管内压强减少,使吸收液倒 吸进入干燥管的吸收液本身质

量大于干燥管内外压强差,吸收液受自 身重量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

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这种装置与倒 置漏斗很类似。

③蓄液式: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 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置的蓄液装

置贮存起来,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 器或反应容器。这种装置又称安全瓶。

④平衡压强式: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 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 连

接成连通装置;

⑤防堵塞安全装置式:为防止反应体系 中压强减少,引起吸收液的

倒吸,可以在密闭装置系统中连接一个 能与外界相通的装置,起着自动调

节系统内外压强差的作用,防止溶液的 倒吸。

⑦液封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 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住一 只 小试管。

E.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和以下的某些装置来制取、收集二氧化碳:(1)对图A装置进行改进可得图B或C或D

(1)图D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故填: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图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导管口②进入;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管口①处,若木条熄灭,则气体已集满;反之,则未满.
故填:②;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管口①处,若木条熄灭,则气体已集满;反之,则未满.
(3)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当看到集气瓶内液面下降至瓶口,且瓶口有较大气泡逸出时,说明气体已经集满.
故填:溶解;集气瓶内液面下降至瓶口,且瓶口有较大气泡逸出时.
(4)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振荡一段时间后,发现用排水法收集的试管内石灰水先变澄清,是因为过量的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溶于水的碳酸氢钙,说明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较纯,二氧化碳含量高,能够快速使石灰水变得澄清.
故填: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与B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制冷装置的设计规范 浏览:223
进口断桥铝五金件 浏览:486
华电动工具展示架 浏览:942
3d打印五金件 浏览:197
为什么星星冷柜制冷一会就停 浏览:562
小学科学自行车传动装置视频 浏览:363
101轴承内径是多少 浏览:776
蒸汽管道疏水阀门活接头 浏览:49
设备调试和工艺哪个有前途 浏览:667
屠宰场废水处理设备哪个好 浏览:747
轴上怎么装轴承图片 浏览:783
机床的用气量怎么算 浏览:809
铸造毕业设计ug图怎么画 浏览:247
地暖分水器4个阀门都漏水怎么办啊 浏览:758
临沂五金机电招聘 浏览:139
脚掌力量的锻炼器材叫什么 浏览:838
工程机械为什么爆发 浏览:713
半导体制冷用什么驱动 浏览:226
设计生物法净化污水装置 浏览:730
实验室尾气吸收装置系统 浏览:7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