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变电站电容器自动投切的问题
是不是应该直接采样这个功率因素,比如功率因数在0.8就自动投入一组,给一个延版时时间10分钟,如果权没有达到一个设定值,比如0.95,自动投入第二组,依次往后推,当然由于启动基数0.8小,可以设置启动第一个投入的电容为前两组,后面的就一组一组投,直到功率因数到0.95为止。我觉得采样只有功率因数最简单!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㈡ 电容器补偿装置什么叫投切方式 ,什么叫投切。
这里的“投切”是指将电容器补偿装置接入到被补偿系统中去,或将电容器补偿装置从被补专偿系属统中断开的行为或过程。
投切方式——将电容器补偿装置接入到被补偿系统中去的方式。如,手动开关投切、继电器投切、晶闸管投切……
㈢ 电容补偿是根据什么来选择自动投切的
嘿嘿
在我们公司从来事无功补偿源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29年里,常常有客户提类似的问题。这样:
按国家标准,判定投切补偿电容器的物理量,有两个,一个是功率因数,一个是无功功率。自动的补偿柜中,国标规定可以任选一个物理量来控制即可。我们的产品,为了准确起见,同时用了这两个物理量。因为现在电网被谐波污染很厉害,不论用什么方法,只用一个物理量,都容易发生误差偏大的情况。所以,用两个物理量,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同时判别,可以相互比较,相互验证,从而达到准确的补偿控制。
更多关于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等等问题的资料可到这里来查找和讨论:https://..com/uteam/view?teamId=36954
㈣ 如何选择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装置
并联电容器手动投抄切:用电负载较平稳、负荷无功较大的情况下投入一定的电容器不需要切下来时,可采用手动投切;
自动投切:用电负载无功波动较大,电容器可分几组做为随机投入,这样人为没法有规律的控制情况下,就需要由控制器检测系统无功及电压等参数变化来跟踪投切电容器,达到补偿无功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㈤ 电容补偿控制器为什么自动反复的投切
电容补偿控制器自动反复的投切,是在自动控制补偿。
1.当运行电压超过 1.1 倍的电容器额定电压时,应将运行中的电容器退出运行。
2.电力电容器组的绝缘等级应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配合。
3.与电容器串联的电抗器是起限制合闸涌流和高次谐波的作用。
4.电容器可在1.3倍该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
5.电容器组停用后,其放电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分钟。
6.功率因数超过0.95应退出电容器运行。
7.电容器室的温度超过40℃时,不应投入电容器组。
8.电容器运行时外壳温度不应超过60℃。
9.并联电容器组放电装置的电阻越大,则放电时间越长,残压下降越慢。
10.电容器运行中电流和电压不应长时间超过电容器定电流1.1 倍和额定电压的1.3 倍。
11.并联电容器刚退出运行后,必须在 3min 以后才允许再次投入运行
12.当并联电容器投入过多,功率因数的指示值将大于1。
13.在0.4KV三相系统中,额定电压为0.4KV的三相电容器是 三角形连接。
14.并联电容器正常投入或退出的主要依据是 功率因数的高低。
15.当功率因数低于0.9、或电压 偏低时应投入电容器组。
16.并联电容器的配电线路上应安装 电流表。
17.保护单台并联电容器的熔断器,其熔丝额定电流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5倍选用。
18.安装并联电容器不但能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但能提高供、配电设备的 利用率 。
19.并联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 补偿无功功率 的。
20.应用兆欧表测量电力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是测量电容器 相地间绝缘 电阻。
21.当电容器组发生开关短路跳闸或熔体熔断故障,在 未查明故障原因之前 不能再次合闸。
22.电容器断开电源后,工作人员接近之前,不论该电容器是否装有放电装置,都必须 进行人工放电 。
23.电容器的功率是 无功功率 。
24.电容器的放电装置应能保证 30秒 内将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峰值降至 65V 以内。
25.为了避免放电电阻运行中过热损坏,规定每 1Kvar 的电容器器放电电阻的功率不应小于 1W 。
26.低压电容器组容量在 100kvar 以下时可用交流接触器、 刀开关或刀熔开关 控制。
27.低压电容器组容量在 100kvar 以上时因采用带有过流保护的 断路器 控制并作为短路保护。
28.电容器安装时,电容器母线与上层构架的距离不应小于 20cm 。
29.电容器安装时,电容器底部对地距离应不小于 30cm 。
30.电容器安装时,电容器之间距离不应小于 50mm 。
31.总容量在 30Kvar 即以上的电容器组,每相应加装电流表。
32.总容量在60Kvar即以上的电容器组应加装 电流表 。
33.电容器采取 个别补偿 ,补偿效率最高。
34.电容器 集中补偿 ,电容器的利用率最高。
㈥ 几种类型的低压电容投切装置的性能及优缺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节能降损的需要,无功补偿装置的使用量快速增长。随后各种不同无功补偿装置不断研发推出应用,如: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晶闸管投切电容装置TSC等。但由于技术成熟性或投入成本大等各种因素影响,目前使用范围最广,投入成本低,最易普及的仍是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本文仅对目前国内存在的几种类型的低压电容投切装置的性能及优缺点进行分析,供用户和设计人员参考,以达到合理使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效果。 一、性能比较: 目前,国内的电容投切装置所采用的开关元件可以分为四大类:1、机械式接触器投切电容器装置(MSC)接触器投入过程中,电容器的初始电压为零,触点闭合瞬间,绝大多数 情况下电压不为零、有时可能处在高峰值(极少为零),因而产生非常大的电流,也就是常说的合闸涌流。实验表明合闸涌流严重时可达电容器额定电流的 50倍。这不仅影响电容器和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后来采用串接电抗器和加入限流电阻来抑制涌流,这虽然可以控制涌流在额定电流的20倍以内,但从长期运行情况来看,其故障率仍然非常高,维修费用较高。 总的实践应用反映,其性能如下:优点:价格低,初期投入成本少,无漏电流。 缺点:涌流大,寿命短,故障多,维修费用高。 2、电子式无触点可控硅投切电容器装置(TSC)可控硅投切电容器,是利用了电子开关反应速度快的特点。采用过零触发电路,检测当施加到可控硅两端电压为零时,发出触发信号,可控硅导通。此时电容器的电压与电网电压相等,因此不会产生合闸涌流,解决了接触器合闸涌流的问题。但是,可控硅在导通运行时,可控硅结间会产生一伏左右的压降,通常15kvar三角形接法的电容器,额定电流为22A,则一个可控硅所消耗功率约为22W。如以一个150kvar电容柜来算,运行时其可控硅投切装置消耗功率可达600W,而且都变成热量,使机柜温度升高。同时可控硅有漏电流存在,当未接电容时,即使可控硅未导通,其输出端也是高电压。 优点:无涌流、无触点、使用寿命长、维修少、投切速度快(5ms之内)。 缺点:价格高(首期投入为接触器的6倍左右)发热严重、耗能、有漏电流。 3、复合开关投切电容装置(TSC+MSC)复合开关投切装置工作原理是先由可控硅在电压过零时投入电容器,然后再由磁保持交流接触器触点并联闭合,可控硅退出,电容器在磁保持继电器触点闭合下运行。因而实现了投入无涌流运行不发热的目的。但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选用两只小功率,低耐压可控硅串联使用,利用可控硅20ms内电流可过载10倍额定电流的特性,过零投入,再用继电器闭合运行。而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偏小,且额定机械寿命一般为5万次,从目前投入市场使用情况看,可控硅时有击穿,磁保持继电器也有卡住不动作现象,工作不够稳定。 总的讲,优点: 无涌流、不发热、节能缺点:价格为接触器的5倍、寿命短、故障较多、有漏电流、投切速度0.5s左右。 4、无涌流电容投切器(TSC+MSC)无涌流电容投切器是深圳友邦怡公司综合以上各种投切装置的优点后所研制的一项专利技术产品。此电容投切器是无触点开关在电压过零时投入电容器,然后转接到专用接触器下运行,不发热。其特点是无触点开关的额定电流是电容器额定电流相同,耐压为1600V。专用接触器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为100万次,因而保证了其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经现场使用近一年时间,证明其过载能力强、节能效果明显。 优点:无涌流、不发热、节能、安全、寿命长。 缺点:价格为接触器的3倍左右,投切速度0.5s二、选型:用户通过对各种电容投切装置性能比较,根据工程上的要求,有目的进行选型,以实现满意的技术经济性能。作者通过实践,从以上分析,提出建议如下:(1)、用于无功量比较稳定,不需要频繁投切电容补偿的用户,可选用带限流电阻的接触器投切电容装置,这种装置比较经济、价格低。由于投切次数少,相应使用寿命就够长了。 (2)、对于需要快速频繁投切电容补偿的用户,如电焊、电梯等设备,应选用无触点可控硅投切电容装置,才能达到应有的补偿效果。 (3)、对于其它一般工厂、小区和普通设备,无功量变化时间大于30s的地区,则考虑选用对电网无冲击、节能、安全、经济、使用寿命长的无涌流电容投切器。
㈦ 自动投切电容器定值和原理
电容器分手动投切和自动投切
手动就不说了吧,就是人为的投入和退出专。
自动的类型比较多
有按属时间选择自动投切的,有按功率因数选择自动投切的,有按无功需求量选择自动投切的,有按负荷选择自动投切的。
根据选择的投切类型选择相应的投切定值,不同的投切类型,定值无法比较。
例如时间类型,可选择8:00到12:00启动,12:00到14:00退出;
按功率因数类型,可选择低于0.9投入,高于0.99退出;
按无功需求量,缺额300到500kvar就投入,超额100kvar就退出......
还有其他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补偿有不同类型的定值参数。
㈧ 什么叫电容器投切控制如何实现它的功能是什么
功能是节电。根据电路功率因数的大小,自动将电容器投入或切除,可以减少电业部门的罚款。
㈨ 负荷变化较大,自动投电容器无功装置太频繁(1小时1次) 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没手动投切是否好些
负荷变化大就用动态的无功补偿成套装置,使用晶闸管投切不存在机械寿命的问题,过零投切就解决了投切时的冲击问题,而且投切速度是毫秒级的,这样就解决了你们领导的要求了。
㈩ 装设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不装抄设无功补偿装置,那么功率袭因数就会很低,现场的设备损耗加大,噪声、震动,输电线路也会因为要输送无功电流而加大负荷而减少了对有功电流的输送;其次就是谐波的问题,谐波对设备的干扰危害非常大;
所以装设无功补偿设备的目的就是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采用就地补偿而提高线路的利用率,有效的治理谐波对设备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