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轮轴实验装置安装

轮轴实验装置安装

发布时间:2021-02-28 02:58:54

❶ 上海蓝波工频耐压实验装置安装说明

耐压试验装置是鉴定电力设备绝缘强度的最严格、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它专能检查出那些危险属性较大的集中缺陷,对判断电力设备能否继续参加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保证设备绝缘水平、避免发生绝缘事故的重要手段。是根据国家最新电力行业标准而设计的、性能先进的耐压试验设备,用于对各种电器产品、电气元件、绝缘材料等进行规定电压下的绝缘强度试验,以考核产品的绝缘水平,发现被试品的绝缘缺陷,衡量过电压的能力。

❷ 化学装置安装顺序是先从左到右还是先从上

解答:

A、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而不是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故选项错误.
B、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而不是从右到左、自上而下,故选项错误.
C、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故选项正确.
D、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而不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故选项错误。


故应选C。

❸ 初二物理:探究物质熔化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由上往下装还是由下往上装

如果是考试就照书上教的,从下往上装,从里往外连接。
如果是实际操作的话,还得是回先把支架答摆弄好再一点点往上装其他东西。一切从安全和准确出发。从准确出发,难装的、容易出错的,先搞定。从安全和快速出发,重的、大件的、难调整的先上,轻松的、小的后上,力求做到已经装上去的就不用再去调整纠正了。要知道实验室那些设备一般都是易生锈的,螺纹很难拧的,如果装上去之后发现不合适调整起来会比重新安装还要难受。松动的、易滑的、易碰倒的、危险的尽可能最后才上。像酒精灯、小试管、滴管、玻璃导管这些其实是很容易碰掉或者滑落摔破的,小试管和玻璃导管也容易因为调整时太用力而弄破甚至扎到手,这些东西应该最后上,或者一装上去就能有其他东西将其固定住不用调整的。另外,实际上酒精灯是容易调整的,安装时预留些空间给它,如果发现酒精灯位置不合适时挪动一下或者垫本书什么的就行了。其他很多东西也都是可以先估计位置大小并留出合适空间的。

❹ 有机化学实验装置的装配和拆卸的原则 装配: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吗拆卸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吗

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
例如,先撤去酒精灯,在拆掉反应装置.所以从内下到上.
而反应装置一般在左边,右边是冷容凝管,接受瓶之类的.
当然先把左边的反应器停了,才能拆掉右边的接受瓶.所以从左往右..

❺ 轮轴和斜面都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使用时应该

轮 轴
课是按照“问题——实验——思考——结论——应用”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轮轴。这是本课的引入。课文以汽车方向盘为例,说明轮轴是由轮和轴两部分构成的,并可启发学生想到轮轴可能有省力的作用。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的作用。关于轮轴的作用,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在轮带动轴时的作用,而且仅是在省力方面的作用。关于省距离还是费距离,以及在轴带动轮的情况下的作用,为降低教学难度,本课不涉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层:

1.通过实验,认识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这个实验应在教师指导下,分步进行操作。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在轮轴实验装置上,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在用轮带动轴转动、提取重物时,怎样操作;怎样测定拉力的大小;怎样判断是省力还是费力。在实验时,也要像做滑轮的实验那样,把提起的重物稳定在一定高度时再观察用了多少力。通过实验,期望学生能总结出: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轮轴的作用: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要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为此,实验2用的轮轴与实验1用的轮轴必须形成明显对比,轴的直径相同,轮的直径要有明显的不同(1.5:1或2:1)。另外,由于有了实验1的基础,实验2应尽可能让学生独立操作,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认识轮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分为三层:

1.认识比较明显的轮轴,例如圆形的自来水龙头、门的把手、轮船舵轮等。

2.认识变形的轮轴,例如扳子、螺丝刀、给钟表上弦用的旋钮、手摇削铅笔刀等。这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它们是否应用了轮轴原理,哪部分相当于轮,哪部分相当于轴。通过这层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对轮轴这种简单机械有更全面的认识。

3.研究怎样能比较省力地把钉圈拧进木头里。方法是:先把钉圈拧进木头里一点,使其能立在木头上;然后在钉圈上部的圆圈里横着穿进一根长钉子(或螺丝刀),手握长钉子,转动。此时,长钉子相当于轮的直径,钉圈螺丝处相当于轴,轮大于轴,就可以比较省力地把钉圈拧进木头里。这项内容应让学生实际操作,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亲自体会轮轴的作用,而且能使他们学到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劳动技能。

关于轮轴的应用,教学时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和教具准备的情况,补充或替换一些内容。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轮轴的作用,以及轮轴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轮轴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支架、轮轴实验装置(2个,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钩码、测力计、木板、钉圈(如课本52页下图)、大钉子。

2.演示材料——自来水龙头(轮的部分分别是圆形的和直棍形的两种)、扳子、螺丝刀等。

3.挂图或投影片——轮轴的应用(辘轳、轮船舵轮、管道闸门、门的把手、摇把儿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在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杠杆和滑轮两种简单机械。下面,我来提两个问题:

(1)使用杠杆时,怎样才能省力?

(2)滑轮有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

(1)你坐汽车的时候,注意过司机怎样让汽车向左、右转弯吗?

(2)关于这件事,你有什么问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的构造

(1)讲解:

一辆汽车重几吨甚至十几吨,为什么司机轻轻转动方向盘,就能使汽车听话地向左、右转弯呢?秘密就在方向盘上。

(出示汽车方向盘图,或看课本中的插图。)

原来,汽车方向盘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由一个大轮和一个轴组成,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这种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2)提问:

①汽车方向盘属于什么机械?

②轮轴由哪几部分组成?

2.指导学生认识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讨论:轻轻转动方向盘就能操纵整个汽车转弯。由此推想轮轴可能有什么作用?

(2)讲解:轮轴是否真的有省力作用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每组都有两个用木板做成的轮轴实验装置,一大一小。为了实验需要,轴很短,在轴的中间有一个孔,利用这个孔可以把轮轴挂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边缘有浅槽,在槽里分别钉有一根细线,在线的下端有一个铁丝钩。实验的步骤是:

①将比较小的那个轮轴挂在支架上。把轮上的细绳沿顺时针方向绕在轮边的槽内(演示),把轴上的细绳沿逆时针方向绕在轴边的槽内(演示)。

②通过测力计提起2个钩码,观察用多少力。

③把2个钩码挂在连着轴的绳的下面,把测力计挂在连着轮的绳的下面。

④通过测力计拉动轮,带动轴转动,将钩码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观察用多少力?

(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用了多少力?与不用轮轴、直接把重物提起时用的力相比,是省力还是费力?

(5)讨论:这说明轮轴有什么作用?

(6)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轮轴确实有省力作用。这就是说,在轮上加一个比较小的力,在轴上会有比较大的力;或者说,要使轴上承载一个比较大的力时,在轮上用一个比较小的力就行。

(7)指导学生填写这部分内容的空白: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3.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省力多少与轮大小的关系

(l)讲述:下面,我们再来用另外一个轮轴做一次实验。

(2)观察:这两个轮轴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3)讲解:把这个比较大的轮轴挂在支架上,按照上面实验的方法,仍然提起那2个钩码,观察用多少力?

(4)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7)教师小结:实验结果表明,用轮轴提取重物,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8)指导学生填写这部分内容的空白。

4.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的应用

(1)谈话:在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有什么作用?

(2)讨论:

(出示实物——轮是圆形的自来水龙头。)

①自来水龙头是不是轮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轮有什么作用?你看到的自来水龙头的轮大小相同吗?这是为什么?

②还有哪些装置像这种自来水龙头?

(出示实物——轮是直棍形的自来水龙头。)

③这种自来水龙头是不是轮轴?哪部分是轮?为什么?

④还有哪些装置像这种自来水龙头?

(出示实物——扳子。)

⑤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用手拧不动的螺丝帽,用扳子能拧下来?扳子应用了什么原理?它的哪部分相当于轮,哪部分相当于轴?各种扳子的把儿长短相同吗?什么时候用长把儿的扳子?

⑥还有哪些装置像扳子?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辘轳。)

⑦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要用辘轳提水?它应用了什么原理?哪部分相当于轮?为什么?

⑧还有哪些装置是安装摇把儿的?它们有什么作用?(3)讲解:人们掌握了轮轴的规律,就能根据需要造出各种各样的轮轴类的工具,使工作更省力。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机械——轮轴的作用。

2.提问:

(1)轮轴有什么作用?

(2)使用轮轴时,怎样能更省力?

3.操作:每组有一块木板和一个钉圈,请你把这个钉圈拧进木板里。想一想,怎样拧能更省力?(学生操作后,请学生汇报用的什么方法?应用了什么原理?)

布置作业

1.观察: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

2.思考:拧螺丝钉时为什么用螺丝刀比较省力?螺丝刀的把儿为什么粗细不同?

五、课后小记

相关资源 加到收藏夹 添加相关资源

首页>>学科资源栏目>>学科教学资源>>小学自然>>教案集萃>>第十一册

斜面参考教案 加到收藏夹 添加相关资源

斜 面

一、课文说明

本课继14、15、16课之后,指导学生认识第四种简单机械——斜面;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实验能力”的系列。

本课是按照“问题——实验——结论——应用”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斜面。这部分内容分为两层:

1.提出问题:为什么搬运工人往高处运重物时,常斜搭一块木板,沿木板把重物推上去。这是本课的引入。

2.讲解:这样斜搭的木板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斜面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分为两层:

1.通过实验,认识斜面有省力作用。这个实验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分步操作。在实验原理和方法方面,有以下几点应向学生说明:(1)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2)用表面光滑的木板搭斜面,用能滚动的圆木作重物,是为了减小重物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3)尽可能拉着重物匀速向上运动,在这种状态下测定拉力的大小。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斜面的作用:斜面越平缓(即坡度越小)越省力。为了使斜面变平缓,可以在实验1支撑斜面的木块上,搭一块较长的木板。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再换一块更长的木板(使斜面坡度更平缓)进行实验,这样能更好地说明斜面越平缓越省力。这个实验应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分为三层:

1.明显的斜面,例如桥梁的引桥、斧头、劈等。其中引桥的作用更明显,斧头、劈的作用需作些解释。

2.盘山公路。这是一种变形的斜面,通过把路弯来弯去,将上山的路拉得更长,斜面更平缓,从而使汽车上山时更省力。

3.螺丝钉。如果把螺丝钉的螺纹展开,可以看到螺纹与钉子构成一个斜面。将螺丝钉沿着螺纹拧进木头里,实际是沿着斜面将它拧进去的,所以比直接将钉子钉进去要省力。这是本课选讲内容。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使学生对斜面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木板2块(宽窄、薄厚相同,表面光滑,一块长30厘米,另一块长40厘米~45厘米)、木块(宽与木板宽相同,高12厘米~15厘米)、圆木(长与木板宽度相近,用粗铁丝作轴,可以拉着滚动)、测力计。

2.演示材料——劈、斧头、螺丝钉模型(剪一块三角形的纸,沿斜边画一条宽2毫米的红线,将三角形的纸红边向外缠在一支铅笔上,用胶带固定。)

3.挂图或投影片——引桥比较长的大桥、盘山公路、盘旋的楼梯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要撬动一个大木箱,应该使用什么工具?它属于什么简单机械?怎样才能更省力?

(2)要拧动一个大螺丝帽,应该使用什么工具?它属于什么简单机械?怎样才能更省力?

(3)在修房子的时候,要把很多瓦、泥从地面运到房顶,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既省力又方便?

2.谈话: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怎样做比较省力?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简单机械——斜面

讲解:

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法,是从地面到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推上去。

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倾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认识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l)讨论:一大桶油很重,一个人搬不动;可是沿着斜面,一个人就能把它推上汽车。这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省力)

(2)讲解:斜面是不是有省力的作用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实验的方法是:

①每组都有一个木块和两块木板。把木块立在桌上,好比汽车的高度;将比较短的那块木板(光面朝上),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

②每组还有一个中间带轴的、能拉着滚动的圆木。用测力计把它提起,观察用多少力?

③把滚动的圆木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滚动,速度要慢、匀,观察用多少力?

(4)汇报实验结果:

①将圆木沿斜面向上拉用多少力?

②与不用斜面、直接将圆木提起用的力相比,是省力还是费力?

(5)讨论:这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

(6)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斜面这种简单机械确实有省力的作用。

(7)指导学生填写这部分内容的结论。

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坡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l)讨论:

①在利用斜面搬运重物时,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木板?

②如果有两块木板,一长一短,一样结实,都能从地面搭到汽车车厢,你选用哪块木板?为什么?

(2)讲述:为了弄清用长短不同的木板搭成的斜面作用有什么不同,我们再来做一次实验。实验的方法是:

①还用实验1用过的那个木块支着,换用那块长的木板搭一个斜面。

②把圆木沿着这个长斜面拉上去(拉的时候仍然要使圆木滚动的速度慢、匀),观察用多少力。

(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①用了多少力?

②与沿着短木板搭成的斜面向上拉时用的力相比,是大了还是小了?

(5)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沿着长木板搭成的斜面向上拉更省力。)

(6)讲述:为什么沿着长木板搭成的斜面向上拉重物更省力呢?让我们再来观察这两种斜面有什么不同。请单数组(第1、3、5组)的同学把斜面改回用短木板搭的。我们比一比,这两个斜面除了长短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7)汇报观察结果。(用长木板搭的斜面比用短木板搭的斜面坡度平缓。)

(8)教师小结:当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坡度越平缓越省力。简单说,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9)指导学生填写这个问题的结论: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10)提问:

①斜面有什么作用?

②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

③斜面高度不变,怎样使斜面更平缓?

4.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1) 讨论: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2)认识桥梁引桥、台阶、盘山公路的原理(出示大桥图。)

①谈话:江河上的大桥、公路上的立交桥,为了使大船、车辆能从桥下通过,通常桥面都修得很高。地面的车辆怎样爬上那么高的桥面呢?利用了什么原理?

②讲解:为了使地面的车辆能爬上高高的桥面,一般都要在桥的两头修建成斜面状的引桥。

③讨论:

如果桥面很高,又要使汽车能比较省力地开上去,修桥时应注意什么?(把引桥修得长一些,坡度缓一些。)

(出示台阶图。)

人要从地面登上一个高台,怎样走比较省力?为什么沿台阶向上登比较省力?(台阶是变形的斜面。)

(出示盘山公路图。)

在山区,汽车是怎样从山脚开上山顶的?为什么盘山公路要在山腰上绕来绕去?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高度一定,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3)认识劈、斧头等工具

①讲述:有些工具也利用了斜面原理。

(出示劈。)

②谈话:这是什么?人们用它干什么?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

③讲解:这个工具叫劈,是用来劈大木头的。人们在劈大木头时,不可能直接把木头劈开,而是先把劈钉进木头里,然后用锤子砸劈的上部,使劈从薄刃开始,沿着两边的斜面,逐渐砸进木头里去,从而使劈口越来越大,直到把木头劈开。这样劈木头比较省力。

④讨论:还有哪些工具像劈一样,利用了斜面的原理?(斧头、凿子等)

(4)认识螺丝钉原理

①讨论:

要把一根粗大的钉子钉进木头里,需要用很大的力;可是把一个同样大的螺丝钉拧进木头里,用的力就比较小。这是怎么回事?

螺丝钉与普通的钉子有什么不同?

使螺丝钉进入木头和使钉子进入木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由此推想:将螺丝钉拧进木头里比较省力,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②讲解:将螺丝钉拧进木头里比较省力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拧螺丝钉的螺丝刀应用了轮轴原理,另一方面与螺丝钉本身的构造有关系。

(出示螺丝钉模型。)

③观察:

这是一个螺丝钉模型。在这个螺丝钉模型上,红色的线表示什么?(螺纹)

下面,我们把螺丝钉的螺纹展开。(演示)你有什么发现?

④讨论:根据以上发现,你有什么想法?

⑤讲解:将螺丝钉的螺纹展开,螺纹与钉长构成一个斜面。我们将螺丝钉沿螺纹往木头里拧时,实际是沿着斜面往里拧的,所以比较省力。

(5)总结:斜面的用处还有很多。人们了解了斜面的作用,将它广泛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就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

2.提问:

(1)斜面有什么作用?

(2)斜面省力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布置作业

1.观察:汽车在换轮胎时,是用什么工具把汽车顶起来的?想一想,它怎么能有那么大的力量?

2.思考:有一座很高的塔,要修建一个能登上塔顶的梯子,要求梯子既容易攀登又占地面积小,应该怎样修?

五、课后小记

相关资源 加到收藏夹 添加相关资源

首页>>学科资源栏目>>学科教学资源>>小学自然>>教案集萃>>第十一册

机器参考教案 加到收藏夹 添加相关资源

❻ 有机化学实验中安装和拆卸实验装置应遵循什么规则

安装: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由简到繁
拆卸:从右至左,从上到下,由繁到简

❼ 轮轴实验中轮上和轴上的绳子是一条线还是两条线

你动手做实验啊!

❽ 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A.自上而下,再从左到右B.从右到左,再自上而下

A、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而不是自内上而下、从左到右,故容选项错误.
B、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而不是从右到左、自上而下,故选项错误.
C、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故选项正确.
D、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而不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故选项错误.
故选:C.

❾ 蒸馏水的实验装置安装顺序

【分析】 为增加冷水与水蒸气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水蒸气冷凝,冷水应由下端进版入上端流出。安排实权验装置一般顺序为: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拆卸恰好相反。 【点评】 蒸馏水的制备是将水变成水蒸气,与杂质分离,然后将水蒸气冷凝成水,制备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所以是一物理变化过程。

阅读全文

与轮轴实验装置安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大型机械进出场费怎么计算 浏览:675
机械表销量怎么样 浏览:483
拔罐都是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3
阀门高中低压怎么划分 浏览:444
gps电脑版工具箱 浏览:727
油门管道阀门 浏览:174
车床怎么控制机床的转速 浏览:757
拉伸包装设备的种类有哪些 浏览:173
烟风道阀门套什么定额 浏览:392
空调制冷器雾是什么原因 浏览:134
燃气管道阀门故障 浏览:53
四川出名的五金机电城有哪些 浏览:55
阀门保养的目的是什么 浏览:192
连续精馏装置实验室 浏览:999
日照净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98
减腰部用什么器材最好 浏览:940
铸造厂工作单位怎么写 浏览:52
怎样知道哪个是自己的登录设备 浏览:376
宝马仪表盘如何看行驶路程 浏览:615
无锈钢水箱泄水用什么阀门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