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利用硅光電池就設計一個光照檢測電路
推薦你使用電源管理類的晶元來實現,簡單穩定。這里只需要把硅光電池當成電源就可以版了。權
這類的晶元很多,你可以去JRC公司的NJU系列晶元,電路圖的話,器件說明裡就有典型電路,https://semicon.njr.co.jp/njr/customer/top.do
類似的晶元其他很多公司都有,你也可以選擇,比如TI、SEIKO、FUJI、AD等等。
❷ 溫室大棚光照監測~
鑒於溫室等設施內的光照強度較弱、日照時間短、分布又不均勻,進行作物栽培時,必須注意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 適時揭蓋草苫,延長見光時間。冬季日照時間短,為充分地利用光能,揭蓋草苫一定要及時、適時。一般只要出太陽,就要拉開草苫,讓作物葉片見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生產有機營養。覆蓋草苫,應在日落前後進行,以便盡量延長作物的見光時間,提高光能利用率。若遇陰雨雪天或寒冷天氣,也要適時拉揭草苫和覆蓋草苫,一般可比晴天推遲半小時左右拉揭草苫,提前半小時左右覆蓋草苫,絕不允許不拉揭草苫。
(2) 張掛反光膜、地面鋪設反光膜。
(3) 實行南北行向、寬窄行栽種:在節能日光溫室內種植蔬菜,為充分利用光能,應實行南北行向、寬窄行栽植。
(4)調整種植結構與密度:首先,要嚴格控製作物的高度,做到結構合理,並要保持南低北高,布局均勻的良好群體結構。室內群體總體高度應限制在不可超過溫室高度的2/3,以免引起光照條件惡化,降低光合效能。
其次,要適當降低溫室北部的栽種密度,每一行當中,由南向北,栽種密度應當逐漸降低。如栽種番茄,南部株距28厘米左右,中部株距30厘米左右,中北部株距35厘米左右,最北邊的3-4株,株距可擴大之40厘米左右,盡力做到群體的單株之間光照均勻,
(5)提高作物自身的光合效能。
①選用耐弱光、或較耐弱光的品種。耐弱光的作物品種,在弱光條件下,仍有較強的光合效能,可比不耐弱光的品種獲取較高的產量。
②用「天達2116」、光合微肥等噴灑植株,可明顯地提高作物葉片的光合效能,促進產量的提高。
(6) 人工補充光照 在高緯度地區進行溫室栽培,因日照時間太短,應進行人工補充光照。方法:在前坡後1/3處,每相間2--3米,垂吊1個40--60度節能燈或白熾燈,距地面1.5--2米高,蓋苫後照至22時即可。其它地區若遇到連續陰雨雪天氣,亦應進行人工補充光照,同樣可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❸ 求大神幫忙做一個proteus光照度監控設計模擬,基於單片機51
這個要看proteus中是否有感測器,首先要確定你用的什麼感測器。
懂事電子設計 Vgz
❹ 檢測室內光照度情況,什麼樣的光照度變送器比較好。
光照來度,即通常所說的勒克司度(源lux),表示被攝主體表面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光通量。1勒克司相當於1流明/平方米,即被攝主體每平方米的面積上,受距離一米、發光強度為1燭光的光源,垂直照射的光通量。光照度是衡量拍攝環境的一個重要指標。濟南仁碩的光照度變送器用於室內外環境監測,農業大棚,花卉培養等需要光照強度監測的場合。採用高靈敏度的光照度檢測探頭,信號穩定,精度高。具有測量范圍寬、線形度好、使用方便、便於安裝、傳輸距離遠等特點。希望能幫到你
❺ 光照檢測模塊
圈起來和金黃色那插針是對應導通的,你無需焊線,直接用杜邦線往插針上插好就行
❻ 利用光電管設計一套檢測光強的檢測電路,並簡單描述出電路的功能
一、這里的電橋的四個橋臂分別是
FET
R2
Rw的中心滑動端以上的電阻
Rw的中心滑動端以下的版電阻和R3
二、權FET是場效應管
三、在光照下,光敏二極體導通,因此A點的電壓會下降,由於A點電壓就是場效應管的柵極電壓,柵極電壓下降會使場效應管的導通程度下降,導通溝道電阻增加,這就是R2上電流減小的原因。由於場效應管柵極和源極之間的電阻極大,幾乎等於絕緣狀態,所以A點和B點之間沒有電流流過。流過R2的電流來自場效應管的漏極。無論光照強度大小有無,R2隻要有電流,都是從電源E正極經開關K、場效應管漏極、場效應管源極、R2,然後再返回電源E的負極。
❼ 光敏電阻監測光照度設計
哎呀,他輸入的是電壓量呀,不需要放大的,ADC0832的輸入量要求不就是0~5v的電壓嘛。。。
你自己把電路圖畫好,加入程序模擬下就知道正確與否了
❽ 求利用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如何設計自動照明裝置
請把自動照明裝置的具體功能要求說清楚,你是要理論控制,還是要圖紙表現,請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