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檢查裝置氣密性問題(高中化學)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是化學實驗中的重要操作之一.試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為檢查如圖1所示簡易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甲、乙兩位同學分別進行了以下操作和方案設計.
①甲同學認為,只要往漏斗中加水,便可檢查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經檢驗
他的方案可行.則甲同學的操作方法、現象和結論是用彈簧夾夾住右邊導管,向長頸漏斗中倒水,發現漏斗導管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乙同學設計的方案: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沒長頸漏斗下端.關閉活塞,用手握住試管中上部,待漏斗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打開活塞讓液面回落後,迅速關閉活塞,松開手,見漏斗中的液面低於試管中的液面且不再升降,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乙同學設計方案的原理是乙同學操作在裝置不漏氣的情況下,試管上部空間中氣體壓強小於大氣壓,故有「長頸漏斗中液面低於試管中液面不再有升降」的現象.
(2)為檢查如圖2所示裝置的氣密性,應採取的方法是夾緊BC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微熱B中錐形瓶,觀察A中長導管中的液面,如果上升,表明左側裝置氣密性良好;夾緊AB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U形管外接滴定管,微熱B中的錐形瓶,如果C中有氣泡產生,外接滴定管的液面發生變化,表明右側裝置氣密性良好.
考點:常見氣體制備原理及裝置選擇;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
專題: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1)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原理是根據裝置內外的壓強差形成水柱或氣泡,據此解答;
②運用空氣熱脹冷縮法,一個密閉系統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空氣被微熱,試管上部空間中氣體壓強小於大氣壓,據此解答;
(2)如圖2所示裝置圖,體積較大,需分段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原理仍然是利用裝置內外的壓強差形成水柱或氣泡,據此解答.
解答:解:(1)①檢查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往漏斗中加水,需先用彈簧夾夾住右邊導管,發現漏斗導管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長頸漏斗和試管連成了一個封閉系統,氣密性良好,液面差保持不變,反之氣密性不好,
故答案為:用彈簧夾夾住右邊導管,向長頸漏斗中倒水,發現漏斗導管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沒長頸漏斗下端,關閉活塞,用手握住試管中上部使試管變熱,試管內部壓強變大擠壓水面使長頸漏斗水面上升,待漏斗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打開活塞讓液面回落後,迅速關閉活塞,松開手,外面大氣壓大於試管內部氣壓,所以壓進長頸漏斗的水下去而不會回升上來,所以見漏斗中的液面低於試管中的液面且不再升降,
故答案為:乙同學操作在裝置不漏氣的情況下,試管上部空間中氣體壓強小於大氣壓,故有「長頸漏斗中液面低於試管中液面不再有升降」的現象;
(2)如圖2所示裝置圖,體積較大,需分段形成一個密閉系統進行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夾緊BC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微熱B中錐形瓶,觀察A中長導管中的液面,如果上升,表明左側裝置氣密性良好;夾緊AB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U形管外接滴定管,微熱B中的錐形瓶,如果C中有氣泡產生,外接滴定管的液面發生變化,表明右側裝置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夾緊BC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微熱B中錐形瓶,觀察A中長導管中的液面,如果上升,表明左側裝置氣密性良好;夾緊AB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U形管外接滴定管,微熱B中的錐形瓶,如果C中有氣泡產生,外接滴定管的液面發生變化,表明右側裝置氣密性良好.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裝置氣密性的檢查,依據密閉裝置中存在壓強差是判斷裝置是否漏氣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❷ 高一化學題目 實驗五 自製簡易原電池 材料:鋁條,銅片,自帶水果,白醋,石墨棒 畫出裝置圖,並
負極電極反應式:2Al-6e- -2Al3+
正極電極反應式:6CH3COOH+6e-=6CH3COO- +3H2
總反應式:6CH3COOH+2Al- =2(CH3COO)3Al +3H2
❸ 請教一道高一化學題 18.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三套實驗裝置
NH4Cl=NH3↑+HCl↑ NH3和HCl加熱分解,即使混合氣體沒有化合成新的NH4Cl,那麼HCl經過乾燥劑鹼石灰又會有水生成,則得到的氨氣會混有水蒸氣。
❹ 高一化學實驗疑問
這個題目要結合物理知識來理解。
當右側頁面高於左側頁面時,瓶內壓強會高於一個大氣壓,壓差即為所高出的水柱高度所產生的壓強。因此錐形瓶內氣體體積會小於常溫常壓下的體積,因此會導致讀出氣體的體積偏小。
回答補充的問題:
原裝置本身不存在錯誤,只是讀數的方法不對。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調整右側管子的高度,使其液面與左側向平。這時的讀數才是准確的產生氣體的體積。
❺ 高中所有重要化學實驗及裝置作用,現象 如題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4.點燃純凈的氯氣,用乾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7.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並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並有氣體生成.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 19.將Cl2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澱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試管里加少量水:反應劇烈,發出大量熱. 22.將一潔凈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23.將銅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銅片表面有銀白色物質附著.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試管里,注入濃的碳酸鈉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25.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後加入水:有棕色的煙生成,加水後生成綠色的溶液. 26.強光照射氫氣、氯氣的混合氣體:迅速反應發生爆炸. 27.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有白色煙霧生成. 28.氯氣遇到濕的有色布條:有色布條的顏色退去. 29.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有黃綠色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30.給氯化鈉(固)與硫酸(濃)的混合物加熱:有霧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氣味生成. 31. 在溴化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淺黃色沉澱生成. 32.在碘化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黃色沉澱生成. 33.I2遇澱粉,生成藍色溶液. 34.細銅絲在硫蒸氣中燃燒:細銅絲發紅後生成黑色物質. 35.鐵粉與硫粉混合後加熱到紅熱:反應繼續進行,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物質. 36.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蒸發皿):火焰呈淡藍色(蒸發皿底部有黃色的粉末). 37.硫化氫氣體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氣瓶中混合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瓶內壁有黃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氣體通入品紅溶液後再加熱:紅色退去,加熱後又恢復原來顏色.40.過量的銅投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並加熱,反應畢,待溶液冷卻後加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加水後溶液呈天藍色.41.加熱盛有濃硫酸和木炭的試管:有氣體生成,且氣體有刺激性的氣味. 42.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黃色,生成淡黃色物質. 43.鈉投入水中:反應激烈,鈉浮於水面,放出大量的熱使鈉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動,有「嗤嗤」聲. 44.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里,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木條復燃. 45. 加熱碳酸氫鈉固體,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6.氨氣與氯化氫相遇:有大量的白煙產生. 47. 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48. 加熱盛有固體氯化銨的試管:在試管口有白色晶體產生. 49.無色試劑瓶內的濃硝酸受到陽光照射:瓶中空間部分顯棕色,硝酸呈黃色. 50.銅片與濃硝酸反應:反應激烈,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51.銅片與稀硝酸反應:試管下端產生無色氣體,氣體上升逐漸變成紅棕色. 52. 在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膠狀沉澱產生. 53.在氫氧化鐵膠體中加硫酸鎂溶液:膠體變渾濁. 54.加熱氫氧化鐵膠體:膠體變渾濁. 55.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有黑色物質附著於集氣瓶內壁. 56.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鬆的白色絮狀物質. 57.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絮狀沉澱生成,立即轉變為灰綠色,一會兒又轉變為紅褐色沉澱.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 59.向硫化鈉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變渾濁.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漸減少,且有沉澱產生. 61.在空氣中點燃甲烷,並在火焰上放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有液滴產生. 62.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黃綠色逐漸變淺,時間較長,(容器內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熱(170℃)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物,並使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有氣體產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漸變淺. 64.在空氣中點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煙產生,放出熱量. 65.在空氣中點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濃煙產生,放出熱量. 66.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並帶有黑煙. 67.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68.將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顏色. 69.將乙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逐漸變淺,直至褪去. 70. 苯與溴在有鐵粉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有白霧產生,生成物油狀且帶有褐色. 71.將少量甲苯倒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振盪:紫色褪色. 72.將金屬鈉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試管中:有氣體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濃溴水:有白色沉澱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試管中滴入幾滴三氯化鐵溶液,振盪:溶液顯紫色. 75.乙醛與銀氨溶液在試管中反應:潔凈的試管內壁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物質. 76.在加熱至沸騰的情況下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有紅色沉澱生成. 77.在適宜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有透明的帶香味的油狀液體生成. 78.蛋白質遇到濃HNO3溶液:變成黃色. 79.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鹼:變成藍色. 80.無色酚酞試液遇鹼:變成紅色. 這些都是基礎的,也比較常考,裝置太麻煩了,不好意思啊,我搞不出來.現象比較簡單,我就不羅嗦了.
❻ 高中化學題: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鐵和水蒸氣反應的實驗。
(1)Ca(OH)2=CaO+H2O;3Fe+4H2O(g)=Fe3O4+4H2
(非常奇葩,我真的不知道熟石灰還能分解,標准答案就這樣)
(2)a—f—g—b—c—h或a—f—g—c—b—h;
黑色的氧化銅變成紅色,白色的無水CuSO4變成藍色
a出來,先用濃硫酸除去H2O,以防干擾。
然後通過CuO,目的是用產物還原CuO
最後用無水硫酸銅檢驗生成的H2O,確定是H2還原了CuO
❼ 高一化學實驗題,(1)乾燥管里裝的應該是什麼作用(2)氣密性檢測的方法(3)酒精燈和酒精噴燈的
他回來答的不對!自!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式:
把裝置末端導管的一端插到水中,稍微用酒精燈加熱燒瓶的外壁。如果水中的導管口處有氣泡冒出立即停止加熱,待燒瓶冷卻後,水在導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則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❽ 高一化學,實驗裝置問題,請問答案是其他裝置都有什麼用
A.梨形分液漏斗 分液 用於分離液-液不溶的混合物 例:苯和水
B.燒瓶 蒸餾 用於分離固-液相溶的混合物 例:從氯化鈉溶液中取氯化鈉晶體
C.看不懂,反正不能分離物質
D.燒瓶 分餾 用於分離液-液相溶的混合物 例:酒精溶液中取無水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