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留聲機傳動裝置

留聲機傳動裝置

發布時間:2021-02-26 02:42:30

⑴ 電子音樂的發展進程是怎樣的 電子音樂的主要元素有哪幾點 急啊!好的再5加分 長一點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哦!電子音樂簡稱電音,它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音樂。電子音樂是時代的產物,與過去的搖滾樂有所不同,它更提倡青年人的參與精神,每一個電子音樂的追隨者都堅信只有TECHML近乎一百分貝的震撼,才能使人獲得心跳每分鍾一百三十下的刺激與享受。它要求並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要用全身心去感覺。電子音樂的宗旨是愛、和平、團結,這倒與聯合國憲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對於電子音樂的崇拜者來說,他們推崇的是少說話多思索的人生態度,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並試圖以一種博愛精神和世界大同的家庭觀念來消除競爭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冷漠。
電子音樂的主要元素:音調、節奏、力度和音色。
電子音樂的發展進程:
1876年
1876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可以將聲音轉化成電子信號的電話。把1876年作為電子音樂元年其實一點都不牽強附會。如果我們到現在都拿著兩個中間穿了線的玻璃杯來作遠程交流的話,那麼電子遇到音樂,將還是遙遙無期的事。
1877年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盡管愛迪生的留聲機只是由齒輪傳動的手搖機械裝置,但拿著自己發明的土炮錄制的「Mary Had a Little Lamb」還是宣告了機械復制時代的來臨。不管聽起來是否殘忍,電子音樂史本身就是部技術史,沒有機器就沒有電子音樂
1913年
義大利未來主義者Luigi Russolo發表了他最著名的「噪音的藝術」宣言。他號召所有未來主義音樂家都用噪音來取代交響樂隊樂器聲音的限制。要知道那時候連打擊樂都屬於「噪音」的范疇。
1939年
John Cage寫作了他的《想像的風景/第一號》。這首曲子用的是電子音符。盡管John Cage不是純粹的電子音樂家,但他每次搞搞新意思,現代音樂的發展就往前跨一大步。
1949年
法國人Pierre Schaeffer利用自己在法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職位便利創造了他的《為一個孤獨者所作的交響樂》。這是第一件具象音樂作品,也是第一個利用磁帶的可能性創作的作品。「具象音樂」說穿了就是「剪刀加糨糊」(cut n' paste)的音樂。今天所有搞電子音樂的都遵循這種前衛法則。封Pierre Schaeffer為電子音樂的老祖奶奶絕對貼切。
1951年
Les Paul的名字對搞搖滾的肯定很熟,電吉他就是這廝發明的。一架電子合成器與電子琴的區別就在於合成器里裝了許多塊效果器。
1956年
Stockhausen錄制了《Gesang Der Juenglinge》(青年之聲)。從此一位電子音樂巨星誕生了,到現在那些做電子音樂的小屁孩還尊他為電子音樂大師,他也無比臭屁地告訴他們:「你們玩的我早在幾十年前就全玩過了,你們歇菜吧。」
1958年
在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上,應建築師柯布西埃的邀請,法國音樂家Edgard Varese把電子噪音和飛機的聲音拼貼在一起,創作出了電子音詩,在柯布西埃設計的菲利普展館里播放。這可能是最早的ambient音樂,沒有人會到處找演奏者在哪,走進建築便是走進了音樂。
1963年
具象音樂開始走進大眾。BBS電台長篇科幻劇「Dr. Who」,大膽啟用具象音樂作配樂,把數百萬英國家庭主婦嚇得要命。隨後整個60年代便是電子音樂入傾流行音樂的小打小鬧過程。The Beatles在白色專輯里運用了具象音樂;the Grateful Dead樂隊在《Anthem of the Sun》磁帶拼貼;Miles Davis和Herbie Hancock也把Stockhausen看作是幫助他們創造fusion爵士的重要影響……
1974年
德國樂隊Kraftwerk發表了《Autobahn》。這首24分鍾的長曲,完全用了電子聲音模擬了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一段旅程,成了當年的熱門金曲。Kraftwerk最大的貢獻是讓電子樂徹底與搖滾樂為代表的流行音樂脫離了關系,在音樂分類上獨立了出來。
1975年
Brian Eno遭遇車禍。這絕對是「塞翁失馬」的現代詮釋。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的Brian Eno在雨聲與蚊樣的豎琴音樂的交響中悟到Ambient的真諦。隨後才有了他發氣功一樣的唱片《Music For Airport》。
1977年
Donna Summer發表了《I Feel Love》這算得上第一支完全用電子樂器製作的流行小調,用來當口水歌也可,用來跳舞也可。Donna Summer在電子音樂的背景上,假裝高潮迭起,於是張揚「性即是權利」的Disco音樂便從這首歌開始了。
1979年
當所有人都開始厭倦朋克的時候,一眾歐洲藝術院校出來的青年將Kraftwerk式的電子音樂和流行小調混在一起,便有了Synth-pop(合成器流行曲)。Gary Numan的出現算是這種風格誕生的標志。以後像Human League、Heaven 17、Depeche Mode都算是集大成者。
1981年
Grandmaster Flash激動人心地發現其實唱機並非只是唱片回放設備,通過意外在唱片上進行scratch(亂刮),獲得了全新的音樂。是他讓唱機獲得了新生。他便是歷史上第一位Hip Hop DJ。
1982年
日本人大發飈的一年。雅馬哈的DX-7合成器使用了數碼技術。同時日本合成器製造商Roland無可比擬的TR-808鼓機和TB-303貝司機發行。從此,日本機器開始了在電子音樂領域里漫長的統治生涯。
1983年
House音樂誕生了。美國的芝加哥Warehouse俱樂部,DJ叫Frankie Knuckles。他把Donna Summer催情的Disco音樂加上廉價鼓機製造出來的節奏混在一起,把舞池裡的男同性戀者搞得興奮異常。第二天,所有人都跑到唱片店去對老闆說:「我要他們在Warehouse里播的那種唱片。」House就這么叫開了。直到這年Jesse Saunders發表了「On and On」才宣告第一張House唱片的誕生。
1985年
底特律人Juan Atkin發表的《No UFOs》被認為是第一張Techno唱片。其實Techno這個名字借用了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在那本《第三浪潮》里的小標題「Techno Rebels」。其實Techno也不是他發明的,1981年,Juan Atkin老聽Kraftwerk的《Computer World》,一心要做這樣的音樂。於是和Derrick May以及Kevin Saunderson克隆了一把,便有了日後洶涌澎湃的Techno音樂。
1988年
英國的Summer of Love上,許多參加跳舞派對的人因為磕葯的緣故,對原先House音樂的節奏已感到不滿足。所以部分DJ便開始把原來的House舞曲唱片故意增加每分鍾33轉的速度播放。因此便誕生了Hardcore,它被定義為「終極快樂」的音樂,由於原始唱片被速度加快播放後,人聲產生變形,聽起來滑稽而有趣。
1989年
由於毒品泛濫,英國許多俱樂部被政府控制。跳舞音樂派對不得不挪到戶外,便有了銳舞文化。銳舞的核心有兩個,一個是drug,另一個播放音樂的DJ成了明星,製作音樂的音樂家反倒沒DJ有名了。
1990年
Happy Mondays樂隊在銳舞文化上受到啟發,將電子和搖滾融合到一起。
1991年
Massive Attack憑借《Blue Line》作為首支Trip Hop樂隊正式登場。以歐陸club音樂趣味去改造美國Hip hop便是Trip Hop的初衷。那候trip hop這個詞都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1992年
Goldie的「Terminator」一曲融合了Hip hop和Hardcore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倒意外發明了Jungle音樂。當代的Trance音樂亦在這一年出現,當時德國的柏林和法蘭克福的銳舞正如火如荼之中,在Techno的節奏里加進優美動聽的旋律便成了Trance音樂標准範本。
1993年
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了Sonar音樂節,於是每年就像米蘭之於時尚界一樣,最新款的電子音樂都會跑到Sonar去發布。這一年,英國的Warp唱片公司發行了Aphex Twin以Polygon Window的化名所發表的《Surfing on the Sinewaves》唱片算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系列音樂,把一批跳脫出跳舞功能的實驗電子音樂家收羅旗下。
1994年
第一張Café del Mar的店堂音樂精選唱片灌錄成CD公開發售。Ibiza島上的chill out之音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同。以往只是Jose Padilla自己關起門來挑選一些Jazz、Downtempo、Classic音樂播放,他把那些最舒緩香艷的篇章拿出來襯托Café del Mar銷魂蝕骨的落日。
2000年
整個2000年的夏天都是UK Garage的天下。BBC Radio 1從英國那些地下電台把專門播放界於Jungle和Soul之間的UK Garage舞曲DJ挖過來大肆鼓吹,整個UK Garage音樂便蔚然成風。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哦!

⑵ 留聲機的構造

留聲機可以簡單的分為:唱盤、大喇叭、唱臂、唱頭。

1、唱盤,留聲機唱盤就是用來放置唱片用的,並且帶動唱片旋轉,讓留聲機唱針讀取黑膠唱片上的模擬信號,從而發出聲音。

2、大喇叭,大喇叭是留聲機的標志,因為唱針讀出來的聲音非常小,所以那時是通過大喇叭來擴大聲音,現在一般是用來播放高音。看到「大喇叭留聲機」,腦中浮現的是否是上海灘、亂世佳人的年代?

3、唱臂,唱臂前端是唱頭,後面是一個迴旋裝置,現在一般會有一個留聲機自動收臂功能,就是留聲機唱盤上的黑膠唱片播放完之後,唱臂自動收回,唱臂收回,唱盤,自動停止播放了。

4、唱頭,唱頭上主要的部件是唱針,也是留聲機的主要部件之一,唱針模擬信號轉為振動,震動信號傳到一個特製膜,再現聲波壓力,變為聲音,再通過大喇叭放大。

使用留聲機方法

1、將喜歡的留聲機黑膠唱片放到干凈的唱盤上,拿下唱頭上的唱頭保護套,解鎖唱臂,將留聲機的唱針緩緩放到唱片上,唱片自動轉動,黑膠唱片上的音樂就自動播放出來了。

2、留聲機唱片上的內容都播放完後,長臂會自動收回唱臂槽,黑膠唱片也會停止轉動。

3、如果是要讓留聲機停止播放音樂,可以輕提唱臂放回唱臂槽。要重復音樂也是同樣輕提唱臂放回唱片邊緣部分。

⑶ 電鳴樂器的歷史

【 1876年 】 1876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可以將聲音轉化成電子信號的電話。把1876年作為電子音樂元年其實一點都不牽強附會。如果我們到現在都拿著兩個中間穿了線的玻璃杯來作遠程交流的話,那麼電子遇到音樂,將還是遙遙無期的事。
【 1877年 】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盡管愛迪生的留聲機只是由齒輪傳動的手搖機械裝置,但拿著自己發明的土炮錄制的「Mary Had a Little Lamb」還是宣告了機械復制時代的來臨。不管聽起來是否殘忍,電子音樂史本身就是部技術史,沒有機器就沒有電子音樂
【 1913年 】 義大利未來主義者Luigi Russolo發表了他最著名的「噪音的藝術」宣言。他號召所有未來主義音樂家都用噪音來取代交響樂隊樂器聲音的限制。要知道那時候連打擊樂都屬於「噪音」的范疇。
【 1939年 】 John Cage寫作了他的《想像的風景/第一號》。這首曲子用的是電子音符。盡管John Cage不是純粹的電子音樂家,但他每次搞搞新意思,現代音樂的發展就往前跨一大步。
【 1949年 】 法國人Pierre Schaeffer利用自己在法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職位便利創造了他的《為一個孤獨者所作的交響樂》。這是第一件具象音樂作品,也是第一個利用磁帶的可能性創作的作品。「具象音樂」說穿了就是「剪刀加糨糊」(cut n' paste)的音樂。今天所有搞電子音樂的都遵循這種前衛法則。封Pierre Schaeffer為電子音樂的老祖奶奶絕對貼切。
【 1951年 】 Les Paul的名字對搞搖滾的肯定很熟,電吉他就是這廝發明的。一架電子合成器與電子琴的區別就在於合成器里裝了許多塊效果器。
【 1956年 】Stockhausen錄制了《Gesang Der Juenglinge》(青年之聲)。從此一位電子音樂巨星誕生了,到現在那些做電子音樂的小屁孩還尊他為電子音樂大師,他也無比臭屁地告訴他們:「你們玩的我早在幾十年前就全玩過了,你們歇菜吧。」
【 1958年 】 在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上,應建築師柯布西埃的邀請,法國音樂家Edgard Varese把電子噪音和飛機的聲音拼貼在一起,創作出了電子音詩,在柯布西埃設計的菲利普展館里播放。這可能是最早的ambient音樂,沒有人會到處找演奏者在哪,走進建築便是走進了音樂。
【 1963年 】 具象音樂開始走進大眾。BBS電台長篇科幻劇「Dr. Who」,大膽啟用具象音樂作配樂,把數百萬英國家庭主婦嚇得要命。隨後整個60年代便是電子音樂入傾流行音樂的小打小鬧過程。The Beatles在白色專輯里運用了具象音樂;the Grateful Dead樂隊在《Anthem of the Sun》磁帶拼貼;Miles Davis和Herbie Hancock也把Stockhausen看作是幫助他們創造fusion爵士的重要影響……
【 1974年 】 德國樂隊Kraftwerk發表了《Autobahn》。這首24分鍾的長曲,完全用了電子聲音模擬了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一段旅程,成了當年的熱門金曲。Kraftwerk最大的貢獻是讓電子樂徹底與搖滾樂為代表的流行音樂脫離了關系,在音樂分類上獨立了出來。
【 1975年 】 Brian Eno遭遇車禍。這絕對是「塞翁失馬」的現代詮釋。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的Brian Eno在雨聲與蚊樣的豎琴音樂的交響中悟到Ambient的真諦。隨後才有了他發氣功一樣的唱片《Music For Airport》。
【 1977年 】Donna Summer發表了《I Feel Love》這算得上第一支完全用電子樂器製作的流行小調,用來當口水歌也可,用來跳舞也可。Donna Summer在電子音樂的背景上,假裝高潮迭起,於是張揚「性即是權利」的Disco音樂便從這首歌開始了。
【 1979年 】 當所有人都開始厭倦朋克的時候,一眾歐洲藝術院校出來的青年將Kraftwerk式的電子音樂和流行小調混在一起,便有了Synth-pop(合成器流行曲)。Gary Numan的出現算是這種風格誕生的標志。以後像Human League、Heaven 17、Depeche Mode都算是集大成者。
【 1981年 】 Grandmaster Flash激動人心地發現其實唱機並非只是唱片回放設備,通過意外在唱片上進行scratch(亂刮),獲得了全新的音樂。是他讓唱機獲得了新生。他便是歷史上第一位Hip Hop DJ。
【 1982年 】 日本人大發飈的一年。雅馬哈的DX-7合成器使用了數碼技術。同時日本合成器製造商Roland無可比擬的TR-808鼓機和TB-303貝司機發行。從此,日本機器開始了在電子音樂領域里漫長的統治生涯。
【 1983年 】 House音樂誕生了。美國的芝加哥Warehouse俱樂部,DJ叫Frankie Knuckles。他把Donna Summer催情的Disco音樂加上廉價鼓機製造出來的節奏混在一起,把舞池裡的男同性戀者搞得興奮異常。第二天,所有人都跑到唱片店去對老闆說:「我要他們在Warehouse里播的那種唱片。」House就這么叫開了。直到這年Jesse Saunders發表了「On and On」才宣告第一張House唱片的誕生。
【 1985年 】 底特律人Juan Atkin發表的《No UFOs》被認為是第一張Techno唱片。其實Techno這個名字借用了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在那本《第三浪潮》里的小標題「Techno Rebels」。其實Techno也不是他發明的,1981年,Juan Atkin老聽Kraftwerk的《Computer World》,一心要做這樣的音樂。於是和Derrick May以及Kevin Saunderson克隆了一把,便有了日後洶涌澎湃的Techno音樂。
【 1988年 】 英國的Summer of Love上,許多參加跳舞派對的人因為磕葯的緣故,對原先House音樂的節奏已感到不滿足。所以部分DJ便開始把原來的House舞曲唱片故意增加每分鍾33轉的速度播放。因此便誕生了Hardcore,它被定義為「終極快樂」的音樂,由於原始唱片被速度加快播放後,人聲產生變形,聽起來滑稽而有趣。
【 1989年 】 由於毒品泛濫,英國許多俱樂部被政府控制。跳舞音樂派對不得不挪到戶外,便有了銳舞文化。銳舞的核心有兩個,一個是drug,另一個播放音樂的DJ成了明星,製作音樂的音樂家反倒沒DJ有名了。
【 1990年 】 Happy Mondays樂隊在銳舞文化上受到啟發,將電子和搖滾融合到一起。
【 1991年 】 Massive Attack憑借《Blue Line》作為首支Trip Hop樂隊正式登場。以歐陸club音樂趣味去改造美國Hip hop便是Trip Hop的初衷。那候trip hop這個詞都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 1992年 】 Goldie的「Terminator」一曲融合了Hip hop和Hardcore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倒意外發明了Jungle音樂。當代的Trance音樂亦在這一年出現,當時德國的柏林和法蘭克福的銳舞正如火如荼之中,在Techno的節奏里加進優美動聽的旋律便成了Trance音樂標准範本。
【 1993年 】 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了Sonar音樂節,於是每年就像米蘭之於時尚界一樣,最新款的電子音樂都會跑到Sonar去發布。這一年,英國的Warp唱片公司發行了Aphex Twin以Polygon Window的化名所發表的《Surfing on the Sinewaves》唱片算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系列音樂,把一批跳脫出跳舞功能的實驗電子音樂家收羅旗下。
【 1994年 】 第一張Café del Mar的店堂音樂精選唱片灌錄成CD公開發售。Ibiza島上的chill out之音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同。以往只是Jose Padilla自己關起門來挑選一些Jazz、Downtempo、Classic音樂播放,他把那些最舒緩香艷的篇章拿出來襯托Café del Mar銷魂蝕骨的落日。
【 2000年 】 整個2000年的夏天都是UK Garage的天下。BBC Radio 1從英國那些地下電台把專門播放界於Jungle和Soul之間的UK Garage舞曲DJ挖過來大肆鼓吹,整個UK Garage音樂便蔚然成風。

⑷ 發明創造的事例(具體的,急用)

小提琴的發明

也許很多小朋友就是學小提琴的,那麼你們知道小提琴是誰發明的嗎?它由來已久。小提琴是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些弓弦樂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其音色清澈嘹亮,圓潤柔美,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交響樂團的基礎樂器。

小提琴的前身主要是公元800年左右傳入歐洲的阿拉伯拉巴伯琴,這種琴傳入歐洲後叫「列貝克」。列貝克琴身呈梨形,只有三根弦,按指處設有音階格,基本也是平放在下巴下演奏,琴上的三根弦分別為G、D、A三種調,和現在小提琴的三根低音弦相同。

1560年前後,義大利人德沙洛首先對列貝克進行了改進,創造了小提琴。小提琴的外形由阿瑪蒂設計,採用了琴身扁平、琴腰窄、轉角尖這一基本形狀,並去掉了音階格,增加了一根高音弦。後來阿瑪蒂的徒弟又對小提琴的長度、寬度進行了反復多次的研究和改動,終於在1770年左右確定了音色最準的尺寸,成為了今天的小提琴。

阿拉伯數字的發明

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10,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100。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系,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演算法)。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其優點遠遠超過了其他計演算法,阿拉伯的學者們很願意學習這些先進知識,商人們也樂於採用這種方法去做生意。

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10世紀,又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採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至13世紀,在義大利一位數學家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

鋼琴的發明

現存最早的鋼琴是1720年由義大利人所製造的。這架鋼琴現存於紐約市藝術博物館。義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在1709年設計的擊弦機有一個「進退結構」裝置,使他成為公認的現代鋼琴的創始人。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於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家庭演奏室內樂,曾盛行一時。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械,演奏時機械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這種古鋼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宮廷音樂中曾廣泛應用。

克里斯托福里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他於1709年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稱其為「p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優點是慶巴羅和克拉維卡兩種古鋼琴所不具備的。

牛仔褲的來歷

很多喜歡穿牛仔褲的人一說起牛仔褲的來歷,都會提到一個人——利維·斯特勞斯。

1850年,美國西部發現了金礦,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湧向那裡,形成了一股淘金熱。出生於猶太家庭的德國青年利維·斯特勞斯也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加入淘金者的行列中。可他來到美國後,發現情況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美好。

眼看淘金沒有希望,利維就在當地搭了個帳篷,開了一家小百貨店,給淘金者提供日用品。日子長了,利維和淘金者們也漸漸混熟了。一天,幾個礦工來店裡買東西。他們閑聊道:「褲子真是不耐穿啊!如果我們的工作褲能像你搭帳篷的帆布一樣結實就好了。」原來當時的工作褲都是用棉布做的,礦工的勞動強度很大,褲子很容易就磨爛了。

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利維在心裡犯起嘀咕:工作褲像帳篷一樣結實?他的店裡也賣帆布,但很少有人買來搭帳篷。突然他靈機一動:不如將積壓的帆布拿來做工作褲吧。想到這里他連忙拉起一個礦工來到裁縫店,讓裁縫用帆布給他做了一條褲子,穿上褲子後,這位礦工非常滿意。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條帆布工作褲。

此後,利維在心中醞釀著一個大膽的構想:不如以後專做工作褲吧。他把店裡積壓的帆布做成各種型號的工作褲。沒想到這種耐磨、牢固、穿起來又很舒服的褲子問世後,大受淘金者和西部牛仔的歡迎,這種褲子也因此得名「牛仔褲」。為了使褲子更牢固實用,他還在口袋邊上釘上鉚釘,做了很大的口袋以便放工具。利維還以自己的名字「Levis」作為牛仔褲的品牌,而且這個品牌流傳至今。

利維沒有在河裡淘到金子,但卻在牛仔褲上面收獲了很多的金子。當大家都在搶著做一件事時,或許我們應該想一想怎樣另闢蹊徑。

神奇的電話

26歲的科學家貝爾在美國波士頓大學任教,他一直對發聲學很有研究。他夢想著有一天,聲音能從一個地方傳遞到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實現異地通話。當時,電報機風靡了全世界,貝爾就想:電流能不能傳遞聲音呢?他對自己的這一想法很感興趣,便找來志同道合的朋友華生一起研究。

一天,貝爾和華生分別在自己的房間實驗電報機。華生無意中撥動了電報機上的一個金屬彈片,使一個彈簧和磁鐵粘在一起,當他拉開彈簧時,金屬片產生了震動。在隔壁房間做實驗的貝爾看到自己房間里的電報機上的彈片突然震動了一下,並發出「嗡」的一聲,連忙跑過來訊問,原來是華生撥動了彈片。貝爾想:一定是電流把震動從華生的房間傳到我的房間。如果用電流來傳送這種震動,聲音不就能順著電線傳到遠處嗎?

這一發現啟發了貝爾,他要通過新實驗來驗證自己的設想。貝爾做了一個新儀器:在一塊非常薄的鐵片後面放了一塊電磁鐵,在華生的房間也放了一個這樣的裝置,並用電線相連。貝爾認為,聲音能引起鐵片震動,震動必會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電流,當震動電流沿著電線傳向另一個相同的裝置時,鐵皮就會發生同樣的震動和發出同樣的聲音。聲音通過電線傳到遠方,人們就能實現異地通話。

最開始,無論貝爾怎麼大吼大叫,另一邊的機器始終接收不到,但貝爾沒有氣餒,而是找出原因,一次次改良機器。貝爾和華生不斷努力,進一步完善了電話的設計,貝爾將壓緊金屬片的螺絲擰緊了一些,使金屬片和電磁鐵處於最佳的距離,終於解決了聲音長距離傳送的問題。於是,新的通信方式——電話誕生了。

電話作為人們主要的通信工具,已經通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鄉村、城市、工廠……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電話。

越來越多的通信工具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即使隔著天涯海角,人們也能方便地交流。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最好的交流方式還是面對面地交談。

⑸ 有人了解黑膠唱機么

最早能錄音的設備,是愛迪生在1877年設計的留聲機,後期人們漸漸對留聲機進行版改良與簡化,權漸漸衍生出更適合平民使用的黑膠唱機。

黑膠唱機利用了聲—電—機的原理,用唱機播放時,將唱片放在唱盤上,轉動唱片,細小的唱針劃過唱片平面上的這些軌道,產生振動,發出細微的聲音,唱針處含有聲音放大裝置,經過聲音放大裝置,播放音樂(模擬現場,用物理的方式記錄下來)。

這是黑膠唱機的組成及構造圖:

由於黑膠唱機的播放原理為唱針劃過唱片軌道產生細微聲音,所以黑膠唱機最怕抖動與震動,需要穩定的運行狀態,才可較好的還原音質。

⑹ 請問box有球門的意思嗎

沒有
box1
[bRks]
n
箱;匣;盒
a shoebox
鞋盒
a box of fruit
一箱水果
Some people have boxes or baskets for letters beside the front door.
有的人在自家大門口放只箱子或籃子收取信件。
We know it is WAKE--UPS because the box is beside him on the table.
我們知道那是WAKE-UPS(清醒)麥片粥,因為在這個運動員旁邊桌子上放著這種麥片粥的盒子。
小房間;包廂
a box at the theatre
戲院的包廂
After marriage Mrs Black felt boxed in living in that small flat.
婚後布萊克太太住在那套小公寓里感到局促壓抑。
(與其他名詞連用)小亭
money box
收費亭
telephone box
電話亭
(前面與the連用)電視
What's on the box tonight?
今晚有什麼電視節目?

container crate fight hit

box2
[bRks]
vt, vi
拳擊
They boxed (with) each other.
他們互相拳擊。
box
[bCks]
n.
箱, 盒, 櫃, 匣, (窗)框, 【計】邏輯單元; 邏輯框, 接本盒, 軸水箱; 外殼, 套, 罩, 包皮, 軸瓦; 母螺紋; 組件, 單元
一盒的容量; 一盒的禮物
(馬等的)棚舍
(法庭的)證人席; 陪審席; 被告席; 專席
崗亭, 哨房; 電話間; 棚車
困境
弦樂器, 鋼琴
[俚]留聲機, 電唱機, 電視機
[美](棒球)投手區, 教練區
(書報上)花邊框出的文章; (報刊的)補白
拖運器, 井下煤車
[pl. ]坐在包廂里的觀眾
傳動裝置
插銷孔
box room
(箱等)貯藏室
box score
球類比賽個人成績表
box seat
包廂內的位子
tool box
工具箱
the press box
記者席
a box for a sentry
站崗用的小亭

box
[bCks]
vt.
把...裝盒[裝箱], 給...裝上罩殼; 包圈
把...做成箱形[盒形]
把...關在小天地里
【航海】使(船)順風轉向; 改變...方向
在樹上挖孔采液汁
(在競賽中)擋住(對手使他不能超前)
The apples were boxed and sent off quickly.
蘋果被裝進箱子並且很快被運走了。
He was boxed in by a car to his right.
他被他右邊的一輛車擋住了而無法超前。

⑺ 電風扇是誰發明的

1908年,美國的埃克發動機及電氣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最早的齒輪驅動左右搖頭的電風扇。

這種電風扇防止了不必要的360°轉頭送風,不久就成為以後銷售的主流,也許很多成人和老人都會記得這種電風扇。

風扇誕生後很快就傳到中國。據記載,1897年,天津的利順德飯店從歐洲進口了一台大馬力發電機並用發電機驅動了電扇,這可能是我國最早的「電風扇」。

1906年,美商慎昌洋行在楊樹浦設廠生產電風扇。隨後,歐美家用電器產品源源進入上海及中國其他大城市,市場上行銷的電扇主要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生產的奇異牌。

而製造中國第一台電風扇的,既不是電器專家,也不是高級工程師,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帳房先生,此人就是楊濟川先生(1881-1952)。

(7)留聲機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電風扇工作原理:

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能量的轉化形式是:電能主要轉化為機械能,同時由於線圈有電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電能要轉化為熱能。

電風扇工作時(假設房間與外界沒有熱傳遞)室內的溫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會升高。溫度升高的原因:電風扇工作時,由於有電流通過電風扇的線圈,導線是有電阻的,所以會不可避免的產生熱量向外放熱,故溫度會升高。

因為人體的體表有大量的汗液,當電風扇工作起來以後,室內的空氣會流動起來,所以就能夠促進汗液的急速蒸發,結合「蒸發需要吸收電風扇大量的熱量」,故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風扇

⑻ 錄音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以比較典型的磁帶錄音機為例,說明錄音機的工作原理。
磁帶錄音機的構成:有機內話筒回、磁帶、錄放磁頭、放大電路、揚聲器、傳動機構等。
錄音原理:錄音時,聲音使話筒中產生隨聲音而變化的感應電流,音頻電流經放大電路放大後,進入錄音磁頭的線圈中,在磁頭的縫隙處產生隨音頻電流變化的磁場。磁答帶緊貼著磁頭縫隙移動,磁帶上的磁粉層被磁化,在磁帶上就記錄下聲音的磁信號。
放音是錄音的逆過程,放音時,磁帶緊貼著放音磁頭的縫隙通過,磁帶上變化的磁場使放音磁頭線圈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變化跟記錄下的磁信號相同,所以線圈中產生的是電流音頻,這個電流經放大電路放大後,送到揚聲器,揚聲器把音頻電流還原成聲音。
錄音機的發展歷史:
早先的錄音機叫留聲機,是1877年由著名的發明大王愛迪生發明的。當時他用的錄音原理是用機械原理實現聲音的再現,錄制的聲音音量低。
後來丹麥科學家包爾森利用電話傳聲的原理,開始嘗試用磁性儲存聲音。1935年德國科學家老耶瑪發明了代替鋼絲的磁帶。從此開啟了錄音機的真正流行和實際應用時代。

⑼ 八音盒怎麼構造的

音樂盒的製作對過去而言,可能一般人不太可能做出來,因為那是一種機械,要求對發音材料幾何內尺寸容十分准確,否則就不可能發出美麗的旋律.還要有儲能部分,將能量儲存起來,然後慢慢釋放,從而帶動機器敲擊發音材料.根據事先設置的音樂(就是不同尺寸的發音材料,按一定順序發音),來奏響.儲能裝置最常用的有類似於鍾表發條式的,旋緊發條時就儲存了能量,釋放時就能帶動機器發出聲響.

閱讀全文

與留聲機傳動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連接是什麼設備 瀏覽:525
啟辰D50分離軸承多少錢 瀏覽:386
牙機雕刻機與電動工具 瀏覽:208
外匯期貨交易實驗裝置 瀏覽:791
設備投資怎麼算 瀏覽:95
好的攝影器材有哪些 瀏覽:463
溫州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93
錦州五金機電城出租出售 瀏覽:417
卡爾蔡司公司有哪些醫學器材 瀏覽:261
重慶市機械鑿打岩石套什麼定額 瀏覽:557
閥門外面加個框是什麼意思 瀏覽:756
會議設備系統哪裡有 瀏覽:340
列印室需要哪些設備多少錢 瀏覽:577
通用型機床設備加工用於什麼 瀏覽:290
書畫工具箱套裝 瀏覽:772
燃燒固體需要哪些儀器 瀏覽:969
2213ktn1是什麼軸承 瀏覽:640
電腦固體硬碟怎麼加機械硬碟 瀏覽:197
崑山汽車門板超聲波焊接機怎麼樣 瀏覽:787
發說說怎麼隱藏設備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