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溝式氧化溝對COD,BOD5,SS,N,P的去除率能達到多少,求專業人士解答
看你使用什麼工藝了,是AAO還是AO,還有你的進水水質怎樣。
較為理想的狀況下:
氧化溝的COD去除率能達到95%以上,BOD5也是,SS能達到90以上,N/P能達到70%以上。
『貳』 工藝為三溝式氧化溝,最近溝內大量污泥上浮,做沉降比時,SV30為44,但在三小時後,下面的污泥出現氣泡並上浮.
污泥出現氣泡並上浮是不是出現在缺氧區?如果出現此區表明溝內有積泥,然後污泥出現厭氧反硝化反應,可以當加大剩餘污泥排放,降低溝內污泥濃度。
『叄』 三溝式氧化溝的工藝流程
三溝式氧化溝工藝主要按下面六個階段輪換運行。
階段A:污水經配水井進入溝Ⅰ,溝內轉刷以低速運轉,轉速控制在僅能維持水和污泥混合,並推動水流循環流動,但不足以供給微生物降解有機物所需的氧。此時,溝Ⅰ處於缺氧狀態,溝內活性污泥利用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則利用前一段產生的硝酸鹽中的氧來降解有機物,釋放出氮氣,完成反硝化過程。同時溝I的出水堰自動升起,污水和污泥混合液進人溝Ⅱ.溝Ⅱ內的轉刷以高速運行,保證溝內有足夠的溶解氧來降解有機物,並使氨氮轉化為硝酸鹽,完成硝化過程.處理後的污水流入溝Ⅲ,溝Ⅲ中的轉刷停止運轉,起沉澱池的作用,進行泥水分離,由溝Ⅲ處理後的水經自動降低的出水堰排出。
階段B:進水改從處於好氧狀態的溝Ⅱ流入,並經溝互Ⅲ沉澱後排出。同時溝Ⅰ中的轉刷開始高速運轉,使其從缺氧狀態變為好氧狀態,並使階段A進入溝Ⅰ的有機物和氨氮得到好氧處理,待溝內的溶解氧上升到一定值後,該階段結束。
階段C:迸水仍然從溝Ⅱ注入,經溝Ⅲ排出.但溝Ⅰ中的轉刷停止運轉,開始進行泥水分離,待分離完成,該階段結束。階段A、B、C組成了上半個工作循環.
階段D:進水改從溝Ⅲ流入,溝Ⅲ出水堰升高,溝Ⅰ出水堰降低,並開始出水。同時,溝Ⅲ中轉刷開始低速運轉,使其處於缺氧狀態.溝Ⅱ則仍然處於好氧狀態,溝Ⅰ起沉澱池作用。階段D與階段A的水淹方向恰好相反,溝Ⅲ起反硝化作用,出水由溝Ⅰ排出。
階段E:類似於階段B,進水又從溝Ⅱ流入,溝Ⅰ仍然起沉澱他作用,溝Ⅲ中的轉刷開始高速運轉,並從缺氧狀態變為好氧狀態。
階段F:類似於階段C,溝Ⅱ進水,溝Ⅰ沉澱出水。溝Ⅲ中的轉刷停止運轉,開始泥水分離。至此完成整個循環過程。
通常一個工作循環需4-8小時,在整個循環過程中,中間的溝始終處於好氧狀態,而外側兩溝中的轉刷則處於交替運行狀態,當轉刷低速運轉時,進行反硝化過程,轉刷高速運轉時,進行硝化過程,而轉刷停止運轉時,氧化溝起沉澱池作用。不難看出,若調整各階段的運行時間,就可達到不同的處理效果,以適應水質、水量的變化。目前運行的這種工藝,大部分是預先將各階段的運行時間,根據具體的水質、水量,編入運行管理的計算機程序中,從而使整個管理過程運行靈活、操作方便。
『肆』 三溝式氧化溝屬於哪種運行方式
氧化溝屬於延時曝氣
『伍』 求曝氣沉砂池、三溝式氧化溝、厭氧池的圖紙
你要在三溝前加厭氧池么,個人覺得你的曝氣沉砂池的選擇就不太合理了,換成旋流沉砂池或是平流沉砂池更好
圖紙可以給你做個參考,但是是畢設的,很多都不規范,你還是應該多找些參考
『陸』 三溝式氧化溝與卡魯賽爾氧化溝的設計計算有何區別
設計計算個人認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三溝至少不用污泥迴流 要是你設置二沉池,就沒有了三溝的優勢了
『柒』 急!用三溝式氧化溝有沒有不用二沉池的實例啊
三溝式氧化溝(又稱T型氧化溝)是氧化溝的一種典型構造型式,目前採用的三溝式氧專化溝工藝,是屬丹麥在間歇式運行的氧化溝基礎上開創的,它實際上仍是一種連續流活性污泥法,只是將曝氣、沉澱工序集於一體,並具有按時間順序交替輪換運行的特點,其運轉周期可根據處理水質的不同進行調整,從而使其運行操作更趨於靈活方便。這種工藝流程簡單,無需另設一次、二次沉澱池和污泥迴流裝置,使氧化溝工藝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大為降低,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以往氧化溝佔地面積大的缺點,我國邯鄲市東污水處理廠採用的就是這種工藝
『捌』 排污工程中三溝式氧化溝運行管理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需注意的事項很多,首先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好運行周期的時間,然後確定周期內各運行階段的時間。運行階段應先確定 C 階段段時間,因為 C 階段是泥水分離時間。還要調整好轉刷的浸沒深度,使其具有很好的充氧能力和混合推動力,池內的所有轉刷的浸沒深度要一致。轉刷的浸沒深度應在靜止狀態下通過出水堰門來調節,即在氧化溝進水而不曝氣的狀態下用出水堰門的升降來調節,當轉刷處於合適的浸沒深度時,出水堰門的開度即為轉刷運行時的開啟限位。二條側溝的所有出水堰門開啟狀態下的限位應該基本相同。應該根據廢水的特性和本裝置的實際情況,通過試運行來確定日常運行的最佳模式並輸入可控編程器,進行運行控制。當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該及時調整運行模式,如:因污泥沉降性能差而造成沉澱溝泥水分離困難使出水帶泥時,應該增加C階段的時間,相應減少其它階段的時間。
二條側溝出水堰的開閉狀態是根據設定的工藝要求自控的,半個周期二條側溝的切換中,在預設定時,原出水溝的堰門應在另一預沉溝的出水堰門全部都開啟後再關閉,以防原預沉溝在出水的初始時間漂泥。
自控系統出現問題時,可通過手動控制來運行。手動控制時,各設備的開閉時間和
順序應該嚴格按運行模式進行,並與自動控製程序相同。
污泥負荷和泥齡的計算中的生化部分容積可將氧化溝總容積*總生化時間與總水力
停留時間之比。
群里給的答案。有興趣可以加群來討論,群號就是我的用名
『玖』 設計污水處理廠 二級處理為三溝式氧化溝 深度處理採用什麼方法
可以參考一下絮凝、沉澱、過濾。經過這幾過程可以達到回用標準的,具體設計可以網路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