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有沒有這種裝置:能感知離地高度,當人帶其爬桿時,達到預設的高度時,能觸發報警,謝謝
當然有,一般都是利用超聲波的原理。裝置市場上有賣,去淘寶上看看吧!
⑵ 接地裝置頂面距地面高度 是什麼意思
國家電氣來安裝標准圖冊自中接地裝置(接地極)有長度,有埋設深度。埋設接地極(桿狀)在打入地下後,頂端距離距工程設計的地面高度有規定。通常情況下,接地裝置為:直徑80mm的熱鍍鋅管;長度2米;打入地下後,其頂端距離工程設計地面2米。共打入2~3根接地極,間隔5m,並用鍍鋅扁鐵焊接連接並引出地面。接地裝置製作並埋設完成。
⑶ 為什麼安全電壓等級為36v時,照明裝置離地高度應不超過2.5m
我國經過幾十年的基礎研究,已經有了較成熟的工藝經驗,如各種設計手冊,就是專業技術人員經過足夠多的試驗次數而得出的數據,並不是偶然而得之,這些數據可以避免許許多多的重復勞動。而且一些規范、行業標准也是經過足夠多的論證、和一些足夠多的教訓而得來,你說的就屬於這一種。
至於為什麼,雖然有關手冊或標准中有及其簡要的說明,但這是給有一定專業基礎知識的人員來查用的,如仍不足以使自己完全了解,則需要自己進一步的學習。目前,我們知道如何正確的查用有關手冊就很不容易了。
⑷ 為什麼測甲醛距地面80至150厘米高度位置,我測時就離地面40厘米,這樣出來的值 還准嗎
甲醛氣體的相對密度為.067(空氣為1),略大於空氣密度,所以在室內空氣中有下沉的趨勢,一般會在離地面0.8-1.5的高度處聚集,這個高度,甲醛濃度也最高。
檢測甲醛沒有最准確的方法,因為室內甲醛濃度容易隨著溫度、濕度、光照度、甚至房間空間密度變化,准確測量有一定難度。
在所有常見的甲醛檢測中,原理並不復雜:以某一物質為媒介,當空氣中甲醛與媒介發生反應時,通過觀測手段查看媒介的性質是否發生變化、變化多少,再與既有結果進行比對,甲醛濃度一目瞭然。而大多數測試方法以及儀器的不同即在「接觸媒介」的選擇上。
(4)裝置檢測時離地的高度擴展閱讀:
幫助減少室內甲醛污染風險:
1、除甲醛最好的方法是通風,每天開窗不少於兩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
2、盡量減少傢具數量,降低甲醛釋放量。
3、裝修盡量選擇有環保標志的產品,甲醛含量越低越好,最好不含甲醛。
4、新買的傢具放一段時間再用。傢具或各類家裝材料在打開包裝3~5個月內,甲醛釋放量會達到最高峰,半年後就會進入緩慢、少量的釋放狀態。
但是,人們不用過於擔憂室內甲醛的問題。國家逐漸對甲醛的檢驗和含量限制越發嚴格,保證大多數產品中甲醛含量較低。只要空氣中的甲醛在一定濃度以下,對人體的危害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⑸ 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離地面一般多高啊 想做一個二氧化硫吸收光譜的檢測裝置,來檢測大氣中的二氧化硫
按分抄子量看,應該在地面附近,已知地窖或古墓中經常積累CO2,CO,SO2比他們更重,所以應該會更靠近地面;想檢測大氣SO2,我知道有人用取樣高度1.5米,這個高度不知道合理不合理,最好找一個大氣污染物監測規范來看看
⑹ 固定式可燃及有毒氣體檢測器安裝高度有何規定
一、檢測儀安裝高度
1.有害氣體檢測器宜安裝在無沖擊、無振動、無強電磁干擾的場所,且周圍留有不小於0.3m的凈空。
2.檢測比空氣重的有害氣體時,檢測器安裝高度應高出地坪(或樓板面)0.3-0.6m。過低易造成水淋、濺的損害;過高則超出氣體易於積聚的高度。(標准狀態下,氣體密度大於0.97kg/m3即認定比空氣重)
3.檢測比空氣輕的有害氣體時,檢測器安裝高度應高出釋放源0.5-2m。且釋放源水平距離適當減小至5m以內。
4.檢測氫氣時,宜安裝於釋放源周圍及上方1m范圍內。
二、檢測器與釋放源安裝范圍
1.可燃氣體檢測器:有效覆蓋水平平面直徑,室內宜為7.5m,室外宜為15m。
2.有毒氣體檢測器:與釋放源距離,室內不宜大於2m,室外不宜大於1m。
⑺ 消防末端試水裝置壓力表一般離地多高
首先末端試水的壓力表應該便於觀察,規范上沒有具體規定,其離地高度為1.3-1.5m。
⑻ 各位大蝦,用什麼感測器可以物體檢測離地高度的變化謝謝了
現在有一種加速度感測器,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個目前正在大力應用在汽車監控上面
⑼ 甲醛檢測儀檢測時候里地面距離有要求嗎
《民用建築來工程室內環自境污染控制規范》
GB50325-2010(2013年版)
甲醛的分子質量比空氣要大,因此一般上甲醛是在屋子的底層的,越往下,濃度越高,因此環境污染物濃度現場檢測點應距內 牆面不小於 0.5m、距樓地面高度 0.8~1.5錦程儀器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