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某同學設計下列實驗裝置圖

某同學設計下列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1-02-25 10:35:49

① 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實驗」圖Ⅰ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大燒杯中的實驗現象是__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性氨氣遇到的酚酞試液變紅.圖I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版學實驗權,大燒杯中的實驗現象是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
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實驗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分析討論】:
(1)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①濃氨水顯鹼性②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3)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後實驗的優點是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故答案為:(1)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2)①濃氨水顯鹼性②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3)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②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A、B裝置連接

(1)將A、B裝置抄連接,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因為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變紅色,故答案為: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澱和水,可以用於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故答案為:Ca(OH)2+CO2═CaCO3↓+H2O
(3)將瓶中的氣體沿D裝置燒杯左側內壁緩慢倒入,觀察到的現象是: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這些現象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故答案為: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故答案為:(1)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2)Ca(OH)2+CO2═CaCO3↓+H2O.
(3)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③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給CuO加熱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__

()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3)①②
(4)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乾燥的二氧化硫氣體也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變紅;對照
(5)成立

④ (2014青島)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帶標號儀器

(1)由儀器的圖和用途可知①為錐形瓶,②為水槽;故答案為:錐形瓶;水槽;
(2)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後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改變,只是加快了過氧化氫反應生成氧氣的速率,故二氧化錳是催化劑,故答案為:催化作用;
(3)組裝好A裝置後,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由於漏氣而收集不到製取的氣體,造成葯品的浪費,所以該同學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後將導管一端通入水中,並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觀察導管口是否有連續的氣泡冒出,該操作的目的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4)由於氧氣不易溶於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氧氣不易溶於水;
(5)由於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收集滿氧氣的氧氣瓶應正放在桌面上;故答案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⑤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給CuO加熱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

(1)一氧化碳是具有可燃性的氣體,如果不純,點燃或加熱會產生爆炸現象,故在內給氧化銅加熱前,需要先容通入一氧化碳,排走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產生爆炸現象,故填:排走玻璃管中的空氣;
(2)氧化銅是黑色的固體,能在加熱的條件下被一氧化碳還原為銅,銅是紅色的固體,故填:黑色粉末變成紅色固體,CO+CuO

.

⑥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蒸騰作用。取三支試管,各注`````````````````

一組是甲和乙,變數時溫度,實驗結果是甲液面下降大;另一組是甲和丙,變數是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實驗結果是甲液面下降大,實驗結論是蒸騰作用與溫度、接觸面積等因素有關。

⑦ (6分)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實驗」 圖I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大燒杯中的實驗

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液面下降也可)在不斷運動
(1)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2)①濃氨水顯鹼性(氨水能使酚酞變紅也可) ②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3)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籌異(符合題意均可)

⑧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A裝置中發生的化

(1)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鹽酸(主要成分HCl),二者接觸即可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所以用E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時,應從a管導入,當集氣瓶內充滿二氧化碳時,多餘的二氧化碳就從b導管冒出,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答案為:將燃著的木條放在b處,如果熄滅,證明已滿;
(3)A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H2CO3;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由於鹽酸能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溶於水後形成鹽酸,碳酸鈣能溶於鹽酸;故答案為:H2O+CO2═H2CO3 氯化氫氣體;
(4)由於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隔絕了氧氣,所以底部蠟燭先熄滅;故答案為: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隔絕了氧氣;
(5)A裝置的特點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所以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故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⑨ 某同學設計下列實驗裝置進行鹵素的性質實驗.玻璃管內裝有分別滴有不同溶液的棉球,反應一段時間後,對圖

氯氣與水發生反應:Cl 2 +H 2 O=H + +Cl - +HClO,HClO具有強氧化性和漂白性,可使品紅褪色,
H + 與石蕊發生顯色反應,先變回成紅色,由於答HClO具有強氧化性和漂白性,最後石蕊變為無色,
氯氣可與NaBr、KI發生置換反應生成Br 2 ,溶液變成橙色,最後生成I 2 ,澱粉遇碘變藍色.
所以現象依次為白色、先變紅色後無色、橙色、藍色,
故選A.

⑩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微型實驗的裝置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A.滴加稀鹽酸後,大試管中有氣泡產


A、根據圖示、葯品來可知,試管中自有二氧化碳氣泡產生,故A正確;
B、CO2溶於水生成碳酸,顯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變紅色,一段時間後顏色不會變,故B錯誤;
C、CO2的密度大於空氣,燒杯中低處的蠟燭先熄滅,故C錯誤;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D正確.
故選AD

與某同學設計下列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驗室吸收裝置 瀏覽:251
什麼儀器可以探測金屬長度 瀏覽:779
和元機電閥門管材怎麼樣 瀏覽:719
如何做好設備巡檢 瀏覽:308
安排機械加工順序有哪些原則 瀏覽:585
17173網頁工具箱 瀏覽:404
暖氣閥門關小壓力 瀏覽:404
內到窗的五金件 瀏覽:635
真空加濃裝置起作用的時刻 瀏覽:215
廬江縣白湖勞改農場閥門廠 瀏覽:709
高層樓房燃氣閥門6 瀏覽:90
打羽毛球需要什麼器材 瀏覽:370
水管紅色閥門是什麼原因 瀏覽:380
樓上什麼儀器一直嗡嗡 瀏覽:975
天然氣閥門自動吸進去是沒氣了嗎 瀏覽:982
湖南海邊設備防腐塗料哪裡賣 瀏覽:328
燃氣單元總閥門安在住戶家裡不同意怎麼辦 瀏覽:975
污水管道上閥門的材質 瀏覽:203
鑄造用增碳劑怎麼使用 瀏覽:23
精餾實驗裝置實驗報告 瀏覽:191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