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湯姆遜實驗裝置

湯姆遜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02-25 08:56:30

Ⅰ 如圖甲所示為湯姆生在1897年測量陰極射線(電子)的比荷時所用實驗裝置的示意圖.K為陰極,A1和A2為連接

2

Ⅱ (1)如圖是1909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所做的______實驗裝置示意圖,據此實驗盧瑟福提出了原

(1)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所做的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示意圖,此實驗否定了湯姆遜的棗糕模型,據此實驗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在實驗中,發現只有少數粒子發生大角度偏轉,其原因是原子的正電荷及絕大部分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
(2)根據玻爾原子理論,能級越高的電子離核距離越大,故電子處在n=2軌道上比處在n=4軌道上離氫核的距離近,
躍遷發出的譜線特條數為N=
C 2n
=
n(n-1)
2
,代入n=4,解得6條譜線,
因為 E 4 =
E 1
16
,當氫原子由第4能級躍遷到基態時,發出光子能量hν 1 =E 4 -E 1 = -
15 E 1
16

因為 E 2 =
E 1
4
,當氫原子由第2能級躍遷到基態時,發出的光子能量hν 2 =E 2 -E 1 = -
3
4
E 1
解得
ν 1
ν 2
=
5
4

故答案為:(1)α粒子散射;核式;絕大部分質量;(2)近;6;
5
4

Ⅲ (2014海淀區模擬)湯姆孫測定電子比荷(電子的電荷量與質量之比)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真空玻璃管內,

解答:2

Ⅳ 簡述英國物理學家 JJ 湯姆遜發現電子的過程和對物理學發 意義。

倫琴的X射線的發現使氣體電離有了一種新方法,提供了對氣體離子行為的一種新的洞察能力。湯姆遜開始了那個方向的研究工作,這導致了對自由電子的研究。 在1897年,湯姆遜證實了陰極射線的微粒性,測量了粒子的速度和荷質比。湯姆遜在他的實驗中使用的二個管子,射線從管中左邊的陰極A發出,通過陽極B的一條縫進入第二個管子,可以用一磁鐵使射線偏轉而進入一種法拉第籠。收集到的電荷是負的。因此證明了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粒子。類似的實驗已被J佩蘭在法國做過。在一個第二種類型的管子中,C所產生的陰極射線穿過接地的縫A和B,形成了一束狹窄的射線直射到管子的另一端。射線擊中管子的電燈泡狀端面的地方會有一小塊磷光亮斑顯現出來。 當湯姆遜將兩塊金屬板E和D與電池的兩端連結起來時,磷光斑移動了,證明了陰極射線被電場偏轉。用一個與電場垂直的磁場,於是他能夠用磁學的辦法將射線偏轉。磁偏轉在以前曾被觀察到過,但是,JJ.湯姆遜是第一個觀察到電偏轉的人。明顯地缺少了陰極射線的電偏轉,這是促使J.J.湯姆遜進行這項研究的首要因素。為什麼在陰極射線被研究的幾十年中沒有人發現過電的偏轉?原因是簡單的:除非在陰極射線管里有一個好的真空,否則就建立不起電場。低真空是電導體,其中,靜電場建立不起來。但是湯姆遜成功了,不僅用如圖1.6的裝置而且用其他兩個裝置也成功了。 劍橋大學
1897年8月,他寫下了現在仍然十分有名的文章。在這篇論文里,他描述了「為了檢驗荷電粒子的理論」所做的實驗,將他的測量結果應用到確定組成陰極射線的粒子的荷質比上去。從同樣的實驗中,他也導出了粒子的速度。這里是他的推理的一個摘要:由一給定電流攜帶的總電量Q等於它所有的粒子數N乘每一個粒子的電荷e: Ne=Q 然後,通過測量產生的熱的辦法來測量由粒子所傳輸的能量W,這個值必須等於質量為m、速 度為v的這些粒子的動能 1/2Nmυ²=W 用磁學辦法使粒子發生偏轉,他知道: mv/e=Bp 這里p是軌道的曲率半徑,B是磁場。因為能量,電量,磁場和曲率半徑是可測量的,他能推 論出 e/m=2W/(Q²B²p²) 具有值2.3x1017(靜電單位電量/克),遠大於電解法中離子的荷質比e/m。 在他1897年的文章中,湯姆遜敘述了另一個令人注意的觀察結果:構成陰極射線的微粒都是一樣的,與管內陰極或對陰極或氣體的成份無關。這里有一個所有物質的普適成份。 稍後,在1899年,他使用他過去的學生C.T.R.威爾遜發展起來的技術和思想,分別測量了電子的電荷和質量。威爾遜已經注意到在適宜的環境下,電荷起著過飽和蒸汽的凝結核的作用。因為水會在它們上面冷凝,這有助於霧的形成。在這樣一種由於電荷的存在而形成的霧里,人們可以根據小霧滴下落的速度而計量它們的體積,從沉澱的水的總量或根據最初的過飽和汽算出它們的數目。根據這個數據可以得到霧中所有的小滴子數。根據由霧所傳輸的總電荷(這是直接可測的)可以發現平均每一個小滴上的電荷與電子電荷相同。 卡文迪許實驗室
在卡文迪許實驗室做的這項工作,得到的電子電荷大約為3x10-10絕對靜電單位。根據測量到的e/m值可以求得電子質量。 這個「落滴」法後來被R.A.密立根(RAMillikan)(1910)在美國加以改進。他不觀察霧,而觀察單個的微滴;他將此法變革為一個精確的方法,得到值為4.78x10-10esu的電子電荷。許多年以來,這一直是一個最好的直接測量值。然而在1929年,出乎每個人的意料,發現它竟然有百分之一的誤差,比估計可能有的誤差大得多。這個差異的起源在於對空氣粘滯性的測量有毛病。今天所知的電子電荷值精確度為百萬分之三,即4.803242x10-10esu;已知的精確度為百萬分之六的e/m是5.272764X10-17esu/g。

電子的發現,按當時實際情況來說是重要的。但是,它卻被發生在1895年底的另一項發現沖淡了。這項偉大的發現是由W.C.倫琴(1845—1923)取得的。倫琴由於他宣布了「一種新的射線」和表演了他的射線所能做的事情而使世界感到震驚。

Ⅳ (18分)湯姆孫測定電子比荷(電子的電荷量與質量之比)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真空玻璃管內,陰極K發出的

(1)

Ⅵ 湯姆遜用來測定電子的比荷實驗裝置如下:真空管內的陰極C發出電子,(不計初速,重力和電子間相互作用)

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

Esinφ
B 2 L

Ⅶ 湯姆生用來測定電子的比荷(電子的電荷量與質量之比)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真空管內的陰極K發出的電子(

(1)由同時加磁場和電場時,
電子的平衡狀態可知:e

U
d
=evB
得:v=
U
dB

(2)由帶點回粒子在電場中答的偏轉規律可得:
y=
1
2
at2,
加速度a=
eU
md

運動時間t=
L1
v

聯立可得:y=
eUL12
2mdv2

由幾何關系可得:b=
L1+L2
L1
y
聯立以上兩式及第一問結果可得:
e
m
2Ub
L1(L1+L2)dB2

答:(1)打在熒光屏O點的電子速度的大小為
U
dB

(2)電子的比荷的表達式為
2Ub
L1(L1+L2)dB2

Ⅷ (2006奉賢區模擬)如圖所示,是1909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所做的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示意圖

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所做的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示意圖,此實驗否定了湯姆遜的棗糕模型,據此實驗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答案為:湯姆遜,核

Ⅸ (18分)下圖為湯姆生在1897年測量陰極射線(電子)的荷質比時所用實驗裝置的示意圖。K為陰極,A 1 和A 2

(1)
(3)還可以求出電子在磁內場中容做圓弧運動的圓半徑r等

Ⅹ 湯姆孫測定電子比荷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從陰極K發出的電子束經加速後,以相同速度沿水平中軸線射入極

(1)

與湯姆遜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驗室吸收裝置 瀏覽:251
什麼儀器可以探測金屬長度 瀏覽:779
和元機電閥門管材怎麼樣 瀏覽:719
如何做好設備巡檢 瀏覽:308
安排機械加工順序有哪些原則 瀏覽:585
17173網頁工具箱 瀏覽:404
暖氣閥門關小壓力 瀏覽:404
內到窗的五金件 瀏覽:635
真空加濃裝置起作用的時刻 瀏覽:215
廬江縣白湖勞改農場閥門廠 瀏覽:709
高層樓房燃氣閥門6 瀏覽:90
打羽毛球需要什麼器材 瀏覽:370
水管紅色閥門是什麼原因 瀏覽:380
樓上什麼儀器一直嗡嗡 瀏覽:975
天然氣閥門自動吸進去是沒氣了嗎 瀏覽:982
湖南海邊設備防腐塗料哪裡賣 瀏覽:328
燃氣單元總閥門安在住戶家裡不同意怎麼辦 瀏覽:975
污水管道上閥門的材質 瀏覽:203
鑄造用增碳劑怎麼使用 瀏覽:23
精餾實驗裝置實驗報告 瀏覽:191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