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影像裝置的組成及作用

影像裝置的組成及作用

發布時間:2021-02-23 02:16:32

1. 簡述數碼攝像機的有哪五大部分組成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概括的說,數碼攝像機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即取景系統、控制系統、成像系統、存儲系統和電源等組成。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地認識一下數碼攝像機。
一、取景系統

取景系統是由數碼攝像機獲取圖像的相關部件構成的,其作用是使拍攝者通過它們看到所拍攝的音像。數碼攝像機所採用的取景方法與傳統攝像機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都通過鏡頭和取景器取景,不同之處是數碼攝像機可採用 LCD 液晶顯示屏取景。
二、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是由數碼攝像機的可操作控制的部件構成的,其作用是通過對其操控使圖像聚焦更清晰,曝光更准確,色彩更真實,並將其完整保存下來。
三、播放系統

播放系統是用來播放已錄好的影像用的,利用它可以進行快速倒帶、前進、播放等操作。
四、存儲系統

存儲系統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用於錄像的錄像帶,錄像帶亦即視頻磁帶,是高密度的信息貯存與轉換媒體。目前數碼攝像機一般都使用 8 毫米規格的錄像帶,錄像帶對磁性記錄與重放過程中的記錄與重放信號的優劣有直接的影響。在攝錄像記錄媒體中,錄像磁帶一直是主流產品,但目前也有部分攝像機採用 DVD-RAM 、硬碟等新型記錄媒體。二是用於記錄數碼相片的存儲卡,這是數碼攝像機用來拍攝靜像用的,與數碼相機的存儲卡一樣,能夠用它來拍攝相片,需要時可以用攝像機附帶的 USB 電纜與電腦等其它裝置交換圖像數據。
錄像帶的安裝。錄像帶是從攝像機的底部裝入的,其操作步驟為:首先接通電源;然後平放攝像機,然後按箭頭方向推動 OPEN/EJECT 開關打開蓋子,這時錄像帶艙自動升起並打開,如圖 7 ;推錄像帶背後的中間部位將其裝入,注意要將錄像帶帶窗朝外筆插入錄像帶艙底部;最後錄像帶艙上的 PUSH 標志關上錄像帶艙,錄像帶艙完全降下後,關上蓋子使它發出喀嗒聲即可。

在使用之前最好將錄像帶處理一下。將 DV 錄像帶格式化對於批處理捕獲與精確查找時間碼是有必要的。此處的格式化指的是從頭到尾地錄制"空白"視頻,完全沒有中斷。專業攝像師對於新的 DV 錄像帶都會進行這樣的處理。格式化完畢之後,就可以開始拍攝視頻。如此一來,當您在 DV 攝像機上播放視頻腳本時,計數器 (在攝像機的液晶屏幕或觀景窗上將顯示成時間碼) 會持續遞增,甚至在沒有視頻時。
五、電源系統

攝像機所用的直流電源均為封閉型蓄電池,這種完全封閉式的蓄電池,避免了漏液及逸出氣體等問題,而且使用起來十分安全。同時由於可以反復充電 300 次以上,所以使用壽命較長,使用起來靈活、方便,可免除使用交流電源時電源連接線的限制,使之拍攝更加隨意自由,特別在外攜拍攝時,充電電池更是必備的電源。另外,一般攝像機還提供直接接交流電源的插口,在室內使用攝像機時,您可以用交流電源來供應電力。

電池是攝像機的動力源泉,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您是在戶內攝像,可以用電源連接線和交流電源轉變器來連接交流電來使用,這時可以先將交流電源轉接器接好,然後打開 DC IN 插孔蓋,將連接線的一端插入即可;如果在戶外攝像,就要用充電式電池來作為電源了,這時您只要抬起取景器,將電池順著電池槽推入直至發出喀嗒聲,然後放下取景器即可。如圖 8 。如果要取下電池,只需抬起取景器,然後向下按住電池松開鈕,再向上拿出電池即可
在拍攝前要多准備一些電池,以確保在拍攝過程中電池用光了,防止錯過每刻寶貴的片段。就算使用一塊電池就足夠攝錄,但為了以防萬一,再多備一塊電池吧。充電時,使用連接線插入充電介面即可。

對於新手來講, DV 還是比較陌生的事物,因此在使用之前要盡量先閱讀使用手冊。當然也可以找一些 DV 方面的圖書,例如 《數碼攝像從入門到精通》 一書就不錯,這是一本介紹 DV 拍攝、 DV 使用、拍攝方案及後期編輯的書。它最吸引人的是有如過年、婚禮、過生日、兒童記錄片、畢業典禮、學校的運動會、個人視頻簡歷等 26 個具有創意的拍攝方案,能讓廣大 DV 使用者參照拍攝出完美的小影片。您不妨找一本看看。

2. 簡述數碼相機和攝像機的主要工作組件由那兩部分組成,並說明其作用和效果

概括地說,數碼攝像機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即取景系統、控制系統、成像系統、存儲系統和電源等組成。
1.取景系統
取景系統是由數碼攝像機獲取圖像的相關部件構成的,其作用是使拍攝者通過它們看到所拍攝的影像。數碼攝像機可以通過鏡頭和取景器取景,另外還可以用液晶顯示屏取景。
(1)鏡頭。攝像機是用鏡頭來攝取美麗的景物。客觀存在的場景實際上是一種光學信息,它包含著不同亮度的光譜(即顏色)信息。不論是數碼攝像機還是傳統攝像機,首先接收的都是景物的光學信息,這些信息必須經過光學鏡頭才能成像到感光器件上。
(2)電子取景器。電子取景器就是把一塊微型LCD放在取景器內部,由於有機身和眼罩的遮擋,外界光線照不到這塊微型LCD上,也就不會對其顯示造成不利影響。它的優點是可以避免因開啟液晶顯示屏而過度消耗電量,從而增長拍攝時間和電池的使用壽命。在室外拍攝時,它還可以避免因顯示屏反光導致的取景誤差,用起來非常方便。
(3)液晶顯示屏。彩色液晶顯示屏是取景系統的另一種形式,通常位於數碼攝像機的旁邊。它從圖像感測器CCD或CMOS中直接提取圖像信息,所拍圖像通過LCD直接顯示出來,是數碼攝像機的一個突出優點。它不僅能用於取景,還能夠查看所拍攝的圖像,用於顯示「菜單」。它的缺點是耗電量很大,且易受環境光的影響,在電源電壓不足的時候尤為明顯
2.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是由數碼攝像機的可操作控制的部件構成的,其作用是通過對數碼攝像機操控使圖像聚焦更清晰,曝光更准確,色彩更真實,並將其完整保存下來。
(1)聚焦環和聚焦鍵。這是調整攝像機聚焦的控制項,當你需要進行手動聚焦時,就要調整這兩個控制項了。使用時在Camera方式下輕按Focus鍵,這時手動調焦指示出現,然後轉動聚焦環使用聚焦清晰即可。
(2)逆光鍵(Back Light)。當所拍攝的對象背後有光源時,這時就需要使用逆光鍵了,它能夠解決因背光帶來的曝光的問題,需要使用時只需按一下該鍵即可。
(3)菜單鍵(Menu)。按這個鍵後,在取景器將出現菜單設置畫面,在這里你可以轉動Sel/Push Exec撥盤進行各種各樣的設置。如果需要退出菜單,只需再按一次該鍵即可。
(4)曝光鍵(Expousre)。一般攝像機都是自動曝光的,但是如果在拍攝對象逆光、拍攝對象明亮而背景暗或者要如實地拍攝黑暗圖像時,這時這個功能就非常有用了。使用時首先按一下曝光鍵,然後轉動撥盤調整亮度到需要的程度即可。
(5)電動變焦桿。使用電動變焦桿能夠快速准確地調整聚焦,稍微移動電動變焦桿能夠進行較慢的變焦,大幅度地移動它則進行快速的變焦,適當使用變焦功能可以獲得更好的攝像。「T」側用於望遠拍攝,即將拍攝對象拉近,而「W」將拍攝對象推遠。
(6)電源開關。它是控制攝像機開啟的總管,一般攝像機都是採用限位式操作的。這款攝像機的電源開關有VCR(錄像查看狀態)、Off(攝像機關機)、Camera(攝像機拍攝)以及Memory(靜態圖像拍攝)等四種狀態,如果需要轉換狀態,只需按住電源開關上的小綠鍵,然後轉換開關到相應的位置即可。
(8)播放鍵。主要有播放、快進、停止、暫停、快速前進、快速倒帶等按鈕。
3.成像系統
成像系統由數碼攝像機的接收、瀏覽和保存圖像的部件組成,它擔負著為數碼攝像機捕捉影像的任務,是數碼攝像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也是與傳統攝像機最本質的區別。它的質量水平(像素多少和面積大小)不僅決定了數碼攝像機的成像品質,而且也能反映出數碼攝像機的檔次和性能。
4.存儲系統
存儲系統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用於錄像的錄像帶,錄像帶亦即視頻磁帶,是高密度的信息貯存與轉換媒體。目前數碼攝像機一般都使用8毫米規格的錄像帶,錄像帶對磁性記錄與重放過程中的記錄與重放信號的優劣有直接的影響。在攝像記錄媒體中,錄像磁帶一直是主流產品,但目前也有部分攝像機採用DVD-RAM、硬碟等新型記錄媒體。二是用於記錄數碼相片的存儲卡,這是數碼攝像機用來拍攝靜物用的,與數碼相機的存儲卡一樣,能夠用它來拍攝相片,需要時可以用攝像機附帶的USB電纜與電腦等其他裝置交換圖像數據。
5.電源系統
攝像機所用的直流電源均為封閉型蓄電池,這種完全封閉式的蓄電池,避免了漏液及逸出氣體等問題,而且使用起來十分安全。同時由於可以反復充電300次以上,所以使用壽命較長,使用起來靈活、方便,可免除使用交流電源時電源連接線的限制,使之拍攝更加隨意自由,特別在外攜拍攝時,充電電池更是必備的電源。
另外,一般攝像機還提供直接接交流電源的插口,在室內使用攝像機時,你可以用交流電源來供應電力。

3. 醫學影像技術x-tv的基本組成及其作用

全身類PET腫瘤篩查:
醫學影像發展至今,除了X 射線以外,還有其他的成像技術,並發展出多種的影像技術應用。另外在生醫資訊應用方面,為能所產生的數位影像檔案與影像數位化檔案,可以交換與查閱,發展出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技術。常用的醫學影像技術包括:
血管攝影 (Angiography):或稱動脈攝影、血管造影,是用x光照射人體內部,觀察血管分布的情形,包括動脈、靜脈或心房室。[2]
心血管造影 (Cardiac angiography):將造影劑通過心導管快速注入心腔或血管,使心臟和血管腔在X線照射下顯影,同時有快速攝片,電視攝影或磁帶錄像等方法,將心臟和血管腔的顯影過程拍攝下來,從顯影的結果可以看到含有造影劑的血液流動順序,以及心臟血管充盈情況,從而了解心臟和血管的生理和解剖的變化。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診斷心臟血管病方法。[3]
電腦斷層掃描 (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或稱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根據所採用的射線不同可分為:X射線CT(X-CT)、超聲CT(UCT)以及γ射線CT(γ-CT)等。
乳房攝影術(Mammography):是利用低劑量(約為 0.7毫西弗)的X光檢查人類(主要是女性)的乳房,它能偵測各種乳房腫瘤、囊腫等病灶,有助於早期發現乳癌。
正子發射斷層掃描 (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一種核醫學成像技術,它為全身提供三維的和功能運作的圖像。是目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態方式進行功能、代謝和受體顯像的技術,具有無創傷性的特點,是目前臨床上用以診斷和指導治療腫瘤最佳手段之一。
核磁共振成像 (NMRI,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通過外加梯度磁場檢測所發射出的電磁波,據此可以繪制人體內部結構。
醫學超音波檢查 (Medical ultrasonography):運用超聲波的物理特性,通過電子工程技術對超聲波發射、接收、轉換及電子計算機的快速分析、處理和顯象,從而對人體軟組織的物理特性、形態結構與功能狀態作出判斷的一種非創傷性檢查方式,使肌肉和內臟器官——包括其大小、結構和病理學病灶——可視化。

4. 什麼是導衛裝置,它由哪些部分組成,有何作用

在型材和線材軋機上,導衛裝置是安裝在軋機機架上,位於軋輥前後,軋機機版架間的引導扶持軋件順利進入軋機權軋制和導出的裝置。
導衛裝置的作用是正確地將軋件導入軋輥孔型;保證軋件在孔型中穩定地變形,並得到所要求的幾何形狀和尺寸;又順利地將軋件由孔型中導出,防止纏輥;控制或強制軋件扭轉或彎曲變形,按一定的方向運動。
導衛裝置由橫梁、導板、衛板、夾板、導板箱、托板、扭轉導板、扭轉輥、圍盤、導管和其他誘導、夾持軋件或使軋件在孔型以處產生既定變形 扭轉等的各種裝置組成。
導衛裝置的設計和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響所軋產品的質量和軋機的生產能力。盡管孔型設計合理,如果導衛裝置的設計或使用不當,也不能軋出合格的成品。導衛裝置設計和調速得好,還能彌補孔型設計的不足。

5. 照相機的結構及功能各是什麼

照相機主要元件包括:成像元件、暗室、成像介質與成像控制結構。

成像元件可以進行成像。通常是由光學玻璃製成的透鏡組,稱之為鏡頭。小孔、電磁線圈等在特定的設備上都起到了「鏡頭」的作用。

成像介質則負責捕捉和記錄影像。包括底片、CCD、CMOS等。

暗室為鏡頭與成像介質之間提供一個連接並保護成像介質不受干擾。

控制結構可以改變成像或記錄影像的方式以影像最終的成像效果。光圈、快門、聚焦控制等。

(5)影像裝置的組成及作用擴展閱讀:

照相機選購技巧要點:

1、走出高像素的誤區

2、感光元件尺寸的重要性

3、CCD和CMOS的選擇

不能以相機使用的是CCD還是CMOS感光元件來衡量品質,CMOS感光元件的好壞只在於製作的品質和技術是否成熟。

4、鏡頭的重要性

相機採用的光學鏡頭的解析能力一定要優於感光元件的解析度。

5、注意變焦功能的細節

一台相機的最小焦距越小,它的廣角拍攝范圍就越大,有利於拍攝大場面,而最大焦距越大則遠攝能力越強。

6、正確解讀光圈的大小

光圈是在單位時間內進光量的多少,也就是控制感光元件吸收光線的面積大小。

7、液晶屏幕取景的得失

液晶屏幕取景優勢是很明顯的,所見即所得,可以預覽可能的拍攝效果.

8、相機的直接列印功能

9、存儲卡的速度

簡單的測試方法是,可以連續拍攝固定景物,記錄各個存儲卡的速度。

10、電池的選擇

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鎘鎳電池、氫鎳電池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可以大幅減少相機的使用成本,並且又環保。

6. 傳統相機個組成部分的作用

(一)依觀景器系統區分 拍攝照片時,我們觀看拍攝目標、范圍的玻璃窗便是觀景器
1.單眼反光觀景器系統: 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機觀景器,它是利用鏡頭後面的反射鏡將鏡頭所 捕捉到的畫面加以反射,再利用五□鏡加以折射,使我們從觀景器中看到 正立的影像!
2.透視觀景器系統: 它沒有所謂的反射鏡及五□鏡,光線是直接經由觀景器進入我們的眼 睛,再作較近距離的攝影時,底片成像的范圍與觀景器中的影像范圍會有 不同,既所謂的視差!
3.雙眼反光觀景器系統: 此種相機擁有上下兩個鏡頭,上面的鏡頭擔任觀景器的任務,下面的 才是實際拍攝的鏡頭,此系統會因為上下鏡頭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視差!

(二)依對焦系統區分
1.手動對焦: 對焦就一張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謂的對焦便是調整對焦環,透過觀 景器的預視,使影像清晰的成像於軟片上。若利用手調整對焦環來完成對 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機自動對焦,便稱為手動對焦!
2.自動對焦: 而自動對焦的相機則是利用內置的馬達來驅動調整對焦環,不需手動 ,但自動對焦的相機必須要配合自動對焦的鏡頭,才可發揮此項功能,若 不習慣的話,則可利用相機上的自動 /手動的切換扭,變成手動。若是自 動對焦的相機接上手動對焦的鏡頭時,便只能利用手動對焦。目前較新型 的電子式相機,不管單眼的相機或是雙眼的傻瓜相機(無法更換鏡頭), 便是這類型的相機。而較老式的相機大多屬於手動對焦。

(三)依相機使用的軟片大小來區分: 1.使用35mm底片的相機 --- 135 相機 底片大小24mm x 36mm ,這是目前大眾最常使用的底片。 2.使用布朗尼底片的相機 --- 120 相機 此種相機可裝 3種不同大小的底片: ~ 57mm x 57mm ( 簡稱 6 x 6 ) ~ 56mm x 70mm ( 簡稱 6 x 7 ) ~ 60mm x 69mm ( 簡稱 6 x 9 ) 3.使用軟片盒的相機 插盒式裝片的相機有兩種規格 --- 126 相機 --- 110 相機 4.使用特殊底片相機 16mm or 4 x 5 inch or 8 x 10 inch

7. 簡述X線發生裝置的組成

X線發生裝置由
X線管(陰極、陽極靶、管電壓及玻璃外殼)、變壓器與控制台三部分版組成。
在權X線管中,從陰極發射的電子經陰、陽兩極間的電場加速後形成高速電子,此高速電子與靶物質相互作用能量損失,其中電子與原子核的外層電子作用而損失的能量稱為碰撞損失,而高速電子與原子核的內層電子或原子核作用而損失的能量稱為輻射損失;通過輻射損失的能量,大部分是以X線的形式輻射出去。簡而言之,X線是在真空管內高速行進成束的電子流撞擊鎢或鉬靶時而產生的。

8. 影像構成元素主要有哪些內容

林格倫講:「一個鏡頭的結構要受無數因素的支配,不過這些因素總起來可分為三個主要項目:第一是主要形象本身的運動和形式;第二是攝影機和主要形象的相對運動和位置;第三是照明主要形象的方法。」
波布克講:①、膠片本身──各種不同底片的性能和特徵;
②、構圖──在一個畫面內每一個視覺元素的位置;
③、照明──每一個場面的照明性質和質量。
我們從六個方面講:①、構圖
②、景別
③、角度
④、運動
⑤、照明
⑥、色彩
(六個方面其實是互有關連的,如構圖,我們第一節「電影影像的構圖」中主要討論的是在一個畫格中每一個視覺元素的位置。其實它當然還包括照明、色彩等元素。我們之所以把它們分成六個方面,主要是為了講述上的方便。)
第一節、電影影像的構圖
影像結構的基本組織單位是「鏡頭」。而鏡頭實際上還可以再分,即「畫格」。
一個鏡頭是由無數的畫格組成的。(電影每秒24格)。
本節我們討論的構圖其實就是畫格的構圖。
我認為:處理好一部影片中的「構圖」元素,起碼應考慮以下三點,或稱三原則,即:①美學原則;②主題服務原則;③變化原則。其中,「美學原則」、「主題服務原則」是就單個畫格的構圖而言。而「變化原則」則是就整個一部影片的構圖而言。
一、美學原則
電影是一門藝術,所以它的構圖首先要美,要「藝術」。換句話說,就是要具有視覺上的美感,使人看起來舒服,看起來好看。
怎樣使一個畫格的構圖具有視覺上的美感?我覺得它不應該僅僅理解為:畫格中所拍攝的內容都是一些美好動人的景物:青山,綠水,鮮花,美人……畫格中拍攝的內容美,──即「拍什麼?」僅僅是畫格具有美感的一個方面,它不是全部,還有比它更重要的,就是──「怎麼拍?」。「怎麼拍?」──即不同的拍法,它可以使美的東西拍出來不美,它也可以使看來平常的東西,拍出來之後,看起來好看。「怎麼拍?」是一個形式美的問題。這一節中,我們主要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要使一個畫格的構圖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影響的因素很多,諸如:光線、色彩、影調層次、虛實對比、遠近對比、大小對比,高低對比等等。這是一門專門的攝影構圖的學問。我們不能在這里一一細講(光線、色彩我們後面講)。我們僅從創作的角度講幾個應該注意的問題。
【(解釋)主體與陪體:
①、主體、陪體不能理解為甲在畫格中大,乙在畫格中小,甲就是主體,乙就是陪體。
②、主體、陪體不能理解為甲在畫格中居前景,乙在畫格中居後景,甲就是主體,乙就是陪體。
③、主體、陪體區分的關鍵是看它們在畫格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作用大的是主體,作用小的是陪體。】從創作角度講,一個畫格中的構圖具有形式上的美感,應做到以下幾點:(待續)

9. 簡述ct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CT機的構成
第3代CT機的組成模型如圖-14所示。

圖3-14 第3代CT機組成模型

(1)掃描床 掃描床是完成掃描任務的運載被檢者的工具,具有垂直運動控制系統和水平縱向運動控制系統,它能按程序的要求實現自動進出掃描架孔徑,完成自動定位檢測對象的掃描位置。
(2)掃描架 掃描架是CT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上面裝有X線球管、濾線器、 準直器、參考探測器、探測器及各種電子線路,掃描架能做旋轉、前後傾斜運動,運動角度可達±20°~±30°,具有幾何放大功能的掃描架還可以作直線運動,以改變球管和掃描物體之間的距離。
(3)高壓發生器 它為X線球管提供正常工作電壓(±80 kV)和球管燈絲工作電流。
(4)計算機系統 是CT機的心臟,是產生掃描運動、處理數據、重建影像的控制中心。
(5)操作台 控制整機電源通斷,輸入工作指令,拷貝掃描數據,根據診斷要求對影像進行各種技術處理,例如放大、病灶體積測量、三維成像等。
(6)照相機 作掃描機的最後輸出終端,掃描數據以膠片作為永久保存的方式。
(7)其他 包括大磁碟系統、磁帶機、軟盤驅動器、光碟驅動機等.

閱讀全文

與影像裝置的組成及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西歐機械手錶多少錢價格 瀏覽:617
閥門最後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630
檢查油煙用儀器怎麼查 瀏覽:317
車的空調制熱不製冷是什麼原因 瀏覽:943
開瑞汽車儀表有小車是什麼意思 瀏覽:232
車上儀表尿素是怎麼樣的 瀏覽:780
如何調儀錶行駛時速 瀏覽:191
暖氣片需要加閥門嗎 瀏覽:225
泥丸機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637
密封件軸承如何儲存 瀏覽:130
洛陽高精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45
機械傳動裝置中的危險零部件 瀏覽:206
水管系統自動清洗裝置工作原理 瀏覽:213
金地明星製冷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39
無錫二手機械設備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308
設備台賬技術性能怎麼填寫 瀏覽:585
20pe閥門什麼的好 瀏覽:320
朔州哪裡有賣運動器材的 瀏覽:586
有什麼好辦法處理閥門銹死 瀏覽:957
企業如何消防設備配備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