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驗室制氧氣的實驗裝置是什麼
實驗室制氧氣的實驗裝置有:試管、鐵架台、酒精燈、導管、玻片。
分析: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
化學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加熱)。
反應的注意要點: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使炸裂試管。
2、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均勻受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3、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4、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5、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並堵塞導管,使所製得氣體無法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防止收集氣體不純)。
7、實驗結束時,先導氣管出水,再滅酒精燈:防止冷凝水迴流試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以便把空氣排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實驗室制氧氣
B. 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裝置是什麼
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裝置主要包括錐形瓶、分液漏斗、雙孔橡皮塞、導管和集氣瓶等部分。
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是基於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產生氧氣和水的化學反應。因此,實驗裝置的設計需要滿足反應物的加入、催化劑的加入、氣體的生成和收集等要求。
錐形瓶作為反應容器,能夠容納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為化學反應提供足夠的空間。分液漏斗則用於逐滴加入過氧化氫,以控制反應速率。雙孔橡皮塞可以同時插入分液漏斗和導管,確保裝置的密封性,並允許氣體從導管中逸出。導管則負責將生成的氣體引導至集氣瓶中。
集氣瓶用於收集生成的氧氣。根據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將導管伸入集氣瓶底部,通過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集氣瓶中的氧氣足夠多時,可以通過蓋上玻璃片的方式將氧氣保存起來。
綜上所述,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裝置需要滿足反應物的加入、催化劑的加入、氣體的生成和收集等要求,包括錐形瓶、分液漏斗、雙孔橡皮塞、導管和集氣瓶等部分。通過合理的裝置設計和實驗操作,可以安全、有效地製取氧氣。
C. 鍒跺彇姘ф皵鐨勪笁縐嶈呯疆
鍒跺彇姘ф皵鐨勪笁縐嶈呯疆錛氶珮閿伴吀閽懼姞鐑鍒跺彇姘ф皵銆佹隘閰擱捑鍜屼簩姘у寲閿板姞鐑鍒跺彇姘ф皵銆佸弻姘ф按鍒跺彇姘ф皵銆
姘ф皵鐨勭壒寰侊細
1銆佹棤鑹叉棤鍛籌細
姘ф皵鏄涓縐嶆棤鑹層佹棤鍛崇殑姘斾綋錛岃繖鏄浜轟滑鑳藉熺洿鎺ユ劅鍙楀埌鐨勩
2銆佸寲瀛︽ц川媧繪臣錛
姘ф皵鏄涓縐嶅寲瀛︽ц川闈炲父媧繪臣鐨勬皵浣擄紝瀹冨彲浠ュ湪澶氱嶆潯浠朵笅涓庡叾浠栧厓緔犲彂鐢熷寲瀛﹀弽搴旓紝濡備笌姘㈡皵鍙嶅簲鐢熸垚姘達紝涓庣⒊鍙嶅簲鐢熸垚浜屾哀鍖栫⒊絳夈
3銆佸彲鍔╃噧錛
姘ф皵鍏鋒湁鍔╃噧鎬э紝瀹冨彲浠ユ敮鎸佸ぇ閮ㄥ垎鍙鐕冪墿鐨勭噧鐑с
4銆佹恫姘у拰鍥烘佹哀閮芥槸娣¤摑鑹茬殑錛
娑叉佸拰鍥烘佺殑姘ф皵閮芥槸娣¤摑鑹茬殑錛岃繖鏄姘ф皵鍦ㄤ笉鍚岀姸鎬佷笅鐨勯滆壊鍙樺寲銆
D. 在常溫下實驗室製取氧氣需要注意哪些事 需要哪些裝置,
圓底燒瓶、酒精燈、長尾夾子、大號試管、石棉網、三角支架、滴管、橡膠塞子玻璃彎管。
化學方法
第一種:雙氧水製取法
過氧化氫:H2O2 二氧化錳:MnO2(催化劑)
化學反應方程式:2H2O2==MnO2===2H2O+O2↑
反應原理:過氧化氫會分解成水和氧氣,所以常溫下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能夠加速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反應的進行。
優缺點:無需加熱,可以控制實驗反應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同時操作方便,節能節源,並且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
第二種: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加熱生成氧氣
氯酸鉀:KClO3 二氧化錳:MnO2(催化劑) 氯化鉀:KCl
化學反應方程式:2KClO3===加熱MnO2===2KCl+3O2↑
反應原理:氯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所以加入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加熱,能夠加速氯酸鉀分解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進行。
優缺點:需要加熱,控制實驗反應開始與結束。
第三種:高錳酸鉀加熱法
高錳酸鉀:KMnO4 錳酸鉀:K2MnO4 二氧化錳:MnO2
化學反應方程式: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反應原理: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會分解為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優缺點:需要加熱,不能控制實驗反應速率,且實驗產物多,實驗操作比較復雜。
第四種:電解水製成氧氣
水:H2O
化學反應方程式:2H2O==通電==2H2↑+O2↑
反應原理:水在通電的情況下,可以生產氫氣和氧氣。
物理方法
液化分離法:壓縮降溫空氣到液態,抄然後升溫利用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使氮氣先揮百發,剩下的為氧氣。
E. 實驗室制氧氣用到的裝置有哪些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是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收集裝置是排水法或排空氣法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是指在實驗化學中製取氣體時的一種方法。在氣體的密度明顯大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時,用此方法。氣體的密度明顯比空氣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氧氣等。密度小的則用向下排空氣法。且該氣體不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
(5)化學制氧氣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
用過氧化氫制氧氣選乙裝置:液體與固體不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液常溫型)
氯酸鉀是強氧化劑。如有催化劑等存在,在較低溫度下就能分解而強烈放出氧氣。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氯酸鉀分解放氧是放熱反應。在酸性溶液中有強氧化作用。與碳、磷及有機物或可燃物混合受到撞擊時,都易發生燃燒和爆炸。
F.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如下:
1、反應容器:選擇適合容納高錳酸鉀和水的容器,可以使用玻璃燒杯或試管等。
2、水槽:用於放置反應容器,保持反應溫度穩定。
3、高錳酸鉀:作為氧氣制備的原料,需要准備適量的高錳酸鉀。
輕輕晃動反應容器,使高錳酸鉀與水充分接觸,反應開始。隨著反應進行,可以觀察到氣泡從反應容器中冒出,並被導管引導到氣體收集裝置中。反應結束後,關閉導管,取出氣體收集裝置。
將點燃的火焰接觸到氣體收集裝置中的氧氣,觀察火焰的變化,證明氣體收集裝置中收集到的氣體為氧氣。
高錳酸鉀的基本介紹:
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為黑紫色、細長的棱形結晶或顆粒,帶藍色的金屬光澤,無臭與某些有機物或易氧化物接觸,易發生爆炸,溶於水、鹼液,微溶於甲醇、丙酮、硫酸,分子式為KMn04,分子量為158.034。熔點為240C,但接觸易燃材料可能引起火災。
在化學品生產中,廣泛用作氧化劑。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在實驗室中和工業上常用作氧化劑,遇乙醇即分解。在酸性介質中會緩慢分解成二氧化錳、鉀鹽和氧氣。光對這種分解有催化作用,故在實驗室里常存放在棕色瓶中。
從元素電勢圖和自由能的氧化態圖可看出,它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在鹼性溶液中,其氧化性不如在酸性中的強。作氧化劑時其還原產物因介質的酸鹼性而不同。
G. 初中3個實驗室制氧氣分別要什麼裝置
發生裝置:過氧化氫 :錐形瓶 、長頸漏斗(或者分液漏斗) 高錳酸鉀 :試管專 、棉花 、酒屬精燈 、鐵架台 氯酸鉀 :試管 、酒精燈 收集裝置:三個都是一樣的【排水集氣法】導管 、集氣瓶 、水槽【向上排空氣法】導管 、集氣瓶 、一小片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