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溫控儀pid怎樣設置,或者是怎樣計算的。
看用於什麼場合,控制精度要求。一般加溫控制,如果控制誤差要求為5%,測比例設為10%,積分時間需要測量被控體在5%的溫度變化內所需的時間(從-5%升到5%的時間)與工藝的對誤差允許的時間,一般取變化時間的1/3左右。微分主要是為了避免過沖,如果對過沖要求比較在意,則取變化時間,如要求穩定時間較短,可取1/2變化時間。現在的智能數字溫控儀一般都有自整定(AT)功能。在初次使用時按一下AT鍵,PID參數將在三次調整周期內自動設定完成。
溫控儀是調控一體化智能溫度控制儀表,它採用了全數字化集成設計,具有溫度曲線可編程或定點恆溫控制、多重PID調節、輸出功率限幅曲線編程、手動/自動切換、軟啟動、報警開關量輸出、實時數據查詢、與計算機通訊等功能,將數顯溫度儀表和ZK晶閘管電壓調整器合二為一,集溫度測量、調節、驅動於一體,儀表直接輸出晶閘管觸發信號,可驅動各類晶閘管負載。
乾式變壓器溫度控制器採用高性能PT100感測器,是保證乾式變壓器安全運行的控制裝置。該儀表設計新式,結構緊湊、牢固、顯示醒目、直觀,具有更加完善的系統保護、參數保存與輸出指示等功能。其特有的溫度超限報警,超溫跳閘;負載斷線報警輸出,可以更好的保證無人值守供電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1、對三相繞組溫度的巡迴顯示或最高溫度相繞組的跟蹤顯示(可隨意切換)。任何一路超過預設點即起控風機。
2、實現冷卻風機啟停的自動控制或手動控制(可隨意切換)。
3、風機啟停、超溫報警、超溫跳閘信號的顯示、輸出及遠傳。
4、感測器開路、短路及超過測量范圍提示;風機斷線報警與輸出。
5、三相溫度修正。
② pid參數如何整定!!各種情況下該如何設定準確的pid.
3.PID調試一般原則
a.在輸出不振盪時,增大比例增益P。 b.在輸出不振盪時,減小積分時間常數Ti。 c.在輸出不振盪時,增大微分時間常數Td。 4.一般步驟 a.確定比例增益P
確定比例增益P 時,首先去掉PID的積分項和微分項,一般是令Ti=0、Td=0(具體見PID的參數設定說明),使PID為純比例調節。輸入設定為系統允許的最大值的60%~70%,由0逐漸加大比例增益P,直至系統出現振盪;再反過來,從此時的比例增益P逐漸減小,直至系統振盪消失,記錄此時的比例增益P,設定PID的比例增益P為當前值的60%~70%。比例增益P調試完成。 b.確定積分時間常數Ti
比例增益P確定後,設定一個較大的積分時間常數Ti的初值,然後逐漸減小Ti,直至系統出現振盪,之後在反過來,逐漸加大Ti,直至系統振盪消失。記錄此時的Ti,設定PID的積分時間常數Ti為當前值的150%~180%。積分時間常數Ti調試完成。 c.確定微分時間常數Td
微分時間常數Td一般不用設定,為0即可。若要設定,與確定 P和Ti的方法相同,取不振盪時的30%。
d.系統空載、帶載聯調,再對PID參數進行微調,直至滿足要求。關於PID整定!關於PID整定! PID是比例,積分,微分的縮寫. 比例調節作用:是按比例反應系統的偏差,系統一旦出現了偏差,比例調節立即產生調節作用用以減少偏差。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調節,減少誤差,但是過大的比例,使系統的穩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統的不穩定。積分調節作用:是使系統消除穩態誤差,提高無差度。因為有誤差,積分調節就進行,直至無差,積分調節停止,積分調節輸出一常值。積分作用的強弱取決與積分時間常數Ti,Ti越小,積分作用就越強。反之Ti大則積分作用弱,加入積分調節可使系統穩定性下降,動態響應變慢。積分作用常與另兩種調節規律結合,組成PI調節器或PID調節器。微分調節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統偏差信號的變化率,具有預見性,能預見偏差變化的趨勢,因此能產生超前的控製作用,在偏差還沒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調節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統的動態性能。在微分時間選擇合適情況下,可以減少超調,減少調節時間。微分作用對雜訊干擾有放大作用,因此過強的加微分調節,對系統抗干擾不利。此外,微分反應的是變化率,而當輸入沒有變化時,微分作用輸出為零。微分作用不能單獨使用,需要與另外兩種調節規律相結合,組成PD或PID控制器
③ 自動准同期裝置設置了哪幾個控制單元
頻差控制單元,壓差控制單元,合閘信號控制單元
④ 請教:在電氣調試過程中,怎樣去整定自動准同期裝置的假同期並網的導前時間
這個比較好弄,通過假同期試驗即可實現。
假同期試驗中首先設定導前時間為0,通過測量兩側電壓相角差,以及斷路器動作時間,從而即可確定同期裝置和斷路器動作延時時間。
然後將這個延時時間作為導前時間再試驗幾次,對導前時間做微調即可得到最終的導前時間。
⑤ PID是指什麼,這三個參數參數怎樣調整最佳
(1)經驗法又叫現場湊試法,即先確定一個調節器的參數值PB和Ti,通過改變給定值對控制系統施加一個擾動,現場觀察判斷控制曲線形狀。若曲線不夠理想,可改變PB或Ti,再畫控制過程曲線,經反復湊試直到控制系統符合動態過程品質要求為止,這時的PB和Ti就是最佳值。如果調節器是PID三作用式,那麼要在整定好的PB和Ti的基礎上加進微分作用。由於微分作用有抵制偏差變化的能力,所以確定一個Td值後,可把整定好的PB和Ti值減小一點再進行現場湊試,直到PB、Ti和Td取得最佳值為止。顯然用經驗法整定的參數是准確的。但花時間較多。為縮短整定時間,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根據控制對象特性確定好初始的參數值PB、Ti和Td。可參照在實際運行中的同類控制系統的參數值,或參照表3-4-1所給的參數值,使確定的初始參數盡量接近整定的理想值。這樣可大大減少現場湊試的次數。②在湊試過程中,若發現被控量變化緩慢,不能盡快達到穩定值,這是由於PB過大或Ti過長引起的,但兩者是有區別的:PB過大,曲線漂浮較大,變化不規則,Ti過長,曲線帶有振盪分量,接近給定值很緩慢。這樣可根據曲線形狀來改變PB或Ti。③PB過小,Ti過短,Td太長都會導致振盪衰減得慢,甚至不衰減,其區別是PB過小,振盪周期較短;Ti過短,振盪周期較長;Td太長,振盪周期最短。④如果在整定過程中出現等幅振盪,並且通過改變調節器參數而不能消除這一現象時,可能是閥門定位器調校不準,調節閥傳動部分有間隙(或調節閥尺寸過大)或控制對象受到等幅波動的干擾等,都會使被控量出現等幅振盪。這時就不能只注意調節器參數的整定,而是要檢查與調校其它儀表和環節。
(2)衰減曲線法是以4:1衰減作為整定要求的,先切除調節器的積分和微分作用 ,用湊試法整定純比例控製作用的比例帶PB(比同時湊試二個或三個參數要簡單得多),使之符合4:1衰減比例的要求,記下此時的比例帶PBs和振盪周期Ts。如果加進積分和微分作用,可按表3-4-2給出經驗公式進行計算。若按這種方式整定的參數作適當的調整。對有些控制對象,控制過程進行較快,難以從記錄曲線上找出衰減比。這時,只要被控量波動2次就能達到穩定狀態,可近似認為是4:1的衰減過程,其波動一次時間為Ts。
(3)臨界比例帶法,用臨界比例帶法整定調節器參數時,先要切除積分和微分作用,讓控制系統以較大的比例帶,在純比例控製作用下運行,然後逐漸減小PB,每減小一次都要認真觀察過程曲線,直到達到等幅振盪時,記下此時的比例帶PBk(稱為臨界比例帶)和波動周期Tk,然後按表3-4-3給出的經驗公式求出調節器的參數值。按該表算出參數值後,要把比例帶放在比計算值稍大一點的值上,把Ti和Td放在計算值上,進行現場觀察,如果比例帶可以減小,再將PB放在計算值上。這種方法簡單,應用比較廣泛。但對PBk很小的控制系統不適用。
⑥ 微機自動准同期裝置的一般具有哪些功能
微機自動准同期裝置用於發電機的並網。
當使用自動准同期時,准同期裝置會自動調節待並網發電機的電壓、頻率和相位與電網相同,當調整到具備並網條件時,自動合上發電機的同期合閘開關,完成發電機的自動並網。
⑦ 怎樣迅速調好PID參數
PID控制器參數選擇的方法很多。
但是,對於PID控制而言,參數的選擇始終是一件非常煩雜的工作,需要經過不斷的調整才能得到較為滿意的控制效果。依據經驗,一般PID參數確定的步驟如下:
1、確定比例系數Kp確定比例系數Kp時,首先去掉PID的積分項和微分項,可以令Ti=0、Td=0,使之成為純比例調節。輸入設定為系統允許輸出最大值的60%~70%,比例系數Kp由0開始逐漸增大,直至系統出現振盪;再反過來,從此時的比例系數Kp逐漸減小,直至系統振盪消失。記錄此時的比例系數Kp,設定PID的比例系數Kp為當前值的60%~70%。
2、確定積分時間常數Ti比例系數Kp確定之後,設定一個較大的積分時間常數Ti,然後逐漸減小Ti,直至系統出現振盪,然後再反過來,逐漸增大Ti,直至系統振盪消失。記錄此時的Ti,設定PID的積分時間常數Ti為當前值的150%~180%。
3、確定微分時間常數Td微分時間常數Td一般不用設定,為0即可,此時PID調節轉換為PI調節。如果需要設定,則與確定Kp的方法相同,取不振盪時其值的30%。
4、經驗法又叫現場湊試法,即先確定一個調節器的參數值PB和Ti,通過改變給定值對控制系統施加一個擾動,現場觀察判斷控制曲線形狀。若曲線不夠理想,可改變PB或Ti,再畫控制過程曲線,經反復湊試直到控制系統符合動態過程品質要求為止,這時的PB和Ti就是最佳值。如果調節器是PID三作用式,那麼要在整定好的PB和Ti的基礎上加進微分作用。
5、由於微分作用有抵制偏差變化的能力,所以確定一個Td值後,可把整定好的PB和Ti值減小一點再進行現場湊試,直到PB、Ti和Td取得最佳值為止。顯然用經驗法整定的參數是准確的。但花時間較多。為縮短整定時間,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根據控制對象特性確定好初始的參數值PB、Ti和Td。
6、可參照在實際運行中的同類控制系統的參數值,或參照表3-4-1所給的參數值,使確定的初始參數盡量接近整定的理想值。這樣可大大減少現場湊試的次數。②在湊試過程中,若發現被控量變化緩慢,不能盡快達到穩定值,這是由於PB過大或Ti過長引起的,但兩者是有區別的:PB過大,曲線漂浮較大,變化不規則,Ti過長,曲線帶有振盪分量,接近給定值很緩慢。
7、這樣可根據曲線形狀來改變PB或Ti。③PB過小,Ti過短,Td太長都會導致振盪衰減得慢,甚至不衰減,其區別是PB過小,振盪周期較短;Ti過短,振盪周期較長;Td太長,振盪周期最短。④如果在整定過程中出現等幅振盪,並且通過改變調節器參數而不能消除這一現象時。
8、可能是閥門定位器調校不準,調節閥傳動部分有間隙(或調節閥尺寸過大)或控制對象受到等幅波動的干擾等,都會使被控量出現等幅振盪。這時就不能只注意調節器參數的整定,而是要檢查與調校其它儀表和環節。
⑧ 發電機同期裝置參數怎麼設定
電壓差小於5%(宜發電機略高於電網),頻率差小於0.5%,相位差小於10度。
⑨ SID-2V型自動准同步裝置如何整定電壓的參數
可使用專配的SID-2DS准同步開發試驗裝置或兩個調壓器完成整定工作,具體步驟如下:
1.整定發電機過電壓保護定值
調節輸入同步裝置的發電機壓為1.15倍額定電壓,用直流電壓表(量程為0-10V)監視輸入電路板上方的「TTV-4」測點對+5V電源地端的電壓,然後調節電位器RT3直到電壓表的指示從低電平變位高電平為止,整定完畢。
2.調節發電機及系統側TV二次側電壓差的基準點
由於發電機及系統側TV二次側電壓不一定100V(或57.7V)時正好對應一次側的額定電壓,因此必要對應一次側額定電壓的實際二次側電壓為基準才能整定出合理的允許壓差值。這一步就是找出作為整定正、負壓差允許值的基準點,方法是先將送入同步裝置系統側的電壓調到實際TV二次側額定值Usn,再將送入同步裝置發電機側的電壓調到實際TV的二次側額定值Ugn。接著用直流電壓表監視輸入電路板上方的「TTV-1」與「TTV-7」兩側點的電壓(量程為10V)。用螺絲刀調節電位器RT1使該電壓向減小方向變化,為提高精度,應逐步減小電壓表量程,直到電壓為零時停止,基準點整定完畢。
3.整定負向允許壓差
保持系統側輸入電壓為額定值Usn,將發電機側電壓降到80%Ugn以下,然後逐步將發電機側電壓升到最低允許電壓值,此值影視發電機側額定電壓Ugn為基值的百分值,例如-8%Ugn。然後調節電位器RT2,直到8位數碼顯示器的最右一位剛好穩定的顯示「U」為止,整定完畢。
4.整定正向允許壓差
保持系統測輸入電壓為額定值Usn,將發電機側電壓升到最高允許電壓值,此值應是發電機側額定電壓Ugn為基值的百分值,例如+7%Ugn。然後調節電位器RT4,直到8位數碼顯示器的最右兩位剛好穩定的顯示「-U」為止,整定完畢。
由於在發電機並網時系統側的一次電壓並不一定是額定值,隨著系統負荷的變動,系統側的實際電壓也在一定的范圍變動。所以應該提倡把允許壓差值整定大一些,這是有益無害的,在並網瞬間短暫的無功功率轉換發電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文章轉載來自武漢瑞力特電氣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