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製取純凈的氫氧化亞鐵要有詳細步驟.
氫氧化亞鐵制備
要製得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澱,並使氫氧化亞鐵沉澱能長時間保持白色沉澱的狀態,一在於減少溶液中氧氣的含量,要隔絕溶液與空氣的接觸,盡可能減少中間過程,減少和溶液中溶解氧氣的機會,達到充分減少溶液氧氣含量的目的;二在於減少溶液中高鐵離子Fe3+存在的機會,除去高鐵離子Fe3+,又不引入新的雜質,一般選用還原鐵粉來還原高鐵離子Fe3+,一般在實驗中採用新制的硫酸亞鐵與NaOH溶液反應,來製取Fe(OH)2沉澱。
方法探究:
1.隔絕空氣的復分解反應法
思路:配製FeSO4溶液所用的蒸餾水及NaOH溶液均臨時煮沸再冷卻使用;在盛FeSO4溶液的試管中加蓋一層油脂或苯等等密度比水小的有機物,以防溶液與空氣直接接觸。
操作過程:
⑴新制6mL左右的FeSO4溶液。
⑵在上述試管中用特製的長滴管迅速直接將已經煮沸處理的NaOH溶液伸入FeSO4溶液下層滴加(或直接加NaOH固體2~3粒),輕輕振盪(注意:不要破壞油膜),可觀察到Fe(OH)2的白色沉澱生成。
實驗特點:操作簡便,現象明顯,Fe(OH)2可保存較長時間。
2.氫氣氛中復分解反應法
方案一: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試管I中裝有Fe粉及稀硫酸;試管II中裝有煮沸過的NaOH溶液。
思路:打開止水夾,利用鐵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將試管I和試管II中的空氣排盡,這樣可得到無氧氣的一個封閉體系,關閉止水夾,這樣產生的氫氣,使試管I中壓強增大,這樣,可使試管I中產生的新制的硫酸亞鐵進入試管II中,從而製得純凈的氫氧化亞鐵沉澱。
操作過程:
⑴將該裝置固定在鐵架台上,在試管II中加入煮沸過的NaOH溶液,並使之沒過試管II中的長玻璃導管口。
⑵在試管中I加入鐵粉,再加入稀硫酸溶液,並使液面沒過試管I中長玻璃導管口。
⑶打開止水夾,這樣產生的氫氣得以順利進入試管II中,並可在試管II的導氣口收集氫氣,通過檢驗氫氣的純度來檢驗氫氣是否收集滿。
⑷如果氫氣的驗純時,發出「噗」的響聲,可關閉止水夾,這樣不斷產生的氫氣使試管I中的壓強增大,從而使試管I的新制的硫酸亞鐵進入試管II中,這樣在試管II中長玻璃導管口可觀察到白色氫氧化亞鐵沉澱。
實驗特點:避免因亞鐵鹽的氧化而得到含高價鐵Fe3+,從而對實驗現象產生干擾,而且得到的Fe(OH)2沉澱可保持很長時間。
方案二:
裝置如圖:
操作過程:
⑴取出一支大試管,在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
⑵向試管中加入幾毫升的稀硫酸,振盪讓其充分反應。
⑶再次振盪一下溶液,等鐵粉都沉澱下去了,加入兩毫升左右的煤油。
⑷將帶有小孔的膠片用玻璃棒送到下面的溶液的中部。
⑸取出一小塊鈉,用濾紙把它的表面的煤油吸干凈,然後切一小塊的鈉,再用帶有小孔的錫紙,把鈉跟幾塊銅片包起來,包好後就把其投到溶液中,讓其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
實驗特點:此法製得的氫氧化亞鐵的絮狀沉澱能保持長達一個星期,效果十分明顯。
㈡ 如何制備氫氧化亞鐵
實驗室制備
實驗步驟
①在圖1的Ⅰ中加入20mL 0•2mol/L FeSO4溶液,2g還原鐵版粉,5mL 3mol/L H2SO4溶液; 在Ⅱ中加入20mL 20%的NaOH溶液。
②用權夾子將C處夾住,將Ⅰ和Ⅱ同時加熱煮沸,並保持2min,充分排氧後,立即用夾子將A、B兩處夾住,靜置待溶液冷卻,且酸與鐵反應產生極少量的H2為止。這時試管Ⅰ中的壓強比試管Ⅱ中的壓強大,因Ⅰ中產生了H2,Ⅱ中大部分空氣已排出。
③小心輕輕打開C處的夾子,試管Ⅰ內的FeSO4會自動流入試管Ⅱ內,可明顯看到白色絮狀Fe(OH)2生成,並保持很長時間。
④再打開B處的夾子,使空氣進入Ⅱ內,可看到Fe(OH)2在空氣中逐步被氧化為Fe(OH)3的全過程。實驗現象十分明顯,能更好地輔助於教學,有利於學生對氫氧化亞鐵性質的認識與學習。
氫氧化亞鐵不穩定,工業上和生活上通常都是把它轉化為氫氧化鐵,再進行利用。
氫氧化鐵膠體可以用來凈水等。
㈢ 實驗室制備氫氧化亞鐵的方法(加鐵粒的那種)
這是兩個常用的裝置圖。
㈣ 怎樣製取純凈的氫氧化亞鐵
氫氧化亞鐵制備
要製得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澱,並使氫氧化亞鐵沉澱能長時間保持白色沉澱的狀態,一在於減少溶液中氧氣的含量,要隔絕溶液與空氣的接觸,盡可能減少中間過程,減少和溶液中溶解氧氣的機會,達到充分減少溶液氧氣含量的目的;二在於減少溶液中高鐵離子Fe3+存在的機會,除去高鐵離子Fe3+,又不引入新的雜質,一般選用還原鐵粉來還原高鐵離子Fe3+,一般在實驗中採用新制的硫酸亞鐵與NaOH溶液反應,來製取Fe(OH)2沉澱.
方法探究:
1.隔絕空氣的復分解反應法
思路:配製FeSO4溶液所用的蒸餾水及NaOH溶液均臨時煮沸再冷卻使用;在盛FeSO4溶液的試管中加蓋一層油脂或苯等等密度比水小的有機物,以防溶液與空氣直接接觸.
操作過程:
⑴新制6mL左右的FeSO4溶液.
⑵在上述試管中用特製的長滴管迅速直接將已經煮沸處理的NaOH溶液伸入FeSO4溶液下層滴加(或直接加NaOH固體2~3粒),輕輕振盪(注意:不要破壞油膜),可觀察到Fe(OH)2的白色沉澱生成.
實驗特點:操作簡便,現象明顯,Fe(OH)2可保存較長時間.
2.氫氣氛中復分解反應法
方案一: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試管I中裝有Fe粉及稀硫酸;試管II中裝有煮沸過的NaOH溶液.
思路:打開止水夾,利用鐵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將試管I和試管II中的空氣排盡,這樣可得到無氧氣的一個封閉體系,關閉止水夾,這樣產生的氫氣,使試管I中壓強增大,這樣,可使試管I中產生的新制的硫酸亞鐵進入試管II中,從而製得純凈的氫氧化亞鐵沉澱.
操作過程:
⑴將該裝置固定在鐵架台上,在試管II中加入煮沸過的NaOH溶液,並使之沒過試管II中的長玻璃導管口.
⑵在試管中I加入鐵粉,再加入稀硫酸溶液,並使液面沒過試管I中長玻璃導管口.
⑶打開止水夾,這樣產生的氫氣得以順利進入試管II中,並可在試管II的導氣口收集氫氣,通過檢驗氫氣的純度來檢驗氫氣是否收集滿.
⑷如果氫氣的驗純時,發出「噗」的響聲,可關閉止水夾,這樣不斷產生的氫氣使試管I中的壓強增大,從而使試管I的新制的硫酸亞鐵進入試管II中,這樣在試管II中長玻璃導管口可觀察到白色氫氧化亞鐵沉澱.
實驗特點:避免因亞鐵鹽的氧化而得到含高價鐵Fe3+,從而對實驗現象產生干擾,而且得到的Fe(OH)2沉澱可保持很長時間.
方案二:
裝置如圖:
操作過程:
⑴取出一支大試管,在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
⑵向試管中加入幾毫升的稀硫酸,振盪讓其充分反應.
⑶再次振盪一下溶液,等鐵粉都沉澱下去了,加入兩毫升左右的煤油.
⑷將帶有小孔的膠片用玻璃棒送到下面的溶液的中部.
⑸取出一小塊鈉,用濾紙把它的表面的煤油吸干凈,然後切一小塊的鈉,再用帶有小孔的錫紙,把鈉跟幾塊銅片包起來,包好後就把其投到溶液中,讓其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
實驗特點:此法製得的氫氧化亞鐵的絮狀沉澱能保持長達一個星期,效果十分明顯.
㈤ (7分)某學生設計了一個製取氫氧化亞鐵的實驗方案,實驗裝置見圖,請分析實驗過程: (1)在B試管中加入Na
(1)加來熱煮沸是為了驅除溶在源NaOH溶液中的氧氣( 1分),加入液體石蠟是隔絕空氣,防止生成的氫氧化亞鐵被空氣氧化 ( 1分)
(2)保證溶液中不存在Fe 3+ ( 1分)。 (3)溶液經導管壓入B試管中( 1分),產生白色沉澱( 1分)。 (4)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2分) ㈥ 怎樣的裝置制的純凈的氫氧化亞鐵
實驗室制備 ㈦ 制氫氧化亞鐵用什麼裝置具體怎麼做 1.實驗部分 1.1實驗分析及原理 要製得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澱,並使氫氧化亞鐵沉澱能長時間保持白色沉澱的狀態,關鍵在於減少影響氫氧化亞鐵沉澱生成的各種因素。首要的因素就是溶液中氧氣的含量,只有減少溶液中氧氣的含量,才又可能制的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澱;其次就是要隔絕溶液與空氣的接觸,以免剛生成的氫氧化亞鐵沉澱,又被新溶進溶液里的氧氣所氧化;再次是盡可能減少中間過程,這樣有利於減少反應物與空氣的接觸,也就是減少了溶液中溶解氧氣的機會,達到充分減少溶液氧氣含量的目的。為了達到以上的要求,本文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實驗,實驗過程與各步的分析如下: 實驗原理:Fe+2HCl=FeCl 2 +H 2 ↑ 2Na+2H 2 O+FeCl 2 =Fe(OH) 2 ↓+2NaOH+H 2 ↑ 1.2實驗過程及分析 實驗儀器:大試管,玻棒,鑷子,濾紙,膠片(有孔的),小刀,葯匙 實驗葯品:稀鹽酸,還原性鐵粉(分析純),金屬鈉,銅片,錫紙(帶小孔),煤油 實驗步驟及分析: 1.取出一支大試管,在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 鐵粉與鹽酸反應要過量,這樣才能保證新生成的氯化亞鐵不被氧化成氯化鐵,但是不能太多,太多會造成浪費。 2.向使管中加入幾毫升的稀鹽酸,振盪讓其充分反應。 Fe+2HCl=FeCl 2 +H 2 ↑,此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能使溶液的溫度升高 而氧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這個反應有利於減少溶液中氧氣的溶解度,有利於氫氧化亞鐵的生成。 3.再次振盪一下溶液,等鐵粉都沉澱下去了,加入兩毫升左右的煤油。 再次振盪是為了趕跑溶液中的氧氣,而加入煤油是因為煤油的密度比水小,浮於水面,使溶液和空氣隔絕開來,這樣又使得以下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備免了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4.將帶有小孔的膠片用玻璃棒送到下層的溶液的中部。 這步是為了下面的反應做一個反應的平台,這是必需的,因為如果把金屬鈉放到溶液的底部的話,由於剛生成的氫氧化亞鐵膠體具有吸附能力,會吸附試管底部還沒有反應的鐵粉,使得觀察不到白色的氫氧化亞鐵絮狀沉澱,而只是看到吸附了黑色的鐵粉的黑色氫氧化亞鐵沉澱。 5.取出一塊鈉,用濾紙把它表面的煤油吸干凈,然後切取一小塊的鈉,再用帶有小孔的錫紙,把鈉跟幾塊銅片包起來,包好後就把其投到溶液中,讓其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 紙上的小孔,為了讓金屬鈉與水反應的時產生的氫氣和氫氧化鈉,能及時放出來。而銅片與鈉塊包在一起,就使得鈉塊能沉到水中與水反應。金屬鈉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是一步到位的,沒有經過中間的放置過程,所以它是沒有受到污染的——也就不會象用氫氧化鈉制氫氧化亞鐵那樣,氫氧化鈉溶液溶氧氣,影響氫氧化亞鐵的製取。 反應裝置: 1.3實驗結果 製得白色的氫氧化亞鐵絮狀沉澱,沉澱能保持白色絮狀這種狀態可達一個星期,效果十分明顯。 2.結論 此實驗方案是可行的,且其原理簡單,操作簡便,現象明顯,利於課堂演示實驗,可以推廣。 ㈧ 氫氧化亞鐵如何制備
在無氧條件下制備 ㈨ 如何製取氫氧化亞鐵 可以用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澱和硫酸鈉,過濾便得氫氧化亞鐵。 在試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備的硫酸亞鐵溶液(為使氫氧化亞鐵的制備成功,先將硫酸亞鐵溶液加熱,除去溶解的氧氣),再向其中滴入幾滴煤油,用膠頭滴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將滴管尖端插入試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反應方程式如下:FeSO₄+2NaOH==Fe(OH)₂↓+Na₂SO₄。 (9)制備氫氧化亞鐵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氫氧化亞鐵在常溫常壓下為白色固體,但極易被氧化為Fe(OH)₃,故多呈紅褐色。 因為溶液中溶解有氧氣且反應體系與外界存在著物質交換與能量交換,不斷有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到溶液中,新生成的氫氧化亞鐵很快就被氧化成氫氧化鐵。 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很難觀察到有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澱生成,只能看到氫氧化亞鐵轉化為氫氧化鐵的中間產物:一些灰綠色的絮狀沉澱,然後轉化為紅色的氫氧化鐵沉澱。 灰綠色實際上為氫氧化亞鐵吸附了溶液中的亞鐵離子所致。 氫氧化亞鐵受熱時分解,不溶於鹼溶液,難溶於水,溶於氯化銨。在稀酸中迅速溶解生成亞鐵鹽,在鹼性溶液中是強還原劑。氫氧化亞鐵細粉噴射於空氣中,則立即燃燒發出火花。 ㈩ 氫氧化亞鐵的制備 1、製取硫酸亞鐵來,用硫源酸銅溶液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方程式如下: CuSO₄+Fe==FeSO₄+Cu (反應類型屬於置換反應) 2、製取氫氧化亞鐵,用製得的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澱和硫酸鈉,過濾便得氫氧化亞鐵,反應方程式如下: FeSO₄+2NaOH==Fe(OH)₂↓+Na₂SO₄(反應類型屬於復分解反應) 在試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備的硫酸亞鐵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幾滴煤油,用膠頭滴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將滴管尖端插入試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 另外,為使氫氧化亞鐵的制備成功,先將硫酸亞鐵溶液加熱,除去溶解的氧氣。 (10)制備氫氧化亞鐵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實驗室製取氫氧化亞鐵要注意先把蒸餾水煮沸,除去水中的氧氣,再配製硫酸亞鐵溶液。再在溶液上加苯,與空氣隔絕。用吸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伸進溶液里擠出,即可製得氫氧化亞鐵。製得的氫氧化亞鐵,要特別注意不能和空氣接觸。 由於氫氧化亞鐵具有較強還原性,即使在鹼性條件下也可以還原硝酸根,所以這個反應不可以使用硝酸亞鐵來進行。 與制備氫氧化亞鐵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上儀表尿素是怎麼樣的
瀏覽:780
如何調儀錶行駛時速
瀏覽:191
暖氣片需要加閥門嗎
瀏覽:225
泥丸機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637
密封件軸承如何儲存
瀏覽:130
洛陽高精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45
機械傳動裝置中的危險零部件
瀏覽:206
水管系統自動清洗裝置工作原理
瀏覽:213
金地明星製冷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39
無錫二手機械設備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308
設備台賬技術性能怎麼填寫
瀏覽:585
20pe閥門什麼的好
瀏覽:320
朔州哪裡有賣運動器材的
瀏覽:586
有什麼好辦法處理閥門銹死
瀏覽:957
企業如何消防設備配備
瀏覽:743
沖孔截斷機怎麼拆卸軸承
瀏覽:814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開卷考試答案
瀏覽:711
機械品牌怎麼推廣
瀏覽:328
溫州市新洲閥門廠
瀏覽:186
新遠景儀表盤亮度怎麼樣調
瀏覽: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