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實驗室用裝置①製取氨氣B.裝置②中X若為苯,可用於吸收
A.加熱氯化銨得到的氨氣和氯化氫氣體會在試管口處重新結合為氯化銨,專得不到大量的氨氣,故屬A錯誤;
B.氨氣極易溶於水,吸收時導氣管插入水中,被水吸收發生倒吸,故B錯誤;
C.裝置③氫氧化鈉溶液滴入試管中生成的氫氧化亞鐵會迅速被氧化而觀察不到白色沉澱現象,得不到純凈的氫氧化亞鐵,故C錯誤;
D.火柴頭燃燒產生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D正確.
故選D.
㈡ 關於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實驗室用裝置①製取氨氣B.裝置②的原理可以製取氨氣C.
A.加熱氯化銨得到的氨氣和氯化氫氣體會在試管口處重新結合為氯化銨,得回不到大量的氨氣,故A錯誤;
B.濃硫答酸與氨水反應生成硫酸銨,無法製得氨氣,故B錯誤;
C.氨氣極易溶於水,吸收時導氣管插入四氯化碳中,可防止倒吸,故C錯誤;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的水分,導致硫酸銅溶液過飽和而析出五水硫酸銅晶體,故D正確.
故選D.
㈢ 下面是實驗室製取氨氣的裝置和選用的試劑,其中錯誤的是()A.B.C.D
A、NH4Cl固體受熱分解生成NH3和HCl,而當溫度降低時,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體版NH4Cl,氣體進入乾燥管權的機會不多,故A錯誤;
B、向CaO中滴加濃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時放出大量熱量,使濃氨水中的氨氣逸出,故B正確;
C、固體加熱制氣體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使產生的水能夠流出,以免損壞試管,故C錯誤;
D、濃氨水易揮發,濃氨水加熱製取NH3的方法和試劑都是正確的,故D正確.
故選AC.
㈣ 關於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實驗室用裝置①製取氨氣 B.裝置②中X若為四氯
A、氯化銨加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在溫度較低時又重新生成氯化銨,版不能只用氯化銨制備權氨氣,實驗室用氫氧化鈣和氯化銨在加熱條件下制備氨氣, 反應方程式為2NH 4 Cl+Ca(OH) 2
B、氨氣不溶於四氯化碳,但易溶於水,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氮氣從四氯化碳進入水中可被吸收,有效防止倒吸,故B正確; C、銅鋅原電池中,鋅較活潑,做原電池的負極,失電子被氧化,故C正確; D、氫氧化亞鐵具有還原性,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應用膠頭滴管插入到硫酸亞鐵液面以下,故D錯誤. 故選BC. |
㈤ 實驗室制備純凈氨氣,有以下幾套裝置如圖1所示:①實驗室裝置和所用樣品都正確的是(填「甲」、「乙」、
①實驗室制備純凈氨氣,利用固體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在大試管中加熱反應生成,生成的氨氣中含有水蒸氣,需要用鹼石灰乾燥,裝置甲無乾燥裝置,裝置乙中氨氣通入濃硫酸反應,不能收集到氨氣,裝置丙生成的氨氣通過鹼石灰除去水蒸氣得到純凈的氨氣,所以裝置丙符合;
故答案為:丙;
②利用固體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在大試管中加熱反應生成,配平書寫化學方程式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故答案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③氨氣是鹼性氣體,遇到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證明氨氣集滿;氨氣含碳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相遇生成白色固體氯化銨,形成白煙;
故答案為:紅,藍,形成白煙;
④分析裝置可知裝置乙生成的氣體通過濃硫酸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銨不能收集到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H2SO4=(NH4)2SO4;
故答案為:2NH3+H2SO4=(NH4)2SO4 ;
⑤氨氣是極易溶於水的氣體,遇到水溶解並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試管充滿溶液;
故答案為:試管充滿溶液,氨氣極易溶解於水;
⑥氨氣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