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串聯超前與滯後校正裝置的設計

串聯超前與滯後校正裝置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19 07:49:56

A.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 設計題目: 串聯滯後校正裝置的設計

一、理論分析設計
1、確定原系統數學模型;
當開關S斷開時,求原模擬電路的開環傳遞函數個G(s)。
c);(c、2、繪制原系統對數頻率特性,確定原系統性能:
3、確定校正裝置傳遞函數Gc(s),並驗算設計結果;
設超前校正裝置傳遞函數為:
,rd>1
),則:c處的對數幅值為L(cm,原系統在=c若校正後系統的截止頻率

由此得:

由 ,得時間常數T為:

4、在同一坐標系裡,繪制校正前、後、校正裝置對數頻率特性;
二、Matlab模擬設計(串聯超前校正模擬設計過程)
注意:下述模擬設計過程僅供參考,本設計與此有所不同。

利用Matlab進行模擬設計(校正),就是藉助Matlab相關語句進行上述運算,完成以下任務:①確定校正裝置;②繪制校正前、後、校正裝置對數頻率特性;③確定校正後性能指標。從而達到利用Matlab輔助分析設計的目的。
例:已知單位反饋線性系統開環傳遞函數為:

≥450,幅值裕量h≥10dB,利用Matlab進行串聯超前校正。≥7.5弧度/秒,相位裕量c要求系統在單位斜坡輸入信號作用時,開環截止頻率
c)]、幅值裕量Gm(1、繪制原系統對數頻率特性,並求原系統幅值穿越頻率wc、相位穿越頻率wj、相位裕量Pm[即
num=[20];
den=[1,1,0];
G=tf(num,den); %求原系統傳遞函數
bode(G); %繪制原系統對數頻率特性
margin(G); %求原系統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頻率
[Gm,Pm,wj,wc]=margin(G);
grid; %繪制網格線(該條指令可有可無)
原系統伯德圖如圖1所示,其截止頻率、相位裕量、幅值裕量從圖中可見。另外,在MATLAB Workspace下,也可得到此值。由於截止頻率和相位裕量都小於要求值,故採用串聯超前校正較為合適。

圖1 校正前系統伯德圖
2、求校正裝置Gc(s)(即Gc)傳遞函數
L=20*log10(20/(7.5*sqrt(7.5^2+1))); =7.5處的對數幅值Lc%求原系統在
rd=10^(-L/10); %求校正裝置參數rd
wc=7.5;
T= sqrt(rd)/wc; %求校正裝置參數T
numc=[T,1];
denc=[T/ rd,1];
Gc=tf(numc,denc); %求校正裝置傳遞函數Gc
(s)(即Ga)3、求校正後系統傳遞函數G
numa=conv(num,numc);
dena=conv(den,denc);
Ga=tf(numa,dena); %求校正後系統傳遞函數Ga
4、繪制校正後系統對數頻率特性,並與原系統及校正裝置頻率特性進行比較;
求校正後幅值穿越頻率wc、相位穿越頻率wj、相位裕量Pm、幅值裕量Gm。
bode(Ga); %繪制校正後系統對數頻率特性
hold on; %保留曲線,以便在同一坐標系內繪制其他特性
bode(G,':'); %繪制原系統對數頻率特性
hold on; %保留曲線,以便在同一坐標系內繪制其他特性
bode(Gc,'-.'); %繪制校正裝置對數頻率特性
margin(Ga); %求校正後系統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頻率
[Gm,Pm,wj,wc]=margin(Ga);
grid; %繪制網格線(該條指令可有可無)
校正前、後及校正裝置伯德圖如圖2所示,從圖中可見其:截止頻率wc=7.5;
),校正後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要求。相位裕量Pm=58.80;幅值裕量Gm=inf dB(即
從MATLAB Workspace空間可知校正裝置參數:rd=8.0508,T=0.37832,校正裝置傳遞函數為 。

圖2 校正前、後、校正裝置伯德圖
三、Simulink模擬分析(求校正前、後系統單位階躍響應)
注意:下述模擬過程僅供參考,本設計與此有所不同。

線性控制系統校正過程不僅可以利用Matlab語句編程實現,而且也可以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構建模擬模型,分析系統校正前、後單位階躍響應特性。
1、原系統單位階躍響應
原系統模擬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原系統模擬模型
系統運行後,其輸出階躍響應如圖4所示。

圖4 原系統階躍向應曲線
2、校正後系統單位階躍響應
校正後系統模擬模型如圖5所示。

圖5 校正後系統模擬模型
系統運行後,其輸出階躍響應如圖6所示。

圖6 校正後系統階躍向應曲線
3、校正前、後系統單位階躍響應比較
模擬模型如圖7所示。

圖7 校正前、後系統模擬模型
系統運行後,其輸出階躍響應如圖8所示。

圖8 校正前、後系統階躍響應曲線
四、確定有源超前校正網路參數R、C值
有源超前校正裝置如圖9所示。

圖9 有源超前校正網路

當放大器的放大倍數很大時,該網路傳遞函數為:
(1)
其中 , , ,「-」號表示反向輸入端。
該網路具有相位超前特性,當Kc=1時,其對數頻率特性近似於無源超前校正網路的對數頻率特性。
根據前述計算的校正裝置傳遞函數Gc(s),與(1)式比較,即可確定R4、C值,即設計任務書中要求的R、C值。
注意:下述計算僅供參考,本設計與此計算結果不同。

如:由設計任務書得知:R1=100K,R2=R3=50K,顯然

T=R4C

B. 超前校正裝置和滯後校正裝置的傳遞函數有何不同他們多利用校正裝置的什麼特性對系統進行校正

1、校正作用的作用因素不同。

超前校正:Gc(s)=(a*Td*s+1)/(a*(Td*s+1)).其中a>1, a越大,校正作用越強

滯後校正:Gc(s)=(B*T*s+1)/(T*s+1),其中B<1。

2、利用的原理不一樣。

超前校正:利用相角超前特性增大相角裕量,利用正斜率幅頻特性提高幅穿(截止)頻率,從而改善暫態性能。應選擇裝置的最大超前角頻率等於系統的幅穿頻率。

滯後校正:利用幅值衰減特性,使截止頻率下降,從而增大穩定裕量,改善響應的平穩性,但快速性降低。

超前校正裝置利用相角超前特性,滯後校正裝置利用幅值衰減特性。

(2)串聯超前與滯後校正裝置的設計擴展閱讀:

超前校正的校正裝置:

傳遞函數為的一類串聯校正在超前校正裝置上輸人入一個正弦信號,則其輸出量也是一個正弦信號,但在相位上超前於輸入信號一個角度,超前校正之名即源於此.。

在復平面上,超前校正裝置的特點是其傳遞函數的零點總是位於極點的右方。超前校正裝置基本上是一個高通濾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統的瞬態響應得到顯著改善,但不能顯著改善穩態精度。同時,如果存在雜訊,則引入超前校正的結果會降低控制系統的信噪比,圖中為用電阻、電容元件構成的一個超前校正網路.

C. 滯後超前校正網路的設計步驟,謝謝

  1. 先確定待復校正系統的wc和相制角裕度

  2. 選擇待校正系統的對數幅頻漸近線上斜率從-20到-40變化的點作為校正裝置的超前校正頻率wb。

  3. 根據要求確定校正後的wc',然後對數幅頻漸近線上取wc'這一點在-20斜率上的數值等於20lgα,求出α。

  4. 這樣最有一個未知量就是滯後矯正部分的頻率wa,繼續通過矯正要求的相角裕度,帶入求得的wb,和α進行計算,就可以得到wa!

  5. 最後進行驗證

D. 什麼是超前校正裝和滯後校正裝置

超前校正裝置:是一種利用控制系統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裝置,使用時需要獲得校正指標,一般用電阻和電容就可連接而成。

滯後校正裝置:具有滯後相位特性的校正裝置叫滯後校正裝置,又稱之為積分校正裝置。滯後校正對系統中高頻噪音有削弱作用,增強抗干擾能力。

利用滯後校正的這一低通濾波所造成的高頻衰減特性,降低系統的截止頻率(也稱穿越頻率),提高系統的相位裕度,以減小系統的超調量,改善系統的穩定性,這是滯後校正的作用之一。

為了避免滯後環節的負相位對相位裕度影響,應盡量使網路的最大滯後相位遠離系統的截止頻率。其目的是保持未校正系統在要求的開環剪切頻率附近的相頻特性曲線基本不變。由此可知選擇滯後校正環節零極點的准則就是,使零極點盡量遠小於截止頻率,以降低相角滯後所帶來的影響。

(4)串聯超前與滯後校正裝置的設計擴展閱讀:

滯後校正對系統的影響和限制

一、影響:

1、改善了系統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統的相對穩定性;

2、減小了系統的最大超調量,但上升時間等增大;

3、本身對系統的穩態誤差沒有影響,但由於對中高頻段幅值的衰減,所以可以提高低頻段的幅值,提高穩態性能。

二、限制:

當系統在低頻段相頻特性上找不到滿足系統相位裕量點時,不能用相位滯後校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超前校正裝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滯後校正

E. 試設計一個串聯校正裝置

對是的
你這種都加進去叫
串聯滯後-超前校正
將兩種方法的優點進行綜合
請參考自動控制原理中的串聯校正

F. 串聯超前校正設計能實現了什麼功能 求詳細解答(廢話的別說)

串聯超前校正是將超前網路的最大超前角在校正後系統開環頻率特性的截止頻率處,提高校正後系統的相角裕度和截止頻率,從而改善系統的動態性能。

G. 超前校正裝置和滯後校正裝置各利用校正裝置的什麼特性對系統進行校正

超前校正復裝置利用控制系統中制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裝置,使用時需要獲得校正指標,一般用電阻和電容就可連接而成,即通過對系統引入相位超前校正環節來改變系統的頻率特性。

滯後校正裝置利用校正裝置的滯後相位特性(即相頻特性小於零)對系統進行校正。

(7)串聯超前與滯後校正裝置的設計擴展閱讀:

滯後校正對系統的影響:

1、系統的幅值穿越頻率減小;

2、幅頻特性在附近的斜率減小了,即曲線平坦了;

3、改善了系統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統的相對穩定性;

4、減小了系統的最大超調量,但上升時間等增大;

5、本身對系統的穩態誤差沒有影響,但由於對中高頻段幅值的衰減,所以可以提高低頻段的幅值,提高穩態性能。

參考資料:網路——超前校正裝置

網路——滯後校正

H. 系統校正方法如何選擇 串聯超前、串聯滯後、滯後超前

這個主要根據相角裕度y來看,經驗來說,y>10'的時候,選用超前校正比較好,-10<y<10的時候,選用滯後校正,y<10的時候選用滯後超前校正。

閱讀全文

與串聯超前與滯後校正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b級泄漏對應國內什麼等級 瀏覽:40
感統訓練前庭覺活動器材有哪些 瀏覽:446
第九空間全機械真人密室逃脫怎麼樣 瀏覽:295
機械引爆怎麼不控制風暴 瀏覽:124
工廠直飲水設備哪裡有 瀏覽:222
閥門gbpr什麼意思 瀏覽:599
敏捷訓練器材哪裡有賣 瀏覽:433
風光330工具箱 瀏覽:979
沖壓模具設計起重裝置設計 瀏覽:221
2018ti電流信號檢測裝置 瀏覽:612
豐田花冠儀表盤亮電池標志是什麼原因 瀏覽:36
危廢處置裝置設計需要資質 瀏覽:165
24節氣裝置設計 瀏覽:942
電動工具製作視頻 瀏覽:757
製冷工況壓焓圖怎麼畫 瀏覽:559
音頻設備失效怎麼辦 瀏覽:24
海龍工具箱演示下載 瀏覽:122
閥門廠對人體有害嗎 瀏覽:315
網紅用什麼唱歌移動設備 瀏覽:773
處理機械事故時應注意什麼意思 瀏覽: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