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是某同學做「除去水中的泥沙」實驗時的過濾裝置圖,試回答:(1)規范操作時,除圖中儀器外還必須的
(1)過濾時要用來到玻璃棒自,引導液體的流向,觀察圖示,缺少玻璃棒;
故答案為:玻璃棒;引流;
(2)a、b分別是鐵架台和漏斗;
故答案為:a鐵架台;b漏斗;
(3)由過濾的注意事項並結合圖示可知,該圖存在的明顯錯誤是:漏斗的下端沒有緊靠燒杯的內壁,應緊靠燒杯內壁;
故答案為:
漏斗下端管口應緊靠燒杯內壁;
(4)濾紙破損、過濾時液面高於濾紙的邊緣都可能使液體中的不溶物進入下面的燒杯,從而使濾液渾濁;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也能使濾液渾濁;
故答案為:濾紙破損(或儀器不幹凈,或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Ⅱ 材料一:某同學的過濾裝置如下,請列舉出右圖中的錯誤操作
(1)不使用玻璃棒引流,會造成過濾時液體濺出;漏斗下端管口未緊靠燒杯內壁,會使液體濺出;濾紙不能高於漏斗邊緣,否則會使濾液渾濁;傾倒液體時,標簽應向著手心,圖中標簽沒有向著手心,容易腐蝕標簽;膠頭滴管用完,應清洗干凈,膠頭在上,豎直放入燒杯中,圖中膠頭滴管平放在桌面上,容易腐蝕膠帽等.
(2)濾紙濕潤後要緊貼在漏斗內壁,不能留有空隙,若濾紙與漏斗內壁有空隙,則過濾的速度會比較慢;漏斗尖嘴要緊靠燒杯內壁,若漏斗尖嘴部分沒有緊靠燒杯內壁,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過濾的速度;
造成濾液渾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濾紙破損或液面高於濾紙邊緣等都會造成濾液渾濁;改正錯誤後,應該再過濾一次.
故答案為:
(1)①沒有用玻璃棒引流;②漏斗下端管口未緊靠燒杯內壁;③濾紙高於漏斗邊緣;④標簽沒有向著手心;⑤膠頭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2)濾紙與漏斗之間留有氣泡(或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內壁);濾紙破損(或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Ⅲ 如圖是實驗室過濾的裝置,請回答:(1)過濾需要的主要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過濾
(1)由圖示可知:過濾需要的主要儀器有玻璃棒、漏斗、鐵架台、燒杯;
(2)過濾的原理內是把不溶於容液體的固體物質跟液體分離開來的一種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3)過濾時一貼二低三靠的具體內容是:濾紙緊貼漏斗內壁,濾紙邊緣略低於漏斗邊緣,所倒入的混合液的液面略低於濾紙邊緣,燒杯口緊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故答案為:(1)玻璃棒;漏斗;鐵架台、燒杯;
(2)不溶性物質;
(3)漏斗內壁;漏斗邊緣;濾紙邊緣;燒杯口緊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Ⅳ 長頸漏斗和分液漏斗是什麼樣的有圖么
1、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是漏斗的一種,主要用於固體和液體在錐形瓶中反應時隨時添加液體葯品。一般還可以用分液漏斗替代。
長頸漏斗必須插至液面下,原因是為防止氣體生成時通過長頸漏斗下方逸出,也就是要形成液封。
(4)過濾實驗的裝置圖擴展閱讀
分液漏斗與長頸漏斗的區別:
分液漏斗的頸部有一個活塞,這是它區別於普通漏斗及長頸漏斗的重要原因,因為普通漏斗和長頸漏斗的頸部沒有活塞,它不能靈活控制液體。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將漏斗頸上的旋塞芯取出,塗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
將分液漏斗插入塞槽內轉動使油膜均勻透明,且轉動自如。然後關閉旋塞,往漏斗內注水,檢查旋塞處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漏斗內加入的液體量不能超過容積的3/4。而且不宜裝鹼性液體。為防止雜質落入漏斗內,應蓋上漏鬥口上的塞子。使用時,左手虎口頂住漏斗球,用拇指食指轉動活塞控制加液。此時玻璃塞的小槽要與漏鬥口側面小孔對齊相通,才便加液順利進行。
當分液漏斗中的液體向下流時,活塞可控制液體的流量,若要終止反應,就要將活塞緊緊關閉,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體。放液時,磨口塞上的凹槽與漏鬥口頸上的小孔要對准,這時漏斗內外的空氣相通,壓強相等,漏斗里的液體才能順利流出。分液時根據「下流上倒」的原理,打開活塞讓下層液體全部流出,關閉活塞。上層從上口倒出。分液漏斗不能加熱。
Ⅳ 如圖是某同學進行過濾的實驗裝置圖.(1)指出圖中的錯誤:①______;②______;(2)過濾後發現濾液仍然
(1)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應用玻璃棒引流;圖中漏斗下端沒有緊靠在燒杯內壁上,漏斗下端應緊靠在燒杯內壁上.
(2)濾紙破損,則混合物就會不經過濾直接進入濾液;待濾液體液面高於濾紙邊緣,液態混合物也會從過濾器外側流下;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濾液也會渾濁.
故答案為:
(1)①缺少玻璃棒引流;②漏斗下端沒有緊靠在燒杯內壁上;
(2)①濾紙破損;②濾液高於濾紙邊緣.
Ⅵ 如圖是某同學做「凈化黃泥水」實驗時的過濾裝置圖:(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a______,b______,c____
(1)圖中a是鐵架台,b是燒杯,c是漏斗.
(2)如不使用玻璃棒引流,會造成內過濾時液體容濺出,甚至會損壞濾紙;漏斗下端管口未緊靠燒杯內壁,會使液體濺出;
(3)濾紙破損,則混合物就會不經過濾直接進入濾液;待濾液體液面高於濾紙邊緣,液態混合物也會從過濾器外側流下;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濾液也會渾濁;
(4)若改正圖中兩處錯誤後,經過濾的液體,仍然渾濁,就要更換一張濾紙,換用干凈的燒杯接收濾液.
故答案為:
(1)鐵架台;燒杯;漏斗;
(2)無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未緊靠燒杯內壁;
(3)濾紙破損;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
(4)更換一張新的濾紙,換用干凈的燒杯接收濾液.
Ⅶ 抽濾裝置圖及儀器名稱
抽濾是一個物理術語,又稱減壓過濾,真空過濾,有雙重含義,物理術語中抽濾指利用抽氣泵使抽濾瓶中的壓強降低,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的方法。它的主要儀器有布氏漏斗,抽濾瓶,安全瓶。
一、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
Ⅷ 如圖是實驗室進行過濾操作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過濾適用於分離______.(2)過濾的操作要領可
(1)過濾適用於分離液固混合物;
(2)過濾的操作要領可歸納為「一貼、兩低、三靠」,專「一貼」屬指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否則會使過濾的速率變慢;
(3)如果漏斗內的液面高於濾紙的邊緣了,其後果是液體會從濾紙和漏斗之間流下,使濾液渾濁;
(4)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在燒杯的內壁,作用是:防止液體迸濺;
(5)過濾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6)經過濾,濾液仍然渾濁,其原因可能是①承接濾液的燒杯中含有雜質;②濾紙破損;③濾液高於濾紙邊緣.
故答案為:(1)液固混合物;
(2)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使過濾的速率變慢;
(3)濾液渾濁;
(4)內壁;防止液體迸濺;
(5)引流;
(6)濾紙破損;濾液高於濾紙邊緣.
Ⅸ 如圖是某同學用來除去水中難溶性雜質時所採用的過濾裝置圖.試回答:(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
(1)圖中a是鐵架台,b是漏斗,c是燒杯.
故答案為:鐵架台;漏斗;燒杯.
(2)玻璃棒的作用是把液體導入漏斗中,濾紙邊緣要高於液面,這樣可以防止過濾的液體不經過濾紙而直接流入燒杯中.
故填:引流;高於;防止過濾的液體不經過濾紙而直接流入燒杯中.
(3)過濾可以把不溶於水的固體除去,蒸餾可以得到幾乎純凈的水.
故填:不溶性;蒸餾.
(4)過濾的原理是根據固體不能通過濾紙上的小孔,而液體可以通過濾紙上的小孔.凡是不能經過濾器過濾就進入濾液的失誤,都能造成濾液渾濁;另外,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也會造成同樣的結果等.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液面高出濾紙邊緣、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都會導致過濾後濾液仍然渾濁;
故答案為:濾紙破損;過濾時液面高出濾紙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