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所示,是用來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1)實驗時要豎直向上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2)若鉤
(1)如果抄不勻速提升,將會使讀襲數不等於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影響計算,因此應該勻速拉動;
(2)拉力F=2N+0.4N=2.4N;
動滑輪有3段繩子承擔,拉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移動距離的3倍,因此彈簧測力計需向上移動30cm;
機械效率η=
W有 |
W總 |
Gh |
FS |
6N×0.1m |
2.4N×0.3m |
W有 |
W總 |
Gh |
FS |
8N×0.1m |
3.2N×0.3m |
⑵ 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功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
效率復是_____,機械制效率越高,這個機械的性能越好
3. 機械效率的高低與_____無關
4. 機械效率不是______,機械效率反映的是機械在一次做功的過程中有用功跟做功的比值,同一機械在不同做功的過程中,提起物體不同,機械效率往往會不同
5. 機械效率由_____和_____兩個因素決定,分析機械效率時不能只考慮一個因素
6. 當額外功一定時,機械所做的_____,機械效率就越高
⑶ (2008貴港)實驗室中「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每個滑輪組下面掛4個鉤碼,每個鉤碼
(1)只有讓鉤碼勻速上升,此時滑輪對鉤碼的拉力的大小才會等於鉤碼的重力,測力內計的示數才容等於拉力的大小;
(2)由圖甲可知,繩子的有效股數為3,
有用功:
W有=Gh=4×0.5N×0.2m=0.4J,
繩端移動的距離:
s=nh=3×0.2m=0.6m,
拉力做的總功:
W總=Fs=0.8N×0.6m=0.48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W有 |
W總 |
0.4J |
0.48J |
W有 |
W總 |
W有 |
W有+W額 |
1 | ||
1+
|
⑷ 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1)安裝好實驗器材後,記下鉤碼和拴住彈簧測
(1)如圖,用滑輪組拉動物體上升時,繩端要豎直向上勻速直線拉內動,勻速直線拉動時要讀容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繩端的拉力.
(2)鉤碼上升了0.2m,物體由三段繩子承擔,所以s=3h=3×0.2m=0.6m.故線端上移的距離錯誤.
W有=Gh=1.5N×0.2m=0.3J.故有用功正確.
W總=Fs=0.6N×0.6m=0.36J.故總功錯誤.
η=
W有 |
W總 |
0.3J |
0.36J |
⑸ 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1)安裝好實驗器材後,記下鉤碼和拴住彈簧測力
(1)在此題中,要正確測量拉力,需要勻速拉動測力計.並讀出測力計的示數回.
故答案為:勻答速;彈簧測力計示數.
(2)由圖知,此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s=3h=3×0.2m=0.6m.所以線端移動距離測量錯誤.
因為總功為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所以總功計算錯誤.
故答案為:拴住彈簧測力計的線端提升的距離s;總功W總.
(3)提起的物體越重,所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值越大,所以機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為:<.
⑹ 小雪和小紅在「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使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彈簧測力計和鉤
(1)根據二力平衡知,只有豎直向上勻速直線拉動彈簧測力計時,拉力才等於版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動權滑輪被3根繩子承擔,拉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移動距離的3倍,因此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錯了,應為0.6m;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W有 |
W總 |
Gh |
Fs |
1N×0.2m |
0.5N×0.6m |
⑺ 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另外提供的實驗器材還有:一把刻度尺、鉤碼
(1)①要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要測量鉤碼的重力G,鉤碼升高回的距離h,拉答力F,拉力移動的距離s,並且要進行多次測量進行比較,設計的實驗表格如下:
實驗次數 | 鉤碼的重力 G/N | 鉤碼上升的高度 h/m | 繩端的拉力 F/N | 繩端移動的距離 s/m | 機械效率 η/% |
1 | |||||
2 | |||||
3 |
W有 |
W總 |
Gh |
Fs |
Gh |
Fs |
Gh |
Fnh |
G |
nF |
2N |
3×0.8N |
Gh |
Fs |
⑻ 滑輪組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決定於滑輪組的使用效果。動滑輪被幾根繩版子承擔,力就是物體和權動滑輪總重的幾分之一。原理是:n為奇數時,繩子從動滑輪為起始。用一個動滑輪時有三段繩子承擔,其後每增加一個動滑輪增加二段繩子。如:n=5,則需兩個動滑輪(3+2)。
n為偶數時,繩子從定滑輪為起始,這時所有動滑輪都只用兩段繩子承擔。如:n=4,則需兩個動滑輪(2+2)。
其次,按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原理是:一個動滑輪一般配一個定滑輪。力作用方向不要求改變時,偶數段繩子可減少一個定滑輪;要改變力作用方向,需增加一個定滑輪。
(8)滑輪組的作用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滑輪組是由一定數量的定滑輪和動滑輪以及繞過它們的繩索組成。滑輪組具有省力和改變力的方向的功能,是起重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
滑輪組共同負擔構建重量的繩索根數稱為工作線數。通常,滑輪組的名稱以組成滑輪組定滑輪與動滑輪的數目來表示。如由四個定滑輪和四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稱為四四滑輪組。
工廠中常用的差動滑輪(俗稱手拉葫蘆)也是一種滑輪組。滑輪組在起重機、卷揚機、升降機等機械中得到廣泛應用。
⑼ 二外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完成了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以後
甲、乙兩個小抄組的動滑輪重相同,提起的鉤碼重也相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不同,測出的滑輪機械效率卻不同,可能的原因是:
測拉力時沒有使測力計勻速上升,造成測量的力不準確;或滑輪和輪與軸間的摩擦力大小不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