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概述自動控制原理在焊接工程中的應用;舉一個焊接控制例子,畫出裝置原理圖或邏輯方框圖,並說明工作原理
QH-ARC103為其最新的控製法。該法通過動態響應性能極好的電源,實現電源外特性的實時切換,電弧長度在兩設定點之間變化,系統具有很好的調節性能。但這些控制方法是具體針對某些焊接工藝,在實際應用中還需進一步改進。
脈沖MIG焊門限控制系統是通過設定電弧電壓的門限值來實現其控制,當焊絲的熔化和焊絲的送進使電弧工作點移動時,電弧電壓不超過設定的門限值,從而使弧長得到控制。如圖1-2所示。焊接時,電弧工作點位於兩條恆流外特性Ib或Ip上,當電弧工作點工作在維弧階段時,焊絲送進速度大於熔化速度,電弧工作點沿Ib恆流線向下移動,當到達設定的門限值A點時,控制系統使電源外特性切換到Ip,即脈沖階段,此時焊絲送進速度小於熔化速度,電弧工作點沿恆流線向上移動,當移動到設定的門限值B時,控制系統使電源外特性又切換到,即維弧階段,如此循環就實現了脈沖MIG焊脈沖參數的自動控制。其弧長控制在La1和La2之間,適當地選擇A和B點的值就可以實現穩定的焊接。該類方法是以調節脈沖頻率而克服弧長的擾動來調節焊絲的熔化速度,在脈沖峰值階段可能未停留足夠時間,所以熔滴過渡不能確保一脈一滴的情況。
原理是:主要是通過焊接電壓控制電弧長度,電壓和電弧有一個關系,通過定時採集電壓數據,對比設定電壓,通告PLC調節焊槍高度以調節弧長
⑵ 2台電動機的污水泵加自動的控制箱電路圖,誰能發給我
污水泵控制箱、污水泵控制箱、污水泵控制箱接線圖、污水泵控制箱接線圖
污水泵控制箱通常採用液位控制原理。液位排污泵控制櫃通常採用高性能浮子開關和控制櫃功能,當液位高時啟動排污泵,當液位低時停止排污泵
一、污水泵控制箱原理如下:
1、污水泵控制箱控制污水泵出口端液位的原理
供水的工作狀態是控制污水泵出口末端集水坑的水量。我們稱之為供水工作狀態的液位控制。污水泵控制箱接線中,只需將浮子開關常閉觸點的兩根引線分別接在Y1和Y2上。
這種連接方式是當污水泵出口段水滿時,浮子在設置時能浮到白球位置,常閉觸點自動斷開,污水泵停止工作。
(2)自動添加裝置原理圖擴展閱讀:
排污泵故障原因及排除:
1、污水泵運行後,沒有流量原因分析和空氣塞排除方法。檢查出口排放閥。泵反轉。經常啟閉閥門,啟停泵數次,啟停時間間隔2-3分鍾,檢查泄壓閥是否按安裝方法安裝。打開閥門,檢查閥門安裝方向是否錯誤,關閉主電源,更換兩根電源線。
2、污水泵流量或揚程下降原因分析。送貨頭太高。泵送介質被旁路。出水管漏水。出水管可能部分被泥沙堵塞。泵部分堵塞。葉輪或底座磨損。關閉控制箱主電源,更換兩相電源線。
檢查:型號選擇是否正確;出水管尺寸是否正確。檢查閥門是否關閉,然後在滿負荷下測試泵。找出漏點並修理。檢查管路,清潔或更換。檢查並清潔泵(包括濾網中使用的泵)。調整間隙或更換零件。
3、污水泵頻繁啟停原因分析浮球開關選擇距離過短。止回閥失靈,止回閥不回,使液體流回污水池。a、重新調整浮動開關以延長操作時間。B、檢查並修理閥門。
4、排污泵故障原因分析浮球開關功能失常。浮子卡在工作位置。檢查,必要時更換。根據需要松開並調整位置。
5、污水泵啟動後,斷路器和過載裝置跳閘。電壓太低。電壓太高。電機接線錯誤。沉積物沉積在蝸殼的底部。
檢查電壓,如果電壓過低,就不能使用;如果電纜過長,導致電壓降過大,盡量縮短電纜,並適當選擇較粗的電纜。使用變壓器,將電壓調整到正常范圍。檢查控制箱中的電纜顏色編號和接頭編號,並檢查接線。清潔泵和油底殼,請參閱安裝說明的相關部分。
6、排污泵不能啟動的原因是檢修方法不通電。繞組、電纜、端子或控制箱中存在斷路。檢查控制箱電源是否正常。檢查電纜、電機接頭和繞組。
7、排污泵不能啟動,保險絲熔斷或斷路器跳閘。通過分析可以消除浮球故障。繞組、連接器或電纜短路。泵堵塞了。檢查旁路浮子開關是否可以啟動泵,如果可以,檢查浮子開關。用歐姆表檢查。如果短路,檢查繞組、端子和電纜。切斷電源,將泵從污水池中取出,清除障礙物,試著復位。
⑶ 冷霜自動灌裝機設計圖 (機械原理 二維)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旋轉型灌裝機運動方案設計
指導教師:庄幼敏
小組成員:
機械0404 王小琛 040800404
機械0404 趙鳳滿 040800405
2007年1月19日
目錄
1. 題目
2. 設計題目及任務 …………………………………………………………………………1
2.1 設計題目 …………………………………………………………………………1
2.2 設計任務 …………………………………………………………………………1
3.運動方案 …………………………………………………………………………2
3.1 方案一 …………………………………………………………………………2
3.1方案二 …………………………………………………………………………2
3.3方案三 …………………………………………………………………………2
3.4 凸輪式灌裝機 …………………………………………………………………………4
4.運動循環圖 …………………………………………………………………………4
5.尺寸設計 …………………………………………………………………………4
5.1 蝸輪蝸桿設計 …………………………………………………………………………5
5.2 齒輪設計 …………………………………………………………………………5
5.3 傳送帶設計 …………………………………………………………………………5
5.4 曲柄滑塊設計 …………………………………………………………………………5
5.5 平行四邊形機構設計 …………………………………………………………………5
5.6 槽輪的設計 …………………………………………………………………………5
6. 電演算法與運動曲線圖 ………………………………………………………………………6
6.1 曲柄滑塊機構運動曲線圖…………………………………………………………………6
6..2 平行四邊形機構的運動曲線圖…………………………………………………………6
7.小結 ……………………………………………………………………………………………8
7.2設計小結……………………………………………………………………………………8
8.參考數目………………………………………………………………………………………8
9.附圖――方案一二機構運動簡圖
一、題目:旋轉型灌裝機運動方案設計
二、設計題目及任務
2.1設計題目
設計旋轉型灌裝機。在轉動工作台上對包裝容器(如玻璃瓶)連續灌裝流體(如飲料 、酒、冷霜等),轉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實現灌裝,封口等工序為保證這些工位上能夠准確地灌裝、封口,應有定位裝置。如圖1中,工位1:輸入空瓶;工位2:灌裝;工位3:封口;工位4:輸出包裝好的容器。
圖1 旋轉型灌裝機
該機採用電動機驅動,傳動方式為機械傳動。技術參數見表1
表1 旋轉型灌裝機技術參數
方案號 轉台直徑
mm 電動機轉速
r/min 灌裝速度
r/min
A 600 1440 10
B 550 1440 12
2.2設計任務
1.旋轉型灌裝機應包括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等三種常用機構。
2.設計傳動系統並確定其傳動比分配。
3.圖紙上畫出旋轉型灌裝機地運動方案簡圖,並用運動循環圖分配各機構運動節拍。
4.電演算法對連桿機構進行速度、加速度分析,繪出運動曲線圖。用圖解法或解析法設計連桿機構。
5.凸輪的設計計算。按凸輪機構的工作要求選擇從動件的運動規律,確定基圓半徑,校核最大壓力角與最小曲率半徑。對盤狀凸輪要用電演算法計算出理論廓線、實際廓線值。畫出從動件運動規律線圖及凸輪廓線圖
6.齒輪機構的設計計算。
7.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8.完成計算機動態演示。
2.3 設計提示
1.採用灌裝泵灌裝流體,泵固定在某工位的上方。
2.採用軟木塞或金屬冠蓋封口,它們可以由氣泵吸附在壓蓋機構上,由壓蓋機構壓入(或通過壓蓋模將瓶蓋緊固在瓶口)。設計者只需設計作直線往復運動的壓蓋機構。壓蓋機構可採用移動導桿機構等平面連桿機構或凸輪機構。
3.此外,需要設計間歇傳動機構,以實現工作轉台的間歇傳動。為保證停歇可靠,還應有定位(縮緊)機構。間歇機構可採用槽輪機構、不完全齒輪機構等。定位縮緊機構可採用凸輪機構等。
三、運動方案
3.1 方案一:(機構簡圖見附圖)
用定軸輪系減速,由不完全齒輪實現轉台的間歇性轉動。此方案的優點是,標準直齒輪與不完全齒輪均便於加工。缺點:一方面,傳動比過大,用定軸輪系傳動時,佔用的空間過大,使整個機構顯得臃腫,且圓錐齒輪加工較困難;另一方面,不完全齒輪會產生較大沖擊,同時只能實現間歇性轉動而不能實現自我定位。
3.2 方案二:
灌裝與壓蓋部分採用如圖所示的等寬凸輪,輸送部分採用如圖所示的步進式傳輸機構。缺點:等寬凸輪處會因摩擦而磨損,從而影響精確度;步進式傳輸機構在輸出瓶子的時候,需要一運動精度高的撥桿。
3.3 方案三:
1.如圖所示,由發動機帶動,經蝸桿渦輪減速;通過穿過機架的輸送帶輸入輸出瓶子;
由槽輪機構實現間歇性轉動與定位;壓蓋灌裝機構採用同步的偏置曲柄滑塊機構,另外,在
壓蓋灌裝機構中,分別設置了進料口、進蓋口以及余料的出口,如上圖所示。
此方案為我們最終所選擇的方案。
2.優缺點分析。
優點:蝸輪蝸桿傳動平衡,傳動比大,使結構緊湊;傳送帶靠摩擦力工作,傳動平穩,能緩沖吸震,雜訊小;槽輪機構能實現間歇性轉動且能較好地定位,便於灌裝、壓蓋的進行。
缺點:在平行四邊行機構中會出現死點,在機構慣性不大時會影響運動的進行;由於機構尺寸的限制,槽輪需用另外的電動機來帶動。
3.4 在設計過程中,曾考慮過用下圖的凸輪機構作為壓蓋灌裝機構,從而六個工位連續工作,以提高效率,但考慮到輸送裝置等各方面原因後,放棄了此方案。
四、運動循環圖
以曲柄滑塊機構的曲柄轉過的角度為參考(與槽輪的導輪轉過的角度相同)
工作轉台
停止
轉動
停止
灌裝壓蓋機構的滑塊
退
進
0 60 120 150 180 240 300 360
五、尺寸設計
5.1 蝸輪蝸桿設計:
齒數 模數(mm) 壓力角(0) 螺旋角 直徑(mm)
蝸輪 20 25 20 14.04 100
蝸桿 1 25 20 14.04 500
5.2 齒輪設計(下圖所示的惰輪以及與其嚙合的一對齒輪)——採用標准齒輪
模數(mm) 壓力角(0) 齒數 直徑(mm)
齒輪1 5 20 20 100
齒輪2 5 20 60 300
5.3 傳送帶的設計
速度:V=wr=72r/min*50mm
每兩個瓶子之間的距離S: t=S/v=1/(w1/6 ) 其中 w1為轉台的角速度 12r/min
解得:S=50mm
5.4 曲柄滑塊機構的計算
由機構整體尺寸,行程為137mmm ,行程速比系數K=1.4 偏心距為50mmm 具體設計過程見圖解法
5.5 平行四邊形機構的設計
由於已知曲柄長度為50mm,連架桿長度為706.61mm,由平行四邊形定理可得出該機構的尺寸。
5.6 槽輪的設計
L=450mm Ψ=30 ∴ R=LsinΨ =225 mm s=LcosΨ=389 mm
h≥s-(L-R-r)=130mm d1≤2(L-s)=60mm d2<2(L-R-r)=100mm
其中 L為中心距 圓銷半徑r=30mm d1為撥盤軸的直徑 d2為槽輪軸的直徑
六、電演算法與運動曲線圖
6.1 曲柄滑塊機構運動曲線圖
滑塊的位移分析
滑塊的速度分析
滑塊的加速度分析
由上述運動曲線圖知:該機構具有急回特性,由加速度曲線知,該機構沖擊較小。
6.2 平行四邊形機構的運動曲線圖
對A點進行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
A點的加速度曲線
位移曲線
速度曲線
由上述曲線可以看出,平行四邊形機構在運動過程中,為勻速運動,加速度會發生突變,因而存在著沖擊。
七、小結
7.1方案簡介
在整個系統運用到了蝸桿蝸輪機構,槽輪機構,偏置曲柄滑塊機構等常用機構。完成了從瓶子的傳輸到灌裝,壓蓋,最後輸出的機器。
旋轉型灌裝機,是同時要求有圓盤的轉動,曲柄滑塊機構的運動和傳送帶的傳送的機構。
圓盤間歇轉動部分:因為在系統的原始要求中需要有間歇轉動的特性,而工位為6個,所以在其中首先引入了可以實現間歇轉動的典型機構——槽輪機構。且槽輪機構的轉動速度是圓盤轉速的6倍,並且在轉動時分別在6個工位進行停歇。
灌裝封口急回部分:灌裝和風口雖然為兩個工位,但其的運動特性是一樣的,只是有一個時間的差值而已。而我們學過的有急回特性的最典型且簡單的機構就是偏置曲柄滑塊機構。因為圓盤的轉動為12r/min,而每一轉有6個瓶子需要進行灌裝和封口的工序,所以需要曲柄的轉速也為72r/min。所以曲柄與發動機的傳動比就為20:1,所以其前面的輪系傳動只需要完成傳動從1440r/min到72r/min的變化,所以,在這之後用了蝸桿蝸輪機構將其傳動比直接變為20:1。但由於在這兩個位置的方向問題,兩個偏置曲柄滑塊為反方向的運動。因為這樣,又在兩個曲柄之間添加了兩對小的齒輪副,以實現其方向的轉換。
7.2設計小結
在真正開始設計這個機構之前,我們曾經有過很多想法,有些很幼稚,甚至不能算是機械專業的學生設計的方案,有些又過於復雜,只能想出來,卻很難實現。這次課程設計,是我們第一次將本學期《機械原理》這門課程中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到實際中,另外對於機械設計也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設計,我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從最初的毫無頭緒到逐漸做出雛形,然後進一步改進。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在實踐中摸索成長,同時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只有認真地掌握好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才能夠得心應手。
八、參考資料
1.《機械原理》(第六版) 孫桓 陳作模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第二版)朱文堅 黃平 編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3.《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 孫德志 張偉華 鄧子龍 編 科學出版社
4.《機械設計與理論》 李柱國 主編 科學出版社
5.《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朱家誠 主編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我找了很長時間。都沒找到,湊合用吧。。
⑷ 如圖所示,是乳牛自動喂水器的裝置原理圖,請你觀察後回答:(1)該裝置應用了哪些物理知識或原理,寫出
(1)乳抄牛自動喂水器的裝置的t型自襲動放水裝置是一個杠桿.左右容器是一個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是一個連通器.
(2)飛船噴射燃氣,飛船給燃氣一個向後的力,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氣給飛船一個向前的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a.用溫度計測溫度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工作的,跟重力無關.可以在太空測量.
b.用彈簧秤測拉力是根據彈簧的伸長於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跟重力無關.可以在太空測量.
c.用天平測質量是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工作的,杠桿受到的動力和阻力跟重力有關,不能在太空中用天平測量質量.
d.用電子表測時間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跟重力無關.可以在太空測量.
故答案為:(1)杠桿平衡條件;連通器;(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⑸ 沖床自動送料裝置結構圖和工作原理
給你介紹下NCF系列滾輪送料機的工作原理吧
送料機與沖床聯機時,需要至少2個信版號:送料權、放鬆(2個信號來自沖床凸輪)
送料機PLC根據設定的送料長度,在收到送料信號後,輸出信號到伺服放大器,伺服放大器控制電機運轉,電機運轉的度數由編碼器反饋回伺服放大器,二者配合完成設定的送料長度傳送。
當沖床到達下死點時,送料機PLC接收到放鬆信號,此時PLC輸出1個信號驅動電磁閥動作,此電磁閥控制送料機氣缸,氣缸活塞動作,使送料機構上滾輪松開。
這就是送料機的主要工作過程,如此循環動作,完成沖壓過程。
⑹ 沖床自動送料裝置結構圖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給你介紹下NCF系列滾輪送料機的工作原理吧x0dx0a送料機與沖床聯機時,需要至少2個信號:送料、放鬆(2個信號來自沖床凸輪)x0dx0a送料機PLC根據設定的送料長度,在收到送料信號後,輸出信號到伺服放大器,伺服放大器控制電機運轉,電機運轉的度數由編碼器反饋回伺服放大器,二者配合完成設定的送料長度傳送。x0dx0a當沖床到達下死點時,送料機PLC接收到放鬆信號,此時PLC輸出1個信號驅動電磁閥動作,此電磁閥控制送料機氣缸,氣缸活塞動作,使送料機構上滾輪松開。x0dx0a這就是送料機的主要工作過程,如此循環動作,完成沖壓過程。
⑺ 求水位自動控制裝置的原理圖
水位自動控制裝置(液位自動控制)的原理圖如下:
工作過程:
假定由於某一因素使得疏水生成量突然增大,那麼系統原有的平衡被破壞,加熱器內水位上升,相應地信號筒內水位也上升,使得槽孔處汽體的通流面積減小,調節管路內汽相流量減小,液相流量增大,導致調節閥喉部汽相通流面積減小,疏水有效通流面積增大,從而疏水排出量不斷增大,最後在新的水位高度上建立平衡,反之亦然。控制系統的調節過程可分為減壓、抽吸、控制3個不同環節。
1、減壓環節:
疏水從加熱器排出經疏水管路進人調節閥,在收縮段內加速,壓力降低到喉部混合點壓力的過程,稱為減壓環節。減壓環節的計算任務是根據控制環節的疏水流量分配,確定出喉部混合點的壓力。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減小節流閥開度,能降低混合點處的壓力。
2、抽吸環節:
根據信號筒感受到的加熱器內水位訊號,調節汽體和一部分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經調節管路到達調節閥喉部混合點的過程,稱為抽吸環節。抽吸環節是根據減壓環節獲得的壓力降,求出調節管路內的汽液兩相流量。
3、控制環節:
兩股流體在調節閥喉部相互作用後混合,壓力迅速降低,而後在擴張段內充分迴流,壓力有所升高的過程,稱為控制環節。控制環節是確定疏水流量在調節閥前疏水管路及調節管路內的分配比例,以滿足系統管路內的壓力平衡。
由於兩股流體的相互作用發生在調節閥喉部處很短的距離內,且汽液兩相間存在著極其復雜的傳熱傳質過程,液體內蒸時由於相間熱阻的存在,汽液兩相間達到熱平衡需要一定的時間。汽化速率的大小與閃蒸時液體的過熱度、傳熱系數、傳熱面積及流型都有關系,在計算時必須做一些簡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