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測量空氣中的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有哪些
集氣瓶(廣口瓶)、燃燒匙、導管(止水夾)、燒杯
『貳』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准備用氫氣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1)寫出儀器名
(1)儀器名稱:A長頸漏斗;D燒杯; (2)鋅粒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專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3)對於操作的填寫,根據上面關於關閉開關B後冷卻至室溫後,此時乙裝置處於密閉狀態,所以要觀察現象就要改變乙裝置的密閉狀態,所以應該打開開關C.觀察到的現象是水倒吸入乙裝置,大約占集氣瓶容積的
(4)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雖然消耗掉氧氣,但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能用CO氣體代替氫氣進行上述實驗;如果用CO氣體代替氫氣改進措施:驗前在乙瓶內壁先附著一層濃NaOH溶液. 故答案為:(屬1)長頸漏斗;燒杯; (2)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3)打開開關C;丙中的水倒流入乙瓶,進入水的體積約占乙瓶容積的
(4)不能;實驗前在乙瓶內壁先附著一層濃NaOH溶液. |
『叄』 收集並測量氧氣體積的裝置
(1)利來用圖1裝置能製取自氧氣.發生裝置是固液常溫型,為製取氧氣,實驗前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其依據是 分子在不斷的運動(用微粒觀點解釋),b中的黑色固體在反應中作用是催化作用;
(2)儀器名稱為:b為錐形瓶;
(3)若完全反應後量筒內水的體積如圖2,收集方法是排水法,量筒內的示數為96mL,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
故答案為:(1)檢查裝置氣密性; 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催化作用;
(2)錐形瓶;
(3)96 凹液面最低處保持相平
『肆』 測量氧氣體積的雙玻璃管裝置
(1)儀器C可以用來製取二氧化碳,連接3用來除去HCl,4連接6可使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然後連接2可除去未反應的二氧化碳,最後連接8測量氣體的體積,所以順序為:⑤③④⑥⑦②①⑧,故答案為:⑤③④⑥⑦②①⑧;
(2)只有儀器C可以用來製取二氧化碳,制氣原料應該採用大理石和鹽酸,可在C中加止水夾,可控制反應的進行,
故答案為:大理石;鹽酸;
(3)此法製得的二氧化碳中會含有少量氯化氫,須通過裝有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以除去這些氯化氫,故答案為:吸收CO 2 中混有的HCl;
(4)為了較准確地測量氧氣的體積,除了必須檢查整個裝置的氣密性之外,在讀取反應前後甲管中液面的讀數.求其差值的過程中,應注意:讀數時要調節E中甲乙的液面使其同一高度;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且在常溫下測量,故答案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