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下列4個裝置是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部分演示實驗圖,其中能證明種子呼吸時釋放出二氧化碳的裝置是()
種子萌發時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氣分解種子體內的有機物釋放能量,同時產生二氧化碳. A和B裝置是驗證呼吸作用釋放熱量,C裝置中的石灰水不會變渾濁. D裝置中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使瓶中的二氧化碳增多,當向瓶內慢慢注入清水後,瓶中的二氧化碳就會沿著彎曲的玻璃管進入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試管中,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碳酸鈣,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此D圖可以表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故選:D |
Ⅱ 怎麼做植物呼吸實驗
實驗內容:觀察種子的呼吸作用,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
實驗准備:
(一)實驗材料的准備
1.提前2天浸泡種子,用於觀察植物呼吸現象的演示實驗;
2.提前一天做「種子萌發時釋放能量」的演示實驗,用於課堂教學時演示使用;
3.提前一周將蠶豆幼苗移栽到小花盆裡,以備學生選用於「探究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的實驗;
4.教師提供足夠的實驗材料(如燒杯、玻璃瓶、種子等)。
(二)葯品試劑的准備
石灰水
學生操作配製:在一個大燒杯里注入500mL清水,加入1g生石灰(CaO),攪拌均勻。待石灰沉澱後,倒出上面澄清的石灰水,用濾紙過濾。將澄清的石灰水放入試劑瓶中密封待用。
(三)生物興趣的學生進行分組。
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小組,每組2—4人。
實驗過程:
(一)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的實驗。
A組實驗准備:
甲、乙兩個玻璃瓶中分別裝有等量的萌發種子和煮熟後冷卻至室溫的種子,封口後在溫暖的地方放置一夜。
A組實驗過程:
用燃燒匙將燃燒的蠟燭放入甲、乙兩個玻璃瓶中。
A組操作實驗現象:
將燃燒的蠟燭放進甲瓶里,蠟燭立即熄滅了,放入乙瓶的蠟燭正常燃燒。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1.演示實驗中煮熟種子的作用是什麼?(作為對照)
2.為什麼將實驗裝置放到溫暖環境中?(有利於實驗正常進行)
3.分析實驗現象,你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將燃燒的蠟燭放進甲瓶里,立即熄滅了,說明甲瓶里缺少氧氣;而乙瓶中有氧氣,所以蠟燭正常燃燒。結論是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時吸收氧氣。)
(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B組做實驗二准備:
甲、乙兩個玻璃瓶中分別裝有等量的萌發種子和煮熟後冷卻至室溫的種子,蓋嚴瓶口(瓶蓋上有玻璃導管要密封),在溫暖的地方放置一夜。
B組做實驗過程:
將瓶蓋上有玻璃導管通入裝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瓶中。
B組做實驗現象:
甲玻璃瓶中的氣體使石灰水變渾濁。 乙瓶不能。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甲瓶里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說明萌發種子進行呼吸時釋放二氧化碳。
(三)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C小組實驗三準備:
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等量的萌發種子和煮熟後冷卻至室溫的種子,各插入一個溫度計,密封4個小時。
C小組實驗過程:
觀察甲、乙兩個保溫瓶內溫度的變化。
C小組實驗現象:
裝有萌發種子的保溫瓶里的溫度,比裝有煮熟種子的保溫瓶里的溫度高。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萌發的種子產生了熱,說明萌發種子進行呼吸時釋放能量。
Ⅲ 如圖是萌發種子呼吸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回答下面問題.(1)該實驗中,檢測二氧化碳的原理是______.(2)
生物體內的抄有機物在細胞內的襲線粒體上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1)試管中裝的是澄清石灰水,該實驗檢驗二氧化碳的原理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該實驗中,要選用萌發種子的道理是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
(3)往漏斗中加清水的目的是排出瓶中的二氧化碳.
(4)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最好還設計-個同樣的裝置只是在裝置內裝煮熟的種子,實驗中設置另一瓶的目的是與圖示中的起對照作用.兩組實驗的變數是種子是否有生命.
(5)圖中向漏斗中加入清水,瓶中空氣進入導氣管內,瓶內氣體通入試管內;由於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不溶性的碳酸氫鈣,使石灰水變渾濁,這一現象也說明了種子萌發產生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
(3)排出瓶中的二氧化碳;(4)死亡的種子對照;(5)種子萌發時放出了二氧化碳
Ⅳ 做種子萌發實驗要用的用具
了取得正確的發芽試驗結果,必須選用各種先進和標準的發芽設備。包括發芽箱(Germinating box)、發芽室(Germinating room)、數種設備(Seed counting apparatus)及發芽床(Germination medium)及發芽容器(Germination container)等,以滿足種子發芽的各種條件,保證測得正確的發芽力。
(一)發芽箱和發芽室 發芽箱的作用是提供種子發芽所需溫度、濕度或水分、光照等條件,或者具有自動變溫的功能。因此,對發芽箱的基本要求是保溫良好,光照滿足,通氣良好,調節簡便,控制准確,箱內不同部位溫差小。
1.電熱恆溫發芽箱 這是一類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發芽箱。如電熱恆溫箱、電熱恆溫培養箱、電熱恆溫兩用箱(即發芽和乾燥兩用箱)等。這類發芽箱的構造主要由保溫、加熱和控溫等部分組成。這是所有發芽箱都須具備的基本結構。保溫部分即為箱身,目前多用具有隔熱材料的夾層金屬皮構成;加熱部分多為電熱絲;溫度控制部分目前多採用電接點水銀導電表一繼電器進行溫度自動調控。此類發芽箱的使用十分方便。只要旋轉磁性螺帽,將溫度計中的溫度指示塊調節到發芽所需溫度即可。
2.變溫發芽箱 目前我國已開發幾種變溫發芽箱。它們都有一個保溫良好的箱身。箱的下部設有加熱系統,箱的上部設有製冷系統。根據發芽技術要求,可以升溫、降溫或變溫。箱身後部裝有鼓風機,使箱溫保持一致。箱內中間配有數層發芽網架,在箱的內壁裝有日光燈,供給發芽的光照。其特點是採用微電腦可自動調節和控制所需變溫和光照條件。可控制變溫的時間和溫度轉換,即在高溫(如30℃)時段保持8h,低溫(20℃)時段保持16h。高溫和低溫可根據發芽溫度在開始時調節好。當不需用變溫時,也可採用單路控制,以保持恆溫。該箱控制溫度范圍為5~50℃,是一種功能較為完備的發芽箱。
由浙江省種子管理站、浙江農業大學種子科學中心聯合監制的由杭州錢江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製造ZGX—258A智能光照培養箱,其性能和技術指標見彩圖1 。該產品符合GB/T3543、1~3543.7—1995種子檢驗國家新標准。
3.光照發芽箱 這種發芽箱具有加溫、供水和光照多種功能。如我國生產的萌芽牌光照發芽箱,其基本結構與國際通用的耶可勃遜發芽裝置相同。箱身為一個恆溫水槽,其上配有玻璃蓋用以保溫保濕,在水槽中下部裝有一套浸入式電力加熱器。恆溫控制由水銀溫度導電表和繼電器來完成。水槽上面設有一塊開有32個圓孔的金屬板。每一孔上可放發芽器。
4.人工氣候箱 目前我國已設計和生產有幾種類型的人工氣候箱。這種類型的氣候箱,裝備有致冷加熱、加濕、光照和風扇等系統,採用微電腦控制技術,具有自動快速變溫,變光和調濕功能,能完全滿足各種作物種子發芽所需的條件,可按種子發芽技術規定,任意設置,並具有自動時差糾正,超欠溫報警和延遲啟動保護等功能。這是一類較先進的種子發芽箱。
由浙江省種子管理站、浙江農業大學種子科學中心聯合監制、由杭州錢江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製造的ZRX-300D智能人工氣候培養箱其性能和技術指標見彩圖1。該產品符合GB/T3543.1~3543.7—1995種子檢驗國家新標准。
5.發芽室 目前我國已在上海、山東、浙江、江西等省市種子檢驗室中裝備了智能人工氣候室。其每間面積12~15m2,牆壁和天花板裝上保溫隔材料,室內裝有冷暖風機、除濕機通風換氣扇、臭氧發生器、紫外消毒燈等設備,並裝備有自動加濕、控溫、自動進水系統的種子發芽車。採用微電腦控制技術,具有自動控溫、變溫、控光、變光,時間程序任意設備、自動時差糾正、超欠溫報警、啟動延時保護、過載過流、缺相斷電保護等功能。並且室內也具有除濕通風、照明,臭氧和紫外清毒等功能。特別是室內配置的發芽車,採用獨立的超聲波加濕器,能按種子發芽的需要,調節控制適宜的濕度,更適合紙巾卷和開口容器的發芽和幼苗培育。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種子發芽室。
ZRX一1A智能人工氣候室在上海種子管理站建成投入使用,並已通過專家鑒定,其技術指標見彩圖2。
(二)數種設備 目前常用的發芽數種設備有活動數種板、真空數種器和電子自動數粒儀。其中最常用的有活動數種數板和真空數種器。現分別介紹如下。
1.活動數種板 這種數種板主要適用大粒種子(如大豆、玉米、菜豆)、脫絨棉籽等種子的數粒和置床工作。它們由兩塊開孔薄板和框架構成。其中薄板開孔的孔徑大小要適於欲種子的種類。其孔徑應能通過1粒最大的種子,而小於兩粒最小種子直徑之和,恰好每孔能通過1粒種子,確保數種數目的准確性。一般上板能活動,下板固定。當上板和下板孔洞錯開時,種子留在上板上。當拉動上板,把兩板孔洞對齊時,則種子落下置床,十分方便。並且其框架大小和數種孔洞分布要與規程和發芽床大小相配套。
使用時先選擇適用的數種板型號,左手拿平數種板,右手將足夠多的種子倒在數種板上,稍加提動,使每孔落有種子,然後將數種板稍加傾斜,倒去多餘種子,再核查一下,補缺除多。當每孔恰好1粒種子時。移置發芽床上,稍加移動上板,使種子下落在發芽床上,達到數種和置床的目的。
2.真空數種器 這是世界各國種子實驗室廣泛應用的數種設備。我國從1989年引進美國技術,已仿製和研製成功,適用的種子真空數種器。其中ZS—750種子真空數粒器是參照美國樣機和技術,採用仿西德的XD型單級旋片式真空泵作為真空源,泵體可與操作控制台分離,通過增強管聯接,操作者基本不受雜訊影響。該機器具有技術先進、適應性廣、噪音低、結構合理、操作方便等特點。根據不同的種子類型選用適合的數種頭,調節適合的吸力大小,可以計數大多種子,數粒方便、准確和快速,並能直接置床,顯著地提高發芽工作效率。
本機器適用於農業、蔬菜、林木和牧草等各級種子檢驗室的檢驗、科研和教學實驗室的使用,是種子發芽試驗不可缺少的實用工具,它的適用性廣,對絕大多數農、林、牧種子均能應用,並且數粒准確,置床方便,對單子葉、雙子葉和不同形狀的種子都能適用。
(三)發芽床和發芽容器
1.發芽床 發芽床是供給種子發芽水分和支撐幼苗生長的基質。
種子檢驗規程規定的發芽床主要有紙床、砂床以及土地等種類。各種發芽床都應具備保水性好、通氣性良、無毒質、無病菌和一定強度的基本要求。
(1)紙床 供作種子發芽試驗的紙類主要有專用發芽紙、濾紙、褶折紙等。對紙床的具體要求有:
①吸水良好。吸水良好的紙,首先是吸水要快(可將紙條下端浸入水中,2min內水上升30mm或以上的紙為好),而且持水力也大。發芽試驗期間具有足夠的保水能力,以保證對種子不斷供應水分。
②無毒質。紙張必須無酸鹼、染料、油墨及其他對發芽有害的化學物質。檢查紙張有無毒質的方法是,選用對毒質敏感的牧草,如梯牧草、紫羊茅、紅頂草等種子做發芽試驗,觀察紙張對幼苗發育的傷害情況。凡是胚根生長受抑制,根尖縮短,變色或從紙上翹起,並且根毛成束或胚芽縮短,則表明該紙張有毒性,不宜用作發芽床。紙張的pH應在6.0-7.5范圍內。
③無病菌。因為紙上帶有真菌或細菌會導致發芽試驗因病菌孳長而影響種子發芽。因此,所用紙張必須清潔干凈,無病菌污染。
④紙質韌性好。紙張應具有多孔性和通氣性,但應具有一定強度,以免吸水時糊化和破碎,並在操作時不會撕破和發芽時種子幼根不致穿入紙內,以便對幼根的正常生長作出正確的鑒定。
在發芽試驗時紙床的使用方法包括紙上和紙間:
紙上(TP)是將種子放在一層或多層紙上發芽,濕潤的紙可放在:培養皿內。光照發芽箱內,箱內的相對溫度接近飽和。雅可勃遜發芽器上。
紙間(BP)是將種子放在兩層紙中間。可用下列方法:另外用一層紙鬆鬆地蓋在種子上。紙卷,把種子均勻置放在濕潤的發芽紙上,再用另一張同樣大小的發芽紙覆蓋在種子上,然後捲成紙卷,兩端用皮筋扣住,豎放。紙間可直接放在保濕的發芽箱盤內。
(2)砂床 應取用無任何化學葯物污染的細砂或清水砂為材料。在使用前還須作如下處理:
①洗滌。揀去較大的石子和雜物後用清水洗滌,以除去污染和有毒物質。
②消毒。將洗過的濕砂放在鐵盤內攤薄,在高溫(約130℃)下烘乾約2h,以殺死病菌和砂內的其他種子。
③過篩。取孔徑為O.8mm和O.05mm的圓孔篩兩個,將烘乾的砂子過篩,取出二層篩之間的砂粒,即直徑為O.05~O.8mm的砂粒作為發芽床。這種大小的砂粒既具有足夠的持水力,又能保持一定的孔隙,以利通氣。砂的pH應在6.O~7.5范圍內。為了檢查砂床是否含有毒質,也可採用紙床毒質檢查方法進行測定。
砂床的具體使用方法包括砂上和砂中。使用時,先將砂調到適宜水分,以捏砂成團,鬆手散開的為適砂床。使用方法有:
①砂上(TS)。種子壓人砂的表面。適用於小粒種子。
②砂中(S)。種子播在一層平整的濕砂上,然後根據種子大小加蓋10~20mm厚度的鬆散濕砂。適用大中粒種子。
(3)土壤床 如有特殊需要,可用土壤作為發芽床。其土質必須良好不結塊,並無大的顆粒。如土質黏重應加入適量的砂。土壤中應基本上不含混入的種子、細菌、真菌、線蟲或有毒物質。使用前應高溫消毒。使用時先調節到適宜水分,然後播種種子,並覆土。
2.發芽容器
發芽試驗對發芽容器的要求 我國新頒布實施1995規程要求培養幼苗發育至幼苗主要構造能清楚鑒定的階段,因此,要求發芽容器透明、保濕、無毒,具有一定的種子發芽和發育的空間,確保一定的氧氣供應。發芽容器根據上述的要求,我國已引進並研製成系列透明塑料發芽盒,可適用各類不同大小種子發芽需要。其中方形透明塑料盒(12cm?2cm?cm)適用於紙床。進行小粒和中粒100粒重復的發芽試驗;另一種長方形透明塑料盒(18cm?3cm?cm)適用於砂床大粒種子50粒重復的發芽試驗。其他幾種組合發芽盒同樣適用於各種種子的發芽,並配有高蓋,可滿足10~16cm高幼苗的培養。
由浙江大學顏啟傳教授等主持設計,原全國種子總站監制的新型種子培養皿,由杭州錢紅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製造。其中PLl2和PHl8兩種規格作為常規組合基本滿足我國南、北方各種子發芽試驗需要。
(四)其他用品和化學試劑 其他用品如噴水器,以用於發芽試驗中噴水加濕。化學試劑如GA3、HNO3、KNO3、H2O2等用於破除種子休眠處理,以及殺菌劑用於易發霉種子樣品的消毒殺菌。
Ⅳ 如圖是探究細胞呼吸作用的兩套實驗裝置,甲裝置瓶內和乙裝置A瓶內都是萌發的種子,乙裝置B瓶內是煮熟的種
(1)圖乙A、B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後,由於A瓶中的回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答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B瓶煮熟的種子溫度變化不大,因此A瓶中溫度明顯高於B瓶,乙裝置A、B屬於對照實驗.
(2)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二氧化碳.
(3)乙裝置中由於A瓶中的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則乙實驗的結果證明細胞呼吸作用會釋放能量(或種子萌發會產生熱量)
故答案為:
(1)乙;
(2)細胞的呼吸會產生二氧化碳(或種子萌發會產生二氧化碳)
(3)細胞呼吸作用會釋放能量(或種子萌發會產生熱量)
Ⅵ 如圖是某生物科技小組設計的探究大豆種子萌發時呼吸作用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根據你的
(1)在所有的活細胞中呼吸作用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種子通過呼吸作用釋專放出能量,其中一屬部分一熱的形式散失.所以說8小時以後溫度一會升高. (2)呼吸作用不斷產生的二氧化碳同時釋放出的能量以一部分熱散失出來,導致裝置內的溫度升高,使試管內的氣體遇熱膨脹壓力升高,所以會導致左側的液面下降. (3)煮熟的種子沒有了活力,因而不能進行呼吸作用,設置對照試驗的變數是種子是否有活力,其他條件都應相同. (4)點燃蠟燭,並快速放入敞開蓋的裝置內,蠟燭熄滅,因為裝置內的氧氣被種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故答案為:(1)溫度明顯升高說明呼吸作用能放出熱量(2)左側液面下降,右側液面升高(只寫右側升高也可)(3)在同樣的裝置中,放入萌發後煮熟的大豆種子(4)點燃蠟燭,並快速放入敞開蓋的裝置內,蠟燭熄滅 |
Ⅶ 分析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並回答下列問題. (1)用來驗證光合作用是否有氧氣產生的裝置是______,進行
(1)乙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取一些金魚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燒杯中.在金魚藻上面倒罩一短頸玻璃漏斗,漏斗頸上套上灌滿清水的玻璃管.將上述裝置移至陽光下照射,並觀察現象.待氣體充滿試管的1/2時,取出玻璃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細木條插進管內,觀察現象.管內的氣體能使快要熄滅的細木條猛烈的燃燒起來.原因是氧氣能助燃,能使快要熄滅的細木條重新燃燒,表明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同時進行該實驗,還必須把該裝置放在光照的條件下進行. (2)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氫氧化鈉吸收.光合作用的探究實驗通常包括暗處理、對照實驗、脫色、漂洗、滴碘、觀察幾個步驟,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在含有氫氧化鈉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葉子沒有變色,仍是黃白色,而無氫氧化鈉溶液的天竺葵的葉子變成藍色,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對照實驗只有一個變數,其它量都相同.因此,若此裝置需要一個對照實驗,則對照實驗裝置的水槽中應當裝有水. (3)丙裝置是驗證種子萌發時釋放二氧化碳的實驗.種子萌發時,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同時釋放熱量.將萌發的種子瓶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 故答案為: (1)乙、光照. (2)甲、光照. (3)萌發的種子呼吸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熱量、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 |